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也有指纹鉴定技术?1975年,湖北省出土的“云梦秦简”上记录了一起盗窃案,办案官员详细地记录下了盗贼留下的手印,作为破案的证据,那古人没有先进的设备仪器,是如何通过指纹破案的?实际上,古代不仅可以用指纹破案,甚至中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有指纹识别技术,并且将指纹识别技术用于破案的国家。1927年,德国学者海英德尔出版的《世界指纹史》中,就写道:“世界上第一个用作鉴定的指纹的著作者是中国唐朝的贾公彦,唐代的著作家,作品大约写于公元650年(永徽元年),他是着重指出指纹是确认个人的方法的第一人。”但贾公彦可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指纹识别技术用于破案的人,云梦竹简的出土,将中国人使用指纹鉴定的时期提前了几百年。这起盗窃案记录在云梦秦简的《封诊式·穴道篇》中,说有一天房屋主人将换洗的衣服放在侧室的床上,然后关门回正房睡觉,谁知道早上起来后,侧室上却出现了一个盗洞,放在床上的衣服都不翼而飞了。主人赶紧报官,官员赶到后,发现犯罪现场在卧室的东南侧,侧室和正房连在一起,大门朝南开,在侧室的后面还有一个小堂。侧室上的那个盗洞正对着小堂,洞的下端连接着地面,像一个猪洞,是用宽刃凿出来的,整个现场,盗贼一共留下了膝盖印、手印等6处痕迹,“内中及穴中外壤有厀(膝)、手迹、厀(膝),手各六处。”除此之外,还有脚印4处,而且脚印前部的纹路密集,中间的纹路稀疏,根部的花纹也比较密,认定盗贼穿的应该是旧鞋。虽然没有写这个案子后的结果,但云梦秦简出土的墓穴主人“喜”只是一个县的令吏都能如此重视案件细节,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手印已经是很重要的破案证据了。那古代人就算意识到了指纹的存在,又如何利用指纹破案呢?方法其实简单粗暴,那就是“肉眼辨别”。古人将指纹分为两种:“螺”和“箕”,螺也就是旋涡状的指纹,一般中间有螺旋纹线或者同心圆;而箕则是流状的指纹,不会有同心圆,而是像簸箕。每个人的指纹节点都是的,即便是双胞胎,指纹也一定会有不同,对古代富含经验的官员来说,用肉眼分辨指纹的不同,并不算太难。南宋黄榦(gàn)在《勉斋集》中就记录了这样一起案例:陈家兄弟打官司,弟弟陈安节与哥哥陈安国对于祖辈传下来的田产归属有争议,于是请黄榦做主。原来两兄弟已经分家,而哥哥却偷偷地伪造了母亲和弟弟的签字以及手印,私立田契,将原本属于母亲和弟弟的田产给卖了。等弟弟发现的时候,因为母亲已经去世,没有真人,于是便请黄榦和官府指派的、专门鉴定字迹和手印真假的机构判案。黄榦发现哥哥手里的田契上的弟弟和母亲的字迹是伪造的,田契上弟弟的名字写的是“莭”,可是他平时签字都习惯写作“節”,因此字迹有假。其次,田契上的手印也不是弟弟的,而是哥哥从其他文书上裁剪下来的,和弟弟的指纹匹配不上,因此黄榦认定哥哥陈安国造假,需要将盗田卖出去的钱款全部还给弟弟陈安节,如果弟弟不愿意要钱的话,就必须要把田要回来还给弟弟,而那份伪造的田契则当场销毁。在元朝还有这样一起案子,原告对官府说,一个豪强的公子伪造了一份买卖人口的契约,他们家17口人已经全部被迫卖身为奴,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签过契约。在元朝初期,人口分为不可以买卖的“良人”和可以买卖,但需要严格程序的“驱口”(战争俘虏)。原告虽然属于两人,但当时有不少良人为生活所迫也会自愿卖身,所以这起案子不能立马拍板。当时任山北辽东道提刑按察使司的潘泽仔细观察了契约上的一枚手指印,发现指印属于一个成年人,可是契约上的内容却说卖身的是个13岁孩子。后来他叫来13岁的孩子按手印进行对比,果然发现年轻人的指纹纹理比较稀疏,和契约上较为密集的指纹匹配不上,于是断定豪强作假,销毁契约,归还人口。那有人说,如果我把按指纹的指头砍掉,那你就不能定罪了吧?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砍手指又怎样,画押又不一定只用手指,后面的一些朝代就规定要用几个指节画押,甚至需要按手掌印,或者手掌和脚掌都按,你总不能把手脚全都砍了吧?而且手纹的辨别效率更高,因此宋元时期许多官员都是辨认指纹的高手,而手印和脚印一起按,更是让指纹的法律效应和契约效应越来越强。#我要上头条##指纹##掌纹##画押##云梦秦简#
2、云梦秦简完整视频讲解《秦简》#作家秦简个人简介#
3、作家秦简易先生应该讲一讲“睡虎地”的秦简,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一下第一个大统一王朝
4、作家秦简周静是哪里人两千多年前的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通过云梦睡虎地秦简,一窥两千年前我们祖先从战争前线寄往家中的珍贵书信,其真切之情跃然简上!秦王政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23年,《史记》载“是年,王翦,蒙武攻占楚地。楚国灭。”作为攻楚前线小卒的黑夫和惊两兄弟于战争间隙写了两封珍贵的家书,此为第一封!终秦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楚国顺利攻下了,作为家书主人公的黑夫和惊是随大军凯旋而归,阖家团圆还是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呢?更多精彩细节,第二封书信为大家揭晓答案!#家书##作家秦简个人简介#
5、作家秦简现状云梦秦简
6、里耶古城秦简解读云梦秦简:秦简为研究秦代社会和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第一手丰富资料,它不仅弥补了正史的不足,还匡正了正史的谬误。如《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否’。”意思是陈胜、吴广带领九百人按规定期限到渔阳戍守,结果在路上遇大雨,道路不通,误了期限。按照法律,误了期就要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亡是死,举竿造反也是死,如其等死,不如造反。但从秦简《徭律》规定看,秦朝没有服徭役“失期,法当斩”的规定。《徭律》对失期的规定的:“御史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意思是地方为朝廷征发徭役,如果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两副军甲。迟到三至五天,应受斥责;六至十天,罚一盾牌;超过十天罚一军甲。如役夫误期六到十天,管理役夫的官员将被罚一个盾牌;如误十天以上将罚一副盔甲。由此规定看,戍卒误期,多罚一甲,不会斩首。戍卒“失期,法当斩”可能是陈胜吴广为起义找的借口。
7、秦简出土写了什么秦简作为早的墨迹遗存,这种笔墨信息现在被我们获得。不少人便以此为临本来学习书法,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秦简是不是适合做法帖来用,我们逐步分析。可以这么说,书法作为艺术是在东汉蔡邕那里开始的,他的书法理论和造诣来自天人。后来蔡邕的这种艺术理念下的写字方法被传承下来,直到今天发展成百花齐放的样子。至于大小篆书,当时的或许都没有意识到就已经有了艺术性。秦简帛书青铜铭文,是作为实用文字存在的,目的是留存信息。它们之所以被称作艺术,是它跟今天的实用文字不同,历史的痕迹使它们自带了艺术性。因此秦简作为书法,还是值得临习的!@艺素简#我要上条# #国画同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