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成将军简介(杨成武的扮演者)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1 01:25:00 浏览
1、杨成武的扮演者

杨俊生杨成武上将之女,1944年出生于河北易县,原籍福建长汀,先后担任二炮司令部科技参谋,武警部队技术装备部部长兼科技开发部主任,1996年被授于少将军衔,是武警部队第一位女将军。

2、杨武成是什么人物

1988年,84岁的同志与74岁的杨成武上将合影留念。小平同志身穿浅色中山装,杨成武上将穿短袖,他们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两位老人心情好。杨成武是一位智勇双全、能征善战、战功赫赫的名将。小平同志欣赏杨成武上将的军事指挥才能。1977年,小平同志代表中央和军委,找时任副总参谋长的杨成武上将谈话。小平同志告诉他,自1976年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同志不幸遇难后,军区司令一直空着。近台海局势紧张,福州军区位于对台军事斗争的第一线,需要一位名将坐镇福州军区。中央和军委考虑决定由你兼任福州军区司令。怎么样,有什么意见吗?杨成武是福建人,他15岁从家乡参加红军。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他南征北战,驰骋疆场,率部打了许多胜仗,但一直没有在家乡工作。对杨成武说,到福州军区任职,能为家乡父老服务,他感到很荣幸。杨成武听后表态:坚决服从中央和军委的决定,努力做好军区各项工作,不负中央的重托和首长的期望。在福州军区任职期间,杨成武加强海防建设,狠抓部队军事训练,大力加强基层工作,稳定了台海局势。到1983年,卸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时,他与萧华是大军区军政主官(萧华为兰州军区政委)中仅有的两名开国上将。对杨成武说,当福州军区司令,是他光辉军事生涯的后一站。1983年,杨成武上将当选为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3、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介绍

1986年,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想闯进杨成武将军所在的军区大门,被警卫员拦了下来,没想到这位老农话却语出惊人。他直接同警卫员说:“你直接去跟杨成武将军说,我是他的旧人就可以了。”杨成武从警卫员口中得知这件事情以后,跟着他出门想要一探究竟,走到门外看到要见自己的农民,他盯了半天只觉得那个人比自己大十岁左右,并不相识。对方似乎看出来他的困惑,直接自报家门:“我是张德仁啊。”听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杨成武倍感惊讶,他看着对面的农民说:“张德仁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已经死了,你看着年龄比我还大,怎么可能是他?”张德仁眼含热泪地说:“将军,我是拐子连长啊,之所以看着比您年老,实在是因为这些年太过操劳了。”听到那个熟悉的外号,杨成武一把将对方抱在自己怀里,认真地打量着他的模样,继而激动的将对方带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认真询问他这些年的近况。说到这些年的经历,张德仁一时语塞,想了很久他说:“平型关大捷我受了重伤以后被送到武汉去医治,在我伤情好了以后,组织派人联系到了我,说我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在尖刀连继续做连长了,建议我到特务连开展工作。”杨成武继而再问:“那后来你怎么又失去了消息呢?”张德仁回答:“当时给我安排的工作就是进入国民d工作,我按照约定时间将打听到的消息传递给和我对接的同志,但是没过几年他就是去了踪影,我能证明在d内身份的材料在一个晚上被闯进家里偷东西的小偷带走了。我没办法证明身份,也没有路数和我d同志联系,这么多年都是隐姓埋名,没有人相信我就是张德仁。”杨成武看着他满脸的皱纹问:“建国以后你过得还好吗?”张德仁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建国以后,因为在国民d工作过的经历我被村子里的人打为叛徒,没有耕地没有朋友,我多次强调我的真实身份没有人相信我,就连县上的领导都说我是反贼。因为在报纸上看到您做了将军,我特地赶过来想让您给我作证,我确实不是叛徒啊。”杨成武听着自己手下曾经十分看重的张德仁在晚年竟然过着这样的生活,他心如刀绞,当即便为张德仁写了一封证明信件。拿到信件以后,张德仁向杨成武告别准备回到济南的家,杨成武以为从这以后战友就能过上好日子了。谁知道两年后,当他去济南军区工作特地跑去看张德仁时,却发现他仍然过着困苦的生活。杨成武纳闷地询问:“拐子,你怎么还是这样的清苦?”张德仁回答:“我拿着您的证明信回来,他们不相信,非说我是捏造的,将信件撕了。”听到这事情,杨成武怒从胆边生,他找到了当地的领导,当着他们的面说:“这个人就是抗战英雄张德仁,因为误会你们已经让他吃了几十年的苦头了,为何我为他写的证明信件你们都不愿意相信,还变本加厉地欺负他?”听到这些话,当地官员才知道这些年他们做了多少愚蠢的事情,因为觉得张德仁是国民d反贼,这些年他们可没少用细碎手段欺负他。这件事情流传出去以后,不少曾经和张德仁并肩作战的人都跑出来为他作证。在众人的监督下,县里为张德仁平反,并且按照老兵应当有的待遇给张德仁发放薪资和补助。在旧友的帮助下,张德仁苦了一辈子终于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他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里一直因为众人误会父亲的身份被其他人欺负,在父亲平反以后,女儿拿着报道张德仁事件的报纸询问父亲:“爸爸,原来你曾经在战场上如此英勇啊。”张德仁闭上眼睛,想起了年轻时候的事情,他们尖刀连的兄弟们一上战场就不顾性命,敌人在那时很害怕与他们碰面,旧日时光让他嘴角露出了微笑。于是他让孩子们坐在身边,给他们讲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头条创作挑战赛##杨武成将军简介#

4、东方战场杨成武

1941年9月,花塔山附近200名白求恩学校师生被日军围困,杨成武率队营救,却目睹了女学生惨死的场景,成了他一生的伤痛。1941年9月,杨成武将军正率领700多人在狼牙山与敌人进行周旋,以掩护大部队撤离。突然他接到消息:在花塔山一带还有白求恩学校两百名师生没有突围成功。听闻,杨成武立刻率领部队钻进敌人包围圈开始搜寻。他们很快在山角发现了被困的师生,她们是一群医务兵,平日里一边教学一边救治伤员,行军包里还背着学习的讲义。出乎意料的是除了这些女医务兵,这里还有两千多名老乡!队伍一下子壮大到3000人,大部分还是老弱病儒,如何把他们转移出去,成了当务之急。这时花塔山三面已经被日军包围,只有北面没有敌人,但那里是悬崖峭壁,小鸟都插翅难飞。“这里还有没有其他路?”杨成武问大伙。一个老乡说:“西北还有一个叫梯子沟的小山谷,不过,那里很危险,两边都是陡壁,深不见底,有些地方全是石子,有些地方是齐腰深的水,没有路。”可眼下除了这条不是路的路,他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杨成武环顾四周,又看了看眼前这三千多人,下达了梯子沟突围的命令。刚下过小雨的山路又湿又滑,杨成武将军带人在前方开路,女学生和老乡们手脚并用向前攀爬着。还没到达梯子沟,又传来一个消息:在石家庄子方向的后方医院,还有三百名伤员和医护人员没有突围出来!“必须得救下这些伤员!”杨成武立即下达指令,但眼下,杨成武手里只有700多兵力,还要带队突围,跟前的两千多群众也需要掩护。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白校的师生站了出来:“让我们去吧,我们可以协助医护人员照顾伤员。”“不行,太危险了!”杨成武想都没想立刻拒绝了这一提议:“如果中途遇到了敌人,那后果不堪设想。”“敌人现在还没有发现这一带有人,我们快去快回,现在也只有我们合适了!”白校师生们拒理力争。杨成武看着她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真是于心不忍,她们还是一群十八九岁的孩子,小的才十五岁,如果此行被敌人发现,几乎就是死路一条。“司令员,我们不仅是学生,还是医务兵,就让我们去吧!”杨成武万分艰难地做出决定:让区队长带领身强力壮的女兵到后方医院解救伤员,其他人员一队做好守护,一队带领众人从梯子沟转移。就这样,大部队兵分三路开始行动,女兵们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后方医院,那里的伤员都是从一线下来的,伤势很重,很多人都无法行走。白校学生与医护人员用担架抬着伤员,一边给伤员救治,一边艰难地行路,她们跌跌撞撞,终于回到了梯子沟。筋疲力尽的女学生再也走不动了,正打算休息一会,没想到刚坐下,山顶上就冒出了一伙日本兵。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敌人就发现了她们:“有女八路,抓住她们!抓活的!”敌人边喊边端着刀枪冲下山来。“保护伤员!快撤!”白校王院长赶紧组织大家撤退。“你们带着学生们快走!别管我们!”担架上的伤员也大声吼道。白校师生誓死保护伤员,冒着枪林弹雨冲出一条血路,众人没有武器阻挡,就用石头砸、用手抓、用脚踢、用嘴咬,拼尽后一丝力气也要和敌人战斗到底。伤员们和敌人疯狂地扭打在一起,担架上的伤员挣扎着站起来,抱着敌人,和他们一同滚下了山谷。梯子沟喊杀声、嘶吼声响作一团,白校王院长、丁队长、护士长都倒在了血泊中,手无寸铁的女学生被日军当成了拼刺的活靶子。杨成武将军得到消息,立刻命令后面的部队调头往回赶,部队赶到后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终救下了五十多名白校女医务兵,其余人员全部牺牲。梯子沟血流成河,山谷的石头都被鲜血染红了,学生们的行李、日用品撒落一地,教学讲义沾满血迹在风中哗哗作响,看到这一幕杨成武将军万分悔恨,痛哭流涕。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女兵,还没来得及走出学校,就牺牲在了日寇的凶残的屠刀下。她们本来是被营救的一方,但却冒着生命危险返回敌占区挽救伤员,义无反顾地成了施救者。面对敌人的屠刀,她们宁死不屈,战斗到生命的后一刻,无一人投降。她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悲壮的诗篇,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让我们缅怀英烈,致敬英雄!作者:阳光编辑:青草#我在头条搞创作##头条创作挑战赛#

5、杨武成个人资料

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萧华和杨成武两位上将左右保护,他们好像两个门神。这张照片拍摄于1966年国庆节期间,拍摄地点是北京天安门广场。照片左起,萧华,毛主席,杨成武。毛主席1893年生人,那一年,他73岁。但看主席的头发,绝大部分还是乌黑发亮,这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照片上,毛主席穿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他目光柔和,满脸微笑,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毛主席右边的这位,就是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萧华上将。萧华是1916年生人,1955年,他被评为上将的时候,他才39岁。他是我国年轻的开国上将。他也是我军历史上有名的娃娃政委、娃娃司令。毛主席左边这位,就是时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上将。杨成武上将相当了得,想当年长征的时候,飞夺泸定桥,勇夺天险腊子口,都是杨成武上将亲自指挥的。萧华和杨成武两位上将,看起来就十分威武。他们站在毛主席的左右,就像两个威武的门神一样。毛主席左边那位小个子女士,是毛主席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吴旭君从1953年来到毛主席身边,一直到1974年毛主席病倒,她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长达21年。如果我们稍微留心一点,就会发现,毛主席的好多照片中,都有吴旭君的存在。他们到底在干嘛呢?原来,毛主席为了接近群众,从天安门城楼上下来了。看到毛主席身后欢呼的人群,你就知道人民有多么喜欢毛主席了。毛主席经常心血来潮,就会走到群众中去。没有更多的保护,没有戒严,没有持枪的卫士,毛主席就喜欢和群众毫无隔阂地待在一起。毛主席这一辈子不曾离开群众、人民、老百姓,他也永远活在群众、人民、老百姓的心中。#头条创作挑战赛#

6、杨武成是哪里的

80年代,晚年的杨成武将军和夫人赵志珍,一张罕见的留影。两人相识于革命年代,感情十分深厚,夫妻俩婚后共育有7个子女,在将军的革命家风熏陶之下,他们的七个子女后来都成长为栋梁之才,其中还出了三位共和国将军,其中,空军中将1人,陆军少将1人,武警少将1人。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革命,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杨成武同志夫人赵志珍,1936年11月参加革命,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d,1938年8月入伍。解放后任总参谋长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办公厅d委常委等职。1983年,杨成武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志珍与杨老将军相守相偎。 赵志珍作为杨成武将军的伉俪和助手,始终保持了对老将军的深爱之情、敬爱之情。杨老将军与赵志珍夫妻感情甚笃,他们曾被全国妇联评选为“金婚佳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