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家门口唱大戏第四幕看大戏八十年代的农村,过年没啥娱乐活动。听戏就是很盼望的事了。听的戏曲大多是河北梆子和评剧,京剧和豫剧也偶尔听。河北梆子《辕门斩子》,评剧《花为媒》,还有河南豫剧《卷席筒》在我儿时印象里还比较深刻。看来戏曲在欣赏上没有太大的地域分界限。那时候听戏的场地很简陋,大多数是露天的,还得自己搬凳子去。能在室内听戏就算条件比较奢侈的了,尽管四面窗户透着冷风。戏园里是那种规格不一,高低不平的一排排长木凳子。一个凳子能做两三个人。就是边上的人起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另一边坐的人。不然凳子容易翘起来把人歪倒。刚吃完晚饭,筷子一撂下,大人孩子都会迫不及待的跑出来听戏。有的小孩饭都不吃,就来占靠前面和中间的VIP好座。当时听戏就跟刚有春节晚会时一样,是农村人过年的一个大念想,一种大满足。 大表姐嫁的是十里铺,年轻时的表姐夫长得很帅,对我们这些小姨子们也很欢迎。每次听戏前,表姐都让表姐夫炒一锅葵花子让我们带着去戏园吃。小时候也听不大懂戏,就是去看个热闹罢了。 听戏不喜欢听那漫腔慢调的,咿咿呀呀一句话唱半天,能急死个人。看长了容易睡着了。我爱看武戏,台上刀枪剑戟的耍来耍去,又翻跟头又劈叉的。刀马旦头上长长的野鸡翎子,还有背后那些插满的一展展错落有致的靠旗,晃来晃去,觉得真是威风八面。心里就想着自己有一天能不能也扮上呢?后来愿望真的在艳梅表姐的帮助下促成了。那时不明白那些人怎么打来打去也打不死呢?躺下了总能站起来继续打。还有呀,明明没有马,还假装骑着马,手里拿着一个马鞭就是代表骑马。没坐着轿,却还得有几个轿夫假装抬着跟着一块走。哈哈,这不是糊弄我们小孩儿吗!大姨家的三表哥新娶的媳妇就是庄子上戏团里的。但是她居然反串得是花脸。我很是替她遗憾,女生为什么不唱花旦呢,那扮相多好看呀,还有那头饰,服装。走起路来如细柳扶风,回眸处眉眼自生情。三表嫂年轻的时候穿衣打扮在村里算是很时髦的。老有年轻的小伙子在她身后吹口哨,为此三表哥还跟别人打过架。今天就回忆到这吧。永远有回忆不完的故事,忘不了的亲人。祝大家虎年吉祥。2022年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五)
2、曲剧卷席筒全集上初中时,在学校里看了一场电影,这件事便在我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初中毕业后我没有上高中就回到了山大沟深的村里,整天和大人们一起上山下地参加劳动。劳累之余不免感到十分的无聊和落魄。此时就心生一种渴望,渴望有一天村里能拉上电,电通了,不就能看上电影了么!有天早上,队长要我到城关公社去背发电机,说今晚公社放影队下乡映电影,这几天该到我们村放电影啦。那时我的心情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我欢喜得蹦蹦跳跳,一个多小时就跑到了公社。放映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她扎着小辫子,长得白净净的很好看。她说不忙,吃过午饭后再走。我高兴地到镇子上转了转,中午在公社吃了饭后,便背上发电机和其它一些物品同放映员一块回到了村里。下午五点钟,幕布就挂好了。这时一大群孩子就在场院里跑来跑去吵闹着,欢笑着。村里放电影是件大喜事,各家各户早就通知了自己家的亲戚和朋友来看电影,所以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忙着做饭招待客人,家家户户都像过喜事一样显得热闹。那时村里常开“批判会”,虽然每次人也不少,但那种场面那种氛围让人觉得沉重和恐怖,村里的这场电影,让人觉得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和心情快乐啊!这天晚上放了两部影片,一部是战斗故事片《南征北战》,一部是喜剧《五朵金花》。电影放完了,叽叽喳喳的人们显得情绪激动,有人大声议论着电影里的人物故事,也有人放声唱起了山歌“山风吹来心好乱,哥唤妹儿把家还……”情绪激动的人们仍然三三两两地簇拥在一起,久久不愿离去。自这次在村中看电影后,我热烈而年轻的心中便点燃了一把火,这把火越烧越旺。我巴望着每隔段时间就能看一场电影。后来,邻村放电影,无论路再远,我也要去撵场子看电影。有次听说离家十里的双河村晚上放电影。我就约几个小伙早点吃了晚饭,带上火把就早早地出发了。去双河村,一路上要翻两座大山,但我们嫌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一路上欢蹦乱跳,当我们汗流浃背地赶到双河村部的大槐树下时,这里早已挤满了人山人海。我挤进人群问我认识的那位美女晚上放什么片子,她笑吟吟地说:“《卷席筒》呀”。我高兴得直拍手喊“好,好”!谁知她这时站直了身子,抹把额前的汗珠对我说:“不知怎的,发电机老熄火”!我安慰她:“不会的,一会儿就好”!等啊等,等到晚上十点多,发电机的故障还是没有排除。看到没有了希望,我们便怀着怏怏不乐的心情离开了双河村,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都显得蔫蔫的样子,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在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我们知道碾盘村今晚放电影。于是我约伴要到碾盘村去看电影。临走时,母亲看看天色,要我们带上雨伞,我们嫌不方便就是不带,便自顾高兴地翻山走了。到了碾盘村天已黑定,电影也已经开始了。于是我们挤着站在院边的一棵梧桐树下。这天晚上先放的是《上甘岭》,放完后村上的支书又啰嗦地讲了一阵话后,又接着开始放《归心似箭》。放了半个小时吧,天空中开始咯咯嚓嚓地响雷,同伴说“要下雨了,咱们没带伞,还是先回吧!”我抬头看看天,又痴情专注地瞅着幕布。过了会儿,天空开始落下稀疏的雨点。看电影的人们开始有点乱,但看到放映机上遮着雨布,放映员撑着伞仍在不慌不忙地工作着,也慢慢地静下来了。过了好一会儿,雨点又开始紧密起来。有人开始喊叫回家,有人开始往回跑。我沉着气对几个同伴说:“既然来了,就把这场电影看完吧”!回来的路上,雨越下越大,我们几个都像落汤鸡一样浑身湿透了。河沟里涨水了,过河沟时不小心把一只鞋掉在河里被水冲走了。我只有光着脚片子跑回来。因为淋雨我感冒了,第二天在家里睡了一天,被母亲骂了好几次。在后来的好长时光里,撵场子看电影的故事仍在上演。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有过喜悦和兴奋,也有过烦躁和无奈,但想起来这都是当时社会的落后形成的,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山村的年轻人对文化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后来随着农村的政策改革开放,我们大山里也修通了路,架通了电线,山村里面貌焕然一新,电视、电话不再是时尚的事儿。这时不知怎的,却很少有人再提到看电影的事了。多少次进城,我站在商城那个曾经是电影院的地方,回忆着那时进城买票看电影的往事,不免心生一阵感叹。我想世事多变,过去的不会再来。有些往事,应珍贵地藏在自己的心中。一坛老酒尘封在地下时间愈久远,酒香更浓,劲道更大。#情感##情感PK台##我要上微头条##卷席筒故事简介#
3、卷席筒2大家一起听卷席筒
4、卷席筒讲的什么故事记得自已看的第一场曲剧叫《卷席筒》,那是我七、八岁的样子,当时社会娱乐的项目几乎没有,没有电视机,好一点的家听半导体收音机,半年或一年能看上一次电影就很好了。有一次听说隔壁村请戏班演出,高兴,非要大人带着去看,当时演的就是《卷席筒》。这出戏到现在还记得,演员声音高亢响亮,剧台抬在村里场院上,台下人们热闹。只记得有个叫“小苍娃”的角,梳着高高的冲天辫,画着白色的鼻梁,在台上悲痛哭着唱,还上下左右滚着,把台下看戏的人惹流泪了。现在每每想起来也很好,春节晚会上也期待能听一段戏曲,来增加节日欢快的气氛。所以现在总是看一些历史, 弘扬传统文化:法正步步为营。此典故出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71回中记载:“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故事主人翁是黄忠如法正。三国时期,黄忠和严颜攻打下太阳山,又带军向定军山进攻。到定军山后,黄忠多次派人前去挑战对方,镇守定军山的夏侯渊就是应战。因为地形很复杂,敌人的具体情况也不清楚,黄忠只能安营扎寨稳定下来。而曹操命令夏侯渊一要刚柔结合,二要有勇有谋在这种情况下,要主动出击。于是夏侯渊今夏侯尚前方去引诱黄忠应战,自己带人事先埋伏好,打伏击。结果,黄忠手下陈式将军上了当,让夏侯渊给活捉。黄忠很是着急,于是法正给他建议,黄忠采纳法正的建议,将军队中所有钱物都分给全军将士,一时间将士们斗志昂扬,决心与敌人死战到底。军队就启程了。每行走一段路程就派人弄下一道营垒,之后继续向前进发。夏侯渊没有听张颌劝告,小看黄忠轻率应战,不仅被打败了,还垂伤了部下夏侯尚。黄忠的军队顺利到达定军山下,攻下了定军山迎面的高山阵地。#好腔调戏曲季#
5、卷席筒故事梗概“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我受尽了饥饿熬煎”很多人应该对这段戏文都挺熟悉的。出自曲剧《卷席筒》。小时候我经常跟着我妈妈一起看河南卫视的《梨园春》。Ps:不小心暴露了年龄。小时候心里满是正义,总觉得小苍娃母亲太坏了,死了皆大欢喜。长大后,自己做了母亲,其实也能理解苍娃母亲的良苦用心。小苍娃的母亲,争夺财产都是给小苍娃谋的,后来小苍娃入狱后,母亲千金散尽也要救小苍娃。后来听到苍娃秋后问斩的消息,母亲一头撞死在了大牢门口。故事的大概剧情剧情是这样的:小苍娃幼年丧父,母亲赵氏带着他改嫁到了大员外曹林家。。嫁到曹家后,赵氏将曹员外前妻的儿子及其妻子孩子都赶到了外面,过着贫穷的生活。到了科考的时候,曹员外的大儿子曹宝山想要进京参加考试,但手中没有盘缠,于是找到父亲求助。曹员外私下给了曹宝山十两银子,结果被赵氏发现,赵氏堵门又把钱要走了。曹宝山准备卖字画并沿街乞讨进京赶考。在路上碰见了讨账回来的小苍娃,苍娃听了哥哥的遭遇后,便把要账的要钱都给了哥哥。自己打伤自己的头部,骗赵氏说遇到了强盗,就这样瞒过了母亲。之后小苍娃又找借口到大嫂家养伤,并把母亲送来的米面油,都供给给大嫂以及侄子生活。赵氏识破了小苍娃的想法,于是假意将张氏和孩子都接回了老宅,并以避嫌为借口将苍娃赶到了舅舅家。然后赵氏暗中下毒,毒死了曹员外嫁祸给张氏。又贿赂县官将张氏屈打成招。小苍娃伤好之后回到家知道这件事情后,前往大牢探监,在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气愤难当,为救嫂嫂,自己承担了杀父的罪名。赵氏见自己儿子进了监狱,于是开始四处打点关系,几乎散尽家财,也没能救出小苍娃,小苍娃被押往洛阳复审,判秋后问斩,赵氏绝望之下,一头撞死在了大牢门口。后结局是,进京赴试的曹宝山高中状元,钦命代天巡抚来到河南,在复审案卷中,发现了这桩奇案,提审小苍娃,澄清了冤案,惩办了贪官。当嫂嫂张氏为表感激之情,买芦席来到刑场准备卷埋苍娃时,苍娃故意装死,和嫂嫂开了一个玩笑。嫂嫂以为小苍娃含冤而死,冤魂不散张氏吓得昏死过去。醒来后得知丈夫中了状元,为苍娃平了冤案,转悲为喜,一家团圆。以上就是《卷席筒》的大概剧情。小苍娃的聪明、善良被民间称颂,该剧反映了人间自有真情在。在中原地区,30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小苍娃的,并且都能哼唱几句经典戏词。其实,小苍娃母亲,做尽坏事都是为了儿子。而儿子用自己的方式,替母亲的恶行赎罪了。现在我从母亲的角度看,赵氏也挺伟大的。她为自己儿子付出了一切,包括她的生命。真怀念和妈妈周周看《梨园春》的情景,有机会带妈妈去剧场听听戏。陪父母的时间真是寥寥无几,心心念念的长大如此这般,长大又怀念小时候的生活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