白起简介怎么死的(谁看清了白起是怎么死的)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0 07:03:14 浏览
1、谁看清了白起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为何越是功勋卓著的将领,下场多是凄惨?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白起,得到魏冉的举荐,被秦昭襄王重用。白起一生打过的胜仗很多,有名的莫过于长平之战。也正是长平之战,给他埋下死亡“定时炸弹”。坑杀赵国40万降兵后,白起想长胜追击,却惹得韩国、魏国、赵国都感觉到了威胁,惴惴不安。赵、魏联合派出使者苏代,游说秦昭襄王重用的臣相范睢。苏代挑唆范睢讲:以白起今天的赫赫战功,荡平六国指日可待。可六国一旦被荡平,他的功劳就无人可比,能位列三公,应候您也得屈居他之下了。您能心甘情愿吗?在范睢的建议下,秦昭襄王命白起班师回朝,后又被免去武安君,降为兵卒,被迫迁离襄阳后又被赐予宝剑自杀。白起死时,曾发问: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我有什么罪,得罪了上天,让我落这么个下场?)转念他又想到了自己曾坑杀过的40万降卒,他意识到自己的罪孽太大了。《周易》泽风大过,上兑下巽,泽在树上,大水淹没了树木,是为大过之象,故有灭顶之灾。大过九三:刚居阳位,得正与上六正应,但过度刚强,就像使房屋的栋梁弯曲,有倒塌的危险。(栋桡,凶。)

2、白起是怎样死的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今天来说一说战国名将白起。白起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后来也被人称之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一生征战无数,为秦国一统天下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据记载公元前二百八十一年,白起领兵讨伐楚国,到了公元前二百七十九年,大破楚军,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以至于为后来灭掉楚国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白起受封为武安君。到了后来,公元前二百六十一年秦国派兵攻打韩赵两国,白起为上将军打的赵国是节节败退,到后便是坑杀了赵国近四十万的降卒。白起这一战将近杀了赵国四十万人。白起因为这个也被人称之为杀神,也是史书中记载的长平之战。后来白起因为功高盖主,被诬陷造反,于公元前二百五十七年被赐死于杜邮。白起死之前便问秦昭襄王:我并未造反何罪之有?秦王便说:我当然知道你没有造反,但是你有造反的机会,这便是你的罪,可惜一代名将并未死在战场上。关注穆老师,带你一起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白起简介怎么死的#

3、白起之死真相大揭秘

公元前257年,秦国大将王龁攻打赵国,被打得落荒而逃。秦昭王勃然大怒,却下令处死了在家养病的70岁老将武安君白起。秦国王龁大败赵国,被人打的如丧家之犬一般滚回了秦国,可是秦昭王却一怒之下将白起杀掉了,这是怎么回事?是迁怒还是另有隐情?秦始皇时期的张唐评价白起:“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可见白起战功显赫,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白起统率秦军征战长达34年,他对秦国完成统一立下了不世之功,纵观整个秦国史,夺地之广,灭敌之多,无人能及。但是这样一位名将的结局却很悲惨,公元前257年,白起在70岁的时候被秦昭襄王赐死在杜邮。戎马一生却落得了个惨死的下场,到底是帝王的“走狗烹,良弓藏”,还是白起的不识时务,倚老卖老?在秦昭王派王龁攻打赵国之前,白起已经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歼灭赵军45万人,这一战之后,秦国朝堂局势发生变化,秦赵两国停战。本来想着乘胜追击一举歼灭赵国的白起,被秦国接受赵国求和一事泼了一盆冷水,他表露过乘胜追击的意思,但是没有人采纳,这让白起颇为恼火。后来秦昭王想让白起再次攻打赵国,白起拒绝了,因为这个时候秦国由于自己的变政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赵国也做好了防御。所以白起拒绝了秦昭王的征调,还在家里装起了病,可见白起对各国局势看的比较通透,深知此次攻打赵国,秦军必败,因此他便开始装病不出。但是毕竟还是秦国老臣,他劝告秦昭王放弃这次对赵国的征讨,但是秦昭王早就被不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于白起的劝告秦昭王表示:病了就好好歇着吧,你不行就睁大眼睛看着别人是怎么打仗的。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的秦昭王是有些飘了,他已经忘了秦国之前的胜利多数都是白起带来的。果然不出白起所料,在赵国的邯郸,秦兵被打的抱头鼠窜,后只能选择狼狈不堪的班师回朝。虽然对于这个接轨白起早有预料,但是看到秦兵如此损失,作为一名老将还是有些于心不忍的,于是他便对秦昭王抱怨道:“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昭王本来就生气,白起的话更是火上浇油了,于是秦昭王无比的愤怒之下,白起被处死了。这样一看白起死的挺冤的,但是仔细想想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就因为说了一句风凉话就被处死了,这显然不是一个帝王该干的事情。其实白起的死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句风凉话的原因,主要的还是白起的政治觉悟不够高,其实跟韩信的死因也差不多。首先是朝廷政局的改变,白起是被秦昭王的舅舅魏冉启用的,而秦昭王登基的时候,朝中权重基本上都在舅舅魏冉和母亲宣太后手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魏冉与秦昭王差不多是政敌了,后来秦昭襄王采用魏人范雎的建议,收回宣太后的干政权,把秦朝四贵赶出了京城,并且让范雎取代了魏冉的相位。魏冉跟范雎已经是明面上的政敌了,范雎再怎么说也是秦昭王一手带上来的,相比于白起,秦昭王肯定是更信任范雎的。而范雎与魏冉是政敌,面对魏冉留下的d羽必定会想方设法的清除,而白起也在范雎的清除范围内。从朝堂局势来讲,这已经对白起很不利了,但是只要白起夹起尾巴做人,小心谨慎一些,还是不至于死的那么快的。但是白起就是一个武将,对政治没有那么高的敏感度,他参不透那些弯弯绕绕,之前魏冉掌权的时候,魏冉可以包容他的莽撞与说话不过脑子。但是在范雎当权之后,他只想卸了白起的脑袋。再有就是秦昭王对白起也不满意了,因为白起拒绝了他的调令,作为君王他需要的是忠诚的臣子。如果臣子只是有能力,却不忠诚这对君王来说就是个死人了,所以在秦昭王心中,白起也不能再活下去。没有了魏冉与宣太后的庇护,白起在朝堂上的不谙世事就成了被人攻击的借口,更何况白起还装病,这简直就是在赤裸裸的挑衅皇权。不仅如此,在秦兵败后白起还要跳出来指责,说风凉话,这让秦昭王对白起的不满更是被放大,因此白起才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参考资料:《白起抗命,英雄悲剧》 知网#历史开讲##分享历史五千年##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

4、白起为什么必须死

这个还真不是一个年代,白起是秦始皇他爸那一辈的人,或者是他爷爷辈的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白起都不知道死了多久了。

5、白起怎么死的终结局

在中国有资格被称之为战神的人物——白起,连毛主席都佩服,为什么却没好下场?历代名人说出了其中关键。那个时期名将如云,涌现了大批杰出的军事奇才。而战国四大名将就有两个出自秦国,王翦、白起。白起因为战功卓著,战绩耀眼,一直被认为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秦昭襄王时期,他的大名,那简直提起来让六国胆战心惊。秦始皇灭六国,王翦父子一起灭了五个。区别是,王剪懂圣心,很能把握秦始皇的心思,一路平安到底,白起的命运就没那么好了。在秦昭襄王时期,主要靠武力输出,强取豪夺。当然业绩主要是靠白起扛起来的,长平之战,让六国胆寒,赵国一蹶不振。白起也被后世称之为战神。在秦始皇时期,攻城陷入困难,也常借鉴参考白起的作战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两个杰出的将领,卫青和霍去病也是神一般的存在。拿战绩来说,他们没有一个能够媲美白起的。整个战国时期战死无数,而死于白起之手的就有一半,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白起一生征战七十余次,几无败绩。白起的特点,就是从不以夺城为目的,而是以歼敌为主,善于野战围歼。毛主席很佩服白起的歼灭战,曾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白起作战还有一个特点是,颠覆了他之前的军事理论的。春秋太远,就不说了,他们更像是玩耍,讲究很多,要下战书,要定疆场,要有外交对峙,打起来还不重伤、不擒二毛、不逐北。战国时期的战争很狠,因为打的是灭国大战。但也有一些基本原则,孙武的兵法讲究“穷寇勿追”战国也遵循。秦国的商鞅规定战法,也说“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把人家打败了,追个十里就行啦。但白起不一样,他是追着打,穷追猛打。非把别人打趴窝不可。不可沽名学霸王哈。这样打能胜?能!司马迁说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就是说白起特别善于计算,而且是精确地计算,把敌人的一切都算到位,角角落落都不落下,这种仗打起来当然胜多败少。不过,很会打仗的人,似乎都不看兵书,白起就不看,项羽也不看,李云龙也不看。但就这么一个厉害人物,简直能把铁咬破的厉害人,终落得个坚卧不起,士卒先迁,杜邮受死,临终还跟项羽一样,感慨天在怪罪自己。虽然,他被赐死的问题秦昭王有很大的问题,唐太宗李世民就认为“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但这是李世民那样的人物。白起自己也是有些问题的。第一个问题,是杀降。自古以来,杀降的都很难成功,项羽就是例子。宋太祖赵匡胤就说白起,“此人杀已降,不武之甚”,语气很鄙夷。虽然长平杀降事件是可以讨论的,未必就是白起的问题,但终究是他执行的。杀降对于战争的结果真的起很大的作用,具体事例不胜枚举。但看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就有不许虐待俘虏兵的规定,连打骂搜腰包都不许。第二个问题,是执拗。当然了,白起这种天才人物,有点脾气,性格怪一点也没问题。但天才是需要土壤才能生长的,白起的时代,遇上秦昭王那样的君王,那么就会受点限制的。白起也不懂得劝谏君主和揣摩君主,甚至硬抗,以至于君臣失和,杜邮自刎。这个可以以王翦来对比,王翦伺候的这个君主,也就是秦始皇,虽然不杀功臣(秦始皇一生没杀过功臣),但性格上的其它特点,比之秦昭王,有过之而无不及。王翦就很聪明。秦始皇二十一年,秦王要灭楚,问多少人才行?王翦说,非60万不可。李信说,20万就行啦。秦王听了大喜,觉得小成本大收益当然好,结果李信一去,一败涂地。秦王知道错了,去找称病辞朝的王翦道歉,给王翦60万人去灭楚,这几乎是秦国的倾国之兵,就这么放出去。秦始皇(秦王)的魄力非同小可,但心里肯定犯嘀咕呀。结果王翦出发之时,就不断地跟秦王要奖励,肥田、别墅、园子,越要越多,理由是秦国的规矩是不许分封,那就要点实惠,为子孙后代做打算。王翦还没出关,又要,一次比一次要的多。连部下们都看不过去了,说你这太贪了。但秦王照给,毫不拒绝,两人心照不宣。王翦表明自己爱钱,对权力没追求,秦始皇(秦王)表明自己并不怀疑你,用人不疑,放心吧。王翦的结局是善终。但司马迁不太欣赏王翦,因为他认为王氏(王翦一族)、蒙氏(蒙恬一族)对秦国功劳大,而且名施于后世,也很有才能,那没问题,但他们过于逢迎,并不劝谏君主之过,放大了君主的一些失误,比较可惜。这就难说了。白起有骨鲠,但自己没好结果。王翦虽逢迎揣摩,却能善终。这向来是个难题。估计再过一千年,都很难解决。#点亮真知计划##我要上 头条#

6、白起是怎么死的关于白起的简介

白起之死,范雎的谗言只是说出秦王所想,更深一层是白起触及了红线。白起,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斩首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赐死于杜邮。根据一些记载,白起的死因,明面上是在于范睢的谗言,其实不然,白起的死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一是坑赵卒 ;白起作为军事将领,怎会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首先这一做法给其余诸国留下强烈的印象:战亦死,不战亦死,何不拼他个你死我活。这是白起所触犯的禁忌,已经不被当时社会所容忍。若白起继续率领秦军,必然会收到其余诸国的针对,想尽一切办法先除掉白起,或有可能其余诸国再启合纵,白起可能也是有所察觉,所以之后秦王让白起领兵继续攻赵,白起一直推脱。二是白起触犯了秦王的底线;秦国由于历史原因,一直都是秉持君权至上,像田氏代齐这种君主被架空现象,一有苗头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的。然而白起一再违背君令,挑战秦王底线;坑赵卒后,秦王请白起继续伐赵,白起拒绝,于是秦王改派王乾为主将,结果战败;第二次秦王继续下令白起领军,并让范睢前往劝说,白起依然称重病推脱;伐赵前线战败频传,秦王也有点急了,继续令白起动身前往,白起没办法准备出马,结果出城门被范睢进谗言,白起被赐死。当时秦国急需一个稳定前方战线局面的人,可白起三次拒绝,触犯了底线,一个君权至上的国,王命被三次拒绝,这是秦王无法容忍的坏榜样,必须严惩,如果应为过往功劳放过了,未来也有可能出现相同的情况来效仿,触及到了秦国的红线,所以白起必须死。

7、白起是怎么样死的

战神白起一、白起简介:白起,又名公孙起 ,出生年月不详,去世于公元前257年 ,战国时期秦国眉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 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其他三位分别是廉颇,李牧,王翦 ),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将领 ,他在秦昭襄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白起一生经过大小战役七十余次 ,屡战屡胜 ,从未有败绩 。在伊阙之战歼灭韩魏联军24万 ,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5万人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早,规模大的包围歼灭战 ,名副其实 的战国民第一名将 。二、白起的军事思想 :不以攻城略地为目标,而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军事思想 ;为打歼灭战的目底,对穷寇猛追猛打 ,不留缓冲余地 ;重视野战工事,事先诱敌军脱离阵地,再在预期地区建立工事 以防其突围 ;精确进行战前预算,不论敌我双方军事,政治,国家态势,甚至第三方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等等皆有 精确的量算,无一不中 ,能为,但即可知胜败 ,太史公因此成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巴顿将军的名言“战争就是杀人,你不杀白起,白起就杀你”, 这位出身西点军校的美国名将,揭露了战争血淋淋的实质 ,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战争,必须通过杀人的速度和效率来决定卷入战争的国家命运 。三、白起是怎么死的 ?公元前258年,白起必剥夺官爵,降为士兵,迁居他乡 ,由于病情反复,白起无法起身而滞留在咸阳三个月 ,正是在这个时候,秦军节节败退 秦昭王颜面扫地 ,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的决策失败,就命令他尽快离开 。白起刚走,范睢就对秦昭王说 :“白起对大王心怀怨恨,他走后肯定会到处诽谤您 ,不如处死 。”在距咸阳城10里外的杜邮,白起接到了赐死的诏书 。他仰天长叹“我有什么弥天大罪,何止于这个下场 ?”随自刎而亡 ……白起的悲剧,源于他的性格 ,秦昭王明知必败,仍强令出征,这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 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验 。白起偏偏看不到这一点,而是一而在,再而三的抗命。其后的王翦就很好地汲取了他的教训,东灭六国 , 在残暴的秦始皇手下得以善终 。白起的死,离不开他的嚣张跋扈,离不开他的自以为是,也离不开的自作聪明 。长平之战后,白起自以为可以一劳永逸 ,结果功高震主 ,被君王所猜忌 ,后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正是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

8、白起简介在哪死的

如何看待白起之死,驴不听话就要杀?白起是魏冉的人,秦昭襄王谈不上卸磨杀驴,更何况一大车粮食等着他磨!六国还在,大秦的威胁还在。驴不听话,已经被贬为平民离开咸阳了。但是白起的威胁是存在的,这是被昭王除掉的重要因素!想一想,白起已经一抹到底,去田里扛锄头了,秦昭襄王派人追到杜邮赐死。寻到天涯海角也要一个人死,这是有多不放心?白起耍个性是因为有功,摆一摆是没问题的,也是有资格的,问题是你在跟谁摆?战功为谁而立?是大秦,是魏冉,但不是秦昭襄王!经历过职场的会明白,同一间公司会分谁是谁的人。我有个发小叫二狗子,手里的方案从来不给我看,连讲电话都防着我,他说我是王经理的人。白起发家是因为魏冉,不能忽略一个地方,是范雎帮昭襄王扳倒魏冉夺回王权。换了你是秦昭襄王,会怎么看宿敌身边的猛将?没错,秦出函谷关,拿下楚、韩、魏、赵的土地,打通东入中原之路,这些都是多亏了白起。可是别忘了,白起当年的功,是魏冉稳坐高位掌权的保障;白起当年的气势,成了现在秦昭襄王的威胁!秦昭襄王和白起合作,长平之战几十万人的坑杀让人触目惊心。白起证明了自己什么都能干,也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你可真下得去手!秦昭襄王继续派工作,打邯郸,这次白起顶嘴了:“今秦虽破长平,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有意见可以商量,但是白起的态度直接就是不去。秦昭襄王有自己的考虑,邯郸一定要打,派王陵,王陵不行;换王龁,王龁不行。白起还神补刀:你看,我说打不下来吧!谁都免不了说几句风凉话,不怕被领导听见,怕的是说中了。好死不死,秦昭襄王确实错了!我为什么说白起让人同情不起来,打邯郸已经成了事实,而且战况告急,白起铁了心放假仨月。这算不算隔岸观火?要是害怕,直接认怂也行。白起可不是,他坚持领导的决定是错的,活该你错,我不管!这三个月,大秦溃败如同雪崩,丢了上d、太原、皮牢、翼城,你泡病号,你见死不救,身为武将不接受指派上沙场,杀你还用理由!像秦昭襄王和白起这样的上下属关系,从一开始就不亲近,一旦有分歧就会被放大。而秦昭襄王要想的更远,为下一代铲除不安分的臣子,赐死白起,这和汉景帝杀周亚夫一个道理。白起不听话,一定要死?刘彻也问过亲爹类似的问题,关于周亚夫。汉景帝反问:“这样的人,你镇得住他吗?”#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跳跳是只喵一个文科毕业的女子,感谢您的关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