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剧情简介(汉宫秋是谁写的)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1 04:59:35 浏览
1、汉宫秋是谁写的

元曲《汉宫秋》翻拍,揭秘正史与剧情差距大!元代杂剧汉宫秋曝光,揭露了汉元帝与王昭君、文官武将与奸臣贼子之间的冲突,剧情扣人心弦。但你知道吗?这部悲剧竟然被改编得与正史相差甚远。汉元帝因匈奴威胁被迫送出王昭君出塞,毛延寿收受贿赂,弄上污渍毁容王昭君。送进冷宫,汉元帝偶遇王昭君,宠爱封为明妃,斩毛延寿,毛延寿投奔匈奴。将王昭君美图献给呼韩邪单于,索要为妻,为避免战乱。王昭君自愿出塞,汉元帝难舍送别。王昭君在黑龙江中自杀,汉元帝悲痛万分,呼韩邪单于将毛延寿送回汉朝,汉元帝斩毛延寿。汉宫秋剧情虽然扣人心弦,但改编与正史相差甚远,值得深思!你对这部元曲四大悲剧之一的看法是什么?评论区留言,一起来探讨吧!

2、汉宫秋故事梗概

马致远的散曲与金莲川草原陈耀全马致远(约1250-1321年以后),字千里,号东篱,汉族,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汉宫秋》是他的代表作,写昭君出塞的故事。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由于仕途不得志,马致远晚年归隐山林,隐居田园。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元朝统治者开始注意到“尊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一部分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后来担任过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冷,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寻求解脱。由于创作了《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小令,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小令多年来在初中语文课本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元代散曲中脍炙人口的词句,特别是“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成了千古名句。其实,这首小令共有三首,不看其他两首,人们往往认为这首小令描写的是江南水乡的情景。如果读了其二、其三,就会知道这是马致远从大都北行到金莲川草原写下的塞外草原景象的诗句。其二:“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其三:“西风塞上胡笳,月明马上琵琶,那底昭君恨多。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不难看出,这是一组有一定关联的场景的结合,伏着千万思绪惆怅,笔锋一转,漂泊者的坎坎坷坷,深层的意境,跃然跳出,一幅精美绝伦的古画浮在眼前!第一首和第三首有一个共同词“西风”,第二首和第三首有一个共同词“塞上”,谁都知道,草原上一年四季“西风”不断。塞北的天气总是和“西风”连在一起,“西风”是草原上特有的风;“老树”,金莲川草原处于高寒地带,树木生长缓慢,是当地特有的一个词汇,指生长了几十年仍然长不大的树;乌鸦是草原上一种吃害虫的益鸟,现在的坝上草原仍然遍地都是。但为什么有“小桥流水人家”呢?马致远是一个文人、一个隐士,一个从京城到江南做官,辞官后,又到北方草原旅行,来到滦河旁边的李陵台,当然也就能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了,这是他的一种心境,为什么在草原深处也有此景。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小桥流水人家则给人一种希望,一种闲情逸致。如果把“枯藤,昏鸦,小桥,人家,古道,瘦马,夕阳,平沙,细草,塞上,早寒,胡笳,昭君,李陵台下”这些词语连在一起,那谁也不可能说他是描写江南水乡的情景吧。生长在草原上的人们,仔细揣摩这三首小令,就会体味到是塞外草原真实的写照。那么苍凉、寂静的意境,怎么会是南方?南方哪有这么辽阔的秋景。看着三首小令的词语,特别是“古道”一词,是金国时期京城通往塞外之路,又是元代大都通往上都之路;虽然有许多“文人骚客”也怀疑过这首小令的描写地点,但毕竟不是生长在塞外草原上的人,也只能是点滴感想,模棱两可。在大都生活的汉族文人马致远从京城“古道”来到塞外草原,来到苍凉的李陵台,当然把此地说成“天涯”了。又与第三首小令中的“李陵台”遥相呼应。李陵台就是上都河畔的老黑城子遗址。现在遗址周边仍有与上都河相通的护城河遗迹,李陵台城堡沿上都河谷地带草原而建,自然风光十分秀美,夏秋季节,小桥流水,青砖灰瓦,古朴自然,说明700年前的金莲川草原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再结合第一首“古道”、“断肠人”等词语,应该是一组纪行之作。这一组小令是马致远从大都至上都这一条古道上旅行时情景的真实记录。根据诗意、景物,以及塞上、胡笳、昭君、李陵台等词语的判断,他所记录的应该是塞上行旅情景,具体位置,就在今天上都河畔的金莲川草原。

3、汉宫秋故事简介

从《昭君怨》到《汉宫秋》——王昭君悲剧形象的艺术架构及其展演。历史是一个小姑娘,任人打扮。其实这句话说的并不准确,真正如一个小姑娘一样任人打扮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历史上出现的可歌可泣的人、物、事。把历史作为小姑娘去打扮,更多的是对历史的曲解和误读。换言之,历史是不容许篡改或粉饰的。但历史上的物事和人情,却是可以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加以追忆和弘扬的。艺术化的处理当然有可能离历史更远,但却能在艺术精神上给人以启迪,能够开启关于历史多重可能性的探讨。比如王昭君,就是这样一个被反复创造,被我们这个民族永恒追忆的艺术形象。一:从历史走向艺术——王昭君的原初形象历史上有没有王昭君?根据《汉书》和《后汉书》记载,王昭君确有其人。昭君,汉元帝宫人,公元前333年出塞和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时候的和亲并非屈辱性质的妥协。相反,当时的汉朝对匈奴,拥有的优势。因此,派一个宫人和亲,实际上相当于是给自己的臣国送一个人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悲剧的,就是王昭君。深宫冷寂,本来绝望;出塞和亲,更加断肠。关于昭君和亲,诗歌、小说、戏曲等艺术形式有多个版本的演绎。对于王昭君的同情,延续至今。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艺术化的进程中,王昭君的艺术形象被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内涵,而距离史书上的原型或者说历史上的原型,越来越远。事实上,史书中王昭君的悲剧意味也是极为令人心伤的。王昭君在汉宫,不得临幸,孤苦绝望;入匈奴后,嫁给老单于为妻。老单于死后,又被当做遗产由老单于的儿子继承,继续为小单于之妻。昭君先是不从,因为在汉民族文化中是难以接受的。然而汉帝送来的,却是一个要求昭君随胡俗的命令,冰冷更绝情。二、《昭君怨》与悲剧性的原题《乐府诗集》中琴曲歌辞《昭君怨》是早的昭君艺术作品。这首诗中,以一个”怨“字贯穿全篇,把王昭君的一生囊括进来。年少时节的昭君,也曾“形容生光”。对于入宫,她本来并不以为是苦海,毕竟入宫可能得到君王的宠幸。然而真正入宫以后才知道,人生陷入了无尽的等待和绝望。身体摧藏,志念抑沈,昭君开始心有徊徨。就在这样的绝望情绪中,却突然得到了出塞的消息。高山峨峨,河水涣映。山高水远,道阻且长。此去恐怕再无回还的可能,于是昭君只能悲叹: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此外,同样的主旨还见于五弄《明君别》,不过在《昭君别》中,作者让昭君化为飞鸟,重获自由。这是王昭君艺术形象浪漫主义化的开端。三:从小说到戏曲——昭君艺术演绎的传统《西京杂记》里的《王昭君》小说,增加了毛延寿这个形象。终,故事的情节性,矛盾性都得到提升,内容更加丰富。但在思想性上,把残酷的统治者代表汉元帝处理成一个失察的君王形象。终,矛头和罪责都归于毛延寿等污吏。这不得不说,是值得商榷的。然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一般百姓,其实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根本不可能把自己的悲剧性命运和皇帝联系起来。皇帝距离一般百姓实在太远了。他们的满腔怒火和怨恨,直接的发泄处,是有可能与之发生联系的贪官污吏。这恐怕是小说如此演绎的一个深层原因,符合小说作为俗文学的艺术定位。马致远《汉宫秋》沿用了小说的基本格局,更进一步,把汉元帝和王昭君刻画成有感情的恋人。如此,出塞就不仅是昭君一人之悲剧,事实上也是汉元帝的悲剧。马致远如此写,与蒙元入主中原,铁蹄肆虐的历史背景有关。马致远的手法,是借他人酒杯,消自己胸中块垒。在艺术上,获得了同时代的激烈共鸣;而王昭君的艺术形象,至此基本固定下来。在黑水边上,王昭君不肯继续前行,她抬头仰望行行征雁,多想随它们一起飞回家园。然而不能够,终投水自尽。今天的黑水沿河,往往还可见昭君的灵冢。

4、汉宫秋剧情详细介绍

中华文明四大奇观系列之五:中国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军祥《赵氏孤儿》#汉宫秋剧情简介#

5、汉宫秋电视剧

只有当事人才能知道是巧合还是阴谋。匈奴和大汉的纠葛也比较复杂。马致远的元杂剧《汉宫秋》对历史的改写就很有趣。

6、汉宫秋是历史剧吗

元朝初年,楚州蔡婆家道颇丰,夫亡,有一子。窦秀才向蔡婆借银数十两,到期不能偿还,将女儿端云给她作媳,改名窦娥。蔡婆赠资,秀才上京应举。赛卢医借了蔡婆的钱不能还,将她诱至郊野要绞杀,恰值张驴儿与父撞见,赛卢医逃离。张驴儿以救命恩人之身份,欲使其父娶蔡婆而自娶窦娥。娥夫已死,而娥守节不渝。张驴儿遇赛卢医,迫使其给毒药,欲害蔡婆而可强占窦娥。其父误食而死,张驴儿诬指窦娥下毒杀其父,告官定了死罪。窦娥临刑高喊冤枉,誓言斩首后她的颈血将飞溅丈二白练。时为大暑六月,上法场时,竟大雪纷飞。她说她死后,这个地方将大旱三年,颗粒无收。果然都应验了。窦娥父亲中举后做了廉访使,到楚州调阅案卷,窦娥托梦诉冤。便捉了张驴儿、赛卢医,各定罪名。这是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窦娥冤》剧情大概。《窦娥冤》可谓中国的悲剧。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中国戏剧由来已久,春秋战国已有记载。演戏人叫优伶,说些怪言怪语,稍似今日小品。一直没有发展,只因历代科举取士,不考戏剧,只考诗词,因此诗词发达。到了元朝,科举滞行,文士无所显露才情,于是尝试作剧,戏剧由此大盛。剧本基本常识:科—动作;白—说话;曲—唱。以曲为主,科、白为辅,演员自由发挥。位戏剧家是董解元,所著《西厢记诸宫调》是个剧本。题材来自唐传奇《会真记》,加了不少内容,文学价值很高。“莫道男儿心如铁,更不见满川江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元曲剧作家杰出者六人: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郑光祖、乔吉甫。王实甫《西厢记》四本,十六幕。古代爱情很好玩,都是一见钟情,如张生见莺莺后:我和她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我则索手抵着牙儿慢慢的想。又如:想人生苦离别,可怜见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其实就是讲气话。马致远善写神话传说,笔致潇洒,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代表作《汉宫秋》,写王昭君故事,汉元帝成了主角,昭君是配角。其中写毛延寿潜逃匈奴,游说单于指名要王嫱做妻。汉廷官吏怕动刀兵,力劝元帝舍王嫱送匈奴和亲。元帝卒许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白朴《天净沙·秋》别有意象: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关汉卿凝重,王实甫委婉,马致远潇洒。中国剧作家的创作观念是伦理的,寓教于戏,起感化教育作用,有益于名教、风化、民情。有了这种观念,容易写成红脸白脸、好人坏人,不在人性上深挖深究。儿女情长,长到结婚为止;英雄气短,短到大团圆。中国戏剧的唱词、念白,互不协调。唱有诗意,念则俗意。元曲,唱虚念实,太虚太实之间,不够相称。汤显祖,“穷老蹭蹬,所居玉茗堂,文史狼藉,宾朋杂坐,鸡埘豕圈,接迹庭户。萧闲咏歌,俯仰自得。”代表作《牡丹亭》,文字精妙,情理并茂,感人。《牡丹亭》写毕,有娄江俞二娘读后,大感动,病而死。杭州美女冯小青,郁郁而死。有诗曰: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夜读《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西厢记》后,《牡丹亭》居第一: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前有《牡丹亭》,后有《红楼梦》,曹雪芹也赞美,借宝黛之口,竭力称赞。汤显祖的唱词,常有很难唱的句子,唱者得改了才能上口。他很怒,说:我写的东西,不妨将天下人嗓子拗折。顾大典,《青衫记》,写白居易,把“商人妇”写成白居易情人。叶宪祖,《鸾鎞记》,把温庭筠和鱼玄机作美,拉在一起。元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与唐诗宋词相比,灵活性较大。始于宋代,鼎盛于元。作为“一代文学”,元曲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特点。题材丰富多样,视野阔大宽广,生活鲜明生动,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这套《唐诗宋词元曲》6册介绍给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