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个人资料简介(张衡地动仪简介资料)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1 04:16:56 浏览
1、张衡地动仪简介资料

修史不能演义——对《中国史》(宋涛著)的一处质疑《中国史》(宋涛著)关于“杨广篡位”一节:仁寿四年(公元604年),63岁的隋文帝卧病仁寿宫,杨广和杨素合谋,指使心腹张衡入宫刺杀文帝,“血溅御屏,冤痛之声闻于外。杨广杀生父后,又娇诏处死杨勇,而夺得帝位”。修史除了要秉笔直书,更重要的是尊重史实。有关“杨广弑父”,《资治通鉴》中“杨广篡位”导论中这样说:“杨广弑父”在史学界和学术界都颇具争议。关于文帝被弑的说法,唐朝编写的隋书在文帝和炀帝的本纪中均不采用。指控杨广“弑父”的资料都是出自野史和隋朝末年为了讨伐杨广而写的檄文,有可能为了政治需要而刻意歪曲事实,丑化隋炀帝。而唐朝既得天下,也必须将隋炀帝妖魔化,以证明自己取得帝位是顺应天意的。《隋书》帝二记载:仁寿四年正月文帝下诏:“赏罚支度,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此时隋文帝已感到身体不适,恐来日不多,国家大事均交与太子杨广处理。《隋书》中又言之凿凿地证明,杨坚虽然病重,但并没有跟外臣隔绝,而是进行了后的诀别:“上以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并握手嘘唏。”又载:“丁未,崩于大宝殿,时年六十四。”隋文帝病逝前,太子杨广实际上已接手管理国家,即将荣登大统,即位合情合理合法,杨广有什么必要弑杀行将就木的老父亲杨坚呢。《隋书》帝记二在隋文帝的遗诏中载,“若令勇、秀得志,共治家国,必当戮辱遍于公卿,酷毒流于人庶。今恶子孙已为百姓黜屏,好子孙足堪负荷大业。……皇太子广,地居上嗣,仁孝著闻,以其行业,堪成朕志。但令内外群官,同心勠力,以此共治天下”。文帝在遗诏中叙说了若让废太子杨勇,蜀王杨秀上位,必将使百官受辱,荼毒百姓。现在已把他们贬为庶民,并盛赞太子杨广,仁孝著闻,定会不辜负重任,有能力继承大业。同时也希望文武百官,戮力同心,辅佐太子以共治天下。隋文帝杨坚的遗诏,被魏征认为是杨坚真实意思的表达。故全文录入《隋书》。而《通史》认为这是“娇诏”也就是说这份遗诏可能是杨广伪造的。试想一下,隋文帝不是暴毙,生前完全有时间起草遗诏。依朝廷规矩,杨坚的圣旨要颁行天下,李渊家里就会有,是真是假一目了然。稍有不同,就会被李世民魏征抓住把柄大做文章,以证明杨广得位不正,以唐代隋是替天行道。隋炀帝是整个大唐帝国的敌人,魏征更是以秉笔直书著称,如果隋炀帝有弑父夺位、娇诏之一,对于这么劲爆的猛料,《隋书》一定会抓住不放,大书特书。唐编纂隋史,本来就有言过其实之嫌,《隋书》都没采用隋炀帝弑父夺位、娇诏的坊间野史,这只能证明一件事,所谓杨广弑父夺位之事,纯属子虚乌有!编纂通史,不是演义,不是写小说,更不能为了博眼球,用坊间传说的野史误导读者。

2、张衡简介

2006年1月,英国《经济学家》刊登了一篇文章,称发现了一张明朝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上面不但有美洲、澳洲、非洲,还是南极洲的一部分,地图的绘制时间是明永乐十六年,即1418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间(1492年)早了70多年,这意味着,明朝人才是先发现新大陆的人,并在600年前就完成了环球航行。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一片震惊和质疑,各种争论纷至沓来。此图的发现者是一位名叫刘钢的北京收藏家,2001年,他在上海的一家古玩店发现了一张题为《天下全舆总图》的清代地图,从图上的题款来看,这是一幅临摹图,绘于清乾隆癸未年(1763年),所临摹的对象,是一幅名为《天下诸番识贡图》的明代地图,绘于明永乐十六年,凭借多年的经验,刘钢察觉到古图的不同寻常之处,于是花了4000块钱将它买下。接着,刘钢便开始调查地图的来历。经多番打听,他得知此图是从景德镇一栋即将拆掉的老宅里收来的,除此以外,更多的就查不到了,至于这幅图的绘制者,就更神秘了,从题款来看,绘图者是一位清代画师,叫做莫易仝,然而,查遍所有资料,刘钢始终找不到这个人的蛛丝马迹。无奈之下,他只能拿起放大镜,希望能从古图中发现线索。斑驳的图纸上,可以看到不少虫蚀的痕迹,看着的确是一幅老图,但为了以防万一,刘钢还是小心翼翼地裁下地图的一点边角,送到专业的机构里进行碳十四检测。结果显示,纸张产于清乾隆年间的可能性超过80%,也就是说,这张地图诞生于1763年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图中内容,真的参照了另一幅更古老的明代地图吗?很快,地图中写于太平洋位置处的一段注释,引起了刘钢的注意:“一于永乐十三年,随正使太监马三宝等,往榜葛剌诸番,直抵忽鲁谟斯等国,开读赏赐,至永乐十六年回京。”马三宝指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郑和,这段文字的出现,无疑说明了此图应该是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依据航行路线和沿途见闻绘制出来的。目前主流观点认为,郑和的船队去过远的地方是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然而,明代笔记《殊域周咨录》曾提过,郑和的完整档案,原本存于兵部,但在明朝中叶不知为何被烧毁了,因此如今的研究资料十分匮乏,相关结论仍存在争议。绘制于明洪武年间(1389年)的《大明混一图》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线索。它是已知早的由中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尺寸为3.86*4.56米,以大明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至欧洲,南至非洲,各地山川河流绘制得详细,令人惊奇的是,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赫然在列,无论角度还是形状都与实际情况十分接近,而此图的诞生时间比所谓的“好望角之父”、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时间(1487年)早了近1个世纪。郑和有没有可能看过这幅地图,并据此绕过好望角,顺着洋流抵达美洲?此外,一些西方古地图上的怪异之处,也似乎表明在西方航海时代到来之前,就已经有人实现环球航行了。比如出版于1507年的《瓦尔德西缪勒地图》,由一位德国修道士所绘,此人并没有出过海,更没有去过美洲,却能完整地绘出了南美洲的西海岸与太平洋,可是,这两个地方要等到13年后才会被麦哲伦发现,为何一个从未出过海的人能把它们提前画出来呢?想要绘制出类似于《天下全舆总图》的地图,至少要具备两个要素:第一,需要绘图者拥有“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概念。明初的中国人有这样的认知吗?其实,早在2000年前,汉代的张衡就提出了“浑天说”,他认为天与地都是球形,天空包裹大地,就像蛋壳包裹蛋黄,他还把地球分成了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把地球南北两端称为南极和北极。既然古人在汉朝就有这样的观念,没道理到了明朝,却无一人认同或者继承该观点吧?第二,需要具备地图投影术,即根据投影原理,把地球球面上的图像转化到方形平面上。中国古代是否具备这类技术?有学者认为,西晋人裴秀(公元3世纪)在所总结出的“制图六体”理论中,就包含了投影术。元代的朱思本曾绘制过一幅《舆地图》,如今已失传,但明代地理学家罗洪先曾见过这张图,并在自己的著作中描述了图中内容,刘钢认为,从罗洪先的描述“……而形实自,是可据从而分,合东西相侔”来看,《舆地图》描绘的是一个立体的圆形世界,并分出了东西两个半球。事实上,元代的中国,较之以往朝代,与外界的交往更加紧密、频繁,航海技术十分发达。据《元史》记载,忽必烈时期,元朝的司天台(掌管天文历法的部门)有一位来自波斯的官员,叫扎马鲁丁,他任职期间,曾制出7种天文仪器,其中一个叫苦来亦阿尔子,翻译过来就是“地球仪”。在这个地球仪上,三分为白,七分为绿,即陆地与海洋的比例为3:7,与实际情况接近。由此可见,古代先民对世界的了解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许多都未能流传下来,后人只能看到历史的冰山一角,因此才有了如今的种种惊奇与猜疑。

3、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有关资料简短

突然间发现,初一历史书删除了张衡地球仪内容了,原因在于美国科学家骂它是假的,就连中科院院士傅承义也表示:“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模型强。”难道我们真的被骗了这么多年吗?1984年,美国地震学家博尔特院士很傲慢地指出:“张衡地球仪简陋粗糙,对地震的灵敏度甚至还不如居民,其实用性和真实性有待考证!”世界上竟然能够精准预测出地震的仪器?相信大家都在通编本的教材中学习过有关张衡地动仪的相关知识,地动仪中所蕴含精深奥妙的知识,以及其中所蕴含令人费解的科学道理至今都仍然让我们对古人的智慧充满崇敬之心。但是为什么在新版的教材中,充满古人智慧的文章会被删除?让我们先从张衡和他的地动仪说起。东汉时期,地震频繁,而地震所引起的河水泛滥、房屋坍塌、泥石滑坡,都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农业生产、商业往来等方面造成了大的困扰。张衡亲眼见过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害,因此他暗自下定决定,通过自己的智慧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减少损失。为了了解地震的特点,他亲自游历各地,掌握了关于全国地震特点的一手资料。经过了不懈努力,他终于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候风地动仪。有关这台地动仪的具体情况都记载在我国的传世文献当中,如晋朝袁宏《后汉纪》等。在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这台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所吐出的铜球掉进了蟾蜍的口中。但是在铜球发出之后,人们并没有感觉到有地震的迹象,故此,人们纷纷认为张衡所制造的地动仪只是虚有其表,毫无用处。但是没过几天,陇西地区有人汇报此处的确发生了地震,可知张衡的发明确实是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至此以后,人们都对地动仪预测地震的能力深信不疑,张衡的发明也成为人们争相称颂的发明创造。但是遗憾的是,张衡的发明除了留在文献中的一些资料,并没有其他关于这个机器的制作细节、图纸以及其他相关资料。那么为什么如此富有古人智慧的地动仪的相关课文却被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当中呢?为什么教科书要将有关地动仪的部分移除呢?此事曾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狂潮,迅速引发诸多网友的探讨和热议。并有一位中科院院士傅承义放出豪言:就是房梁上吊一块肉,也比它强。到底是谁,竟然和流传千百年来的“真理”公开叫板?此人就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研究专家王振铎。王振铎曾经根据我国古代的历史资料来复刻古代的地动仪,并在期刊上通过大量的资料来介绍复制的地动仪。在行文中,他通过构图来帮助人们理解这台地动仪的工作原理以及机制等诸多问题。虽然是根据传世材料以及考古材料来复刻地动仪,但是也未必能够真正复刻出与历史上完全相同的地动仪。王振铎的复刻模型被编入教科书中,并受到了诸多科学家的质疑。甚至在后来的地震中,这个复制品也没有任何反应。以至于有人批判地动仪“就是房梁上吊一块肉,也比它强”。从历史的发展潮流上看,人类的科学技术是逐渐发展的,数千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可以说是从无到有,逐渐走向成熟和繁荣。虽然从此次的事件当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将目光聚集到复刻地动仪的无用上,从而否认古人的发明创造甚至是其中所蕴藏的智慧。在研究古代文献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是要力避“以古论今”的这种想法。这种想法主要是将现在的思想来考释甚至是解读古时候的科技和古人的智慧。我们想说的是,由于时代和科技的局限,我们是很难去迅速了解某地所发生的地震,并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的。若是由于不及时的通知,人和财产都会造成大的影响,甚至造成难以挽救的损失。但是早在东汉时期的张衡就已经有这种意识,通过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帮助人们规避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若是先不提,他们创造出来的仪器是否真正有用。但是古人的这种通过自己知识和智慧来实际运用到生活当中,这种启蒙性的科学思想是具有先进性的。对我们如今的科学发展乃至我们的科学思维都是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的。正是通过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尝试,科学才能不断的发展,不断突破,而古人思想中所蕴含的不断创新的思想和精神正是我们今人需要继承的,这也终将会影响我们以更加严谨的态度从事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

4、张衡个人简历

#历史开讲#中国从先秦到明清的天文、地理学有以下重要代表:先秦时期:智、干、阳、墨四家对天文学有所贡献,并形成了天文历法和天文术语。秦汉时期:制订了太初历和黄历,发展了五星占卜和星历等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天文学家,如张衡制作出浑天仪,观察星象。唐宋时期:张正言完成了部地图《大明一统志》,赵爽制作出木板天球,通过影子来确定经纬度。明朝时期:郭守敬改革了东西方的测量方法,提出了“三点定位法”,并建立了太原天文台。清朝时期:袁大昌编写了《御製元始天圖考成》,康熙帝下令编写《欽定四庫全書》收录了众多天文和地理学书籍。远古神话传说:中国远古时期形成的许多神话传说中,描绘了各种神灵、英雄和妖怪,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历史事件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认知和想象。道家思想:道家重视自然,以“道”为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提出“无为而治”的观念,主张遵循自然规律,尽量减少干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儒家思想:儒家强调社会和人类伦理道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道德自我修养和教化人类。在地理方面,儒家强调山川地势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佛教思想:佛教植根于印度,通过汉传入中国,强调世俗苦难的解脱和个人的内心修行,建立了诸多僧院和寺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发明:中国古代对科技发明有着极高的造诣,涉及农业、纺织、矿山、冶金、水利、机械、医药等诸多领域。其中重要的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和感悟。如《离骚》、《庄子》等文学作品,描绘了大自然的神秘和优美;景泰蓝等工艺品则表现了人对天文图案的赞美和崇拜。宗教信仰:在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多样宗教的交汇融合下,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和信仰体系相互影响和借鉴,同时也与当地民间信仰产生了深入联系。这些信仰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还对宇宙的理解和运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总之,中国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做出了重要贡献。

5、张衡个人资料简介及

张衡的地动仪被移出历史课本,中科院院士:房梁上吊块肉都比这强地球由众多的陆地板块组成,如果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就有可能引发地震。地震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海啸、山体滑坡崩塌以及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地球上每年发生的地震大概有500多万次,人们所能感受到的地震次数不多,关键是因为震级较小或者远离人类居住地。世界上使用仪器记录到的大一次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造成6座死火山喷发,还引发了海啸。智利大地震的震级达到9.5级,造成智利2万人死亡,还有16万座房屋被海浪卷走。如果能够提前预测地震,那么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就会降低很多。对于预测地震,很多动物具有预知地震的本能,因为他们的感觉器官比人类更灵敏,所以能提前感知到很多的灾害事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预测地震发面也有了进步,但只能提前几十秒预知,也提醒了人们及时避险,可寻找安全的地方及时躲避。而在古代的时候,由于科技并不是特别发达,所以人们并不能感知地震何时到来。加上古代信息传递闭塞,往往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消息要很久才能传到朝廷,这会耽误救援的佳时间。如果地震区域不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就会让很多人失去生命,还会让各种疾病爆发流行,造成更多的损失。东汉时期就经常发生地震,张衡经历了很多次,为了测出全国哪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不能提前预测地震,也不能测出震级大小,只能测出发生了地震以及发生地震的方向。该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都有龙头以及和龙头对应的蟾蜍。当有地震发生的时候,龙头里面的铜球便会掉进蟾蜍的嘴巴里面,哪个方向的龙头吐出了铜球掉进蟾蜍嘴里面就说明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当时这款地动仪还成功测出了发生在陇西的地震,于是很多人都对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感到佩服。只不过这款候风地动仪却没有流传下来,它的样式以及相关图纸都在历史中逐渐消散了,只剩下几部典籍对它有很少的介绍。我国的技术人员为了复原候风地动仪的样子,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型,其中王振铎模型曾一度受到大家的认可。后来,地动仪的模型还出现在了历史课本上,很多人通过这款地动仪了解到了我国张衡的伟大发明。但人们也对这款地动仪模型有诸多的质疑,因为测震灵敏度并不是很高。曾经还有位中科院院士对此表示房梁上吊块肉都比这强,随着人们的质疑声越来越多,地动仪模型便从历史课本上被删除了,也避免误导更多的人。虽然有很多的地动仪模型被渐渐推翻了,但是我国仍然大批人在寻找更加齐全的资料想要复原候风地动仪。如果能够找到张衡制作候风地动仪的详细资料,那么复原地动仪可能就不会那么艰难。

6、张衡个人事迹简介详细

西晋时期有一位文学家叫左思,他小的时候身材瘦小、说话结巴,父亲一直瞧不上他。左思不甘受到冷落和鄙视,于是发奋学习。当他读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二京赋》时,虽然很佩服他们的文采,可也看出了其中夸大、空虚的缺陷。于是,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及吴都南京全部写入赋中。经过十年的努力,左思收集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等资料,终于写成了凝其心血的《三都赋》!文字优美、史料详实。在名人的推荐下,《三都赋》很快风靡京都。由于当时还没有印刷术,人们只能用纸和笔来传抄,一下子使洛阳的纸贵了好几倍。“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In the period of the West Jin Dynasty, in Luoyang there was a very famous writer named Zuo Si. When he was a child, he was short and he stammered. HIs father looked down on him. Zuo Si began to study hard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opinion.He read the volumes of "Liangdufu" written by Ban Gu and of "Erjingfu" written by Zhang Heng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He admired their literary talent very much, but he also found problems of exaggeration and vague facts. So he decided to write a book named "Sandufu" based on correct historial facts. He wrote about the three capitals in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States. There were Yecheng of Wei State, Chengdu of Shu State, and Nanjing of Wu State.To write the book, he collected a large amount of material about history, geography, local products, conditions and customs. Through ten years of hard work, his volume was completed."The book is perfect with its beautiful language and accurate historical facts." Recommended by famous persons, the article soon became popular in the capital.At that time, there was no printing press, so people could only copy his book on paper and with brushes. At that time with the demand the paper of Luoyang suddenly became several times as expensive as before. The idiom of Paper in Luoyang Being Expensive came from this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