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与孙膑故事简介(孙膑庞涓电影完整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1 07:33:58 浏览
1、孙膑庞涓电影完整版

公元前341年,庞涓在马陵道被孙膑伏击,走投无路之际,庞涓惊恐道:“师弟,看在我和你是同门师兄弟的份上,你就放我一条生路吧!”孙膑闭眼默念:“当年你对我造成的伤痛,只有一死,方能偿还!”漫漫黑夜中,孙膑紧咬牙关,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放箭!”。顿时,马陵道两边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临死前说道:“都怪我当初太大意,才使你这个竖子成名!”经此一战,十万魏军被灭,魏太子申被俘,魏国元气大伤,从此失去了霸主地位,而魏国霸主地位的失去,却是因为庞涓与孙膑的“同门争斗”庞涓与孙膑师出同门,师父就是在战国舞台只闻其名不见庐山真面目的鬼谷子,教出的学生个个在诸侯列国中大展风彩,就比如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魏人张仪。话说庞涓和孙膑一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庞涓急于下山出仕,孙膑为其送行,二人流泪而别,庞涓在王错的推荐下担任魏国元帅,建立战功,而在庞涓下山后,师父鬼谷子就把早已失传的《孙子兵法》交给孙膑学习,孙膑仅用三天就学会了其中奥妙。庞涓在魏国如日中天的时候,碰巧墨子游说魏国,向魏惠王推荐了孙膑,魏惠王闻知便邀孙膑下山,孙膑下山前,鬼谷子推算出孙膑日后有劫难,对着孙膑道:“你下山后,把孙宾改为孙膑”正所谓“眼听为虚,眼见为实”,魏惠王对于孙膑有没有真材实料,一探便知。魏惠王试探孙膑的才能,命孙膑和庞涓二人演练阵法,一决“雌雄”。庞涓所布阵法,孙膑全部知晓并能破解,而孙膑布阵,庞涓却不知如何破解。魏惠王倒是大喜,直接拜孙膑为客卿,大有重用之意,但庞涓深知孙膑才能远胜于自己,于是设计陷害孙膑私通齐国,想使孙膑埋没于世不为人知,魏惠王得知孙膑私通齐国大怒,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庞涓事后又假装好人,照顾孙膑,诱骗他写出《孙子兵法》及注解。写到一半,庞涓的侍从不忍心孙膑继续受骗,便将庞涓陷害之事全盘托出。孙膑如遭晴天霹雳,庞涓作为他信任的一个人,竟然要致自己于死地!孙膑为了逃出魏国,用装疯卖傻的方法欺骗庞涓,庞涓深信不疑,恰好碰上齐国使者出使至魏国,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逃到了齐国,在齐国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于是孙膑就寄居于田忌门下担任门客。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八万大军兵围赵国邯郸,赵成侯向齐威王求救,邯郸快要失陷之时,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也率领八万齐军主力驰援赵国。孙膑使出一招“批亢捣虚”与“疾走大梁”,率齐军进攻魏都大梁,庞涓得知率主力回援大梁。结果,在魏军必经之路的“桂陵”遭到埋伏在此的齐军伏击。庞涓生擒,但与之有仇的孙膑放过了他,赵国邯郸之围解除。十三年后,庞涓率十万魏武卒攻打韩国,韩昭侯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又任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孙膑再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袭击魏国国都大梁,庞涓得知消息后急忙从韩国撤军返回魏国。为使庞涓中计,孙膑令齐军连续三天将做十万人吃饭的灶减到三万个,庞涓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后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齐国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于是庞涓丢下魏军步兵,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来到道路狭隘的马陵道,此时已是晚上,很快士兵发现粗壮的一棵大树刻着字,庞涓命令士兵火把点燃照亮,树上刻着八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突然间,还没等庞涓看完树上的字,早已埋伏在马陵道两旁的齐军士兵,万箭齐发向魏军射去,孙膑早已跟他们约定“天黑能在此处看到有火光就万箭齐发”,得知中计的庞涓逃出无望,便拔剑自刎,死前留下“遂成竖子之名”孙膑也终究大仇得报……

2、庞涓为什么不杀孙膑

围魏救赵: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54年,当时魏国大将军庞涓率领着魏国主力攻打赵国,正在他准备围攻赵国都城时,赵国向盟国齐国求教后,齐国的军队在庞涓同门师弟的孙膑带领下,佯装要攻打魏国的都城。庞涓无奈,因为他明知道这是孙膑围魏救赵的计划,但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选择回国救主。对于庞涓而言不管回不回去都不利,若是不回选择继续攻击赵国,他不一定能拿下赵国都城,即使是拿下了,魏王也会疑心他有叛乱之意。若是回去,则避免不了要前功尽弃。在这种情况下,庞涓只能选择回师,结果在回去的路上他又着了孙膑的道,遭埋伏而全军尽灭。

3、庞涓和孙膑的电视剧

公元前343年,孙膑出计将庞涓乱箭射死于马陵,声名远播。孙膑却向齐国大将田忌辞行:“我体弱多病,要隐居乡野,不能再辅佐大将军了!”田忌极力挽留,孙膑执意离开。孙膑利用奇谋帮助田忌两次获得了对魏战争的巨大胜利,为什么要在这时离开呢?因为孙膑看透了朝中复杂异常的政治斗争。公元前354年,在魏齐桂陵之战中,孙膑利用“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计谋,以逸待劳打败魏国军队,擒获魏国主将庞涓,随后齐国释放了庞涓。公元前342年,在魏齐的马陵之战中,孙膑使出“围魏救赵”、“增兵减灶”等计谋,以弱示人,骗取魏军轻骑兵进入马陵伏击圈,乱箭射杀庞涓,俘虏魏国太子申,消灭了魏国主力军队。马陵之战让孙膑一战成名,成为诸侯共知的军神。但在这军事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政治暗流。齐威王即位后,邹忌被任命为齐国丞相。邹忌看着田忌的军功越来越大,急得坐卧不安,总担心丞相之位不保。马陵之战后,田忌声望达到顶峰,邹忌觉得到了不得不出手的地步。孙膑洞若观火,了解朝中的政治态势,知道邹忌要对田忌耍手腕,于是,回军途中孙膑向田忌献计:“别人已磨刀嚯嚯,要先下手为强,早作打算随时可以使轻车锐骑冲雍门,这样齐国的大权就可以由大将军掌握决定了,那时候邹忌必定出逃国外,否则大将军必受制于人,有可能不能返回齐国。”田忌被孙膑的一番话惊得目瞪口呆,拒绝说:“齐王对我恩重如山,再说我们刚在马陵大胜,俘虏了魏国太子,消灭了魏国主力,为齐国立下汗马功劳,齐王怎么会对我有不好的举动呢?”田忌没有听从孙膑的劝告。孙膑长叹一声:“既然如此,我要隐居乡野了!”俩人分别。邹忌派公孙闬令人携带重金在闹市找人占卜,故意说:“我是田忌大将军的下属,如今大将军威震天下,现在欲图霸业,请你占卜一下,看看能否成功?”卜卦的人刚走,公孙闬就派人逮捕占卜的人,在齐威王面前验证这番话。齐威王十分震怒,要治田忌的谋反之罪,田忌闻讯后百口莫辩,被迫逃亡至楚国。孙膑及时离开了政治的激烈斗争中心,辞官隐居乡野,彻底脱离了邹忌、田忌的权力斗争是明智的。孙膑吸取了被庞涓政治陷害的惨痛教训,深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功成名就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成功保全了自己。#历史开讲#

4、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庞涓学成出山时,师父鬼谷子送他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后是否应验了呢?春秋时期,在阳城地界有一鬼谷,里面住着一位奇人,称之为:鬼谷先生。鬼谷先生有四个徒弟,庞涓和孙宾结为兄弟,同学兵法。苏秦与张仪结为兄弟,同学游说。庞涓学习兵法三年有余,自认为天下。正值魏国在招兵买马,引进人才,所以,庞涓动了出山的念头,但又不知如何跟鬼谷先生开口。但鬼谷先生早就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放他离山,并且在离开之前,为他算了一卦。鬼谷先生先是让庞涓去找一朵花,庞涓找遍了整座山,就找了一株草花。但庞涓觉得草花羸弱,成不了大器,会给自己的卦象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回去告诉鬼谷先生并没有找到花。鬼谷先生看到他袖中偷偷藏的草花,对他说道:“将来,你肯定会做出欺骗别人的事情,也会被别人欺骗。你一定要记住:遇羊而荣,遇马而瘁”。庞涓谢过先生,并且向师兄孙宾承诺,自己在荣华富贵之后,一定将孙宾引荐魏王,共享富贵。庞涓入了魏国,得到了相国王错的赏识,并举荐给了魏惠王。而在庞涓入朝的时候,正巧有人端着一盘蒸羊肉摆在惠王面前,庞涓大喜,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要来了。果然,经过庞涓对魏国周围局势的分析,惠王对此人大为欣赏,拜他为元帅,并兼军师一职。庞涓果然在魏国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不仅吞并了魏国周围许多小国,并且还打退了齐军的来犯。一时间,风光无限,却把和孙宾共享荣华富贵的誓言忘之脑后。墨子在遨游名山之时,偶遇孙宾,询问其为何不出山大展宏图。孙宾把庞涓的承诺一五一十地说给墨子。墨子听罢,便决定帮助孙宾入魏,于是便会见魏惠王,并把孙宾推举给了魏惠王。魏惠王本来就得到了庞涓,听说还有一位比庞涓才能更胜一筹的师兄,不禁大喜,连忙召见庞涓,让他请孙宾出山。庞涓听了这个消息可不高兴了,虽然同为鬼谷弟子,但是孙宾的天资确实要比庞涓强,而出于嫉妒之心,庞涓以孙宾宗族在齐国为由,想劝阻惠王。但是,惠王却说,我难道只能用自己国家的人吗?见此,庞涓不好多说,于是写信请孙宾出山。孙宾得知后大喜过望,但是鬼谷先生却愁容满面。一来是徒弟庞涓的书信中未曾提及自己一个字,足以看出庞涓的刻薄忘本,二来是庞涓这人嫉妒心强,孙宾去了恐遭不测。但孙宾却一意孤行,于是临行前,鬼谷先生以花瓶中的花给孙宾卜了一卦,卦象中说,孙宾会遭到一场大难,而他的成事之地是在他的故土,根据卦象,鬼谷将孙宾的名字,改成了孙膑。膑字在古语中,有着砍掉双腿的意思。果然,孙膑去了魏国之后,几次校场的比试都是孙膑更胜一筹,嫉妒孙膑才能的庞涓害怕孙膑会抢走他的一切。于是,庞涓设计,以孙膑有投齐叛国之由,将孙膑的双足砍去。并令人将孙膑扔在猪圈,任由其自生自灭。听闻孙膑在魏国遭受的非人的待遇,好友墨子找到了齐国田忌。一番商议后,田忌决定救援孙膑。他通过自己的身份造访魏国,将孙膑装在运输车辆中救出魏国。之后,便拜孙膑为门客,在田家对他好生照顾。而孙膑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路。“田忌赛马”让他崭露头角,深得齐威王的赏识。在魏国攻打赵国邯郸之时,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打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孙膑料到魏国攻打邯郸,其国都大梁必定空虚,决定先攻打大梁,而得知大梁被攻,魏国必定救援,但那时,舟车劳顿的魏军定不堪一击。而魏国的主将,正是庞涓。在马陵之战中,孙膑利用魏军一向自恃其勇的特点,让齐军伪装成畏战的形象,且战且退。而恃才傲物的庞涓,一心想打败孙膑因而丧失了理智,追击孙膑至地势狭长的马陵。而齐军早在此地设下埋伏,庞涓大败,自刎而死。“遇马而瘁”果然一语成谶。以上是收录于明代著名作家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杜撰的小说。根据史记记载,庞涓和孙膑虽师出同门,但师傅并不是鬼谷子。而“围魏救赵”根据《孙子兵法》的记载,也更加的离奇曲折。但,庞涓和孙膑之间的相爱相杀,确实是真实的。#庞涓与孙膑故事简介#

5、评书孙膑与庞涓全集

孙膑被剃掉髌骨后,被庞涓接到府上悉心照顾。孙膑为表示感谢,打算为他默写鬼谷子兵法。谁知某天,他听到庞涓对下人说的话,惊出一身冷汗:“待他写完兵法,就将他除掉。”孙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身边亲近的人,竟然想着要杀死自己。孙膑和庞涓两个人都曾受教于鬼谷子,而且两个人志趣相投,又有才华,也一直相互欣赏。曾经庞涓对孙膑说过:“我这一生能遇见你这一知己,此生无憾了。”可以看得出庞涓对于孙膑也是惺惺相惜的。在没有接触外面的世界之前,确实两个人的关系好,可是当庞涓先孙膑一步,出去接触外面的世界之后,一切似乎都变了。庞涓当时找回鬼谷子求学的时候比较早,在他学完之后,他就向鬼谷子拜别,下山去谋出路了。当时庞涓离开的时候还告诉孙膑:“我先你一步出山,如果到时候你出山了,想谋出路就可以来找我,无论如何我都会帮你。”听到庞涓这话,孙膑心里也感动。后来孙膑的学业完成后,就下山了,这时的庞涓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魏国数一数二的大将军,也成了魏王重视的对象。孙膑一直谨记庞涓在临行之前对他说的话说,所以他下山之后,直接就来了魏国找庞涓。庞涓当时也是一心一意的向魏王推荐孙膑,魏王在得知两个人的关系后,也为孙膑安排了一份职务。朝中不比当时他们在求学的情况,求学的时候,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不会有人根据他们学识的高低,就看轻他们。可是在朝中不一样,况且当时的社会局势也混乱,国与国之间几乎都是一触即发的地步,谁的军事才能高,谁在朝中就受大王的重视。就连庞涓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孙膑的军事才能是要高于自己的,而且孙膑的头脑灵活,经常能够随机应变,相比之下他认为自己颇有些死板。当时在求学的时候,鬼谷子就曾说过这一点,而且不止一次的夸赞过孙膑的军事才能。来到魏国之后,孙膑再一次把自己的军事才能展现在了魏王面前。本来魏王重视的人是庞涓,可是孙膑的到来,让他看出了,孙膑的才能是要高于庞涓的,因此他对孙膑越来越重视了,经常有什么事也是直接找孙膑。以至于后来有人在庞涓的身边嚼舌根子:“庞将军,即使孙膑是你的好友,你们同窗过几年,可如今魏王如此重视他,难保你在朝中的地位不受影响,你真的想这样一直忍下去吗?”庞涓虽然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但他也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谁也不知道谁在朝中,究竟会走到哪一个地步。本来他是魏王面前的红人,可这才多长时间,孙膑早就压了自己好几头,他内心早就已经不满了,心里似乎早就已经后悔把他引荐给魏王了。为了能够解决掉孙膑,庞涓突然往府里请来了很多军师,和大家一起谋划如何除掉孙膑。有人给庞涓提议:“与其他国家私通的罪名是严重的,即使魏王再看重孙膑,也不可能再重用他了。”庞涓当时就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为了能够一下子扳倒孙膑,他私下联系了朝中几位官员,并伪造了孙膑与其国私通的证据。魏王当时得知后,直接派人把孙膑抓了过来,把他的膝盖骨都剜掉了,孙膑真正成了孤苦无依的一个人。这时候,庞涓出现了,他不仅给孙膑帮助,给孙膑请来了医生,还让孙膑住自己府里。孙膑一心想着报答庞涓,他想着,把师傅传下来的兵书默写下来给庞涓。可后来无意间,他准备过来找庞涓喝酒的时候,听见了他被剜膝盖骨的真相,这时的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庞涓害的。他寻找到了一个机会逃亡到了齐国,在他遇到齐王之后,就向齐王说明了自己的情况。齐王也知道孙膑是个人才,考虑到孙膑的情况,他让孙膑在军中担任军师。终于两个人后还是在战场上相见了,即使庞涓在战场上是魏国的大英雄,打过不少胜仗,但在孙膑面前,庞涓也只能算是有勇无谋。当庞涓后看到自己是败在了孙膑的手下时,他似乎释然的笑了:“没想到,后我还是败在了你的手下,这一切都是命,我认了。”随后,庞涓就拿剑自刎了,看着庞涓就这样在自己的眼前死去,孙膑沉默不语,但他的表情说明了,此时的他面对庞涓的离开并不是没有任何波动。后来的几年,孙膑的才学虽然得到了认可,可后他还是选择了归隐山林,或许在他看来,返璞归真才是终的归宿,他也想要回到初开始的地方寻找宁静,远离纷争。

6、孙膑庞涓电视剧全集

庞涓挖掉孙膑的膝盖骨,在他脸上刺字,让孙膑埋没于世的方法是伤身,可孙膑对庞涓的报复就是诛心,手段更狠辣,庞涓终绝望自杀。孙膑亲自导演了两次事件,直接让庞涓从魏国名将走向了自我毁灭。孙膑和庞涓本是同门,二人均拜在鬼谷子门下学艺。庞涓率先学成下山,回到了魏国,成为了魏惠王手下的一名大将。凭着学到的鬼谷子兵法的造诣,庞涓在战争中立下了不少战功,深得魏惠王赏识。庞涓在魏国可谓是仕途一片大好,可他听说孙膑也学成下山后,心里不安起来。他了解孙膑,当年一同学习时,孙膑之才已在他之上。现在孙膑下山必定会投靠一方诸侯,两人一旦碰上,势必会威胁到他。于是,庞涓就以自己在魏国已有一席之地,邀孙膑来魏国共享富贵。看到庞涓如此盛情,孙膑便欣然前往,结果却中了庞涓“请君入瓮”的诡计。孙膑刚到魏国,就被庞涓抓起来,被挖去膝盖骨,成为了残废,而且还在孙膑脸上刺字。庞涓想通过伤害孙膑身体的方式,让他永远被埋没于世。不过,孙膑却没有因身体的残疾而失去生存的信念,他默默忍受着磨难,等待着逃离魏国的机会。幸运的是,当时一名齐国使臣出使魏国,孙膑意识到机会来了。孙膑本就是齐国人,再加上他以刑徒的身份接近齐国使者,成功引起了对方的注意。在后来的接触中,齐国使者知道孙膑的遭遇,更重要的是他是鬼谷子的高徒,是孙武的后代,此等大材并有助于齐国。于是,齐国使臣在回国前,避开庞涓耳目,悄悄把孙膑藏入车中,带回了齐国。在当时魏惠王时期,魏国在战国中属于大国,势力很强大,齐国也经常会受到魏国的进攻。与此同时,魏国一边压制西边的秦国,一边还想攻打韩国和赵国,试图统一三晋,可魏国一旦统一三晋,那对齐国就是灭顶之灾。因此阻止魏国统一三晋,是齐国当务之急。公元前354年,魏国大举进攻赵国,此次魏国的将领就是庞涓。庞涓率魏军一路势如破竹,杀到了赵国首都邯郸附近。赵国危机之时,向齐国求助。此时,孙膑在齐国已被齐威王封为座上宾,深得信任。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事发兵救赵。齐军出发之时,田忌准备带兵直奔邯郸救援。可孙膑表示,此时魏军已经打到了邯郸,等齐军赶到,说不定邯郸已经被攻破了,到时魏军反过来攻打齐军,那孤军深入的齐军胜算并不大。与其如此,还不如攻打魏国。魏国精锐尽出攻打赵国,国内一定兵力空虚,应该容易攻打。同时,孙膑建议先打平陵。可田忌知道平陵城池不大,但它的管辖范围很广,人多兵强,是魏国的战略要地,很难攻破。同时,平陵位于宋国和卫国之间。齐国攻打此城,需跨境而过,如此粮道就难以。于是,田忌问道,既然攻打魏国,为何不找个容易攻破的,偏要选择如此难攻的城池呢?孙膑笑而不语,而且到了平陵后,孙膑让田忌派作战能力差的将领去带兵攻打平陵,虽然田忌对孙膑的建议很是疑惑,不过终还是听从了他建议。结果便是齐军打败,带兵将领也被杀了。田忌见状,立刻质问孙膑:“咱们出战就遭此大败,该如何是好?”孙膑回道:“别慌,我们现在可以绕开平陵,直接攻打魏国首都大梁了,同时,要分散部分兵力,制造我们不懂兵法的假象!”这时田忌才明白了孙膑此举是为了麻痹前方作战的庞涓,让他以为齐军不堪一击,于是听闻齐军攻打大梁之时,只带了一队机动性强的部队回援,而此时,孙膑已在魏军的必经之地设下埋伏。结果此战,魏军大败,庞涓被擒,这就是经典战术的“围魏救赵。”不过此战,孙膑也只是给了庞涓一个小教训,并未撼动魏国的霸权地位。可他要做的是摧毁魏国的霸权地位,让庞涓引以为傲的事业付之一炬。孙膑很了解庞涓,要摧毁他,不是伤害他的身体,还是摧毁他的信念。后来,魏国于赵国会盟,撤出了邯郸,齐国也将庞涓放回了魏国。因为庞涓多立战功,因此魏惠王不计前嫌,继续任用 庞涓。10年之后,孙膑终于等来了报复庞涓的后一击,公元前342年,魏国大举进攻韩国。齐威王再次派田忌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援助韩国。此战开始,孙膑故技重施,齐军直接攻打大梁。庞涓吃过亏,于是带领主力部队与孙膑决战。在他看来,上次只是个意外,齐军战斗力根本不是魏军的对手。孙膑对他这个老同学了解得很。于是他继续像上次一样故意示弱,还制造出齐军大举逃亡的假象。于是庞涓乘胜追击齐军。殊不知孙膑已在树木丛生的马陵埋伏下1万弓弩手,就等庞涓到来了。庞涓率兵赶到时,前方道路被断树阻挡。庞涓下马拿着火把前去一看究竟,却发现树干之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此时,万剑齐发,10万魏武卒全军皆没。庞涓见大势已去,绝望地拔剑自杀。此战后,魏国失去霸权地位。仇人身死,魏国也走向衰落,孙膑复仇成功,后选择隐退闭门著书,完成了《孙膑兵法》的撰写。后来《孙膑兵法》失传,很多人怀疑此书是否存在。在1972年,《孙膑兵法》却在银雀山汉墓中被发现,终确定这本书确实存在。

7、孙膑与庞涓全集解说

孙膑被剃掉髌骨后,被庞涓接到府上悉心照顾。孙膑为表示感谢,打算为他默写鬼谷子兵法。谁知某天,他听到庞涓对下人说的话,惊出一身冷汗:“待他写完兵法,就将他除掉。”绞刑台上,刽子手向庞涓递上孙膑的膝盖骨,鲜血尚未干涸。庞涓冷漠地接过托盘,说道:“孙膑的膝盖已准备好,还有‘私通外敌’的面罪。”审视着这恐怖一幕,庞涓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心中暗自嘀咕:“孙膑,你将无法翻身。”庞涓假装关心,擦拭孙膑的伤口,涂上药膏。孙膑与庞涓,同为师兄,同学兵法,何至这般情景?庞涓对孙膑既狠毒又伪善,背后又有何隐情?古中国,魏惠王深谙国力的关键,寻求能与商鞅并驾齐驱的智者。怀揣野心,他广招才子,这时,庞涓应运而生。庞涓的兵法见解让魏惠王大为倾倒,他的洞察力和果断赢得赞誉,立即被封为大将。庞涓的野心犹如火焰,不断训练士兵,将他们塑造为战争杀手。他的军队屡屡侵略周边国家,展露战争才能。每次胜利加深了魏惠王对他的信赖,庞涓也因此更为自负,对自身实力过度自信。昔日的庞涓和孙膑双双走入山林,一同师从传奇的鬼谷子,肩并肩学习着兵法之道。然而,此时庞涓内心的自负和嫉妒情绪,犹如一棵毒草般,因孙膑的才华滋生而弥漫开来。庞涓,一个在山林深处学习兵法,内心却不断斗争的人。他深深嫉妒孙膑的才华,他的兵法知识,他的智慧,他的判断。这种嫉妒,如同一只蛇,盘旋在他的心中,驱使他不断寻找机会。终,他利用巧妙的计策,陷害了孙膑,引诱他到了魏国。在这里,孙膑遭受了严重的伤害,脸上的伤疤和残疾的膝盖使他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行走。然后,庞涓更是狡猾地扮演起了救命恩人的角色,他对外宣称自己是孙膑的救命恩人,使孙膑陷入了无力反抗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孙膑无奈地为庞涓创作了兵法。一个寂静的夜晚,庞涓趁孙膑已入睡之时,偷偷向侍卫下达了命令,计划在孙膑写完兵法后,让侍卫杀掉他。庞涓低语道:“等他写完兵法,就……你懂的。”孙膑却在夜的深处清醒地听到了这一切。心中震惊的孙膑,此时才终于揭开了庞涓深藏心底的狠毒阴谋。然而,他并未显露出丝毫恐慌,反而,他的眼中闪烁出坚定的光芒,那是期待报复的光芒。他默默地对自己说:“庞涓,你的阴谋我看穿了,你的报应,就在不远的将来。”孙膑在庞涓的目光中,成了一个废人,一个无足轻重的流浪者。他在大梁的街头巷尾摸爬滚打,穷困潦倒,内心煎熬着世界的苦难,但是他没有放弃。相反,他满腔怨恨的心燃烧起来,犹如一团火,他静静地寻找机会,等待着时机。庞涓决定疏远孙膑的时刻,齐国使者如同晨风般抵达大梁。这是一个的机会,孙膑意识到这一点,他偷偷地对使者说:“你知道,我的才华不应该只被束缚在这里。”使者对他的聪明才智产生了兴趣,决定带他回齐国,成为名门田忌的门客。在那里,孙膑凭借智谋与勇气赢得了赛马的胜利,让田忌为之赞叹不已。看着田忌喜悦的神色,孙膑说:“其实,我还可以做得更好。”田忌便把他推荐给齐威王,从此,孙膑得到了更高的尊敬。公元前354年,当魏国的中山被赵国占领,庞涓带领魏军围困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孙膑作为齐军的军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策划:“我们不攻其主,反攻其都。”他的策略有效,庞涓不得不撤军。公元342年,庞涓再次出动,目标是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孙膑与田忌再次出征,准备再次采用之前的策略。在魏军追击的过程中,孙膑对士兵说:“别看我们后退,这只是引诱敌人的策略。他们会以为我们斗志已经丧失,然后我们再一举破敌。”当庞涓发现齐军每日灶火减少,他对士兵说:“敌人的斗志已经衰退,我们只需要派出少量骑兵追击就足够了。”这也成为了他的失误。孙膑得知庞涓的计策后,在马陵设下伏兵。一棵白木上刻有字句“暮见火举而俱发”。夜晚,庞涓的骑兵队伍来到马陵,点火查看树上的字迹。只见上面还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一瞬之间,箭雨如倾,庞涓醒悟败局,他挥剑自刎,临终遗言:“成全那小子的名声吧。”孙膑此战大捷,名声大振。在他因病隐退之后,他留下了《孙膑兵法》一书,传世之作,人们称他为"齐孙子"。《孙膑兵法》在东汉末年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西汉古墓中重见天日,揭开神秘面纱。参考文献:《史记》《东周列国志》,冯梦龙、蔡元放著,浙江古籍 出版社2010年版#走进博物馆#

8、老梁故事汇孙膑庞涓

凡事皆有度。财不露白富不露相言不露形,计不可用尽势不可显露。话不可说尽事更不可做绝。滴水聚成河细沙,聚成塔粒米,凑成罗积少成多。人生中积累的一点一滴都可以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庞涓和孙膑他们师出同门终成为敌对阵营。在战场上相遇,庞涓在跟随鬼谷子学习时就嫉妒孙膑的卓越才华,所以当两人出师后,庞涓用计骗孙膑进入魏国。当发现孙膑的能力完全压倒他时,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庞涓用计砍掉了孙膑的双腿并将他囚禁在猪圈里,孙膑逃脱后开始策划复仇。他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战胜了庞涓,终在马陵之战中射死了庞涓。然而尽管孙膑复仇成功,晚年却陷入君王的猜忌和困境中郁郁不得志而逝。苏秦早年在家乡并不被理解,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各个国家之间游走,向君主们介绍他的合纵连横之计,虽然多次受挫或被冷落但凭借不懈的坚持,他成为了身披六国相印的第一人,一度辉煌无二。然而后他因一起计划的实施而成功也因此而丧生。作为齐国的间谍他招致了齐国的愤恨,派刺客将他刺杀没有善终。人际交往中明白心中的想法,却不说破也是一种智慧。人际交往处处都是关系,处处都是利益。有时候言语和行为都可能对别人的利益产生影响,有防范之心及时止损、及时抽身、及时远离。不与烂人、烂事做纠缠不失为明智之举。看破不说破,心里明白某些事情但是却不说破,是为保护自己或他人的考虑,可以对方保持冷静和理智,不做过激行为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逢人且说三分话是为了避免被人针对或利用,同时也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利益,而心里清楚某些事情却不纠缠,也是为了避免和别人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纷争,既保持自己的形象还能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