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鼠疫简介(东北鼠疫专家)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8 11:56:13 浏览
1、东北鼠疫专家

东北鼠疫,1911年,哈尔滨

2、东北鼠疫连续剧

1910年12月,吉林、黑龙江两省鼠疫肆虐,死亡达39679人,尸横遍野,眼看疫情即将蔓延半个中国,一直觊觎我国东北沃土的沙俄、日本乘机借口保护侨民,意欲派兵进驻东北。此时此刻,我大东北到了危险的时候!这时,一位回国效忠的马来西亚华侨挺身而出,走上抗疫前线,成功粉碎了日俄抢占东北的阴谋!今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位英雄——伍连德及其事迹。1910年11月9日,疫情起于傅家甸(今道外区)。当地一位农民抓到一只土拨鼠,把肉吃掉后,想去卖鼠皮,结果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没几天就病死了。很快,周边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死去,到了12月,疫情已经席卷吉林、黑龙江两省,到处都是来不及安葬而被弃的死尸,而且疫情大有蔓延半个中国的趋势,一时间,人心惶惶。当时东北三省所拥有的西医加起来不超10人,虽然有很多中医积极参加抗疫,但因不懂现代医学,在疫情中相继殉职。沙俄、日本觊觎东北已久,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他们以保护侨民为借口,企图以接管抗疫工作为名派兵进驻东北。紧急关头,时任清廷外务部右丞的施肇基举荐了年仅31岁的伍连德担任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统一协调东北鼠疫防疫工作。为何施肇基敢于举荐年轻的伍连德担此重任呢?原来在5年前即1905年时,施肇基考察英国的时候就遇见了伍连德,得知伍连德1903年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年仅24岁,还是同届第一名。在细聊中进一步得知伍连德乃北洋军属和烈属,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伍连德博士毕业后曾回到马来西亚应聘医生职位,英国来的招聘官对他说:“你完全够格,但你不能做行政医官。根据规定,只能由纯白种人担任。”这句话深深触动了伍连德,让他从此意识到只有中国才是自己真正的祖国,于是28岁这年毅然选择回国效忠。伍连德临危受命,迅即赶赴东北。当他看到遍地尸体,立刻意识到,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当务之急是“必须马上找到疫情根源”!他立刻找了一具女尸,是傅家甸一名嫁给当地人的日本女人。要做解剖分析时,却遭到了重重阻碍,因为民间的观念是:死者为大、入土为安。而且,法律也不允许。伍连德于是向当地总商会借了一个房间,与他的助手秘密解剖尸体。几天后证实是“鼠疫杆菌”,而且全球提出“肺鼠疫”概念。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例有记载的尸体病理解剖(在伍连德的推动下,北洋政府于1913年发布文告,准许了医学尸体解剖)。紧接着,就需要实施疫情控制措施:阻止传播!可当时春节将至,人口流动正在增多。伍连德立刻决断:封控疫区,停止铁路运输。他的解剖实验还发现,鼠疫通过口腔飞沫也能传染。必须立即阻断!可遍地是人,能封控疫区,也能停止运输。怎么限制活人说话和交流呢?伍连德居然想出了办法,用两层纱布折叠成方块,内置吸水药棉,做成一个成本才不到3分钱(当时国币)的口罩,用来戴在脸上,遮住口鼻阻止飞沫。可当时,紧急征用来的护士、消毒工和埋葬工,并不理解,于是把这个纱布口罩挂在脖子上,没有阻断疫情,还是有很多人相继感染、死亡。当时随行的一名法国医生也认为这个纱布罩“简直太荒唐了”,拒绝戴在脸上,不久,就死于感染。这个后果,让大家认识到:戴上这个纱布、能保命,这个口罩才得以迅速推广,像现在一样,满大街都是戴口罩的人。因此这个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纱布口罩被人们以发明者姓氏来命名——“伍氏口罩”。伍连德还根据疫情走势,给当地管理部门和军警,建议了多种抗疫措施,比如:佩戴不同颜色的徽章来区别重疫区和轻疫区,入户检查及时发现重症病人,医院内部根据病情程度分区管理等。在伍连德率领下,截止1911年3月1日的午夜,不到四个月,这场震惊中外的疫情抗战,就获得彻底胜利。以他为首中国人为主的一支小小防疫队伍守护和挽救了无数的中国人,也粉碎了帝国主义勾当。伍连德从28岁至58岁,大半辈子都为祖国效劳,正如他在自传《鼠疫斗士》序言中所言:“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2019年,《柳叶刀》以他的名字发起“威克利•伍连德奖”,向这位抗疫斗士深表敬意。作者:板仔马头

3、东北的鼠疫事件

100年前中国东北爆发鼠疫,一个月死亡一万人,死亡人数没有欧洲黑死病那么多,过程却异常凶险,比新冠还要可怕!有人说,谁能治好这次鼠疫,谁就是拯救全人类的英雄。1910年10月,一批北上闯关东的贫民在俄罗斯以捕捉土拨鼠为生,他们将拨下来的土拨鼠皮染色加工,假冒貂皮卖钱,以土拨鼠肉和雪水为食。然而不幸的是,这批人中就有人感染了鼠疫病菌。10月25日,一名接触过貂皮商人的客人来到满洲里边远小镇的一家客栈后,突然出现发热咳嗽和吐血的症状。随后,客栈的客人们突然接二连三地被感染身亡。10几人的离奇死亡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人们只当这家客栈是个凶宅,避之如同恶鬼,却没有想到它居然是瘟疫的源头。仅仅半个月后,鼠疫就已经蔓延到了整个东北三省。这次鼠疫有多凶险呢?与如今的新冠病毒对比,东北爆发的鼠疫更加可怕。因为它不仅和霍乱并列为中国甲类传染病,而且在历史上已经爆发过两次疫情,每一次都夺走了5000万-1亿人的生命。东北鼠疫同样来势汹汹,不仅半个月就危及整个东北三省,而且威力也巨大。感染鼠疫的人,全身皮肤呈现恐怖的黑紫色,一旦感染几乎必死,很多家庭因此被灭门,每个月至少有1万人死亡。其次,这次的鼠疫爆发在当时工业化程度高,也是铁路建设发达的东北地区,恰好又临近春节,万一闯关东的人从东北一路南下,不仅北京要沦陷,整个中国都可能被波及。甚至由于各国列强都在中国活动,国外医学悲观地预计,万一他们要赶在圣诞节之前回国,那么鼠疫就有可能传播到全世界。也正因此,才会有人说,谁能治好这次鼠疫,谁就是拯救全人类的英雄。而与此同时,外国列强试图以此为契机,霸占东三省主权。日俄两国以清华增幅无法处理疫情为由,向清政府提出要求独立主持东北防疫事宜地通知。如果清政府答应了这个要求,东北地主权就再也不是中国人的了。而更大的危机在于,这次鼠疫与500多年前的欧洲黑死病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的黑死病主要是老鼠将鼠疫杆菌传染给人类的,所以主要通过灭鼠就能控制疫情;而这一次却主要是鼠疫杆菌通过人类之间互相传播,防疫工作显然要更加困难。就在这个危急关头,时任外务部右丞的施肇基在清政府的批准下,决心让中国任自己控制疫情,而对于这个人选也毫无争议,非伍连德莫属。伍连德,字星联,祖籍广东台山,1879年出生于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并于1896年荣获奖学金,成为第一个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的中国人。7年后,年仅24岁的伍连德获得剑桥大学5个学位,其中就包括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2月22日,疫情已经相当严重,伍连德接到施肇基的请求后,没有犹豫,带着一个助手坐着北上的火车就来到了哈尔滨。伍连德下车后立即展开疫情调查,并且顶着压力,秘密开展了对病人的解剖,首先确定了鼠疫疫情。然而,在这之前,一名日本医生早已对当地几百只老鼠做了解剖,并没有发现一例携带鼠疫杆菌的。况且,正值冬季,老鼠早就躲起来了,怎么会突然大面积传播瘟疫呢?日本医生和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法国人梅斯尼都没有在意这一点,他们凭借自己曾经控制鼠疫的经验,都认为灭鼠是疫情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伍连德却认为事有蹊跷,并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这次疫情很可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飞沫传播的新型鼠疫——“肺鼠疫”。然而,这个猜测并没有受到法国人的关注,梅斯尼依然坚信只要不用皮肤直接接触病人就不会被感染。于是,他穿戴着厚厚的白袍和橡胶手套开始调节病人,唯独没有佩戴口罩,以至于终被病人传染身亡。这一下,不只是全国人被震惊,连外国人也都不敢轻视这次疫情了。伍连德这次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了,他首先制造了一种用双层纱布和一块吸水药棉缝合的简易口罩,并将口罩发放给所有人。随后,伍连德运用自己学到的防疫知识,发现北方房屋通风不畅的问题,于是将病人全部转移到火车车厢、防疫医院和隔离所,为所有人提供检疫和消毒服务。第二年1月,伍连德顶着“入土为安”的舆论压力,经过清政府批准,将被感染的尸体火化,疫情才逐渐被控制下来,并于4月彻底肃清疫情。这次对紧急疫情的处理,不仅让中国摆脱了拜占庭帝国和欧洲中世纪死亡上千万人的命运,也让外国列强看到了中国人凝聚力。而伍连德在举世闻名后,却选择默默退出大众视野,开始组建更加专业的鼠疫调节团队。当10年后鼠疫再次来袭时,伍连德再次率领专业团队,以5000多人死亡的较小代价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在100年前,穷困的中国尚且能够战胜战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鼠疫,相信如今我们同样可以战胜新冠疫情!#大有学问##1910年鼠疫下的哈尔滨,是什么样的##伍连德#

4、东北鼠疫伍连德

1910年11月东北爆发大规模鼠疫,半年内死亡竟超过60000人,本对东北虎视眈眈的日俄争当指挥官,没想到却被一位华侨狠狠打脸。东北地区突然爆发神秘瘟疫,短短时间内竟导致60000人死亡,流离失所的人更是无以计数,而东北作为铁路的中心汇集区,瘟疫随着铁路线不断扩散,隐隐有席卷整个中国的苗头。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伍连德博士任命为全权总医官前往东北调查,他很奇怪的是,作为严重的哈尔滨地区竟然只派了两名西医和五名护士,可见对疫情的轻视。为了尽快弄清楚传染源和传染方式,伍连德主张进行尸体解剖,可当时大家都认为解剖尸体是对死者的大不敬,都不愿意。可是不解剖就没法查清传染源,伍连德终于找到了一名病亡的日本女性,终于确定了这场鼠疫是由鼠疫杆菌造成的,他确定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现在重要的就是要区分开不同程度的感染者,进行隔离调节。紧接着伍连德紧急调用了120节火车车皮当隔离医院,相对应的采取以下措施:一、将鼠疫重灾区傅家甸按情况分为四区,每区由一位医药大员主持,并加上足够的助理员,从事挨家挨户检查工作。如果一旦发现患疫病人,马上送往防疫医院,并隔离其亲属。二、由医药专业人员担任原来警察进行的检测工作,对感染者情况进行初步分类。三、对人口实行严格交通管制,从长春调1600名步兵来哈尔滨。四、征募600名特别警察,帮助医生,做些辅助的防疫工作。五、居民行动规则:每区居民分为白、红、黄、蓝四区,佩戴不同的肩章,驻军和居民只能在本区范围内行动,外出或进入,都需要申请特别通行证。城外士兵也不例外。此外配备12辆马车,用作运送病人和死者;担架16副,用来抬送病人。城外有1200名兵士,城内有600名警察,都准备着为结束这场鼠疫同心战斗。看到这样的防疫措施,是不是有莫名的熟悉感,没错,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神州大地时,我们就这样做的。可叹百年前的伍连德博士,作为总指挥是有怎样的学识?这就得从他的学医之路说起。1879年,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他从小聪明好学,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1903年,伍连德以有关破伤风菌的学术论文,出色地通过了剑桥大学博士考试后,被授予医学博士学位。他学成回到马来西亚,拿着剑桥大学发的奖学金,研究热带病,开了家诊所,过上了富足生活。虽然伍连德出生在一个华侨家庭,但是从小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想学成报效祖国,依然接受了袁世凯的邀请,回国担任天津陆军医学堂副校长。在执行的过程中,他看到待葬数量太多了,尸体排起长龙。而这些病尸掩埋其实并不安全,于是乡政府提议集体火葬,以绝后患。1911年2月份火化了1416具尸体,其中一千具是从坟墓里挖出来的。而从这天起,死亡率慢慢下降,在伍连德地严格要求下,不到4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伍连德以其丰富的学识,按科学办事的精神与卓越的组织才能,受到政府的信赖和国际医学界的赞赏。清政府为表彰其功绩,授予陆军蓝翎军衔及医科进士,一跃成为国内外防疫科学的。人怕出名猪怕壮,伍连德成了政要眼中的香饽饽。而伍连德一心放在公共卫生防疫上,并不想成为谁的私人医生或特医。相传副总统黎元洪为聘请他为特医,送他一颗名贵的鸽血红宝石,伍连德知其珍贵无比,和妻子商量后并没有接受;当蒋介石提议让他担任北化陆军医务主任,负责整个北伐部队医务部,他也以耗精力为借口婉拒了,他的妻子李淑贞告诉他:伴君如伴虎,你好离政治和军队越远越好。”他在防疫中为了更好地防护和保护同伴,发明了“伍氏口罩”,这种口罩采用两层棉布,制造简单,材料易获得,成本很低。这是口罩在中国出现,刚开始还受到其他人的质疑,认为佩戴它并无效果,结果却命丧于鼠疫中。可见,伍连德的口罩和分餐制为公共防疫开创了先河。伍连德还专注于中国医学教育和发展。他先后创建2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包括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参与协和医院的建设。梁启超曾撰文高度评价他:“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他在中国医学、中国防疫史上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第一个担任国际医学会议主席的中国人,第一个在《柳叶刀》发表论文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更重要的是他出生在国外,却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爱国思想。他至始至终说:我是中国人。”至此,我们已经戴口罩三年,眼下也迎来了新的契机,让我们致敬防控先驱伍连德博士!瘟疫与人类的故事还在继续,但我坚信,终究会有春暖花开的那天。#历史# #国士无双# #人物##东北鼠疫简介#

5、东北哈尔滨鼠疫

老照片上色?大清医圣夫妇,晚清东北鼠疫终结者?1910年10月,沙俄西伯利亚地区爆发了鼠疫,俄国政府了解鼠疫的危害,不愿采取任何救治措施,强制撵走了患病的中国劳工。所以,当这些劳工回到东北老家后,导致东北爆发一场持续六个月,席卷整个东北的大瘟疫即“鼠疫”,死亡人数高达6万人!当疫情牵动全国人们神经的时候,一位和今天“钟南山”一样的人物出现了,不仅拯救了四万万国人,更是替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保住了东北。?1911年5月由于在这场防疫中出色的表现,摄政王载沣代表宣统皇帝在紫禁城召见伍连德,并赏蓝顶戴,赐进士出身,授二等双龙宝星勋章。医务人员获此殊荣,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伍连德在进宫的前一日还被授予北洋新军军医协参领(相当于少校军衔)。?1935年,伍连德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在马来亚的槟榔屿逝世,享年82岁。?注释:本图由淝玄威震江东阁团队“利苍侯爵”即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常先生进行修复及上色,服饰勋赏参考原品上色。由于资料缺乏,对部分内部靠黑白对应彩色表的方式来染色的。照片修复上色劳动成果,版权所有,转载借用请注明出处与作者,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老照片# #话题吧# #文史知识局##东北鼠疫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