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6章:以柔克刚,自己会改过。《道德经》第36章:阴阳变化的自然律。老子说阴阳变化是有一个自然的一种起伏转折改变。但是这一章就是我们常常把老子当做搞阴谋的证据。老子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举之;将欲歙之,必故欲之。什么叫做将与歙之?歙就是收缩。你要让它收缩,你就先让它张开,它一张开你一用力它就收缩了。老子说这些不过是自然的现象,你看花如果没有开,它怎么会谢?可是花盛开的时候你就知道赏花也就那么一两个小时,过后它就谢了。尤其是一种花,那是晚上一开,白天就整个谢掉了。你没有晚上去看,你根本就看不到那种花。所以将要歙之,你发现花快谢了,就是因为它已经开的盛开了。你看到月亮很圆很圆的时候,你知道明天就开始缺了,这没有什么稀奇,这又不是搞什么阴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你看历代的朝代都是强了才弱,没有强你怎么才能弱的下来?因为强弱是相对待的,强盛的时候第一比较才知道衰弱了。你看我们朝代的伦替已经经过了那么多次了,周朝强了一到东周就开始弱了,明朝强了到崇祯皇帝就弱了,这满清也是一样,康熙不得了到后完了,这没有什么稀奇,它是自然现象。将欲废之,必故举之。你要让它倒掉,你就让它升高吗?所以股票升升升你就知道很快就掉了,这不用费心思的,这也不是人为的,它是必然性,就叫必然律。鬼谷子就是用这种方法,那是鬼谷子的事。老子只讲道理,你们要怎么用,个人自便,这才叫做道。老子讲了道还规定我们要怎么解释要怎么应用,所以老子讲归讲,你们爱怎么听怎么听,你们要怎么用,怎么用,它根本不管,他也管不了。鬼谷子告诉我们,一排人坐在那里你想杀其中一个很难,说不定还会误杀别的人。所以你的办法就是让他站起来,他一站起来就比别人高,你马上一枪过去,可是他会站起来吗?所以你就要设计千方百计让他不知不觉站起来一枪毙命。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高帽子政策,拼命说他好然后给他高帽子戴,戴上之后晕头转向一枪毙命。所以人家捧你你要特别小心了。人家赞美你你要提高警觉。现在小孩只能能听好听的话,以后他就不好发展,他经不起磨折,他经不起挫折。其实老实讲孔子老子都不反对任何事情,你反对他干嘛?自作自受,你要听你的事你要做也是你的事,你自己处事承受那个后果,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一听到美国到处去援助人家真的吗?四个人打麻将我一家赢三家输,输光光。那我还能打吗?我是不能打了,那不能打怎么办?很简单我把钱掏出来,借你500借你300,借你200,继续打有钱了怎么不打?打再赢然后记账,你越欠越多我越赢越多,而且我还有的玩这就叫美援。你看不懂的就以为人家了不起,到处给人家钱,没有那回事,给人家钱要你的命都有。你要给人家你是完全没有目的的无私无我,你可以给你给人家任何东西,你想要回来什么这都叫不道,这种就叫不道,都不是老子所主张的无私的奉献。很欢迎想跟你交换什么东西,想从你身上赚取更多的东西,不好将要被剥夺的时候就是当人家给你很多的时候。所以为什么有的人贪得无厌还要怪别人,贪得无厌你自己可以控制,你控制不了你,怪别人干嘛,是他要给我的,他要给你你,可以不要。老子所讲的柔弱,不是我们一无所能,柔弱不是,而是你要知道刚强你才可以柔弱。你如果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刚强,你柔弱就是白柔弱。所以很多人读书没有读通,就说柔弱。柔弱后吃亏,吃亏到后就使得你对柔弱失去了信心。你看我们读《论语》,读到后对仁义失去了信心。好人永远吃亏,讲信用的一定倒霉。我做好人干什么?我讲信用干什么?然后读《道德经》,读到后也吃亏。人家争我不争,那我一定倒霉。你就不知道什么叫不争,你就不懂得什么叫无为,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柔弱。柔弱是你懂得刚强以后,你舍得守弱这一方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否则根本就是任人宰割。说做太太的先生再晚回来你也无所谓,那就越来越晚,甚至于好几天不回来,是你宠坏她的。那谁叫你这么柔弱?可是你一刚强就闹翻了。你看以前的太太不会这样,先生回来,先生的眼睛会看怎么桌上晚饭还原封不动,她也不说话,就让先生自己看。就说我打电话叫你吃晚饭,你怎么不吃?人家以前的太太太多高明。我不饿呀,不饿能有什么办法,又不是为你,我干嘛为你,我只是不饿而已。老实讲你不出力打他,他无从反击的,这叫做柔弱胜刚强。先生就不好意思了,以后那就不要了。你也不要回答他,然后去把饭菜温一温热一热,你就让那个先生坐立不安,他自己会反省,自己会改过。这就是什么将欲歙之必故张之。你好好去应用,但是不是阴谋。什么叫阴谋?就是你存心想得到什么结果,就叫做阴谋。我是自然这样做,我不违反自然,你也不违反自然,那什么事情都合得来,都好商量。小孩也是一样,小孩考不及格你就按60分来减。考30分打30下,考50分打10下。他以后干脆就把成绩单给撕了,不给你看了,回来就开始骗你。
2、论语成语及解释200个成功复盘 精进人生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成功人士提出反思、精进的理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古今第一完人”曾国藩,给自己制定了三条规定:早起、写日记、静坐。每日的三省吾身,几十年如一日的自我反思,改过自新,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可如何正确反思才能更好地自我精进?反思就仅仅是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吗?如果你正有这样的困惑,推荐你一本书——《复盘高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用复盘来提升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是简单的理论,而是有真实详细的关于时间、考试、工作的实操案例,让我学到了如何通过复盘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困扰我们的一些重要问题,归纳出其中的要点和逻辑,帮助自己不断精进。本书作者郑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复盘方法论模型提出者,资深千亿级企业培训负责人,边实践、边授课、边著书研究、边推动落地。可以说他自己是自己复盘研究的第一个受益者。这本书就200页,很快就读完,说说我自己印象深刻的两点:1. 复盘的核心不是过程,而是理念。作者强烈建议所有希望通过复盘来让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让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良的人一定要关注复盘的内功部分,也就是我们说的理念。理念就如信仰一般,是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复盘应遵循哪些理念呢?答:莫向外求,墙即是门,0.1>0,鱼不论水。“莫向外求”是佛教中的一句话,告诫我们,当我们抱怨、批评、挑剔别人的时候,心一定是朝向外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复盘反思时往往会找各种客观理由。而心向外看,就意味着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于他人,在归责的同时也把主动权交给了他人。就像曾国藩先生向两位老师虚心请教时,唐鉴老师给曾国藩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字“静”!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用理性的思维和他人视角去分析事物。倭仁给的解决办法—研幾,既然是自己对自己的整治,故佳的方式是记日记,在日记中无情地解剖自己,批判自己,以求达到净化灵魂的目的。都是一个道理即“莫向外求”。如果说总想改变别人是我们在复盘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大心魔的话,那么积极勇敢的心态就是复盘过程中重要的动力来源— “凡墙皆是门”。心是一扇门,同时也是一堵墙,关键在于我们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抱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还有行动和环境。0.1虽然小,但无论如何,也比0强。后鱼不论水就是讲的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2. 第4-7章时间管理的复盘、知识学习的复盘、求职失败的复盘、成功案例的复盘,都有复盘画布,详细,一目了然,我们可以直接自己拿过来学以致用。就像小米集团部门副总裁,索尼中国区前CEO刘少顺所说:“我们的认知并不能被轻易察觉,它通常隐藏在我们的行为中,潜藏于我们行动过程中对事物的感受里,而我们只有通过复盘,才能让隐性的认知显性化,让显性化的知识指导我们接下来的行动。郑强老师的《复盘高手》,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达成这个目标。
3、论语介绍200字左右古代文学作品––四书五经 简介(一)《大学》“四书”之首,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 一章,为孔子原话,“传”有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宋元以后,成为国家官定的必读书。《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是儒家重要经典。《孟子》,是记述孟子言行及其与门中弟子、诸侯大臣等人相互问答的经典著作。内容有许多长篇文章,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散文写作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开讲##论语内容简介200字#
4、论语读后感200字我们的《道德经》是被国外翻译多的著作,据说被有200多种语言的译本,时间和空间已反复证明了它的智慧,所以,道德经肯定是必读书。至于其他的什么经史子集,4大名著,我个人认为除了资治通鉴和论语,其他的书读不读都没什么关系,甚至不读可能还会有益处。国外的书也是浩如烟海,迄今为止我认为多智慧的书是蒙田的《随笔集》,或许是蒙田的品性与自己有些相似,特别真诚,觉得书里面每句话都是智慧。但是,要看全译本,不要看节选,节选本真是把营养滋润的部分去掉了,就如被嚼过的甘蔗一样。
5、学习论语的感悟200字看巜道德论丛》随笔。如果说巜希腊罗马名人传》是西方之《左传》,那么古希腊普鲁塔克的巜道德论丛》则为西方之巜论语》,超2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为普鲁塔克一生讲学之精粹,其中包括七十八篇论文和语录,还有后世弟子整理的篇目。此书之伟大之处在于广泛探讨了伦理、宗教、科学、政治、文学等多方面的问题,其行文流丽,内容丰茂,故事与抒情共存,形式与内容统一,无枯槁可厌之道德说教,有友善和悦之道德情操,终成后世随笔和小品所描摹的范本而成就千年之传奇之佳作。书中谈到控制愤怒时说,我们不能在开玩笑的时候动怒,会给培养友情的场合带来敌意;不能在学术讨论的时候动怒,会给知识的爱好带来争吵;不能在宣布判决的时候动怒,会给的当局带来傲慢;不能在教导学生的时候动怒,会对学习产生沮丧和痛恨的情绪;不能在家业兴旺的时候动怒(典型如徽州宴)会增加别人的嫉妒之心;不能在竞争的时候动怒,会驱除别人对你的同情;一个人变得暴躁和喜欢口角,会失去大家的拥护和爱戴。而要在多数情况下表现出愉悦的心情,对处理问题大有益处,保持君子的风度可以抑制怒火,使得阴郁的心胸随之豁然开朗。那么坏脾气是怎么来的呢?或说坏脾气所表示的性质,那就是没有很好的教养,缺乏男子汉的气概,不具备任何高傲或伟大的习性,而大多数人把愤怒的骚扰当成正确的行动,愤怒的恫吓当成无畏的信心,愤怒的固质当成性格的力量,宣称愤怒的残酷是伟大的作为,愤怒的无情是坚定的决心,愤怒的阴郁就是对邪恶的痛恨,到头来都是些言过其实的借口。一个人的行动和作为在怒气大发之际都倾向于渺小和软弱,在弱者面前摆出狂暴的面容,由于在不顺心时用脚去踹豢养的骡子一脚。如事无补。
6、论语主要内容概括200字《道德经》第36章:以柔克刚,自己会改过。《道德经》第36章:阴阳变化的自然律。老子说阴阳变化是有一个自然的一种起伏转折改变。但是这一章就是我们常常把老子当做搞阴谋的证据。老子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举之;将欲歙之,必故欲之。什么叫做将与歙之?歙就是收缩。你要让它收缩,你就先让它张开,它一张开你一用力它就收缩了。老子说这些不过是自然的现象,你看花如果没有开,它怎么会谢?可是花盛开的时候你就知道赏花也就那么一两个小时,过后它就谢了。尤其是一种花,那是晚上一开,白天就整个谢掉了。你没有晚上去看,你根本就看不到那种花。所以将要歙之,你发现花快谢了,就是因为它已经开的盛开了。你看到月亮很圆很圆的时候,你知道明天就开始缺了,这没有什么稀奇,这又不是搞什么阴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你看历代的朝代都是强了才弱,没有强你怎么才能弱的下来?因为强弱是相对待的,强盛的时候第一比较才知道衰弱了。你看我们朝代的伦替已经经过了那么多次了,周朝强了一到东周就开始弱了,明朝强了到崇祯皇帝就弱了,这满清也是一样,康熙不得了到后完了,这没有什么稀奇,它是自然现象。将欲废之,必故举之。你要让它倒掉,你就让它升高吗?所以股票升升升你就知道很快就掉了,这不用费心思的,这也不是人为的,它是必然性,就叫必然律。鬼谷子就是用这种方法,那是鬼谷子的事。老子只讲道理,你们要怎么用,个人自便,这才叫做道。老子讲了道还规定我们要怎么解释要怎么应用,所以老子讲归讲,你们爱怎么听怎么听,你们要怎么用,怎么用,它根本不管,他也管不了。鬼谷子告诉我们,一排人坐在那里你想杀其中一个很难,说不定还会误杀别的人。所以你的办法就是让他站起来,他一站起来就比别人高,你马上一枪过去,可是他会站起来吗?所以你就要设计千方百计让他不知不觉站起来一枪毙命。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高帽子政策,拼命说他好然后给他高帽子戴,戴上之后晕头转向一枪毙命。所以人家捧你你要特别小心了。人家赞美你你要提高警觉。现在小孩只能能听好听的话,以后他就不好发展,他经不起磨折,他经不起挫折。其实老实讲孔子老子都不反对任何事情,你反对他干嘛?自作自受,你要听你的事你要做也是你的事,你自己处事承受那个后果,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一听到美国到处去援助人家真的吗?四个人打麻将我一家赢三家输,输光光。那我还能打吗?我是不能打了,那不能打怎么办?很简单我把钱掏出来,借你500借你300,借你200,继续打有钱了怎么不打?打再赢然后记账,你越欠越多我越赢越多,而且我还有的玩这就叫美援。你看不懂的就以为人家了不起,到处给人家钱,没有那回事,给人家钱要你的命都有。你要给人家你是完全没有目的的无私无我,你可以给你给人家任何东西,你想要回来什么这都叫不道,这种就叫不道,都不是老子所主张的无私的奉献。很欢迎想跟你交换什么东西,想从你身上赚取更多的东西,不好将要被剥夺的时候就是当人家给你很多的时候。所以为什么有的人贪得无厌还要怪别人,贪得无厌你自己可以控制,你控制不了你,怪别人干嘛,是他要给我的,他要给你你,可以不要。老子所讲的柔弱,不是我们一无所能,柔弱不是,而是你要知道刚强你才可以柔弱。你如果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刚强,你柔弱就是白柔弱。所以很多人读书没有读通,就说柔弱。柔弱后吃亏,吃亏到后就使得你对柔弱失去了信心。你看我们读《论语》,读到后对仁义失去了信心。好人永远吃亏,讲信用的一定倒霉。我做好人干什么?我讲信用干什么?然后读《道德经》,读到后也吃亏。人家争我不争,那我一定倒霉。你就不知道什么叫不争,你就不懂得什么叫无为,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柔弱。柔弱是你懂得刚强以后,你舍得守弱这一方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否则根本就是任人宰割。说做太太的先生再晚回来你也无所谓,那就越来越晚,甚至于好几天不回来,是你宠坏她的。那谁叫你这么柔弱?可是你一刚强就闹翻了。你看以前的太太不会这样,先生回来,先生的眼睛会看怎么桌上晚饭还原封不动,她也不说话,就让先生自己看。就说我打电话叫你吃晚饭,你怎么不吃?人家以前的太太太多高明。我不饿呀,不饿能有什么办法,又不是为你,我干嘛为你,我只是不饿而已。老实讲你不出力打他,他无从反击的,这叫做柔弱胜刚强。先生就不好意思了,以后那就不要了。你也不要回答他,然后去把饭菜温一温热一热,你就让那个先生坐立不安,他自己会反省,自己会改过。这就是什么将欲歙之必故张之。你好好去应用,但是不是阴谋。什么叫阴谋?就是你存心想得到什么结果,就叫做阴谋。我是自然这样做,我不违反自然,你也不违反自然,那什么事情都合得来,都好商量。小孩也是一样,小孩考不及格你就按60分来减。考30分打30下,考50分打10下。他以后干脆就把成绩单给撕了,不给你看了,回来就开始骗你。
7、论语小故事简短200字聚焦《论语》化感悟100【原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第五篇公冶长第八章【注释】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点,大致相当于后来城镇。有一千户人家的大邑。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当时大夫有车百乘,是采地中的较大者。宰:家臣、总管。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生于公元前509年,孔子的学生。束带立于朝:指穿着礼服立于朝廷。宾客:指一般客人和来宾。【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感悟】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标准就是以“仁”为纲。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三个弟子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基础之上,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从这里我们去体会什么是仁,也体会到孔夫子仁的标准很高,三个弟子都称不上是仁。孟武伯是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孟懿子曾是孔子的学生,南容是孟懿子之兄也是孔子考证后的侄女婿,同时这三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孟武伯主动来问夫子,平时表现如此优秀的三个弟子是否达到了仁义标准,本身就是在探测仁之标准和高度。孔子讲话很厚道给子路他们留面子,他太知道了子路他们和仁的距离。他不认同子路是仁者,这个话我们得会听。只是他讲话很厚道,不一下子批评人,连对自己的学生都是给他做一点遮拦,留点面子。孟武伯之问其实没问到槛上,问不出孔子的意思。所以他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问。孔子答曰:由,可以为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治理兵赋,治国安邦带兵打仗,子路能做得到,可以做得还很好,但是『不知其仁』。肯定了子路距离仁已经很近了,可以担当适当考虑大任,并且感觉还得继续修炼才能达到仁,同时还有进步空间。武伯继续追问冉求之仁何如?冉求在孔子弟子里面是政事第一,就是很懂得治国治家。夫子回答可以让他去做一个卿大夫的家臣。大夫就比国要下一个等级。春秋时期一般来讲,像大夫有千室之邑封地,有一百辆兵车这种才叫家。所以在春秋时代讲的家,那个跟我们现在讲的家是不一样,那个家简直是一个小国一样,这个宰就是做家臣。冉求可以做得到有千户人家百辆兵车之家的家臣,同样肯定冉求能力的同时又担忧他后期学习提升是否能达到仁的标准。接着又问公西华之仁何如何?孔子回答:公西华适合做一个外交家,他很懂得进退应对,跟这些外宾讲话应答自如,但是不知道他算不算仁者。这三个弟子当中每个人都有他的才华和优点,都能够担当国家的事务。子路军事,冉求政治,公西华外交,各有所长,并且还都具备进步空间。夫子讲话都是讲得柔软、柔和,明明还未到达仁者,但是他还说不知道模糊处理。他真正内心里面谦卑,从来没有自己以为自己是仁者,所以当然他说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仁者。我都不是,我怎么能评判别人是不是?我们能够体会到圣人那种谦虚。而且说话很实在,知就知,不知就不知,这是真正的知。仁是至重、至难,这是重大的一个使命,也很难达到。把仁做为己任,自己的使命,这是很重的。「死而后已」,这是讲道很远,不容易达到,一直到死都未必达到。如果自以为已经达到了仁,那还没到死自己就停止了,就不再追求仁了,这不能许可的。从这里面我们就知道了,夫子了解这些弟子们,距离仁的无限,心量广大,包容一切还有距离,完全做到才叫仁者。所以孔子他讲,他没有见到一个仁的弟子,这门坎很高。当然要努力向上,争取有一天做到。做不到,一直做下去,死而后已。本篇是尝试写作拙作聚焦《论语》化感悟第100篇了,能坚持下来怎么说也得总结一下,感谢大家的支持,深知水平有限耽误大家时间了。粉丝超过两百了,互相关注超过两千了,总阅读量超过一万了,头条总收入超过一块钱了,总字数接近二十万字了。收入才是对文章价值真实的肯定,靠写作增加收入任重道远啊,好在过程本身就是在学习。
8、论语名句赏析200字《道德经》第36章:以柔克刚,自己会改过。《道德经》第36章:阴阳变化的自然律。老子说阴阳变化是有一个自然的一种起伏转折改变。但是这一章就是我们常常把老子当做搞阴谋的证据。老子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举之;将欲歙之,必故欲之。什么叫做将与歙之?歙就是收缩。你要让它收缩,你就先让它张开,它一张开你一用力它就收缩了。老子说这些不过是自然的现象,你看花如果没有开,它怎么会谢?可是花盛开的时候你就知道赏花也就那么一两个小时,过后它就谢了。尤其是一种花,那是晚上一开,白天就整个谢掉了。你没有晚上去看,你根本就看不到那种花。所以将要歙之,你发现花快谢了,就是因为它已经开的盛开了。你看到月亮很圆很圆的时候,你知道明天就开始缺了,这没有什么稀奇,这又不是搞什么阴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你看历代的朝代都是强了才弱,没有强你怎么才能弱的下来?因为强弱是相对待的,强盛的时候第一比较才知道衰弱了。你看我们朝代的伦替已经经过了那么多次了,周朝强了一到东周就开始弱了,明朝强了到崇祯皇帝就弱了,这满清也是一样,康熙不得了到后完了,这没有什么稀奇,它是自然现象。将欲废之,必故举之。你要让它倒掉,你就让它升高吗?所以股票升升升你就知道很快就掉了,这不用费心思的,这也不是人为的,它是必然性,就叫必然律。鬼谷子就是用这种方法,那是鬼谷子的事。老子只讲道理,你们要怎么用,个人自便,这才叫做道。老子讲了道还规定我们要怎么解释要怎么应用,所以老子讲归讲,你们爱怎么听怎么听,你们要怎么用,怎么用,它根本不管,他也管不了。鬼谷子告诉我们,一排人坐在那里你想杀其中一个很难,说不定还会误杀别的人。所以你的办法就是让他站起来,他一站起来就比别人高,你马上一枪过去,可是他会站起来吗?所以你就要设计千方百计让他不知不觉站起来一枪毙命。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高帽子政策,拼命说他好然后给他高帽子戴,戴上之后晕头转向一枪毙命。所以人家捧你你要特别小心了。人家赞美你你要提高警觉。现在小孩只能能听好听的话,以后他就不好发展,他经不起磨折,他经不起挫折。其实老实讲孔子老子都不反对任何事情,你反对他干嘛?自作自受,你要听你的事你要做也是你的事,你自己处事承受那个后果,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一听到美国到处去援助人家真的吗?四个人打麻将我一家赢三家输,输光光。那我还能打吗?我是不能打了,那不能打怎么办?很简单我把钱掏出来,借你500借你300,借你200,继续打有钱了怎么不打?打再赢然后记账,你越欠越多我越赢越多,而且我还有的玩这就叫美援。你看不懂的就以为人家了不起,到处给人家钱,没有那回事,给人家钱要你的命都有。你要给人家你是完全没有目的的无私无我,你可以给你给人家任何东西,你想要回来什么这都叫不道,这种就叫不道,都不是老子所主张的无私的奉献。很欢迎想跟你交换什么东西,想从你身上赚取更多的东西,不好将要被剥夺的时候就是当人家给你很多的时候。所以为什么有的人贪得无厌还要怪别人,贪得无厌你自己可以控制,你控制不了你,怪别人干嘛,是他要给我的,他要给你你,可以不要。老子所讲的柔弱,不是我们一无所能,柔弱不是,而是你要知道刚强你才可以柔弱。你如果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刚强,你柔弱就是白柔弱。所以很多人读书没有读通,就说柔弱。柔弱后吃亏,吃亏到后就使得你对柔弱失去了信心。你看我们读《论语》,读到后对仁义失去了信心。好人永远吃亏,讲信用的一定倒霉。我做好人干什么?我讲信用干什么?然后读《道德经》,读到后也吃亏。人家争我不争,那我一定倒霉。你就不知道什么叫不争,你就不懂得什么叫无为,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柔弱。柔弱是你懂得刚强以后,你舍得守弱这一方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否则根本就是任人宰割。说做太太的先生再晚回来你也无所谓,那就越来越晚,甚至于好几天不回来,是你宠坏她的。那谁叫你这么柔弱?可是你一刚强就闹翻了。你看以前的太太不会这样,先生回来,先生的眼睛会看怎么桌上晚饭还原封不动,她也不说话,就让先生自己看。就说我打电话叫你吃晚饭,你怎么不吃?人家以前的太太太多高明。我不饿呀,不饿能有什么办法,又不是为你,我干嘛为你,我只是不饿而已。老实讲你不出力打他,他无从反击的,这叫做柔弱胜刚强。先生就不好意思了,以后那就不要了。你也不要回答他,然后去把饭菜温一温热一热,你就让那个先生坐立不安,他自己会反省,自己会改过。这就是什么将欲歙之必故张之。你好好去应用,但是不是阴谋。什么叫阴谋?就是你存心想得到什么结果,就叫做阴谋。我是自然这样做,我不违反自然,你也不违反自然,那什么事情都合得来,都好商量。小孩也是一样,小孩考不及格你就按60分来减。考30分打30下,考50分打10下。他以后干脆就把成绩单给撕了,不给你看了,回来就开始骗你。#论语内容简介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