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谨,字思敬,河南洛阳人,北朝杰出政治家、战略家,八柱国之一,他出身鲜卑豪门万忸于氏,祖上是北魏开国名将——黑槊将军于栗磾。于谨的资历之老,放眼西魏和东魏都无人能及。早在六镇之乱时,于谨就是北魏平叛主帅广阳王元深的心腹幕僚,六镇之乱就是在元深和于谨的主持下平定的,当时于谨的大名就已无人不知。而那个时候,连后来掌控北魏的尔朱荣也还只是一个地方军阀,什么贺拔岳(关陇集团第一代首领)、贺拔胜(贺拔岳兄长)、高欢(执掌东魏的北齐高祖)、宇文泰(执掌西魏的北周太祖)等风云人物都还是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但是,于谨因为广阳王元深的牵连,遭到昏聩的胡太后的打压,一直郁郁不得志。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天光西讨关中,于谨也随军出征,由此结识了宇文泰。宇文泰任夏州刺史,于谨当了夏州长史兼城防大都督,两人一见如故,结为莫逆之交。当时宇文泰二十五岁,于谨三十九岁。此时,宇文泰的旧主贺拔岳在河曲遇害,武川子弟群龙无首,一致推举宇文泰主持大局。于谨当时就鼓励宇文泰趁机割据关陇,问鼎中原。更关键的是,于谨向宇文泰提出了迎接天子到长安,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这在当时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形势下,不能不说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极具战略性的一步妙棋。于谨不仅是理论家,更是实干家,他亲赴洛阳,成功说动孝武帝元子攸西迁关中,这才有了北魏分裂和东、西魏建立。此后,于谨随宇文泰袭击潼关、取弘农、破沙苑、攻河桥、战邙山,又曾多次单独领军,攻必胜、战必克,立功无数,后进位柱国大将军,常山郡公。侯景之乱爆发后,梁元帝萧绎在江陵称帝,对西魏侵占南梁的巴蜀、汉东等地不满,要求西魏归还领土,正好给了西魏出兵的借口。宇文泰命领于谨为主帅,统领部将杨忠、宇文护(宇文泰之侄)、长孙俭等征讨江陵。出征前,长孙俭请于谨分析南梁有何应对之策,于谨为南梁谋划上中下三策,并断言南梁一定会采取下策。果然不出于谨所料,梁元帝萧绎以下策应对。结果于谨十月出兵,十二月凯旋,一举攻破南梁都城江陵,俘杀萧绎,将江陵十余万口迁入关中,缴获珍贵文物、金银财帛无数,可以算是西魏立国以来,投入产出比高的一场战争。宇文泰命人作《常山公平梁歌》十首,作为官方演奏音乐,如此荣耀,西魏立国以来少见,攻灭江陵后,于谨认为自己立功太大,有了急流勇退的念头,但宇文泰坚决不允,又晋封于谨为大司寇、燕国公。公元556年,宇文泰病逝,留下遗命让宇文护作为权力继承人。但宇文护资历浅薄,功绩不显,担心无法得到一众元老重臣的拥护,只得向老领导于谨求助。于谨慨然应允,在大会上带头向宇文护叩拜,首先表态接受宇文护的领导。以他的资历、人望、功绩、地位尚且如此,别人也无话可说,只好纷纷表态承认宇文护的执政地位。公元563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为于谨举行“三老五更”之礼,太师、大冢宰宇文护为于谨摆设几案,大司寇、楚国公豆卢宁为于谨摆放木屐,宇文邕跪着为于谨摆设碗碟,并亲自卷袖露臂切肉送酒,然后面北而立,向于谨请教治国之道。此后,但凡国家有大的战事,统兵将领都要去于谨府中请教方略,接受于谨的指点。公元568年,七十五岁的于谨逝世,周武帝宇文邕亲自前往吊唁,由谯王宇文俭亲自主持丧事,赠谥号为“文”,配享太庙。下葬时,所有王公大臣全部参与送葬。#北朝历史人物# #北朝鲜卑族历史人物#
2、大家好,我是苏清科。一个敢为村干部发声的退伍兵。我之所以给大家推荐素书,是因为我在村里工作过。知道村干部需要什么,知道他们面临的处境。而诉述里很多治国安邦的经验,为人处世的谋略呢?识人用人的方略都实用。如果你想在村里干出点成绩,只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认清现实找准定位,用智慧来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我们大部分村干部缺乏的就是理论方法,没有人指引全靠摸索,缺乏好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等跌跌撞撞稍微有点起色,才发现自己已经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再想做事已经是力不从心了。都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关键是你知道如何让自己强大起来吗?没人告诉你,那你就好好读一读素书吧。#公方略简介#
3、季氏篇16.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注释:季氏:指季康子。伐:击,征讨。颛臾:伏羲之后,风姓之国,鲁国的附属国。有事:用兵,这里指征讨颛臾。尔是过:即过尔即责备你。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社稷之臣:关系国家安危之重臣。周任:人名。陈力就列:指在所任职位上能恪尽职守。相:辅助。兕:雌性犀牛。柙:关野兽的笼子。椟:匣子。固:稳固。费邑:季氏的领地。疾:讨厌。舍曰欲之:故意不说干什么。辞:托辞,借口。干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时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干,楯。戈,戟。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郑玄: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译文: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已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現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颠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已的内部呢!感悟:这章主要阐释“季氏伐颛臾”的事,由此引出了老师和弟子的谈论。从谈话中可看出孔子鲜明地表达了和平主义思想和反对战争的主张。孔子是反对战争的,解决问题应用礼、义、仁、乐的方式方法。由此引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做臣子的职责,冉求、子路的失职及推托责任受到了孔子的严厉斥责。二是季氏伐颛臾的理由。从对话中孔子对弟子的辩解感到气愤。三是治国方略。治理国家重要的是安定,不怕贫穷、人少,怕的是不均、不公、不安,主张用仁、义、礼、乐治国。四是总结忧患不在他人,而在内部即“祸起萧墙”。#公方略简介#
4、RISC-V应该说是一种新式商业挑战,他采取高度模块化指令(基本+扩展),不同厂商间至少都可以运行基本系统(因为基本指令是大家一致),而私有化自家指令则由各家公司努力推广,若太成功,则可成为公版扩展指令。也等于是消费者使用某家公司CPU,为某种特殊功能,而必须付钱买该公司授权软件服务。
5、看了《山河月明》我才明白说李景隆是大明第一战神,朱棣靖难成功的头号功臣一点都不为过。朱允炆加封李景隆为征北大将军,令他轻率50万朝廷大军讨伐燕王朱棣,李景隆自幼便于燕王在徐达军中历练,对于燕王用兵之道也是略知一二。本来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巨大的情况下,李景隆如果能够采用魏国公徐辉祖的方略,一鼓作气拿下北平战事可休,也不知道是不是朱允炆采用魏国公徐辉祖的意见折了他这位征北大将军的面子,李景隆不仅没有采纳,反而让来使回去转告朱允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给我瞎逼逼,我就挂印奉金,你爱谁谁去。结果好好的一场富裕仗被李景隆打成了持久战,朝廷50万大军愣是攻不下只有1万守军的北平城,还被燕王朱棣率大军回援,打得李景隆一个措手不及,丢盔弃甲带着残兵败将败退到了济南。而济南城由都指挥使盛庸和布政使铁铉驻守,盛庸是少有的将帅之才,本来在他们二人的协助下,济南城会是一座坚城,是一块难以下咽的硬骨头。李景隆退守到北平后便消极怠工,整日里借酒买醉,燕王大军前锋已经兵临济南城下,盛庸和铁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祈求李景隆调兵遣将严阵以待,李景隆还喝的烂醉如泥。铁铉和盛庸无奈,只好亲自指挥济南的防御战,可是谁能想到李景隆竟然趁着铁铉和盛庸不备,率数十铁骑向南而逃。两军大战在即,身为军中统帅,竟然丢下自己的军队一个人溜之大吉,可想而知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连大将军都跑路了,谁还有心思打仗。李景隆这个征北大将军不仅没有为朱允炆带来胜利,反而将10万大军拱手送给了燕王,也难怪朱允炆都说他是燕王朱棣的运输大队长,朝廷拨给他的粮草辎重他全都留给了燕王。不过朱允炆也是好脾气,李景隆如此摆烂,朱允炆也没有将他罢官夺爵,下狱听勘,结果燕王朱棣绕过济南,亲率大军南下,取徐州,兵犯应天。又是这个李景隆打开了城门,放燕军进城,朱允炆这个只做了4年皇帝就被自己的亲叔叔赶下了台。按理说,朱允炆对李景隆不薄,为何李景隆如此这般,估计是年少时曾和燕王朱棣在草原上有过约定:月亮弯弯,绵绵绵绵缠缠,果汁分你一半 ,爱相互分担。#影视杂淡#
6、公公的秘密《全集》。新婚第二天儿媳妇就看到了66岁的公公在羊圈的一幕,羞愧的无法自容。新婚第二天儿媳妇就撞到了公的秘密,看起来这个人模人样的公公竟然在背后干出来这种事来。看到他在羊圈的所有所为之后儿媳妇的难为情,也感到的羞愧。他都想要找一个地缝钻进去了。没想到公公已经66岁的年纪了还干出了这种事,一气之下儿媳妇就决定和老公要离婚了。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公公到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接着往下看。我叫小雪,今年28岁。我从小生活在长沙市内,我父母都是做生意的。由于忙于生意就只生了我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所以我也可以说是一直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但是我并没有恃宠而骄,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我考上了湖南大学。在上大学期间我就认识了我老公。我老公是我们班的同班同学,当时开学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我就感觉他长得的帅气,而且他学习成绩也很好。我老公就是我们学校里面那种男神级别的人物了。我平时和同宿舍的几个女生也会在茶余饭后讨论起来我老公。后来在班上经过一年多的接触之后,我和我老公对彼此都有了好感。在一次学校组织的聚会当中,他就向我表白了心意,我也是自然的接受了。恋爱之后发现他果然是很不错,对我的好,总把我照顾的傻乎乎的。在相处的过程当中我也知道了他的一个秘密,那就是他家里边是农村的,并且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大,我当时并没有嫌弃他家里面的条件差,更多的也是心疼他。所以说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花销之类的我都跟他抢着分担,让他少承担一点。毕业之后我们没过多久就都有了稳定的工作,那就顺其自然地讨论起结婚的事情了。在我们结婚的路上也有一点坎坷。因为当时我妈妈知道他家的情况,以后就不同意我们的婚事,觉得我老公家里条件太差了,不是门当户对的,结婚以后肯定会有很多矛盾的。但是当时我一心要嫁给老公,因为之前我第一次跟着老公回到他老家的时候见到了我的公公,我就觉得我公公这个人是一个友好,特别好相处的老人,所以说我觉得嫁过去是不会受苦的,在我的坚持下。后妈妈还是勉强同意了我们的婚事,考虑到他们家家庭条件差,我当时结婚的时候就没有要太多的彩礼钱,只是象征性地要了一万块钱。并且我也没有要房子,我们也商量好了就住在他们老家的自建房子里,过段时间我们就来长沙上班了。按理说现在结婚不都是又要房子,还要高额彩礼的吗?要不然即使你说出去别人也会笑话你的。但是我并不在乎这些,因为我娘家只有我这么一个女儿,所以即便以后我遇到什么难处了,我妈妈肯定会帮助我的。我也不想因为这个彩礼导致我和我老公分开。我嫁给他就是看中他这个人,所以说我们两家的父母也都是在我们的坚持下把结婚的日子定了下来,于是我们在农村举办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婚礼。婚礼当天,我觉得我是全天下幸福的人了。在婚后的第二天,我起床之后想让老公跟我一起去跟公公问个好,可是没想到我老公说他太累了,想赖床不肯起来。他说这都什么年代了,哪里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当时其实我心里就不乐意了。因为本身婚后给长辈敬茶是一个习俗,怎么能说免就免了呢?再说了父母这一生都是在为孩子忙碌吃苦受累,为了儿子能成家是累弯了腰愁白了头发。如今我们过上的幸福生活也是他们这一辈子付出得来的,而且我们也是刚刚结婚给长辈敬茶也是理所当然的。后我老公实在是拗不过我只好起床跟我一起去了。可是我却发现我公公并没有和我们住在一个院里,他没有在我们这个院子里边生活。这个时候我问了老公,老公才跟我说实话,说他们家条件特别差没有钱盖大房子。公公为了让我有个独立的院子就在这个房子旁边的一个羊圈里搭出一间小棚子居住。我到现在才知道原来我公公一直都是靠着喂羊为生的。我知道之后更是坚定了要去看看他的想法。因为这件事情我老公从来都没有跟我说过,当我们走到羊圈后发现公公直接睡在地上,在地上铺了一床席就睡这个北风那个吹,晚上会的冷,看到公公憔悴的脸上那两个黑圆圈,我立马就流下了眼泪。公公为了我们真的付出的太多了,这么做我们真是太不孝了,我真的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我赶紧和公公说道:爸,您怎么能睡这里呢?赶紧搬过去。院子里我们隔壁不是还有一间房子吗,可是公公就是不肯,说是不想打扰我们的清净。我就生气的说道:爸,如果您睡在羊圈里就是我们的不孝,我们还怎么能住的下去呢。如果您执意不肯搬过去那我们就离婚算了。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哭着跑了出去。说到这里刷到视频的朋友们,我这样做错了吗?你们支持我的做法吗?如果支持请给我点亮小爱心,点右边加号看后续精彩,我会在小凯谈故事会持续更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