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资料简介100字(颐和园的资料100字左右)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1 05:37:58 浏览
1、颐和园的资料100字左右

拍摄了整整两年,往返10多次,终于凑齐了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春夏秋冬,缩影成这短短的几秒钟,像极了我们短暂且忙碌的一生!​​颐和园十七孔桥简介: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始建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不仅是园内大的石桥,更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石桥长150米,宽8米,桥上共有大小544个石雕石狮极其精美,远远望去宛如一串石链横跨在昆明湖之上,犹如一套彩虹飞跨于蓝天之中。十七孔桥正中的大孔洞,从桥两端数来正好都是9,而9被称为极阳数,是古时帝王们喜爱的吉利数,所以将桥建成17孔,十七孔桥由此得名。颐和园十七孔桥景观“金光穿洞”是每年冬至前后,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桥洞被夕阳照亮的景象。观看“金光穿洞”的时间是冬至节气前后下午4点钟左右,每天持续的时间只有大概20分钟。北京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保存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园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的十七孔桥,每年冬至前后,都会呈现出“金光穿洞”的奇观。金黄色的余晖将17个孔洞全部穿透照亮!#头条创作挑战赛##旅行# #美好旅行地#

2、颐和园的详细资料和图片

1902年,一名英国男子带着一幅中国古画,进了大英博物馆,工作人员接过画研究,说这画不值钱,给了男子25英镑将画收购,男子欢天喜地的走了,而工作人员在男子走后高兴疯了:我们捡了一个天大的“漏”啊!在众多的艺术珍品中,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无疑是中国绢画的瑰宝。然而,这幅手卷的命运,却在殖民主义的潮流中饱受摧残。英国的帝国主义活动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及大英博物馆的不当对待,使这幅手卷的现存品日渐变得脆弱。原画家顾恺之的灵感来源于晋朝诗人张华的教科书,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术和美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遗憾的是,原著已经失传。今天在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版本是唐代的复制品,乾隆皇帝更是将其誉为“四美具”之一。虽然宋代的版本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也得以保留,但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不及唐代复制品。虽然这幅手卷在艺术界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但普通的博物馆观众却很少有机会欣赏到。这并非博物馆故意为之,而是由于这幅画卷本身的材质以及历史遭遇。这幅画卷的脆弱状态源于三次历史创伤:1900年的国际公使馆围攻事件,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购的过程,以及1910年代大英博物馆使用日本装裱方法的误操作。这些创伤不仅造成了画卷的物理损伤,更重要的是,它们破坏了古卷的意义、形式和历史的完整性。作为清朝的御藏,《女史箴图》原本珍藏在紫禁城。然而,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暴行滔天,颐和园被烧毁抢劫,紫禁城也未能幸免。这其中,英军中校 Johnson在北京,曾作为英属印度陆军的一员参加了公使馆围城战,他可以被认为与卷轴的被盗有直接的历史联系。虽然关于约翰逊如何得到卷轴的具体过程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卷轴的所有权在颐和园被毁的背景下,从清朝转移到了英国军官手中,这是毋庸置疑的。如今我们不能将约翰逊从这场“疯狂的掠夺狂欢”中剥离出来,因为这是帝国主义统治下,西方对东方文明造成的悲剧。如果颐和园没有被烧毁和洗劫,约翰逊将无法接触到这幅古卷。而《女史箴图》遭受的创伤性遭遇,实际上是许多流向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品的共同命运。在1902年,一幅卷轴作品的历史就在约翰逊一次对大英博物馆的拜访中被改写。这幅被命名为《女史箴图》的作品,起初只是为了询问其上玉钮扣的价值,然而在博物馆馆长Sidney Colvin和他的助手Laurence Binyon的眼中,卷轴的艺术价值远胜过它的物质价值。这份意识的觉醒与19世纪中叶清朝与英国之间日益加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互动有关,更是源于1860年圆明园遭洗劫后,大量中国宫廷物品流入大英博物馆。在1903年,这幅卷轴被大英博物馆以25英镑的价格收购,这与今天中国名画在艺术市场上的价格相比,无疑是一次"捡漏"。然而,当这幅卷轴进入大英博物馆的时候,它已经变得脆弱不堪。它的表面已经磨损、腐烂,并带有许多古代修复的痕迹。这种物理状态的恶化,不仅是因为在环境条件下的恶劣影响,更是因为在移动过程中的恶劣处理,以及在保护和存储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匮乏。更令人惋惜的是,在被大英博物馆收购之后,卷轴并未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恢复,反而遭受了更多的破坏。卷轴被重新装裱,分成了两个独立的部分,这无疑是对卷轴造成的永久性损伤。而这种损伤的背后,既有文化上的误解,也有技术上的错误。在文化上,卷轴的题跋和铭文是卷轴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作为艺术品的认证,而且作为中国艺术家和收藏家之间的一种习惯,体现了他们的意见和理解。分裂卷轴,就等于破坏了它的完整性。而在技术上,重新装裱不仅加速了卷轴的脆弱,而且由于卷轴的展示方式,还引发了新的问题,例如重力引起的缩放问题。对于《女史箴图》的破坏,大英博物馆一度因其保存和保护的不足被广泛批评。许多学者和艺术爱好者都对此表示遗憾和痛惜。尽管大英博物馆在1903年收购该卷轴时认识到了其艺术价值,但是他们在保护和恢复卷轴方面显然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之后,大英博物馆开始重新评估他们对中国艺术品的处理和保存方法。他们聘请了一些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尝试通过新的保护和恢复技术来修复这些破损的艺术品。作者:三摩地参考资料:《女史箴图》

3、颐和园昆明湖资料简介

1906年,慈禧太后睡得迷迷糊糊的,不小心把脸上的遮羞布弄掉了,旁边的太监扑通一声跪下:“太后娘娘,奴才没看见您的真容,放过奴才吧!”慈禧太后年轻的时候极为漂亮,否则也不会深得咸丰帝的宠爱。咸丰帝过世时,慈禧太后才26岁,正如花朵般怒放的年纪。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慈禧太后当然不例外,她有权有钱人还很美,自然想让青春永驻,成为举国上下美的女子。可是,容颜衰老是自然规律,哪怕贵为太后也不能幸免。因此,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慈禧太后脸上的皱纹以及黄褐斑、蝴蝶斑,都开始生疯狂生长了。还有那一头原本茂密粗黑的头发,也渐渐斑白变得稀疏。这是慈禧太后极为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她想尽一切办法想延缓衰老。比如说,食用人乳。她在宫中开辟了一处专门的休养场所,养了很多年轻奶妈。这些年轻的哺乳期妇女的作用,不是喂养皇子,而是喂慈禧太后。她每天都上喝三四次人乳,有时还会用人乳洗脸。为了变年轻,她还在生活中大量使用花朵。御花园和颐和园种了许多花,尤其是玫瑰和荷花,是慈禧太后的爱。她每次洗浴,除了用一百多张丝帕以外,费的就是玫瑰花瓣。她让宫女将玫瑰花瓣铺满整个浴桶,让花的香味四溢,她才肯进去洗。至于荷花,她是拿来吃的。每逢夏季荷花盛开的时节,慈禧太后会让小宫女在晨曦微起时,净手去荷塘采莲。采莲花靠中间嫩的那几瓣叶片,裹以面粉、蜂蜜等食材,放蒸笼上蒸。蒸好再用油炸至金黄,吃起来甜香扑鼻,十分可口。这种食物,既解暑又解馋。当然,慈禧太后估计当时不知道,油炸食品并不能美容养颜,否则她不会食用。她当时发明这项吃法,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容。慈禧太后为了年轻漂亮,做了许多工作,可这些或许能够缓解衰老,但不能完全避免。她仍然顺应着自然规律,慢慢老去。她内心极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便将这一腔无法发泄的怒火,撒在身边的宫女太监身上。有时,宫女梳头梳下一根头发,她都会要了人家的命。或者太监看到了她睡着的容颜,也会被她以某项罪名赐死。很多宫女太监特别怕贴身伺候慈禧太后,李莲英头发梳得好,且不掉一根头发。光这项技能,满足了慈禧太后的要求不说,还救不了少宫女的命。但是,慈禧太后不让人看她睡觉素颜的样子,还是让太监们防不胜防。为了睡好美容觉,慈禧太后让织造处给她织了很多轻薄如蝉翼的丝帕。每天午睡时盖在脸上,既防止晒黑,也避免了太监偷看她的容颜。每天午饭后,慈禧太后休息半盏茶的功夫,便用拿出丝帕盖在脸上,睡在窗前的美人榻上。她担心自己的安危,睡觉时总让七八个太监们守在屋子里和门口。1906年的夏天,慈禧太后像往常一样,蒙着丝帕睡得正香。忽然,她感觉脸上似乎有什么东西爬过,紧接着一阵微风拂面,有豁然开朗的清爽感。慈禧太后睡得迷迷糊糊的,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结果,脸上的那层丝帕,刷得一下被弄掉了。旁边的太监见状,扑通一声跪在地下,不停地磕头如捣蒜:“太后娘娘,奴才没看见您的真容,放过奴才吧!”慈禧太后坐了好一会,一摸脸上啥都没有。忽然意识到脸上的遮羞布掉了,看着地下不停求饶的小太监,她勃然大怒。没看见?没看你怎求饶什么?慈禧太后厉声道:“来人啊,给我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蠢才,拖出去斩了。”门外立即走来两名侍卫,分别拖着小太监的两条胳膊,将他拖出寝殿。随着小太监凄厉的哭嚎声逐渐远去,李莲英闻迅赶来。慈禧太后正斜靠在榻上,腾出左手反复揉着太阳穴。李莲英忙替慈禧太后按摩,以缓解她才醒时的不适感。慈禧太后道:“小李子,你说那小太监看到我脸上的皱纹了吗?”李莲英是个人精,哪肯得罪慈禧太后,他忙奉承道:“回老佛爷,老佛爷天姿国色,哪有什么皱纹。奴才们能一睹天颜,死也不值了。”几句话,说的慈禧太后心情复好,她点着李莲英的额头,娇嗔道:“就你长了一张巧嘴,能说会道。”李莲英忙不停地打哈哈,慈禧太后得意极了。可怜小太监却因看了那张脸,年纪轻轻便丢掉了性命,太不值得了。参考资料:《清史稿》#历史开讲#

4、颐和园的小岛简介资料

雨天游颐和园小记昨天,北京阴,间歇小雨。我想,天气应该凉爽了,去看看阴雨中颐和园的景致应该是个不错的想法。可到了公园,门前广场处人头攒动,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只是和我一样的“英雄”们也太多了点,也就就没有了独领风骚的气氛和浪漫了。看着人潮,我没有随大流的人群走,而是选择了较僻静的谐趣园。走过之后才知道,这次的选择真的太“英明”了,这次行走,发现了一处秘境;认识了一处大有来路的庭院,并了解了这处庭院一段不寻常的历史。这处秘境就是隐藏在谐趣园里的园中园“霁清轩”和万寿山东南坡的“益寿堂”。 谐趣园曾游览过多次,但不知道它的里面竟然还藏着一处小园子。是一位老者看我背负着沉重的相机、三脚架等器材,上前和我搭讪。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让老人家就认定我是一位日本国来的游客。他热情的向我介绍了园中园的霁清轩,并建议我一定要去那里看看。按照老者的指引,我很容易就找到了霁清轩。果然,园子里静寂幽静无人,不像谐趣园一样,游人络绎不绝。霁清轩园子不大,却有一处天然的小石峡。石峡小归小也颇有一点气势,作为园中景物,天然造就,非匠工之所能为。回来后看查看资料,知道这里早先并不对外开放,是一处接待外宾的宾馆,人们对他的陌生也就很自然了。 而益寿堂是从谐趣园出来后,无目标的信步山间的一次偶遇。远远看去,是一处对外展览的院落,自己又是第一次光顾这里,先进去看看再说。院子里同样稀少游客,算上我也就三两人而已,似乎服务人员比游客都要多。几个房间(展览室)看过后,才知道这处院落真的很厉害。这里曾是中共进入北京后第一任市长的下榻之处,北平的和平解放,与这里息息相关。稍后,共和国的创始人——从清华园车站踏上古都大地后的第一个夜晚,就住在这里,并在这里宴请了十几位著名的民主d派人士。之后,他离开这里,去了香山的双清别墅。再后来,他的好友,柳亚子先生入住这里。“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诗句,也是他来益寿堂拜访老友时的唱和佳作。一处小小的院落,承载了当代史如此多的重大历史进程,我却第一次知道和光顾,孤陋寡闻如此,真该汗流满面了。霁清轩

5、颐和园简介100字资料

颐和园无疑是北京的一处踏青赏春胜地,而园中既能赏景又能看画儿的长廊也是多数游人不会落下的景点儿。记得小时候,家长溜娃,喜欢去颐和园,而每次都会去长廊。一是因为长廊位于公园的核心区,就在昆明湖畔,景色很美。二是因为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的图画,我们喜欢坐在长廊下,看画听故事。有资料显示,长廊的彩画共计14000余幅,其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那时喜欢听父亲讲彩画中的人物故事了,有武松打虎、风雪山神庙,还有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等,有趣。现在去颐和园,也都会去长廊坐坐。长廊还在,彩画中的人依然鲜活灵动,而讲故事的人不在了,但我仿佛依然能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正绘声绘色地讲着画中的故事。#那些到岁数才知道的事##阅读与分享##头条创作挑战赛##颐和园资料简介100字#

6、中国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资料

颐和园美景,有空一定去看看。简介:颐和园是世界上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园区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风景区组成。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清代“三山五园”之一。颐和园也是中国后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自公元1151年金主完颜亮迁都燕京,历朝历代均有修建。直到1750年乾隆帝为庆祝母亲的寿辰大规模改建扩建才形成今天规模,乾隆命名为万寿山、昆明湖,环以围墙,称清漪园。#颐和园资料简介100字#

7、颐和园历史资料简介

小时候去北京玩时会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圆明园被烧了而颐和园却没事?后来长大后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当年海淀一带的皇家园林都被英法联军烧毁了。当时的颐和园还叫清漪园,直到光绪年间被修复后才改名为“颐和园”。而圆明园则未能完全修复。不久后诸园又被八国联军劫掠,等到八国联军走后颐和园便又得以重新修复,圆明园则依旧是个废墟。民国时期圆明园内石料又被人拿去修房屋墓穴,园区也逐渐变成了农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款修复了静宜园、颐和园与静明园,畅春园、近春园等则成了北大和清华校园的一部分。圆明园则是在遗址的基础上稍加修缮成了如今的样子。

8、颐和园的资料整理表格

据资料介绍,颐和园共建桥40余座,仅西堤上就有6座,从北如意门起分别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昨天下午从北如意门进园行到南如意门出园,欣赏了西堤初春风光,由于雾霾的陪衬犹如身临烟雨中,彼有一种江南韵味。加上之前拍的照片,将颐和园部分桥景分享给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