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尝汤药的故事简介(亲尝汤药讲的是谁的故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1 02:21:06 浏览
1、亲尝汤药讲的是谁的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之二: ......亲尝汤药故事发生在公元202年,汉高祖刘帮建立了西汉政权。刘帮的第四个儿子刘恒被封为代王,亦是后来的汉文帝,他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不仅聪明灵利,待人慈祥有礼,他对自己的母亲皇太后更是孝顺,从来不怠慢。在代地期间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请太医.煎汤药忙个不停。但是他的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在三年里大部分是卧床不起。而刘恒在这三年中从来没有一点怠言,不仅亲自为母亲煎药喂药,并且日夜守在母亲床前。等到母亲入睡后,才趴在母亲的床边睡一会儿。在三年的一千多日子,天天亲自为母亲煎汤药,每次煎完,自己总要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可以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迹,感动朝野并在朝野坊间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慈孝顺的儿子。正是刘恒的慈祥孝义,待人宽容有礼,亲民爱民.谦谦君子的品得,真正具备一个帝君之品,后来才被推举加封为汉皇,成为一代文君。天之大.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优良传统。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和睦.家庭幸福快乐。

2、亲尝汤药的故事简介概括

汉朝时期,汉文帝是有名的孝子,汉文帝的母亲上了年纪,身体总是不好,经常会生病。每次母亲生病时,汉文帝就亲自照顾,细心。如果母亲情况不好,守夜的时候,汉文帝还不敢睡觉。对于母亲的汤药,他总要先尝一口,等不烫的时候,才给母亲服用。这就是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

3、亲尝汤药的故事简介50字

孝敬老人,不必家财万贯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亲尝汤药”和“卧冰求鲤”的故事吧。汉文帝刘恒,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开,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少年时读这两则故事,内心特别感动;今日再读这样的故事,内心却是五味杂陈,甚至有些悲凉。行孝之风日下,究竟是人性的堕落,还是社会风气的腐化?难不成生活条件好了,孝心就可以淡化甚至抛弃?孝老敬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在被儿女抛弃的老人越来越多。过去,人们张口说养儿防老时特别光荣与自豪,养老是儿女们天经地义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是大逆不道。今天,不但养老让人质疑,啃老却越来越司空见惯。照顾年迈的老人固然不容易,可是他们把我们从一鞋长养到成人就容易吗?带老人看病、床前侍候像是立了多大功劳一样,想想父母是怎样一口一口地喂我们吃饭,心疼无比地带我们去看病就医,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和父母提过无数次条件,可老人几乎从来不给儿女提任何条件,在儿女面前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让儿女不高兴。敬孝心不是家有万贯才可以做到,孝心看的是这份心意,就算我们只能喝起一碗稀饭,在喝稀饭时不忘记给老人半碗,这就是孝心;每天上班工作很忙,能抽空去看一眼老人或者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也是孝心;忙里抽空地去给老人家做点家常菜或送几个他们爱吃的饼子或馒头,老人也都特别开心。孝敬老人,千万不要说等我有钱了,让老人住大房子、给他们买好吃的,这些话如同空头支票或海市蜃楼,只是自我安慰罢了。孝心不必用大房子或好吃的来代替,及时行孝的草屋、粗茶淡饭,对父母来说就是天堂,就是山珍海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世间大的遗憾,所以我们大家不要总想着及时行乐,应该要及时行孝。如果没有敬到孝心父母就不在了,即便是说得再好,哭得再痛心,也是诸葛亮哭周瑜,假伤心。

4、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亲尝汤药

【每日鉴赏】二十四孝主题银行卡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下图为二十四孝主题银行卡。你知道卡上的这些故事吗?

5、亲尝汤药的故事以及评价

民俗画《亲尝汤药》表述的是汉文帝孝行的故事。这也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则故事。《亲尝汤药》具体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政权。当时,他的四儿子刘恒(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孝顺的大孝子。他对母亲的孝顺,是一刻也不怠慢的。而且是恭敬有加。有一年,刘恒的母亲患了重病。这一病就是三年。而且是卧床不起,不能自理。在这种情况下,刘恒便日夜陪护在母亲的病床前。并且,天天亲自为母亲煎药,药煎好后,自己先要尝一尝,看看药苦不苦、热不热、等自己感觉可以了,才亲自端到母亲面前,一勺一勺的喂给母亲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刘恒始终如一地孝顺母亲的事,在民间被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不魁是孝子仁人。正所谓:“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以上就是民俗画《亲尝汤药》故事的基本内容。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希望我们从自身做起,让“孝”发场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欢迎大家光临阅读欣赏!祝大家兔年吉祥!幸福安康!!(网图侵删)#亲尝汤药的故事简介#

6、亲尝汤药故事概括20字

嘉靖年间,富顺王找到李时珍为儿子治相思病,第二天,李时珍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来到富顺王的面前说:“富顺王,王子殿下的药来了。”李时珍,出生于湖北一个世医家庭,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他自小天资聪慧,跟随父亲学医,到处治病救人。后来成为了一个有名望的医生。明代嘉靖年间,世宗皇帝的族侄朱瞻岗被封为富顺王,在蕲州建了王府。这富顺王只有一个王子,娇生惯养。自从他读了冯梦龙的《玉堂春落难还夫》,就被玉堂春苏三地多情和美貌迷住。从此,他便朝思暮想,整天闷在宫里茶水不思、饮食不进、日积月累,便得上了相思病。由于思虑而伤脾,以致长期不进饮食。已是形销骨立,精神萎靡。眼见爱子病入膏肓,经太医多次诊治无效,不久便起不了床。这就把富顺王和王妃给急坏了。一天,有个内侍对富顺王说:“禀富顺王,蕲州城的东边有座玄妙观,观里有个名叫李时珍的名医在那里坐诊。”富顺王一听,立即派人去把李时珍请来。李时珍将王子的病情看过后,心中暗想:“所求不遂,积思成郁,郁闷损伤肝脾,肝伤极则筋不用,脾伤久则肌肉消,旷日持久,隐曲难伸,确非汤药可救,难怪太医久治无效。”他经过几番思忖,对富顺王笑道:“富顺王,王子殿下的病倒是有救。不过,富顺王必须先恕我的欺君之罪,我才可以放手去做。”富顺王听了大喜:“只要能治好我儿的病,本王连谢都来不及,哪里还追究你的过错?管他什么欺不欺君啊!”李时珍说:“既是这样,草民如何给王子殿下治病,富顺王请不要过问。我这就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再来。”第二天,李时珍扶着一个白发苍苍,穿戴齐整,右手挽个包袱,左手拄根拐杖的老太太,来到富顺王面前,说:“富顺王,这位就是王子殿下的药。”富顺王十分惊讶,自己儿子的药竟然是这老太太,闻所未闻。于是,拍桌怒道:“李时珍,你可知道这是欺君之罪!”李时珍笑着说:“富顺王,你昨天答应我免我欺君之罪,也不干预我治病。”富顺王闻言气消了一些,回想也是,既然昨天答应了,就让他治吧,况且找了很多太医看也不见好。于是,安排老太太到王妃房里梳妆打扮一番,去见王子殿下。不久后,便到了王子的寝宫。老太太进得门去,便坐在王子的床沿上,捏起王子那双干枯的手,声泪俱下地哭诉道:“是我苏三折杀王子殿下了!殿下对苏三一片真情,我苏三怎么吃罪得起?今日唯有奉为箕帚,与殿下长相厮守,永不分离,来报殿下的一片痴情。”王了一听,十分惊讶,立即欠起身来问她:“什么?什么苏三,苏三在哪里?”老太太答道:“苏三在此,我便是苏三玉堂春也。”这时,王子睁大了眼睛问道:“你从哪儿来的?”老太太说:“听说王子殿下想念我,我苏三特从山西赶到蕲州来,与殿下结为百年之好!”王子一听连声说道:“不!不!不!你不是苏三,不是玉堂春,你不是……!”老太太笑道:“殿下凭什么说我不是苏三?不是玉堂春?殿下您再仔细看看,我苏三哪一点不像玉堂春?”王子说:“玉堂春苏三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不像你这个样子。”老太太说道:“殿下你好生糊涂啊,你想想,五十年前冯梦龙写书时,我苏三便有20多岁了,如今我苏三已七十有八了。殿下既然不嫌弃我苏三曾经是风尘中人,对我如此钟情,故而不远千里、从山西来此与殿下共享天伦也。”这时,王子掐指一算,果然从《警世通言》问世,至今已有50多年。苏三如果在世,算来已到垂暮之年了。于是,他又对老太太瞄了一眼,心中念道:“果然是她!是她啊!无情的岁月,把她的容颜和声音变得如此苍老,已经没有半点娇柔了。”这时,他的嘴里却是噤若寒蝉,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多年来的苏三梦,就这样一朝猛醒了。从此以后,那王子心目中苏三的形象已被这老太太所代替。这老太太以其形象来作为医治王子心病的一剂良药。后来王子的病情便渐渐地好了起来。心病还需心药医。王子殿下患的是心理疾病,不是药物所能调节。找到根源,对症下药,于是有了用“活人药”治病这一幕。李时珍在行医的过程中,碰到过各种各样的病症、草药、药方,他都一一详细记录下来,经过27年的努力,汇集成了一本足有192万字的《本草纲目》,为后世留下不朽典籍,为国家在中医中药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故事##头条故事挑战赛#参考资料《中国历代名医传》

7、亲尝汤药的故事

【二十四孝】第七孝:亲尝汤药qin chang tang yao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西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子,初被封为代王。文帝的生母是薄太后。他有了帝位后,对母亲的孝顺从不懈怠。母亲身体不好常年生病,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亲自照顾,给母亲服用的汤药,他要没有亲口尝过就不让母亲服用。他以仁孝之名闻天下。这个故事我们,一个人地位再高,能力再强,财富再多,不能忘本,天下孝为先, 就是是当了皇帝的汉文帝对母亲孝感天下。每个人必须饮水思源,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8、亲尝汤药的历史典故

中国民间故事邮票为宣扬我国固有道德,我国台湾省邮政选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之24孝故事中8则作为图案,于1970年7月10日起印制中国民间故事邮票。将各则故事简介如下:1、戏彩娱亲:周、老莱子性至孝,奉养双亲,行年70,言不称老,常着5彩之衣,作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为婴儿啼状以娱亲。2、鹿乳奉亲:周、郯子,父母年老,俱患目疾,思饮鹿乳。郯子乃衣鹿皮,混入深山鹿群之中,取鹿乳以奉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闻者深受感动。3、扇枕事亲:汉、黄香,年9岁丧母,思慕殷切,乡人称其孝。香躬执勤苦,一意事父,夏扇凉其枕席,冬温暖其被褥,太守刘护表奏朝廷,嘉其孝行,特颁:「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奖状。4、剖冰捕鲤:晋、王祥,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继母尝欲食鲜鱼,时天寒冰冻,祥冒寒剖冰而得双鲤,持归供母。5、弃官寻母:宋、朱寿昌,年7岁,生母为嫡母所妒,复逼出嫁,母子不相见者50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谓寻母不着,誓不复还,后果于同州得之,母已70有余。6、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名?琚A乃高祖第3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病3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角带,汤药非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7、怀橘遗亲:东汉、陆绩,年6岁随叔父至九江访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2枚,乃归,拜辞堕地。术问之何故,绩对曰:吾母之所爱,欲归以遗之,术甚为惊奇并嘉其孝心。8、搤虎救父:晋、杨香,年14,常随父往田间获粟,父为虎曳去,时香手无寸铁,但仍奋勇向前,力搤虎颈,虎竟靡然而去,父幸免遇害。#亲尝汤药的故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