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8 06:21:16 浏览
一、投笔从戎的班超的故事整理成一段话

1、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

2、为人有远大志向,不拘小节。

3、但在家孝顺父母,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劳动为耻辱。

4、能言善辩,粗览历史典籍。

5、永平五年。

6、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到洛阳。

7、家里穷,常给官府雇佣抄书来养家。

8、长期的劳苦,曾经停下活,扔笔感叹、“大丈夫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应该模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在异地,以得了封侯,怎么能长期在笔砚间忙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

9、班超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

二、投笔从戎的故事 投笔从戎说的是什么

1、公元62年(培判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

2、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裕,班超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

3、但是,班超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

4、一天,他正在写字,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厌烦和苦恼,于是“啪”的一声把笔摔在地上,叹气说、“男子汉大丈夫,纵然没有其他什么志向谋略,也应当学学当年的博介子和张骞,在外建立功勋,怎么能够长久地把时间花在替人抄写上面呢?”听了这番话,周围的人都讥笑他异想天开,班超感叹地说、“庸人怎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啊!”后来皇帝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派兵出征,配毕改班超从军入伍了。

5、他英勇杀敌,大败匈奴,立了战功。

6、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他以机智和勇敢,数基克服重重困难,联络了西域的几十个国家,断了匈奴的右臂,使汉朝的社会经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促进了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7、班超一直在西域呆了三十一年。

8、他为当时的边境安全,东西方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9、“投笔从戎”指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的行动。

三、投笔从戎的典故介绍

1、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

2、一指典制和掌故。

3、二指诗文贺轮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4、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5、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投笔从戎的典故介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6、东汉初期,有一位受命出使西域,经过艰苦斗争,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历史上继张骞之后,为促进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英雄,他就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名叫班超。

7、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以后,请了一个大学问家班彪整理西汉的历史,班超便是著名大文豪、史学家班彪的儿子。

8、父亲班彪,哥哥班固,都是有名的历史学家,著名的史书《汉书》就是他们父子俩编撰的。

9、班超陵槐,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

10、他肯动脑筋,能言善辩,读了不少书。

11、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

12、当时,因家境贫寒,班超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

13、然而,虽然出生于文学世家,班超却对文学不感兴趣,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

14、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厌烦和苦恼,忍不住站起来,弃笔感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就这样,他决心投笔从戎,抛弃案头工作去从军。

15、听了这番话,周围的人都讥笑他异想天开,班超感叹地说、“庸人怎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啊。

16、”公元73年,班超投笔从戎,如愿以偿。

17、当时,汉明帝派大将军窦固出兵攻打匈奴。

18、班超随军出征,担任窦固手下的代理司马官职。

19、由于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得到窦固的赏识,派他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

20、那时候,东汉和匈奴都希望拉拢西域诸国以增强自己禅汪信的实力,削弱对手,所以不得不对西域诸国恩威并用。

21、班超带着随从人员三十六个先到了鄯善,开始的时候鄯善王对他们很客气,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同鄯善国联络,由于匈奴使者的从中挑拨,鄯善王对班超的态度渐渐冷淡起来,并且产生了敌意。

22、警惕的班超想到可能是匈奴派来了使者,鄯善王有倾向匈奴之意,必须先下手为强。

23、一天晚上,刮起了大风,班超一把火烧了匈奴使者团的大营。

四、班超投笔从戎翻译

1、(原文)、《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2、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3、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4、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5、永平五年。

6、兄固被召诣校书郎,班超与母随至洛阳。

7、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8、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9、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10、(译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

11、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12、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13、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14、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搬到了洛阳。

15、因为家庭贫穷,曾经给官府里当雇工写字,养活家里的人。

16、时间很长,工作很劳累。

17、有一次他停止工作,扔掉笔叹了一口气说、“大丈夫如果没有其他大的志向,也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到边疆去为国家立功,以博取封侯的地位,怎么能长久和笔砚打交道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无知的人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后来,皇上听到了此事,便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

五、投笔从戎成语故事30字

1、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县县令班彪的儿子。

六、谁知道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要简略的)

1、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县县令班彪的儿子。

七、投笔从戎的梗概

1、班超班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

八、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简介

1、班超班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

九、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简介

1、东汉时期有位著名的将军叫班超,他从小便志向远大,因家境贫寒,班超找了个替人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

2、可班超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

3、一天,他正在抄书的时候,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

4、大丈夫应该像他们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后来,班超出使西域,终于立了功被封了侯,之后他当上了一名将军在对抗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5、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

6、公元73年,朝廷采取了班超的建议,就派他再次出使西域。

7、班超克服重重困难,联络了西域的几十个国家共同对付匈奴,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8、投笔从戎的意思是,扔下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9、扩展资料、文学常识投笔从戎、班超投笔从戎是历史的美谈。

10、后来他果真率领30多人奔赴西域制止了匈奴对鄯善的挑拨,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

11、在西域活动前后达31年,封为定远候,如愿以偿。

12、后人用《投笔从戎》来形容文人从军和弃文就武。

13、投、扔掉。

14、指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15、相关人物简介班超简介班超,字仲升,汉族,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16、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

17、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

18、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19、班超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20、兄长班固简介班固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

21、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

22、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2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班超投笔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