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的事迹简介(詹天佑事迹怎么写)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0 15:27:33 浏览
1、詹天佑事迹怎么写

1877年,清政府花28.5万白银买下一段500米长的铁路,后来却将其直接拆除,谁知,1901年后,慈禧竟亲自下令鼓励大修铁路!1876年,英国资本家在上海擅自修建了一段500米长的迷你铁路,清政府知道后,大为恐慌,认为修建铁路会破坏大清的龙脉,第二年,他们竟斥资28.5万白银将其买断并直接拆毁。不过,为了更好输送物资,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铁路修建一事,接下来几年,中国土地上陆陆续续出现不少铁路,不过这时,中国很少有人愿意乘坐铁路,更多还是选择车马等交通方式。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被迫逃往西安,直到1901年,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慈禧才得以结束这段逃亡之路,回北京老家。而负责慈禧回程的这一任务,则落在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肩上。虽然德行有亏,但不得不说,袁世凯是有脑子的人。收到任务,他就开始琢磨如何让慈禧能够更舒服地回去,显然,如果用马车,没有任何新意不说,还可能因为速度太慢见罪于慈禧。于是,他大胆地盯上了曾被视为怪物的火车,何况,脑子活泛的袁世凯一直觉得火车是时新的物件,可以大力推广。为了打破清朝统治者视火车为“怪物”的顽固看法,他决定让慈禧这个天后级别的人物为火车代言,他知道,只要慈禧开口,那么铁路事业就会走上快车道。然而,要怎样才能说服慈禧这个老古董去乘坐这个被她视为异类的火车呢?为此,袁世凯可是费了一番心思。首先,他专门从英国为慈禧量身定制了专用列车,为了不让慈禧心生抵触,他还特地给列车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龙车”,并且袁世凯让人将这趟火车外面全都刷上了象征皇家身份的金色油漆,内里也使用大量黄缎,一应装饰下来,花费超过200万白银!接着,袁世凯上下打点,并特别邀请慈禧的心腹李莲英先行进行试坐。试坐之后,李莲英直说这辆“龙车”不仅快,而且车身平稳,人坐在上面舒适,和马车相比简直天上地下。见李莲英如此夸赞,慈禧终于答应去坐火车。刚坐上不久,慈禧就真切理解了李莲英的感受,这火车果然舒服,车厢不但舒服,而且比马车宽敞很多,想起逃亡时的颠簸,慈禧感慨万千,更是对于专列“龙车”满意不已:“这一次回京,你们工作干得好,看来的确是要懂得变通,火车很好,可以继续建造,这样就能让交通更加便利”。此话一出,袁世凯大喜过望。果然,天后级别代言人的作用就是不一样,接下来的很多事情都水到渠成了。不久后,袁世凯找来一个帮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詹天佑,他找钱,詹天佑出力。就这样,1909年,条自主投资、自行设计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此后,修铁路跑火车便成了当时的一项基本国策。尽管为人够奸滑,但不得不说,袁世凯确实有一定的智慧,不但能让慈禧心甘情愿地坐上火车,还让她为火车代言,为中国铁路建设做出了不少贡献,也算功德一件了。参考资料:《历史深处的民国》作者:潇湘编辑:剩草#历史故事##詹天佑的事迹简介#

2、詹天佑的事迹简介300字

詹天佑修铁路时每月工资1000两银元,换算成人民币等于现在的21万左右。他的工资养10个老婆都没有问题。可当别人叫他纳妾时,他却厉声地说道:“我是修铁路的,不但不能出轨,更不能纳妾”。“他的爱情就像他修的铁路一样有着明确的始发站和终点站,从未出轨”。这是詹天佑的朋友在谈论詹天佑和谭菊珍爱情时,说出的话。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他的一生都忙于铁路建设,但他不管在哪里修建铁路,身边总是会有个身影默默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他们的相识,要追溯到1868年,当时谭菊珍刚出生不久,詹天佑则是7岁的小男孩。他们的父亲都是广东人,都是开明的商人,都有着改革开放的思想。他们常常一起做生意,也经常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耍。谭菊珍和詹天佑就这样成了玩伴,也成了知心朋友。1872年,当时詹天佑被选中要去美国学习十年,这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詹天佑虽然渴望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但也舍不得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尤其是谭菊珍。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再见到她,也不知道她是否会等他。谭菊珍也很难过,她不想失去自己亲密的伙伴,也不想让他孤单寂寞。但她鼓励他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且对他说:“你去吧,不管十年还是二十年我都会等你回来!”。在临走时,谭菊珍把自己喜欢的一枚玉镯送给了他,作为他们之间的信物。詹天佑当时感动不已,对于没谈过什么恋爱的詹天佑来说,他哪懂得什么浪漫。在谭菊珍震惊的目光中,回赠了一本当时喜欢的书送给了她,作为他们之间的纪念。他们约定十年后再相见,再相恋。而作为直男的詹天佑说十年后相见,就是十年后相见,期间也是从未写过信给谭菊珍。所以十年间谭菊珍很苦闷,她一直没有收到过詹天佑的信件,也曾心里面暗骂詹天佑没心没肺,也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她。她只能靠着自己对他的思念和信念支撑着自己。谭菊珍没有像其他女孩那样早早地出嫁,而是坚持等待着詹天佑。她还利用这些年的时间学习了英文和数学,希望能够与詹天佑有更多的共同语言。1889年,詹天佑学成归来后,因当时政府并不待见这群海归留学生,甚至还专门打压他们。导致回国后的詹天佑没能马上去找自己心爱的人。终于,来年的春天,詹天佑在西关十二甫西街芽菜巷上找到了谭家。当他敲开门时,看到了站在门口迎接他的谭菊珍。她已经长成了一位美丽端庄的少女,但她眼中依然闪烁着对他熟悉而深情的目光。两人一时间激动地说不出话来,随后紧紧地相拥在一起。经过十五年的分别和等待,他们终于再次相见了。不久之后,在双方父母的主持下,谭菊珍和詹天佑举行了婚礼。婚后不久,詹天佑就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工作机会:参与修建唐津铁路津沽铁路段。这是条由中国人自主修建和管理的铁路线路之一。詹天佑高兴,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业。而谭菊珍则毫不犹豫地支持着丈夫的选择,并决定跟随着丈夫四处奔波。有一次,詹天佑在勘察一个隧道时,突然发生了山体滑坡,将他埋在了石头下面。谭菊珍听到消息后,急忙赶到现场,看到丈夫被压在石头下面,她惊恐万分,哭喊着丈夫的名字。詹天佑虽然受了重伤,但还有意识。他听到妻子的声音后,用尽全身力气回应了一声:“我还活着!”谭菊珍听到丈夫的声音后,松了一口气,又紧张地催促着救援人员快点救出丈夫。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艰苦努力,詹天佑终于被救了出来。谭菊珍见到丈夫被抬出来后,立刻扑到他身边,紧紧地抱住他,泣不成声。詹天佑也用力地搂住妻子,感激地说:“谢谢你,我的菊花。”1919年詹天佑因为长期过度劳累而突发心脏病,在汉口逝世了。他去世前后一句话是:“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谭菊珍得知丈夫去世后,悲痛欲绝。但她没有失去理智,而是立刻安排好了丈夫的后事,并将他安葬在北京青龙桥站旁边。她还将丈夫遗留下来的所有资料、图纸、书籍等捐赠给了北京交通大学,并设立了“詹天佑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鼓励优秀工程师。谭菊珍在詹天佑去世后,一直是一个人,直到1950年去世时,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只想与我的天佑相聚。”她死后被安葬在青龙桥站旁边与詹天佑合葬在一起,并在墓碑上刻上了“詹天佑之妻谭菊珍”六个字。

3、詹天佑的铁路事迹

《一个民族的远航》Ps:除了画画,其实我也是一个超级喜欢看书的人!假期挺长,天气还蛮热,有时也不想画画,于是开始看看书!然后发现挺多朋友分享读书心得的,我也凑下热闹,记录一下自己的读书历程!作者简介:关河五十州,原名赵劲,江苏常州人,近代史作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颇深。他的每一部作品,可以说是一部叙事生动、求证严谨的历史教科书,同时又是一部语言鲜活、发人深思的文学著作。代表作畅销历史纪实作家。作品立论客观严谨,史学基础扎实,擅长口述史料。代表作品:《一寸河山一寸血》《战神粟裕》《虎部队》《张作霖大传》《康熙大帝》《雍正大传》《乾隆王朝入》、“日本大败局”系列、“晚清帝国风云”系列等。《一个民族的远航》是一本关河五十州编著 华龄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群体觉醒的书籍。读完以后我的心情蛮沉重的,它主要口述了讲述了晚清社会幼童留学、怀揣救国梦想,结果被质疑被轻视……文章从容闳(中国近代着名教育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的小时候的求学故事,到投身洋务,参与维新,走向革命……他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在清末洋务运动中,他因促成并且经历了两件大事而彪炳史册:参与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组织了第一批官费留美幼童,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闳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除了容闳,也有介绍一些留美幼童的事迹比如詹天佑,唐绍仪,钟文耀,粱诚……整本书既有一个个想拯救清末国家的思想先驱者,也有时代所呈现当时社会的腐朽没落……现实的无奈……读书使人明智,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民族的新生力量!我们也有必要追念那个启动方舟的人—容闳!他们是荒原上第一批探路人,骇浪里早的远航者!星星之火 燎火荒原 民族觉醒 始于少年!喜欢历史的朋友,不妨一看!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读书有感# #都来读书# #读书#

4、詹天佑事迹观后感

青龙桥火车站詹天佑铜像之谜詹天佑铜像就是按照老先生的原貌铸造的,铜像高2.4米,重两吨。文化大革命时破四旧,铜像被三四十个红卫兵拉倒,幸亏是沙土地,不然肯定摔碎了。即便是这样铜像的脑袋和前胸都磕破了。1976年,詹天佑铜像由铁道部牵头修复、重新被立了起来。问题是,这座惟妙惟肖的铜像到底是由谁铸造的?这里有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据所有资料的记载,都只说是由日本人铸造的。是什么年代、具体什么人铸造的?全都不清楚。这个谜团在2008年有了进展。这一年,一位名叫程旭的设计师在一次去日本时,竟偶然发现了詹天佑铜像的真正铸造者。是东京美术学校叫建田大梦的雕塑系主任主持铸造的铜像。当时日本人一共铸造了一大一小两个铜像,一个小型的放在詹天佑纪念馆。那个小铜像脚下的铜板上写着篆书‘大梦’二字。‘大梦’就是雕塑家留在铜像下的名字,程旭在日本看他的作品,发现他的所有作品都有‘大梦’二字。但是詹天佑铜像脚下有没有发现什么铜板也更没有‘大梦’二字。为什么青龙桥车站这座铜像没有这两个字呢?难不成是假的吗?之后,建馆人之一的刘扬三先生来詹天佑纪念馆参观,老站长把这个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修补这个铜像时有没有注意过脚底下是否有大梦二字?”刘老先生的话让老站长恍然大悟:“铜像的额头和胸口当时摔破了,重新立起来很仓促、任务很紧,从别的地方找来的铜不是同时期的材料,修补上去色差大,不能用。就把詹天佑铜像脚底下的铜板取了下来,熔化后补在了额头和胸前,所以现在脚底下蹬的是钢板。”消失的‘大梦’,至此是有了答案。当年中华工程师协会铸造铜像采用竞标的方式,由建田大梦赢得了铸造权。据说铸造詹天佑铜像的模子现在还在日本。

5、詹天佑的事迹立意

我很早知道詹天佑,也知道前辈的事迹,可是家里的事……[玫瑰][赞][祈祷],致敬先辈,致敬像您一样的先辈!#詹天佑的事迹简介#

6、詹天佑事迹完整版

勾思藏品晒宝(10)詹同是詹天佑之子,曾于改革开放初画巜摆平》漫画,发表于《讽刺与幽默》上。h人民日报社搬家清理了很多资料,其中漫画大师方成的作品也有,詹同这幅漫画夹在故纸堆中被我发现收藏了。

7、詹天佑英雄事迹

看着这张拍摄于1909年10月2日的照片,不觉让人感到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沉重。这是该车站的第一任站长和他的员工在铁路开通后的留影。京张铁路上的青龙桥火车站,在全中国的火车站中,不仅长寿,而且“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夫妻的墓园也在这里!这座清未年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设,于1908年开工,1909年10月2日开始正式使用的车站,一百多年来从未中断使用。青龙桥车站与站房,也是目前我国保护好的一座百年车站。京张铁路1905年开工,1909年建成通车。从北京至张家口,全长201千米、是一条令中国人扬眉吐气大长志气的铁路。而主持建造这条铁路的就是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修筑这条铁路大难点,在今天北京八达岭附近关沟一段,这里山高坡陡,很难施工。詹天佑表现出超凡的才能, 率领一批他亲自培养出来的代有文化的的铁路工人,克服千难万险, 成功地采用了“人字形”线路设计, 铁路建成之后, 列车用两台机车推拉 , 一台在前牵引,一台在后顶推,使列车能顺利地通过南口一青龙桥一康庄这段坡度险要的关沟段线路。此举还使原定需要修筑1800米长的八达岭隧道缩短为1091米, 大大节省了成本,缩短了工期。詹天佑不仅设计并亲自主持修筑了这条铁铁路,还极富远见地聘请了摄影师谭锦堂, 从开工到通车拍摄了许多高水准的照片,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记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建设突飞猛进,2008年,首都博物馆确定青龙桥站为北京市工业遗产,对老站房和詹天佑夫妇合葬墓等进行了修缮和原貌恢复,并将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同年8月,京张铁路旅游专线——北京市郊铁路S2线开通,青龙桥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2013年3月,青龙桥站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4月10日,全国铁路大调图,青龙桥站不再有国铁列车经过,改为只办理北京方向S2线列车的接发业务。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是岁月有痕,京张铁路上的青龙桥车站将作为中国铁路的遗产永远存在。参考资料:《老照片》

8、詹天佑的生平事迹

2001年,八达岭群山深处石佛寺村的一位村民姬衡要自费修建詹天佑纪念馆,并且对外免费开放。这位叫姬衡的村民与詹天佑有什么渊源呢?1906 年,詹天佑来到这个贫瘠而偏僻的村子,詹天佑的到来打破了小村的宁静,乡民们站在村口议论纷纷,他们感觉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大的京官来到村里。便心生好奇,不知道他来要做什么大事?原来詹天佑修京张铁路到八达岭南口段是工程进行艰难的时候,詹天佑只好选择离铁道近的一户人家,也就是姬元家住了下来。没想到一住就是三年,村民们日日看到詹天佑骑着马奔向铁道的情景。詹天佑住进姬元家,时间久了也处成了亲人,这一年,姬元的儿子出生了,他们就请詹天佑这个文化人帮儿子取名字,詹天佑说:“他出生在这么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此刻天高云淡,天气格外好,就取名‘云山’吧。“有一次姬元在挖地,山地特别坚硬,特别难挖,詹天佑看到后,就让人帮忙给他们买了一头牛,另外还特别吩咐买了一头奶牛。有了这头牛,姬元家挖地再不用那么艰难,奶牛还可以产奶,家里人也能喝上牛奶。家里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那时候村里有牛的人没有几家。姬元常跟子孙后代说:”这都是托了詹天佑的福。“一百多年过去了,詹天佑的事迹在姬家代代相传,就连姬元的第四代子孙姬衡对詹天佑也充满感激。詹天佑的孙子詹同济还专门来姬家怀念祖父。后来整个石佛寺都向北迁移,而姬衡家的院子被作为詹天佑故居保留了下来。2001年,姬衡决定自费修建詹天佑纪念馆。詹天佑的孙子詹同济和八达岭纪念馆听说后,都支持,还为他提供了大量史料。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代人的恩情,四代人传,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福泽家国,心怀人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