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灵与肉》正在热播,主人公许灵均的人生跌宕起伏,充满了希望与失望,甚至绝望。在那个政治不明朗的年代,像许灵均这样的有为青年由于家庭原因被下放到宁夏贺兰山农场改造,电视剧的结局是美好的。作者张贤亮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写成了这部小说,现实中的作者经历了整整二十多年的改造,直到1979年才平反,但是张贤亮在小说里没有抱怨生活,每当他绝望之际,周围人都会以各种方式启迪他,使他重新走向光明,即使现实很残酷。后来,张贤亮经历了数年沉寂,写出来一部部经典小说。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可以读读张贤亮的作品,从中或许会得到人生的启迪!
2、【文学、古堡和影视——镇北堡西部影视基地】此次银川之行,有一点空余时间,一定要去西部影视城看看,大学期间读了不少张贤亮的经典作品,当代文学课堂上也学习他的文学风格及文学创作的思想渊泉。1981年,导演谢晋准备将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翻拍成电影,就是在镇北堡影视基地拍的,《灵与肉》改编后的电影名叫《牧马人》,前几年同名电视剧拍得也挺好,感人,反映了贺兰山麓的风土人情和那个特殊时代的人性善恶,也是以张贤亮真实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以电影《牧马人》为序,从此一发不可收,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基地从“贩卖荒凉”到“文学+影视艺术”再到产业化运营,可以说走出了一条文学产业化的成功之路。“周围是一片荒野,没有任何建筑物品,一棵大树都没有。一片荒滩上突然耸立这么两个古堡的废墟,在太阳的照耀下,给人的感觉是从地底下生长出来的,给我一种大的震撼。”#影视# #文学# #宁夏# #银川# #电视剧#
3、文游天下(75)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文/石岩磊我第一次听到作家张贤亮的名字,还是在上大学时看了他的长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其中有一些直白的性爱情节描写,读后令人脸红耳热欲罢不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可算得上是石破天惊之作,我又找到他的其它小说《青春期》《我的菩提树》《习惯死亡》《肖尔布拉克》等来看,都饶有趣味并富含原始激情,于是对作者的经历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1936年,张贤亮出生于南京,1957年在甘肃任教员期间发表了一首诗《大风歌》,被定性为:“是反d、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和思想”,因此开启了他22年的劳教与劳改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下,张贤亮亲眼见证了,囚犯们的身体不断遭受折磨,而一些生理需求却被严重压抑,这段特殊经历为其提供了大量的一手写作素材。1979年9月,张贤亮得以平反,随后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担任编辑,不久发表了《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等短篇小说,后者还被改编为电影《牧马人》,1985年,他推出了备受争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后来听说张贤亮下海经商,创建了银川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而且生意十分火爆,《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红高粱》《朱元璋》《飞天》等影片都曾在此取景。影视城分为清城、明城和老银川一条街三部分。清城以各种民间、民俗工艺表演为主,主要景点有瓮城、幸运之门、神秘山洞、百花堂、都督府、牛魔王宫、观音阁等。明城是影视剧主要的取景地,有聚宝盆、牧马人、文革大院、月亮门、关中城门、柴草店、盘丝洞、定州总管府、酒作坊、九儿居室、铁匠营、遗址廊、招亲台、龙门客栈等景点。老银川一条街是以解放前银川市繁华的“柳树巷”为蓝本而打造,再现了当年的老商铺、老街巷。影视城突出了风沙、砾石、土堡、不毛之地等西北特色,具有浓郁的孤独、沧桑、悲怆情调,成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由于其主要目的是为影视作品提供拍摄场地与道具,所以大部分景点制作得较为粗糙,但也阻挡不住游人一探明星演艺现场的好奇心,大批游客到电影经典桥段拍摄地留影。或是模拟剧中人物摆拍,或是租来戏服过把影星瘾。尤其是《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成为众多女游客竞相模仿的对象,身着白色长裙斜挎紫青宝剑,倚靠在残破的城楼之上,微风挥舞着裙摆,还凌乱了满头秀发,活脱脱就是一位下凡的仙女。2014年9月27日,张贤亮因肺癌晚期逝世,享年78岁。他带着时代的烙印走完了一生的行程,划出了一条跌宕起伏的生命曲线。他率直而又率真,任性而又随性,经受了无限的挫折,可从未被挫败,始终凭借满腔的热情与激情谱写着人间的真情,毫不矫揉造作,总是从人性本能的角度探索社会动荡的原罪,将国民颇为敏感的话题赤裸裸地呈现在聚光灯下,让人不好意思直视,又不得不偷窥。张贤亮个性化的写作风格使其独树一帜,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人们常把一句哲学名言挂在嘴边:“存在即合理”,可殊不知“存在”的前提是“合规”,顺其自然则昌,逆势而为则亡,张贤亮便是对此的好注脚。其被囚禁一点也不冤枉,因为他的行径突破了当时的社会氛围,而后来能大红大紫,也是由于其顺应了文化领域急待解放的需求,影视城的成功同样是适应了文艺界的变革。张贤亮的双脚涉足了多个区块,有劳改农场、西北监狱,有大型编辑部、国家领奖台,也有商海酒肆以及影视城,不同的角色包裹的却是一颗相同的处子之心,他在天地间任意驰骋奔突,将磕磕碰碰撞出的鲜血化作墨汁,尽情地书写人世间的真性情,而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也就成了他的化身,其中粗犷古朴的景点都透着作家不屈的身影。2021.7.13
4、1981年,在《牧马人》的片场,19岁的女主角丛珊流着泪,羞涩地说:“朱哥的胸前有很多毛,我不敢。”谢晋哭笑不得:“来人,去拿把剪刀来。”朱世茂:“别急,我有个好办法!“电影《牧马人》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那个年代还没有互联网,但这部小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圈还是很受欢迎的。40年前全国1.2亿人观看,影片中的纯情,青春,美好,感动了也是无数人。电影《牧人》给了丛珊无数的荣誉,也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丛珊于1962年出生于北京。她周围特殊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环境把丛珊塑造成了一个清纯甜美的女孩。受艺术氛围的影响,丛珊能歌善舞。中学时,她喜欢电影,有了学表演的想法。19岁时,丛珊顺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而当时谢晋正在筹拍电影《牧马人》,之前已经选好了男主角朱时茂。那时候的朱时茂长相帅气,但名气不大,还是个跑龙套的。可是在选女主角的时候,谢晋始终无法看中自己中意的人,于是他便去中央戏剧学院碰碰运气,谁知正好看见形象气质都符合的丛珊,于是谢晋便直接找到校长,请校长可以批准丛珊随他出去拍戏。校长也是看谢晋激动的神态,终破例让丛珊出去拍戏。因为当时,学校规定:“大一大二学生不允许外出拍戏。”恰好丛珊是大一学生。为了更好地塑造影片,谢晋在开拍前把他们送到偏远的牧区体验生活,并请他们一起表演小品。两人和牧民一起吃住了一个月,从点点滴滴到骑马放牧,渐渐抹去了大城市生活的痕迹。实际上,丛珊那时还是一名新生,对表演没有经验。更何况她在剧中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变成一个贤妻良母,那种从羞涩到温柔贤惠的转变,也是很不容易的。在拍摄过程中,有一个场景是男女主角互相拥抱,但丛珊始终无法进入状态。谢晋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小姑娘害羞了呀。对于那个年代来说,拥抱戏已经是大的亲密戏了。而且知道是因为朱时茂胸毛的原因,他就直接喊人去给朱时茂剃了。朱时茂哪里肯答应啊,急忙对着丛珊说:“你就把我当个木头就行,不用紧张。”冷静下来的丛珊,也是按照方法顺利完成了拍摄。《牧马人》上映后,丛珊也是火遍大江南北。可是在当她回到学校读书时,总是被周围的人有意无意的排挤,这可能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那里她不受重视,不管是谁,都要从跑龙套做起。和以前相比,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后来,丛珊得到机会去法国留学。可是在法国待了一年就回来了1992年,她拍了电视剧《戏说慈禧》,不过没有造成多大反响。在法国期间,她结过一次婚,不过终是没有一直走下去。幸运的是,后来,她遇到了导演萧峰。两人情到深处,后结婚。结婚后,丛珊过着幸福的生活,虽然很难回到事业的巅峰,但她也还是小有成就的。事实上,1999年时,丛珊和朱时茂就《牧人》续集再次合作,但后因为意见不合,宣布合作告吹。小编认为呢,丛珊的出道是巅峰,但下山的路并不容易。从那以后,她的任何作品都无法超越《牧马人》,但她的心态却比拍《牧马人》时好得多。也许这就是收获。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娱乐##说TA##八卦手册##娱乐聚焦#
5、购买了张贤亮精选集,电影《牧马人》就是其小说《灵与肉》的影视版,很喜欢的一部电影,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淳朴展现的淋漓尽致。萨孟武的政治史很想读读,这次先买宋元明这册,后面如果感觉很适合自己,再买其它三卷。迟子建的《伪满洲国》是我一直想找的一类书籍,描述战争以及动乱年代,底层社会的生活图景。不过出版时间有点久了,新书不好购买,准备等后面有好版本时再购买,而且是必须要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