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北京头条#北京 西黄寺博物馆(四)慧香阁 藏经殿慧香阁又称后罩楼,系西黄寺博物馆的核心建筑之一,两层共计房间五十间。一层有藏经殿,二层为班禅行宫。1780年,乾隆皇帝七十大寿之际,邀请六世班禅赴京,自西藏扎什伦布寺启程,经长途跋涉,六世班禅至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为乾隆祝寿,之后来到北京,于九月初二驻锡西黄寺。在寺期间,班禅多次觐见乾隆帝,并在寺内讲经说法,同年十一月初二,班禅因病圆寂于西黄寺,乾隆皇帝下旨修建清净化城塔以纪念其功德。六世班禅圆寂后,法体在西黄寺停留百日,此后还回扎什伦布寺。西黄寺博物馆常设展览有六世班禅展,藏传佛教三级学衘展,乾隆御笔石刻展,清净化城塔展等。馆内藏品有塔藏文物,法器法物,佛像、唐卡、经卷等,展示品类繁多,丰富精美,反映了西黄寺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图十四至十八为手机拍#北京的寺院之美#
2、藏经殿读音广济寺,位于安徽芜湖镜湖区的赭山西南麓,广济寺原名永清寺,俗称小九华。邕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7年),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改名广济寺。殿宇依山构筑,自下而上有天王殿(又称“山门”)、药师殿、大雄宝殿(又称“大佛殿”)、地藏殿、藏经殿、广海寺、广济寺塔,共有88级台阶,四重殿宇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后殿比前殿高出数十米。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天王殿内是十米多高的弥勒、韦驮像,两侧是哼哈两金刚。药师殿正中供奉着药师佛,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医治众生病苦,消灭延寿。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三尊大佛,左右各有一尊配像,两边是十八罗汉。上一层为主殿——地藏殿,两旁护以铁链。该殿是寺内具特色的建筑,它仿照九华山的肉身宝殿式样建造,正中供奉着地藏菩萨像,高达12米,十分庄严。殿前一株芜湖广济寺银杏古树,为宋代所植,至今枝繁叶茂。地藏殿西侧,有一栋两层阁楼“滴翠轩”,传为宋朝书法家黄庭坚隐居读书处,楼下墙上嵌着许多碑刻。相传唐开元七年(719年),24岁的新罗太子金乔觉云游中华抵芜湖,先到褐山,后到赭山,曾在此开坛讲经说法3年,后定居九华,世称金地藏。唐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为九华行宫颁赤砂金印一枚,重八斤八两,印纽饰以九龙戏珠,刻阳文“地藏利成方印”,另刻有“唐至德二年”字样。旧时凡朝九华山者,必先于此尊请“地藏利成金印”之后再去九华山,故其又有“小九华”之称,为佛教朝拜圣地,历来香火旺盛。广济寺与普济寺、能仁寺、吉祥寺并称为安徽四大名寺,而以广济寺为首。1983年,该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坐落于“九华行宫”后院赭塔(广济寺塔)为醒目。该塔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塔高五层,飞檐铁马,八面玲珑,每层外墙嵌着佛像砖雕。传说大风曾将塔顶吹落,雨漏不止,一日突然飞来一口大锅扣在塔顶,从此不再漏雨。“赭塔晴岚”为芜湖古代八景之首。被赞誉为“尺幅绽红萧寺嵌,松竹阴中孤塔白。”「#安徽」 「#寺庙」
3、藏经殿景点藏经殿始建于南北朝陈废帝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原名“小般若禅林”,是南岳开山鼻祖慧思和尚道场。传说慧思和尚在海印禅师启迪下,与南岳山神弈棋得胜获得福严寺宝地,创建了“般若禅林”(因慧思善于讲演《般若经》,故寺以此为名)。后来“般若禅林”法徒云集,香火甚旺。慧思和尚潜心钻研佛学,为了不被打扰,于是离众独居,选择了这处清幽僻静之地,创建了一坐小寺院,名曰“小般若禅林”,以“小”与山中的“般若禅林”有别。而后历宋、元两朝,至明朝太祖朱元璋赐《大藏经》一部,藏于该寺,便改名为“藏经殿”。#藏经殿简介#
4、小说藏经殿大同华严寺和蓟州独乐寺、义县奉国寺同为辽代三大寺院,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分上、下两寺,建筑分布在南北两条中轴线上。由于契丹人崇拜太阳,辽代寺庙大多坐西朝东,作为辽代皇家寺院的华严寺自然也保持了这一特点。华严寺自建成后屡经战火破坏,如今只有上华严寺的大雄宝殿和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两座辽金时期建筑留存。大雄宝殿早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后毁于保大之乱,后重修于金天眷三年(1140年),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是现存大的辽金时期的佛殿建筑。大殿正脊上的一对鸱吻,北面的是金代原件,南面为明代制作,这对鸱吻高4.5米,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上大的一对,甚至高过故宫太和殿的(3.4米)。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为华严寺内历经多次战乱仍幸存至今的辽代建筑,殿名以其功能命名,即佛教的藏经殿。薄伽教藏殿内供有29尊辽代彩塑,其中一尊合掌露齿菩萨像体态优美,形象生动,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殿的后窗还有五间“天宫楼阁”,为仅存的辽代木构建筑模型,但殿内已用护栏隔开,只能在华严寺公众号的“全景漫游”中欣赏。下华严寺中还有一座华严宝塔,是根据史料记载,按照辽金时期营造方式所建。塔中有一座地宫,其中供奉着元代主持重修华严寺的高僧慧明法师的舍利,四周墙壁上供有1000多尊佛像,因此也称为“千佛地宫”。宝塔高43.5米,登上宝塔,可以一览华严寺的全貌,也是个不容错过的体验。
5、藏经殿在哪个峰七绝南岳衡山:驾坐水帘大盛称,筋斗祥云登祝融,取得真经藏经阁,方广峙内诵经声。特此注明,南岳衡山,四大景点: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诗中用孙大圣带出,以供揽赏。
6、藏经殿介绍山西柳林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香严寺文章转山西柳林县政府网站香严寺位于山西省柳林县城东北隅的小山岗上。又称香严院,俗称阁则寺。据载,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年)赐名香严寺。金、元、明、清及民国年间均有修葺。现存大雄宝殿为金代建筑,天王殿、毗卢殿、十王殿、慈氏殿、东配殿、七佛殿、观音殿七座建筑为元代所建,余皆明代所建。寺院坐北朝南,东、西、南三面临崖,由东西向并列的两座院落组成,占地面积6160平方米。东院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大雄宝殿、毗卢殿;两侧为钟、鼓楼、东配殿、七佛殿、观音殿、十王殿、慈氏殿。西院中轴线上依次为藏经殿、崇宁殿、七佛阁;两侧为膳房、僧房等。天王殿为面阔三间,进深四椽的悬山顶建筑,平面呈长方型,坐北面南,偏东 20 °。梁架结构为元代风格,斗拱及其他瓦作、小木作为清代风格保存较为完好。大殿的柱头科,平身科斗拱均为单昂三踩斗拱一种形式。柱头有较为圆润的卷刹,柱头科与平身科斗拱仅后尾由搭牵的存异而相异;平身科上施真下昂。在正心瓜拱与外拽厢拱之间设置如意型拱。此二例均为罕见。大雄宝殿位于中轴线上天王殿与毗卢殿之间,为金代建筑,是该寺中现存早的建筑之一,大雄宝殿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的悬山顶式的建筑。该梁架为厅堂式六架椽屋前后搭牵,四椽伏用四柱,为金代建筑常用的梁架结构。后槽金柱采用了减造柱,大额杭横跨二次,稍间脊部七八举,前檐部,后檐部为五二举;平均檐为五六举,后檐不施飞子。总体举架较陡,也是该寺内建筑举架大的、殿内现存完整的元大德二年(公元碑 51 年)青砖雕刻的佛龛 108 块砖雕。其工艺实属罕见。毗卢殿是寺内主要建筑之一,也是寺内元代群体建筑的代表。位于中轴线北端。该殿为面阔五间,进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式建筑。明间、次间前部作廊。周置五铺作斗拱 36 朵。柱头卷刹,内金柱前四根与檐柱相对,柱顶石为园柱体,而侧开槽,为装修所用。内根后两根,采用了减柱法、移柱法。前内柱头作为栏额与普板仿两稍间作丁伏梁插于次间内柱;后内柱柱头亦作栏额、普板仿,两侧穿西伏梁,前后丁伏梁上作转角四铺作斗拱一朵,上承四椽伏。后内柱头作斗口跳斗拱承四椽伏梁上,另一头置于前 内额普板杭上的斗口跳斗拱上。梁头上置内中平椽、梁头挑出耍头,置外中平椽,驼峰呈陶瓣形。
7、藏经殿因何而得名五岳五湖选自—《幼学琼林》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润之丹阳,巴之洞庭,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有的书中是这样写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鄂州之洞庭,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之五湖。译文:东岳的泰山、西岳的华山、南岳的衡山、北岳的恒山、中岳的嵩山,这是中国著名的五大高山。饶州的鄱阳湖、湘阴的青草湖、润州的丹阳湖、巴陵的洞庭湖、苏州的太湖,这是中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详细介绍:一.五岳:1、东岳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风景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等。2、西岳华山: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3、南岳衡山:素有“五岳独秀”和“文明奥区”之称。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古称南岳“四绝”。4、北岳恒山:集“雄、奇、幽、奥”特色为一体,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5、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南依颍水,北邻黄河。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二.五湖:1、鄱阳湖:是大淡水湖。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湖的西北是避暑胜地庐山。2、洞庭湖: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可以俯瞰洞庭湖的景色。3、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湖区属江苏省。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大的湖泊,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4、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流入洪泽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5、巢湖处于安徽省江淮丘陵的中部,东西绵延一百八十里,环湖四百余里,占巢湖市,庐江,肥东,肥西和合肥四县一市境地。#头条星闻官# #我要上 头条# #平顶山头条#
8、藏经殿佛像山西大同历史名城大同市,据守晋冀蒙省界。古时北魏都城郡,雁北边关御敌前。千年古都风水地,观光游览多古迹。全国石窟有多处,云冈石窟在前列。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洞窟四十五。气势宏伟造型美,开凿公元五世纪。大小石龛超二百,石雕造像五万余。五头六臂乘孔雀,三头八臂骑黄牛。乐伎舞伎有动感,雕刻精细手法奇。世界遗产登名录,首批景点五A 区。市区西南华严寺,建于辽代重熙年。坐西向东上下寺,面积六万六千平。大雄宝殿在上寺,矗立四米月台上。周围勾栏三牌坊,左右六角钟鼓亭。殿内塑像五方佛,二十诸天两侧立。巨型壁画二十幅,描绘人物五千余。相距不远下寺院,薄伽教派藏经殿。二十八间藏经柜,天宫阁楼共五间。绫锦装裱是上品,藏经一万八千余。东街路南九龙壁,建于明朝洪武年。曾是代王府照壁,距今已有六百年。九龙飞腾跃壁上,壁身两侧日月图。壁顶彩色琉璃瓦,基座浮雕龙戏珠。龙壁整体构图美,一幅完整五彩图。今日煤都名远扬,耿公仿古造新城。一轴双城巧设计,恢复原有古城墙。街区命名用典故,彰显文化有底蕴。1970年后,多次到大同。2021年1月22日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