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江》今天早上,在萧山机场,搭乘厦航航班,直飞兰州。雨后的杭州,空气能见度好,第一次从空中,清晰的看到了,“之”字形的钱塘江。钱塘江是浙江大的河流,自杭州市萧山区闻堰至闸口段,江流曲折,如“之”字形。古代称为“折江”、“之江”,后又称为“浙江”。省以江名,这就是“浙江”省名字的来历。不过,从唐朝开始,才出现浙江名称。乾元元年,江南东道分拆,分属浙江西道,浙江东道,共计11个州(郡)。
2、杭州钱塘江攻略真没想到,2000年前,西湖与钱塘江是连成一片的!2233年前,秦始皇来到杭州,当年杭州叫钱唐县,县城在如今的灵隐法云村附近。图二为我在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拍到的一张照片。当年的杭州,西湖与钱塘江连成一片,陆地支离破碎,少得可怜。然而很遗憾,这张图上的关于“宝石山秦皇揽船处”的位置,是标错了,设计师不知,但博物馆的专家是否应该严谨一点呢?我用箭头重新改了位置,同时加上半山,超山,临平山,秦亭山,以便比照,请看图二(下)。史称:秦始皇南巡到会稽,祭奠大禹,经由陵水道,遇到了狂风暴雨,在宝石山上岸,把船的缆绳系在了一块大石头上,后来,人们就把这块大石头称为秦王缆船石。司马迁说:“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站在秦皇缆船石这个位置,假如当年西湖和钱塘江真的如图所示,连在一起,水波能不恶吗?波涛能不汹涌吗?但是,现在呢?风和日丽下,我们看到的是白堤上人潮汹涌。老郑今天来到宝石山,来到秦皇缆船石处,这块石头如今成了杭州人俗称的“大佛头”。与去年相比,又增加了不少护栏,人无法接近,更不能触摸石头了。走到侧面,我们看到大佛的轮廓依稀可见,按这样的比例推测,当年的整体形象,应该很是雄伟的,可惜一部分已埋在地下。我们看到,院子内也没怎么变,几张石供桌,放着三个香柚。那么,从缆船石到大佛头,这中间经历了什么?据地方志书记载,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吴越王钱俶在此建寺院,琢二石佛,曰“二尊殿”。宋宣和初毁。宣和六年(1124年)有妙行寺僧思净,就石建大佛半身,布以黄金,构殿覆之,名为“大石佛院”。石佛东边崖壁上还有明代监察御史施儒题刻,大书“古石佛院”,年代是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永乐年间“大石佛院”重建后就改称“大佛寺”,所以施儒会有“古石佛院”的题刻。后代屡毁屡建。杭州大佛寺的消失,其实并不遥远。中国近代学者王韬曾经在他的《漫游随录》里,记载了1858年秋游杭州大佛寺的见闻,他说“佛只半身,而大已塞殿”。另外我们从20世纪初的西湖旧照片上,也可以看到杭州大佛寺的完整建筑(见图九)。如今,大佛院鳞次栉比的“十三间楼”虽已片瓦无存,但它的地基还在;当年先哲先贤和众多文人曾经踩踏过的大佛院30余级平缓石阶依然完好无损。大佛头虽已破损斑驳,但巨石犹存,气势犹在;它是杭州早的地标,默默守护了杭城上千年。屡毁屡建也好,加固加新也好,它在乎吗?它阅尽了杭州的沧桑变化,见证了一湾海水变成潟湖,再被人称作钱唐湖、城西湖、西湖、西子湖的全过程。而人生不过百年。#头条创作挑战赛# #杭州##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杭州钱塘江简介#
3、杭州钱塘江景区杭州·钱塘江
4、杭州钱塘江介绍杭州钱塘江两岸江景,奥体中心,钱江新城……
5、杭州钱塘江观潮钱塘江在晴日下总是清澈得不真实,日光影影绰绰打在江面上,反射出的光照的人睁不开双眼。或许你可以挑一个晴天的傍晚,慢悠悠地沿着之江路前行,从梅家坞的高峰变换到城市阳台的摩登,我想那一刻没有人会不羡慕生活在杭州的人。「#2023拍照不要停」 「#我的旅行影像日记」 「#摄影师,到自然中去」#“摄影之诗·我要上图虫精选”征集##城市##建筑#
6、杭州钱塘江大桥应该和钱塘江有点关系,钱塘江是杭州的母亲河。以前杭州救人都没这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