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的故事简介(关羽的大意失荆州详细故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0 08:29:01 浏览
1、关羽的大意失荆州详细故事

关羽之死---痛失荆州,败走麦城,临沮被俘,身首异处。公元219年,关羽率军北伐。蜀汉大军数战数捷,直取襄樊。曹操震惊,一面调兵遣将,一面派人联络孙权,共商对策。孙权向来是墙头草,无原则无定力无信仰,典型的“三无产品”。只要有利可图,一切都好商量。很快他就和曹操商量好了对策。趁关羽北上,荆州城防空虚之际,一举拿下荆州。如此釜底抽薪、背信弃义、背后捅刀子,可谓毒辣至极。孙权把夺取荆州的任务交给了吕蒙。吕蒙为大限度减少伤亡,导演了一出“白衣渡江”的大戏。他让手下士兵身着白衣,化妆成商人模样,然后搭乘商船渡江,混入荆州城,和正面进攻的曹军里应外合,终轻而易举拿下了荆州。荆州乃战略要地,关羽闻讯城丢,急忙带兵来救。曹孙联军以逸待劳,大败蜀军。关羽战败,带着三百残军逃至麦城。曹军紧随其后,将麦城团团围住。求援无果,关羽只好突围,终带着仅存的十几人逃至了临沮。怎奈祸不单行,在临沮,关羽又遭遇东吴军的伏击,终被潘璋手下马忠擒获。关羽被抓,孙权大喜,他竭尽全力劝降,关羽宁死不从。孙权见关羽拒不投降,于是下令将其斩杀。一代英豪,就此殒命,死时58岁。一起被斩首的还有关羽的儿子关平。杀了关羽,孙权怕刘备怪罪,便将关羽的首级送给了曹操。这是铁了心要拉曹操下水。曹操敬重关羽,以诸侯之礼将其首级安葬于洛阳,后人称之为关林。孙权则将关羽的身躯以诸侯之礼安葬于当阳,后人称之为关陵,也叫当阳大王塚。蜀汉政权则在成都为关羽建立衣冠冢,即成都关羽墓。在关羽的故乡山西运城解州,后人为其建立关帝庙,此处为关羽魂魄归返之处。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英雄安息!#关羽失荆州的故事简介#

2、关羽失荆州的真正原因

【简道易述】关羽失荆州,刘封与孟达为什么不救?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期间曾要求刘封和孟达救援,为何刘封和孟达不发兵相救?刘封和孟达不能支援关羽的主要原因有几个:1、上庸三郡并不太平。东三郡刚才占领不久,恩信未立,人心未定,只有孟达带来的四千部曲镇抚,而当地豪强申耽、申仪聚众数千家,实力也不弱,以孟达的兵力镇抚似乎旗鼓相当。这是刘封与孟达不救关羽的主要原因。2、关羽一直在打胜仗,给人一种错觉。从襄樊之战刚开始发生,到关羽要求刘封、孟达支援兵力的这一段时间,关羽一直在打胜仗,这给了他俩一种错觉,以为关羽并不是真的缺兵少将,所以刘封和孟达不愿意支援。3、孟达从中挑拨刘封和关羽的关系。《三国演义》中刘封本意是想去救援关羽,但是孟达却告诉刘封,将军以关公为叔,恐关公未必以将军为侄也。某闻汉中王初嗣将军之时,关公即不悦。后汉中王登位之后,欲立后嗣,问于孔明,孔明曰: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汉中王遂遣人至荆州问关公,关公以将军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劝汉中王远置将军于上庸山城之地,以杜后患。此事人人知之,将军岂反不知耶?何今日犹沾沾以叔侄之义,而欲冒险轻动乎?由此,刘封打消了派兵救援关羽的想法,但是《三国演义》非正史记载。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刘封和孟达真的发兵去支援关羽,结果会如何?1、在水淹七军之后,徐晃击败关羽之前支援关羽。如果是这个时间点支援关羽,那终的结局与历史没有区别。刘封和孟达发兵协助关羽攻打襄阳与樊城,也无法改变孙权会偷袭荆州的结果,因为这才是关羽败亡的真正原因,就算因为刘封与孟达支援关羽,阻止了徐晃打败关羽,双方形成了对峙,那孙权在后方偷袭荆州怎么办?消息一传到前线,关羽照样会崩溃,刘封和孟达即使亲自前来也一样改变不了历史,会造成跟关羽同样的结果,身死城破,而且上庸三郡也保不住,荆州一失,上庸就失去了支撑点,前后左右都是敌人,如何守得住,所以这个时候支援关羽,没有任何用途。除非援军到了,能在徐晃的眼皮底下攻破襄阳与樊城,这个也不太现实,这两座城池都是坚城,不容易攻破,一千多年后的蒙古人攻襄樊六年多了,才攻破,可见攻城有多难。2、在关羽被徐晃击败南逃的过程中支援关羽。这个过程是关羽从襄樊逃往麦城的过程,一路上士兵不断减少,如果有刘封和孟达的援军出现,多也就是给关羽打打气,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如果关羽带着手下士兵直接逃往上庸,还有可能活命,但荆州是救不回来了,因为东吴军队已经做好埋伏了,就等着关羽上门,但以关羽的性格,没有放弃荆州逃走的可能。这样一来,刘封和孟达的援军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根本不可能把荆州夺回来了,况且关羽手下的士兵家属全部被吕蒙控制,毫无斗志,是没有战斗力,到头来还是要败走麦城,只不过多了一些人而已,同样改变不了结局。3、关羽败走麦城后支援关羽。关羽败走麦城后,从他的逃亡路线来看,是往上庸方向逃走的,因为临沮就在麦城的西北方,而上庸又在临沮的西北方,关羽就是奔上庸去的,此时如果刘封和孟达出兵,结果就很难说了。大家有什么其他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3、关羽失荆州的故事简介100字

荆风楚韵 荆州古城初登古城墙,一览荆州风采。这是一座饱经战火洗礼,历经时代沧桑,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保存较完整的荆州古城墙,在闲逛之余,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想起历史上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和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典故。

4、关羽失荆州的故事简介原文

看完三国有三个门槛,第一个关羽大意失荆州。第二个刘备火烧连营七百里。第三个诸葛亮星陨五丈原。第一次看三国看到第一个就看不下去。当时不了解三国这段历史。后勉强看完。

5、关羽失荆州的故事梗概

藏在关羽身边的谋士——王甫本文基于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而论。关羽失荆州,从某方面来看的确存在大意的成分,丢掉荆州后,刘备集团面临的后果严重,整个蜀汉的命运也被改变了。关羽“大意失荆州”后,直接的损失一共有两样,地盘和人力。地盘方面,荆州南郡这样的战略要地丢失,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是伤的,原本刘备所处的西川地区地势很偏,有了南郡之后,刘备大军进退自如,既能出兵东吴,又能北上取曹操,是贯通南北的要道。从人力来说,荆州的丢失,刘备集团就失去了大量的人口,在古代,人口就意味着实力,三国人口本身就少,荆州又是一个州,人口不会少。关羽军的全军覆没,也就意味着刘备的精锐水师部队的覆没,再加上强悍的陆军骑兵部队,这是荆州丢失后刘备集团的直接损失。除此之外,关羽“大意失荆州”,使刘备失去了不少人才,在那场大战中,许多卓越的年轻将领被杀,即使是三军主帅的关羽都未能幸免,在东吴和曹魏的夹击下没有生还。从这里看出,关羽的荆州军几乎是全军覆没的结局,是一场惨败。关羽“大意失荆州”,从长远来看,对蜀汉的命运的影响是极大的。荆州是战略要地,尤其是关羽当时管辖的南郡。如果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南郡还在蜀汉的手中,那么至少诸葛亮不会每次北伐都要走延绵千里的山路,至少可以水陆并进,减少进军的难度,增加北伐的胜算。关羽荆州的失败也就意味着诸葛亮的“隆中对”的存在基础不复存在。网上有很多文章,将关羽的失败归咎于刘备取西川抽调了驻守荆州过多的人才,而没有给关羽留下得力的助手和谋士。那么我们看看当时协助关羽守荆州的都有哪些人?文武诸将有马良、杨仪、伊籍、向朗、王甫、赵累、廖化、关平、周仓、糜芳、傅士仁等等,可谓人才济济。今天我们不说别人,单说隐藏在关羽的人才——王甫。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看看这位谋士的高光时刻,思虑之周密、眼光之毒辣、智计之绝伦堪比郭奉孝、诸葛孔明。王甫出身于益州大族王氏,长期为益州集团做事。刘璋邀请刘备入蜀时王甫表示将会引狼入室,建议刘璋取消这个计划。但刘璋认为刘备和自己同源,而且益州的军力足够强大,并不担心刘备生事,并没有采纳王甫的意见。后来刘备果真反击益州,王甫又建议和取消对汉中张鲁的敌视态度,联合他一起攻打刘备。刘璋还是拒绝了这个建议,以至于偌大的益州被刘备拿下。当刘备坐拥益州之后特意派人把王甫叫到眼前,他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能够做出让自己致命的判断。王甫作为一个降卒见到刘备并不气馁,而是把自己的思路看法全盘托出。刘备听的心惊肉跳,王甫的才能堪比诸葛亮,假如刘璋采纳一点的话说不定自己就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当他询问王甫会不会辅佐自己时,王甫回答身为益州士族,现在主上坐拥益州而且不计前嫌,自然会效犬马之劳。刘备大喜过望,想到从荆州抽调了很多人才,于是安排他到荆州给关羽做幕僚。当时关羽已经攻打襄樊地区,听说刘备派了个军师过来,于是在营帐内询问王甫的策略。王甫初来乍到而且也不熟悉地形,本次没有给关羽任何意见,关羽也没有说什么。后来关羽知道东吴撤走了部署在荆州边境的一部分军力,他认为这是东吴对自己示弱的表现,打算从荆州东边抽调一部分军力来支援前线。王甫认为东吴垂诞荆州很长时间,之前一直不撤走军力,现在等我激战的时候突然撤走其中肯定有诈,不建议关羽的安排。但关羽身为荆州主帅而且也是荆州高领导,没有采纳王甫的意见。后续的发展果然和王甫所担忧的一样,东吴突然撤走兵力就是东吴主帅吕蒙设下的局,他把这部分兵力乔装打扮成为商人、农民的模样混入荆州。等关羽在襄樊和曹仁激战的时候摸清荆州的防御部署,后来突然发难夺下荆州。当时关羽的粮道还没有被截断,王甫认为现在我军士气还在,建议放弃襄樊地区尽快支援南郡。东吴虽然夺得这里但兵力不多也不得民心,我们重新夺回的概率很大,届时再做后续准备。而关羽认为,樊城即将被我军拿下,里面有曹军囤积的粮食和兵甲,只要我们拿下这个地方就可以进行整顿兵马随后再夺南郡。可还没等关羽拿下樊城,自己的粮道就被吕蒙截断,而消息还大面积在军中扩散,很多士兵都跑路了。吴军和曹军好像达成共识一样,一南一北夹击关羽,关羽身边已经没有多少可用的兵力只能准备突围。王甫冷静分析局势之后觉得突围比坐以待毙的更高,但不建议从小路突围,因为敌军在小路布局的可能性更大,走大路反而会碰上更少的阻碍。可是这一次关羽还是没采纳王甫的建议,带着亲卫从小路突围并被擒杀。王甫得知关羽死后心灰意冷,于是跳城自杀。如果关羽能够采纳身边这位谋士的意见,失败也许会逆转,三国演义的历史也许会改写。

6、关羽失荆州完整版免费

世人有句口头禅:关羽大意失荆州,说的是蜀汉大将关羽有勇无谋,刚愎自用,麻痹轻敌,丢失了镇守的战略要地荆州,自己也落得身首异处。不错,关羽骁勇善战,乃五虎上将之首,他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头上顶着一连串耀眼的光环,为他赢得“威震华夏,绝伦逸群”的美名。其中虽不乏小说家虚构的成分,但关羽“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却是史书所载。这是他的荣耀,只缘他不能正确对待这种荣耀,便成为他滋长骄傲轻敌的土壤,为他失守荆州埋下了伏笔。他在夺取曹魏襄阳、樊城的战役中,放松了对东吴的警惕,使之乘虚而入,偷袭他的后方,荆州失守,兵败身亡便是因他“刚而自矜”(陈寿对关羽的评语)尝到的苦果。是为传统的说法,对关羽失守荆州一事似早已盖棺定论,可仔细想来,此说也不尽然:荆州失守,关羽固难辞其咎,可若把全部责任一概都推到他身上,似也有欠公允,笔者不禁要问:刘备难道亳无责任么?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后,刘备封拜元勋,关羽被委以襄阳太守镇守荆州,而此时荆州的襄阳、樊城等重镇却还在曹操手里,这成为刘备、关羽的一大块心病。为了实现《隆中对》中所制定的跨有荆、益,荆州之军直下宛、洛,益州之军西出秦川,两军会合,北定中原,终完成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攻占襄樊只不过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认为时机已到,急不可耐地发动了这场战役。然而,从当时大势来看,这场战役发动的实在不是时候。此时,刘备刚刚夺得汉中,稳定局势、休养生息乃头等大事,再动干戈,岂不破坏了刚刚开创的和平安定局面?再者,假如关羽不打襄樊,东吴集团虽对夺取荆州蓄谋已久,怎奈没有机会下手,荆州自当依然姓关。遗憾的是,刘备对这场发动条件尚不成熟的战争没有及时制止(如此重大战役,想必关羽是向刘备请示过的)。如果说,刘备给这场战争开了绿灯业已铸成大错,那么,战斗既已打响,刘备和他的智囊理当精心运筹,与之密切配合,指挥关羽所部向为理想的结局努力;对于部队救援、防范敌军乘机偷袭后方等敏感问题,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应当预料到,关羽调集大部队开赴襄樊前线,留守荆州的兵力势单力薄,精明的吕蒙、陆逊不可能不打它的主意。因此,加强荆州防务,谨防“后院”起火,尤为重中之重。可刘备采取措施了么?翻遍史书也找不到这方面的只言片语,自始至终看不到刘备及其智囊如何遣将布阵,如何派兵增援,如何不失战机地挥军克敌制胜的记述,看到的只是关羽这支孤军如同一只无头苍蝇乱碰瞎闯;看到的只是在魏、吴暗中勾结、南北夹击下,关羽及其部属腹背受敌、进退维谷、狼狈溃逃、荆州失守、关羽父子被戮等等一幕幕亲痛仇快的惨景。与此相反,关羽进攻襄樊,曹操不仅亲自出征御敌,而且不惜调集五大将中的张辽、于禁、徐晃及其所部参战。虽然汉水猛涨洪水爆发,于禁所率七大兵团悉被淹没,战斗失利,但正如曹操的谋士司马懿、蒋济所说,“非战攻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三国志·魏书·蒋济传》)。战争不会亏待遵循其游戏规则战斗的军队。曹操审时度势,利用关(羽)孙(权)间矛盾适时救援,虽初战受挫,终还是转败为胜,粉碎了关羽夺取襄樊的计划。荆州之失,破坏了“隆中对”制定的北定中原,实现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动摇了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蜀汉由此大伤元气,步步走向下坡路。此种结局,关羽自当负直接责任,而时已成汉中王的刘备所负的责任更大,只怕也得如诸葛老儿因街亭失守上表刘禅“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来个“自贬N等”,以向国人谢罪的罢。#关羽失荆州的故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