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简介50字(西安事变简介50字左右)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0 07:44:40 浏览
1、西安事变简介50字左右

“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活捉后,被从华清池带到新城大楼关押。张学良赶来见面时,蒋介石愤怒地拍着桌子大叫。张学良说:“委员长,吵架是没有用的,不如到民众大会上去讲道理。”蒋介石听了之后大惊失色,以为张学良、杨虎城要召开民众大会公审他,当即瘫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当晚,蒋介石开始绝食,并给宋美龄写了一个所谓的“遗嘱”,这其实都是试探张学良真实态度的手段。第二天,张学良和杨虎城一同去见蒋介石,蒋介石沉默不语,只是写了一个条子,让陕西省主席邵力子来见他。见面后,蒋介石和邵力子并没有深入地谈什么,因为杨虎城的特务营长宋文梅就在旁边,后,邵力子无奈地说:“其实我和委员长一样的处境了,也是被扣押了。”蒋介石神情黯淡,不再说话,邵力子见状叹了口气,告辞离开。“西安事变”发起后,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和张学良的东北军内部暗潮汹涌,首先是十七路军的第7军军长冯钦哉率部倒向南京,十七路军只有第38和第7这两个军,冯钦哉的倒向影响是大的。紧接着,东北军也出问题了,在洛阳的东北军炮兵旅旅长黄永安率部向刘峙投降,潼关的门户洞开。中央军第二十八师师长董钊率部击败驻守在华县的东北军后,其余的中央军各部也纷纷西进。在“西安事变”发生仅仅几天,十七路军和东北军面对的军事局面就已经严重了。如何处理蒋介石,是事变后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杨虎城和张学良多次商量,两人一致认为,终还是要把蒋介石释放的,考虑到新城大楼关押蒋介石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为了安全起见,张、杨决定,让蒋介石搬到84师师长高桂滋在西安新修建的公馆中去,这个公馆一来设施齐全供暖程度好,二来高公馆离张学良在西安的公馆仅仅一墙之隔,也方便张学良随时去见蒋介石。起先,张学良、杨虎城派的是东北军105师师长刘多荃和宋文梅等人到新城大楼接蒋介石去高公馆,结果蒋介石在看到佩戴手枪的宋文梅等人后,以为要拉出去枪决他,当场吓的面如土色。刘多荃连忙解释说:“张副司令和杨主任都关心委员长的身体,新城大楼供暖不好,附近又有不少部队,每天早上操练,也会影响委员长的休息。所以,我们前来带委员长去高桂滋的公馆,那里环境好,张副司令的公馆就在旁边,方便照顾。”蒋介石一脸的狐疑,说:“新城大楼是西安绥靖公署的办公所在,我兼任行政院长,绥靖公署也是行政院的下属机构,我哪里都不会去的,要枪毙我,那就在这里吧。”刘多荃见劝说无效,只得带人退出,众人站在大厅商讨办法。在交谈中,刘多荃突然看见了宋文梅挂在腰间的手枪,顿时哈哈大笑,说:“怪不得委员长不愿意跟我们走,你把枪别在腰间,让他怎么想,以为你要杀他呢。”过了一会,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孙铭九带着几个人来了,孙铭九是奉张学良之命,前来询问是否将蒋介石护送到了高公馆,看着孙铭九腰上也挂了把手枪,刘多荃调侃说:“你别着枪,又来吓唬委员长了。”过了一会孙铭九和宋文梅把手枪收起藏在衣服内,然后和刘多荃再次去见蒋介石,见孙铭九来了,蒋介石更害怕了,因为就是孙铭九带人将他从华清池押到新城大楼的。任刘多荃等人如何劝说,蒋介石是死活不相信,坚定地认为是要把他带出去枪毙。由于张学良、杨虎城事前安顿不许强迫蒋介石,所以刘多荃等人只得回去,分别向张、杨汇报。当晚深夜,杨虎城召集十七路军在西安的高级军官开会,讨论如何处理蒋介石。杨虎城一开始没有表态,而是让大家先讲,会场上议论纷纷。有的人主张立刻将蒋介石杀掉,因为在这些人看来,蒋介石的顽固,是不会改变政策的,杀掉可以免除后患。也有人提出:张学良和蒋介石的私人关系很不错,时间一长难免夜长梦多。还有人认为:冯钦哉率部倒向南京后,对十七路军和东北军的震动很大,如果把蒋介石继续留着,难免不会出现第二个冯钦哉。十七路军一半以上的高级军官都是主张杀蒋的,但是也有部分人表示反对,认为现在的军事形势,对于十七路军和东北军是不利的,一旦将蒋介石杀掉,那么南京的何应钦就会更加的有恃无恐,集结中央军主力进攻西安,如果暂时将蒋介石留下,南京方面多少都会投鼠忌器的。也有少数人主张在蒋介石承诺和平的前提下,将蒋介石释放。见意见难以统一,杨虎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捉活蒋介石,还得放活蒋介石,捉蒋不是为了杀他,是为了达成目的的手段。人后还是要放的,我们和东北军提出的救国主张,只要蒋介石能接受并承诺履行,中央军不继续进攻潼关,那么我们是可以释放他的。”杨虎城会后去找张学良,两人交换意见后,一同去新城大楼见蒋介石。见张、杨都来了,而且态度诚恳,蒋介石便同意离开,住进了高公馆。蒋介石住进高公馆之后,紧接着宋美龄、宋子文等人飞赴西安,“西安事变”开始朝着和平解决的方向发展了。

2、西安事变手抄报内容50字

张学良是个功过参半的人,1932年到1933年,长城抗战喜峰口抗战。29军拿着大砍刀和日军对战,张学良听说以后他的东北军和他好多部将都不敢和日本人血拼。当时的张学良才三十一二岁,正是男人的血性时期。后来至于他发动西安事变要抗战,我不知道张学良是怎么想的,张学良这个人办事在大原则上摇摆不定。张学良12岁以前是穷人,12岁以后随着父亲发迹成了公子哥。据说他30多岁,父亲都去世了,他还一直吸毒,后来到了上海才把毒给戒了。戒完毒的时候已经是1935年的十月,到欧洲躲了一年时间,因为不抵抗将军骂名。后来1935年11月到了西安,后来才演变了1936年的西安事变。张学良说,他自己不怕死。爱国是大情种,我不认同。一个都不敢和日本拼命的人,为什么要捧成国家的大功臣大英雄?!他把握不住历史的时机,也不懂之政治方向或政治风向,政治嗅觉不够敏锐。张学良是政治上的悲哀。

3、西安事变20集简介

热血英雄 书摘:“好吧,整件事应该从十年前,也就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说起……”一路说着话来到李脸所说的酒馆,又在酒馆二楼说了近三个小时,秀儿从五四运动到九一八事变,又从西安事变到七七事变大概地说了一遍,期间她还介绍了共产d的成立过程,还讲到了红军长征等当代大事,这些事件猪娃零零散散地听说过一些,但都没有百灵说的动听和详细。——《热血英雄》

4、什么是西安事变简介

西安事变当天,延安方面就收到了张学良的来电,通报了西安事变的情况,并提出共同行动以防胡(宗南)敌北进的要求。随后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又联名电邀延安速派人来西安,共商国事。蒋介石在西安被扣的消息不胫而走,在陕北根据地很快传开了,大家无不欣喜若狂,认为冤有头,债有主,这回非公审蒋介石不可。主张杀蒋介石以谢国人者,也为数不少。那时,张国焘还在陕北,他就极力反对放蒋介石。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受到了批评,延安认为西安事变是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因不满南京政府对日寇的妥协退让,接受了共产d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果,并认为事变有两种前途:一是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是不同蒋介石谈判,或他拒绝谈判,那就公审他,予以处理,这将会引起大规模的内战,只能对日本帝国主义有利。显然,应当取前者,不能走后面这条路。所以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派代表团立即奔赴西安。在西安,斗争虽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由于敌军纷纷西进,步步进逼,西安以东两军对垒,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南京“讨逆”军的飞机不时进行威胁性的飞行,仍有些人心惶惶。当时,于右任电张、杨,要求来西安宣慰。端纳已到西安,宋子文也准备前来谈判。蒋介石固执己见,拒绝交谈的态度虽有好转,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张、杨讨论抗日问题了,可是还有些三心二意,仍想以军事进攻相要挟,他不说必须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只同意停战三天,让他速返南京。在蒋介石写给何应钦的亲笔信中说:敬之吾兄:闻昨日空军在渭南轰炸,望即令停止。以近情观察,中正于本星期六日以前可以回京,故星期六日以前万不可冲突,并即停止轰炸为要。对何应钦的进逼,张学良针锋相对,毫不相让,电文里写:……委座南归,尚待商榷。在此期间,好避免军事行动。弟部初未前进,而贵部已西入潼关,肆行轰炸,果谁动干戈耶?谁启内战耶?兄部如尽撤潼头以东,弟部自可停止移动。否则,彼此军人,谁有不明此中关键也哉?但对蒋介石如何发落,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南京的主战派仍然声嘶力竭,定以武力讨伐张、杨,在蒋介石回京之前,他们不接受蒋的任何命令。后来,由于蒋鼎文从西安飞回宿京,面交了蒋的信函,又听了他的口头说明,才不得不下令停止轰炸的。对于宋美龄提出的她要和宋子文同去西安谈判以救蒋却仍坚决反对。因为堂堂政府官员是不能与“叛变者”谈判的,经过争辩,才勉强同意准许宋子文以私人身份去西安。宋美龄去不去西安,则还得看一看。以为首的代表团正是在这样一个矛盾交错,形势变幻莫测的时刻来到西安的。他们不负众望,一下飞机,就立即与张学良就西安事变的大政方针进行商谈。“初开始,张学良首先说明举行兵谏的原因,……蒋介石被扣后,初拒绝商谈问题,现在已允许商谈抗日。张又说,只要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送他回南京,还拥护他做抗日领袖。赞扬了张、杨发动兵谏的爱国热忱,同意张对蒋的方针,并谈了对事变的性质、前途和处理方针的看法。说,西安事变是震惊中外的大事,蒋介石虽然被扣留,但是他的实力原封不动,西安已经与南京处在对立地位,因此,对蒋的处置要十分慎重。周又根据国内外形势说明蒋有被迫抗日的可能性,同时指出西北的‘三位一体’将是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坚……十八日上午,由张文彬陪同去止园拜会杨虎城。周先谈了与张学良商谈情况及中央和平解决的方针,还说如果蒋介石同意一致抗日,将仍拥护蒋为全国领袖。杨虎城深知蒋介石的为人,怕释放蒋回南京后挟嫌报复,他曾准备‘挟天子而令诸侯’,他又估计,经过十年内战,中共不会同意放蒋,因此对周所说的出乎意料,但既然张学良、意见一致,他也就没有表示异议。杨虎城说:中共‘不记前仇,真是伟大。’但也坦率地谈出自己的顾虑:一是怀疑蒋是否能抗日,二是怕蒋报复。他说:国共两d是平等的,而他是蒋的部下,蒋被释放后,一旦翻脸,他的处境就困难了。针对杨虎城的疑虑,分析了国内人民要求抗日,美、英、苏支持中国抗日和蒋介石抗日则生的处境,指出蒋抗日的可能性增大了,现在就要力争他抗日。只要西北三方面加强团结,进而团结全国人民,蒋想报复也不可能,而且这次,没有把握也不能轻易放他……”经过与张、杨两将军分别会谈,统一了认识,红军决定加入西北抗日联军,三方更加团结,西北地区的抗日救国运动更加声势浩大了。总之,经过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特别是等共产d人艰苦卓绝的工作,孔祥熙、宋美龄、宋子文等人的积极斡旋和蒋介石的反省,事变终于得以和平解决,使中国现代历史由此发生了重大转折。@书慰我心“西安事变”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能得到和平解决,真是国家民族之大幸,也真的太考验了张学良、杨虎城和等人的智慧!#微头条日签##书慰我心说人物传记#图一为,二为张学良,三、四为蒋介石。#西安事变简介50字#

5、电视剧西安事变剧情简介

西安事变的前一天,蒋百里奉命飞西安,住在西京招待所。当晚出席张学良、杨虎城的公宴,同席还有蒋作宾、陈诚、卫立煌、蒋鼎文、朱绍良、陈调元、邵元冲、邵力子等大员。散席数小时后,西安事变发生,蒋百里等便被张杨拘禁。蒋戏言:“昨日座上客,今为阶下囚。”两周后蒋等获释,杨虎城在绥靖公署与他们饯别,蒋百里又戏言:“昨为阶下囚,今又座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