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年,18岁的汉昭帝看到前来侍寝的人,不免有些失望。怎么又是皇后啊,难道就不能换换人吗?可是,难道她就乐意吗?汉武帝去世后,年仅8岁的刘弗陵登基称帝,即汉昭帝。刘弗陵的日子不好过啊。不但头上压着4座大山,就连身边养护他的人,也不让他省心。原来,汉武帝死前,委托霍光、上官桀等4位顾命大臣。4个大男人,对昭帝的吃喝拉撒也无能为力。于是,他们便把昭帝已嫁出去的姐姐,鄂邑长公主请进宫来,让她负责昭帝的饮食起居。不曾想,鄂邑长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和儿子的一个门客丁义好上了。这可是让皇室蒙羞之耻。但各位顾命大臣,都有各自的小九九。皇室蒙不蒙羞,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反而投其所好,让丁义去侍奉长公主了。由偷偷摸摸变为正大光明,长公主心中能不感激吗?长公主在自己幸福的同时,也没忘掉自己的责任。她决定给昭帝选妃了。开始,她看中了一个周姓女子。这么一来,可把上官桀父子急坏了。上官安,即上官桀的儿子,有个女儿,年方6岁。他们早已对昭帝芳心暗许了,怎能让别人捷足先登呢?眼看着芳心白许了,上官父子很着急。上官安立即找到老丈人、孩子她姥爷,也是当时权势大的人,霍光。没料到,却遭到霍光拒绝。他言说,昭帝太小,无需考虑立后之事。其实,他是不想上官家权势增大。一块蛋糕,就那么大,上官家吃多了,霍光当然就要少吃一些了。遭到霍光拒绝后,上官父子并没有放弃。他们转头找到丁义。丁义和长公主的事情被曝后,上官父子不但不责怪丁义,还极尽巴结之能事。吹吹枕边风的事,丁义没有推辞。更何况,上官父子还许诺给他,若上官氏能被立为皇后,将来一定给他封侯封爵。丁义更是喜不拢嘴了。举手之劳的事,却可因此做官发财,还能封侯封爵。别说吹吹风,就算把狗屎说成鲜花,他也愿意啊。于是乎,丁义在长公主枕头边,把上官氏夸成一朵花。情人之言,哪有不信之理。就这样,6岁的上官氏成为汉朝小的皇后。上官父子高兴之余,也有些挠头。他们要兑现对丁义的许诺,却又遭到霍光阻拦。你们想走曲线救国路线,偏不让你们如愿。我大权在握,就是要让你们看看,这刘汉皇权,到底是谁说了算。即便得罪你们上官父子又如何?即便得罪长公主又如何?霍光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可是,鄂邑长公主不乐意了。听闻此事,她恨得咬牙切齿,暗暗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看!气得她把性别都忘了。于是,鄂邑长公主和上官父子嘀咕一阵子,主意就出来了。几天后,一封上书呈给了汉昭帝。书中言说,霍光要谋反。上书呈上去之后,上官父子畅想着他们就要走向权利顶峰了;长公主暗喜着,自己喜欢的人就要加官进爵了。可是,他们左等右等,却不见半点动静。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被霍光发现了?其实,是汉昭帝。他知道这些都是大臣们耍的把戏,于是将上书烧了,把这件事压下了下来。无意中,汉昭帝得罪了自己的姐姐和老丈人。计谋没有得逞,他们心中的怨恨更深。他们决计除掉霍光,废掉汉昭帝。昭帝被废,意味着上官皇后也当不成了。那又何妨?不能为了一个女儿而放弃自己的荣华富贵,放弃全家族的利益啊。他们商议,借鄂邑长公主宴请霍光之际,把霍光给咔嚓了。可是,他们这次又失败了,而且败得更惨。霍光察觉到他们的阴谋,当机立断。你不仁,我也不义。儿女亲家算什么,我就是要除掉你们。一不做二不休,霍光下令 ,直接将上官父子和丁义等人,全部绞杀,上官全家灭掉。上官皇后,极其幸运,被霍光留了下来。其实,也不能称之为幸运,只是她还有利用价值罢了。霍光想着,她毕竟是自己的外甥女,如若将来能昭帝生下皇储,于他更有利。为此,霍光想方设法不让昭帝亲近其他女人,只让自己的外甥女侍寝。男不情女不愿。所以,直到汉昭帝去世,上官皇后的肚子一直都不见动静。汉昭帝后继无人,汉武帝的孙子刘贺成为皇帝,上官皇后被尊称为皇太后。不曾想,刘贺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霍光悔不当初。于是果断上书给上官皇后,要求罢黜刘贺。其实,霍光也就是走走程序,装装样子。上官太后哪敢不同意呢。在这种情况下,刘病已被扶上皇位,成为汉宣帝。汉宣帝很重礼节,他尊称上官太后为太皇太后。就这样,16岁的上官氏,成为汉朝年轻的太皇太后。她一辈子待在宫中,虽然称不上不幸福,但是也享受不到家庭幸福。上官氏从不理朝政,更不参与斗争,所以得以颐养天年。直到公元前37年,她走完了波澜壮阔,却又一片死寂的人生。享年51岁。曾经,因为她,朝廷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因为她,全族人丢了性命。可是,这和她又有半毛钱关系吗?她只是一个借口,一个工具而已。她人生中每一步,哪一步是她能说了算的?@历史@汉朝#汉朝皇帝刘弗陵简介#
2、汉朝刘弗陵墓有多大大汉帝陵--平陵(七)。汉昭帝到底是被霍光谋害还是另有缘。通观平陵可以看到霍光对于这座帝陵的用心,刘弗陵与霍光本有机会携手,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但种种原因造成了许多历史误会。刘弗陵成年后并没有按照惯例亲政,而是继续委任霍光执掌朝政,再加上他年仅21岁就突然暴亡,更令许多人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霍光。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也许真相就藏在霍光的陵墓中。霍光墓位于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墓区,恰好位于茂陵与平陵之间,似乎象征着一代名臣,承前启后的功绩。汉武帝以能识人善用人著称,能够得到他的首肯,并赐予陪葬待遇的大臣,大多是能力出众忠于汉室之人。此外霍光逝世于汉昭帝的继任者,汉宣帝时期,汉宣帝御赐黄肠题凑,以极高的礼遇将其安葬,也足见对其功绩的肯定。这样的一个人难道会谋害幼主吗?那么汉昭帝年少暴亡,是否真与霍光有关?事实上史料中,帝时体不安,关于汉昭帝病况的记载颇为繁多。刘弗陵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由壮大转变为体弱多病。《汉书·杜周传,朝臣们为了给皇帝治病,甚至向天下征集名医。由此可知昭帝病重一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在《汉书·酷吏列传》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时有商人焦贾二人私自囤积,办理皇帝丧事必须的事物,打算在汉昭帝驾崩之后大赚一笔,被官府发现依法论处。由此可见皇帝的健康情况糟糕,早已是天下百姓都有所耳闻的事情。因此刘弗陵之死是病体累积之故,如在,并非霍光弄权所制。事实上史料中,对于霍光的评价颇多溢美之词。霍光忠于汉室老成持重知人善任,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击败上官桀等人发动的政变,使汉室转危为安,其政治胆略令人赞佩。他改变武帝末年急征暴敛的政策,使汉代的经济稳健发展,其重民重国的为政理念也可见一斑。很多人认为其成就堪与周公媲美,的确达到了汉武帝对他的期望。然而也有人认为,霍光对于权力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他始终也未能摆脱身为将相子弟封侯的思想,其宗族子弟都获得了高官显位,终为霍氏家族埋下了祸根。而这些故事,刘弗陵已经不可能经历了。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于未央宫,两个月后入葬平陵。刘弗陵这位曾被汉武帝,期以重任的帝国继承人,曾经少壮多知曾经心怀憧憬,在他的心中或许也曾为大汉帝国规划过美好的蓝图,或许也幻想过有朝一日君临天下,享受万众欢呼的帝王之尊。然而他的人生太过短促,所有这些事都已来不及去完成,他没有机会像父亲那样大展宏图,建立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汉昭帝刘弗陵一生像极了汉惠帝刘盈,作为儿子刘弗陵是幸运的,在他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一切障碍,都被父亲悄悄抹去。作为皇帝刘弗陵却是不幸的,过早地继位为君,他不得不忍受大权旁落的苦楚,在另一个人的阴影之下蛰伏。刘弗陵与霍光究竟有着怎样微妙的关系,恐怕只有沉睡在陵慕中的。而刘弗陵王朝大业,已不再是他瘦弱肩头的一副重担,他只需安静地在这座帝陵中沉睡。他的帝王生涯,像极了西汉第二代皇帝。汉惠帝刘盈,同样年少登基同样大权旁落,同样英年早逝同样含恨而终。然而汉惠帝之后,汉室迎来了德行兼备的汉文帝,开启了
3、汉朝刘弗陵有孩子吗西汉有十一个帝陵,文帝的霸陵在西安市霸陵乡毛窖院村,宣帝的杜陵在西安市曲江乡三兆村南,其它九陵都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其位置自西向东依次是,武帝刘彻茂陵、昭帝刘弗陵平陵、成帝刘骜延陵、平帝刘衎康陵、元帝刘奭渭陵、哀帝刘欣义陵、惠帝刘盈安陵、高祖刘邦长陵、景帝刘启阳陵。阳陵是咸阳原上九座汉陵中东端的一座,它是西汉第四代皇帝汉景帝与其皇后王氏的同茔异穴合葬陵园,其位置在今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原上,地跨咸阳、泾阳、高陵三县市。阳陵东临“泾渭分明”,北界泾水,南越渭河与汉长安城相望,西与汉高祖长陵接壤。西汉墓葬制度规定,皇帝从即位的第二年开始,每年由国家税收中拿出三分之一,为皇帝营建巨大的陵墓,这种生前建造的陵墓叫“寿陵”,如汉武帝的茂陵,从他即位的第二年(前139年),他就开始为自己营造陵墓,一直修了53年。在建陵的同时,改茂乡为茂陵县,然后再迁各地富豪功臣贵戚到这里,包括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就是这时由阳夏县搬到这里居住的,风流才子司马相如晚年亦居茂陵。其它陵邑还有高祖的长陵县、惠帝的安陵县、景帝的阳陵县和昭帝的平陵县,与武帝的茂陵县,共五座陵邑所在的咸阳原称为“五陵原”。这些陵邑中的富豪及其子弟,不务正业,斗鸡走马,为非作歹,李白诗云:“五陵少年今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所以,“五陵少年”就成了此类纨绔子弟的同义语。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五陵少年争缠头”,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都是这个意思。汉元帝(前40年)下诏罢置陵邑,因为强迫移民而使百姓破产,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对巩固政权已不起作用。所以,从渭陵开始,没有出现渭陵县。
4、汉朝刘弗陵母亲是谁中国历朝历代帝王简介(八)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西汉第八位皇帝,是汉武帝刘彻小的儿子。公元前87年,年仅8岁的刘弗陵被汉武帝立为太子,同年武帝去世,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即位时尚年幼,由以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等托孤大臣辅政。因汉武帝在位期间四处征伐,致使当时国内虚耗、民生凋敝,故汉昭帝即位后对内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屡次减免百姓租赋。公元前81年,召集郡国贤良文学召开盐铁会议,之后罢榷酤。对外停止与匈奴的战争,恢复与匈奴和亲。这使得昭帝一朝政治较为安定,社会经济有所恢复,为“昭宣中兴”打开了良好局面。公元前74年,汉昭帝因病逝世。#汉朝皇帝刘弗陵简介#
5、西汉十二位皇帝一览表汉武帝晚年,为什么会选择小的儿子刘弗陵继承皇位呢?汉武帝刘彻15岁登基为帝,共在位54年,是西汉王朝在位时间长的一位皇帝,在他统治时期,汉朝的国力空前强大,多次北击匈奴,威名远震中国北方。这是这样一位文治武功的皇帝,在晚年为了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也是难以选择。汉武帝刘彻有六个儿子,那为什么会为选继承人而烦恼呢?为什么后却立了年仅七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为继承人呢?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的谜团,那么刘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幼子刘弗陵并不是优秀的一个,关键是选择他继位,有太多的劣势,年纪小,并且也没有自己的势力,母亲钩弋夫人也被汉武帝给赐死了。史书记载,汉武帝认为年仅五六岁的刘弗陵体格健壮、聪明伶俐,很像他少年之时,所以就特别宠爱刘弗陵,对他抱有很大期望。说到这里,不得不讲一下,武帝的长子刘据,皇后卫子夫所生 ,史称戾太子、卫太子。刘据是武帝的第一个儿子,当年出生时,刘彻就喜欢这位长子,七岁时被就立为皇太子; 刘据为政宽厚,聪明能干,一开始武帝对这个大儿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武帝后期,宠臣江充借巫蛊之事,冤枉太子刘据。太子没有办法与其父亲解释原因,在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带着自己的军队捕杀江充,又发动其宾客士卒与丞相刘屈氂在长安城混战。兵败后逃亡,没有过多久就被当地的官员逮捕,被迫自杀。后来,汉武帝刘彻得知了刘据之死的真相,后悔不已,愤怒地杀了江充为太子报仇,但依然无法挽回爱子被逼自杀的事实。除了长子刘据外,武帝还有五个儿子,刘闳就是他的二儿子,其生母王夫人还是武帝宠爱的妃子。按照古代立嫡长子的古训,刘据死了,皇位应该轮到刘闳了,可惜刘闳命短,18岁就死了。这时候汉武帝的第三个儿子刘旦,开始打起了小算盘,内心蠢蠢欲动,于是就写了一份奏折请求入宫宿卫,在古代宿卫本是太子的职责,一下子触怒了汉武帝,直接夺了刘旦的三个县的封地,还是他痛骂了一顿,所以刘旦基本上也是没戏了。但其实上,三子刘旦恰恰是武帝剩下的几个儿子中出色的,他文韬武略俱全,是皇帝的不二人选,只可惜太着急了,惹怒了武帝。四子刘胥,是他六个儿子中无能的一个,此人只喜欢贪图享乐,行事没有法度。所以他也被排除了,至于五儿子刘髆,武帝倒也挺喜欢他,可惜他的母亲是李夫人,刘髆是李广利的外甥,在北伐匈奴时李广利投降匈奴,所以他也没有机会以了。后只剩下一个小儿子刘弗陵,在公元前87年3月27日,汉武帝病重,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立为皇太子。为了给小儿子铺平道路,武帝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杀母立子”,以防吕后之事重演;二是同时找了四位辅政大臣,他们互相牵制,不至于让年幼的皇帝大权旁落。后正因为刘弗陵年龄小,没有卷入皇位争斗,也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只可惜的就是刘弗陵的身体太差了,不到二十出头就病死了。有不同见解,欢迎讨论。关注@博文观史,有解更多的历史故事。
6、刘弗陵汉朝皇帝汉昭帝刘弗陵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对于胡饼有着特别的喜好。胡饼是一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各种配料制成的糕点,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美食之一。那么,为什么汉昭帝会如此喜欢胡饼呢?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首先,汉昭帝的喜好与他的出身有关。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儿子,出生在皇室贵族之中。在古代,皇室贵族的生活奢华,他们的饮食也讲究。胡饼是一种制作简单、口感鲜美的糕点,适合皇室贵族的口味。因此,汉昭帝从小就接触到胡饼,对它有着特别的感情。其次,汉昭帝喜欢胡饼还与他的性格有关。历史上记载,汉昭帝是一个比较随和、好相处的皇帝。他不喜欢过于奢华的生活,更喜欢简单、朴素的东西。胡饼正是一种朴素、实惠的食品,符合汉昭帝的口味。此外,汉昭帝还喜欢到民间走走,了解百姓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品尝了很多民间小吃,其中就包括胡饼。因此,汉昭帝对胡饼的喜爱也是从民间生活中产生的。后,汉昭帝喜欢胡饼还与胡饼的营养价值有关。胡饼是一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糕点,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很多人都面临着营养不足的问题。而汉昭帝作为皇帝,他的身体健康对于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他会选择一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品,如胡饼。总之,汉昭帝刘弗陵喜欢吃胡饼,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出身、性格、生活习惯以及胡饼的营养价值等都对他的喜好产生了影响。胡饼虽然是一种简单的食品,但它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帝王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