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简介难得糊涂(郑板桥难得糊涂真迹)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0 11:54:26 浏览
1、郑板桥难得糊涂真迹

郑板桥二三事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其中画竹五十余年。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50岁上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12年。在任期间勤政廉政,爱民如子。其中“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的事迹在潍县广为流传。小时候,我就听大人们说过,郑板桥61岁离潍县时,百姓遮道挽留,实在留不住,就挽臂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他还叮嘱相送之人,回家对待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时好多人不懂,后来明白了,郑板桥是让人们多孝敬父母老人。许多老人听后都感动地留下了眼泪,家家画像以祀,留下了为官期间脍炙人口的亲民佳话。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广为流传的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潇潇声,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充分表达了他爱民如子的情怀。去官之后,更是一肩明月,两袖清风,靠卖画为生。郑板桥的代表作《竹石》也有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诗表面上写竹,实际上写人,写诗人自己那种坦率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以及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郑板桥本是聪明绝顶、通今博古的一代文豪,却偏偏以“难得糊涂”为座右铭,认为“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入糊涂更难”。他的墨宝“难得糊涂”更是悬挂于许多名人雅士的高堂之上。

2、郑板桥难得糊涂书法

难得糊涂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太有个性了,流落街头卖字卖画为生,生活过的很滋润,他自己写了一个条幅,明文开价,童叟无欺,很有意思。他说:“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3、郑板桥难得糊涂视频

郑板桥以个性“落拓不羁”著称,心地却十分善良。他曾给其堂弟写过一封信,信中说:“愚兄平生谩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为美,未尝不啧啧称道。囊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以仁者爱人之心处世,必不肯事事与人过于认真,因而“难得糊涂”确实是郑板桥襟怀坦荡无私的真实写照,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那种毫无原则稀里糊涂地做人。糊涂难,难在人私心太重,自我一执,陡觉世界太小,眼前只有名利,不免斤斤计较。——《厚黑学活学活用》#郑板桥简介难得糊涂#

4、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几千年来懂人生的人,郑板桥,难得糊涂,这四个字,道出了人生的高哲学。有酒时学佛,无酒时学仙。

5、郑板桥难得糊涂全文

清代文学家郑板桥写下“难得糊涂”而后隐居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避开祸端同时得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这是智者的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