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的简介(欧体的由来)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8 13:58:55 浏览
1、欧体的由来

这两天忙没有动笔。所以发了三张前两天临写的。第一张是临欧体楷书。第二个鲜于璜。第三个是书谱。对楷书隶书虽有涉猎,但无甚喜欢。发上来凑个数。也希望得到各位网友的指教。对于欧体其实我接触了有二十多年了。从我教书法就开始认真的去了解了。欧体九成宫是规范的楷书范本。也被誉为第一楷书。原大一元硬币左右。算上中楷。过多的介绍就不赘述了。相信大家都有了解。我想说一下我临习的想法。书法临帖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能不能有所收获的环节。临习一本字帖好带着思考去学习。我临习的时候是如何思考的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仅供参考。首先纸是六尺屏。一个字应该有十几公分大的。如果按照原贴去临写把它放大,那么写出来的字它一定是空洞的。因为笔画变大了,线条拉长了。都是一根长长的直线。艺术不是直白的,要有变化的。所以对于这么大的字临习,我个人想到的要加一些魏碑的东西进去。因为欧体的祖母是魏碑。如果以魏碑的用笔去临习应该不会单调直白。起收笔也是做到即可不必计较过多的细节。结字上我保留了欧体的瘦长、向背、重心偏上的风格。字的感官上和原欧体对比就少了一些严谨束缚,多一点随意放松。所以一眼看上去还是欧体但又略微有点不同。这就是我临习时想去改造的方向和思考。至于还有那些不足也请大家多多指教。大字以势取胜,小字以精为妙。这是我的看法。所以观赏一幅作品不要觉得的像就是好的。重点在于意。得意忘形贴切。有继承有创造这才是临贴要去做的。我们都是复印机,那么书法该如何前行呢?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你为什么一定要抛弃自己完全臣服于别人呢?我们需要的是百花齐放不是千篇一律。我们需要的有思想的书者不是没有主见的复印机。当然对笔墨没有基础的有思想性的乱写才是所谓的丑书。浅谈一些和大家共同学习。水平一般能力有限。大家多多指正,多多包涵。

2、欧体简介

【人物访谈】10:邮政小哥王海宾的书法情结(一)张秉文【艺术简介】王海宾,1974年3月出生,大专文化。 北京市石景山书法家协会会员,入选北京市新阶层人才库,社会艺术水平考试书法教师资格(高级)。2015年10月,荣获第十届首都职工文化艺术节《祖国颂》翰墨情怀书画展优秀奖。2017年10月,第十一届首都职工文化艺术节《祖国颂》翰墨情怀书画展优秀奖。2012年11月,纪念菲国开教大师性愿长老圆寂五十周年暨弘一大师圆寂七十周年书画邀请展作品入编并被永久收藏。2012年12月,第二届中国民间书画精品大赛优秀奖。1995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散文《晚春的夜景》荣获三等奖。2013年,《邮政周报》和《北方周末》专刊发表部分散文作品。2016年10月,石景山区书画摄影大赛一等奖。一、受家庭熏陶,小时候就爱写字问:从媒体介绍知道你从小就爱好书法,具体点说受什么环境、什么人的影响,使你很早就爱上书法。答:在我五六岁时我哥他们学校有写字课,他在家练习写字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看,很是好奇。等他写完了出去玩以后,我就拿起笔来信手涂鸦。这也算早接受的书法的诱因吧。当然还有家庭的大环境熏陶。我爷爷字写的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村第一任d支部书记。我父亲字也写得很好。我三叔是中学教师写字也好。再往上追,我们家祖上是开私塾的,远近闻名,教出来好多优秀学生,还有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从这些情况来看,我爱上书法艺术是有家传基因的。问:现在还能想起小时候写字、胡乱涂鸦的故事吗?答:记得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哥刚刚临完帖跑出去玩了。我就在他刚刚写完的作业上开始写起来,把他的作业本都涂成黑压压一片,遭到了父母一通斥责。当时哭了,过后还是觉得终于拿着大毛笔挥洒了一回,内心很是洋洋得意。这样的“恶作剧”涂鸦事件发生多次。现在回头看来我写字不怯场、敢下笔是从儿时涂鸦开练的。问:上小学、读中学你的书法爱好得到了发挥还是被文化课程冲淡了?答:在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到中学遇到了我的第一位书法老师杜长荣先生,在他的教导下开始临帖和笔法学习,主要写欧体和颜体。一般都是晚上在家自己临帖,第二天课间找杜老师批改指导。这个阶段,我在班里担任宣传委员,我的书法特长得到了大的发挥。这样持续了一年多,杜老师要调走时把我推荐给谷湛泉老师,继续学习书法,写楷书颜体,一直到中学毕业。

3、欧体的特征和特点

《古镇轶事》六十一(书艺往事)“人生无常,常无人生”。感叹岁月静好,时光如梭。那一日忽然想起难得的一件书缘,恍恍惚惚之间,转眼便己过去了四十多年。解放前我家是千年古镇的书香门第,早些年客厅几案之上挂着大中堂山水竹石图、两侧是七字对联,橱柜里满是线装古籍。听父辈们说他们小时候都是在私塾读书。除了古文诗词外,毛笔字乃是必修课。大伯二伯一个学颜真卿,一个学欧阳询。我父亲写的是柳公权,以后弟兄几个在地方上都亨有文化和书法名声。特别是在江苏如东经营老字号《延龄堂》药店的二伯一手飘逸的欧体行书更是潇洒自如。有一年暑假我去如东二伯家玩,他知道我也喜欢书法便在我面前吹牛说“如东大半个县都知道我朱老先生的书法大名”。我那时候小,也不懂评价书法水平的高低,是信、也不信?不过当时如东地方上好多桥樑,窑厂大烟囱,店铺店招确实是二伯欧体行书的手笔,可见也不是夸张?好多年又过去了,等我的书法理论,书法实践,书法鉴赏,书法水准到了相当层次以后,才发现父辈们除固守传统太深外,始终没有冲出古人的藩篱,更不要说形成个人风格。充其量也仅仅是县乡镇级别的书法家而已?由于弱冠时受父辈文化的耳濡目染,我小学时便喜欢上了古文和书法。俗话说“正人先正字”,楷书是入门第一。当时专注唐代楷书,也就是砖石废纸上写写,父辈也没有教学方法,照搬私塾老先生的一套,时间长了也没多大进步,只是仍然坚持喜欢,每天不涂抹几下便浑身不自在……上班以后,我是古人也追,时人也写。喜欢书法的热情不减,当时再也不满足于少时楷书基础,转而青睐于妍美的“二王”和赵孟頫行书以及汉魏碑碣、六朝摩崖石刻、两周金文等。那时候工资低买不起宣纸,弄点旧报纸写写就已经很奢侈了。看到单位里有废弃光滑的贴塑板便检了请同事锯上几块一米来长,三十公分宽的长方形板,毛笔墨书以后再去自来水笼头冲洗,反复轮换,太阳下晒干后再写,但终究没有纸上写得痛快?看到单位发的福利卫生纸可以写,虽然小但比贴塑板视觉效果好多了。于是一张张卫生纸便成了书写的纸张。写完后再一张张铺平,干了以后照样可以当厕纸。谁知后来竟成了同事们的笑料,说卫生纸写黑了不是把屁股也擦黑了,顿时引起哄堂大笑,我也闹了个大红脸。其实真不碍事,墨汁干了并不影响如厕。当时我在工会工作。有一天财务部的美女小罗拿了几本书私下找到我,说是送给我学习。上手一看,有老版本的《辛稼轩词汇》,《唐诗三百首》等。但其中有一本品相的清代碑拓,小罗说是祖上家传,习完还得收回。但总归是同事真心相助,内心还是感激不尽。此本碑拓因年代并不久远,加上拓工极好,黑底白字,凹凸有致,品相。碑文书写者名顾济,江苏无锡人氏(1820——1873)清代光绪年间官吏,官至安徽候补同知,书法功底不凡。全碑一派“王赵”遗风,韵美非凡。纵观此本顾济行书碑拓点画饱满圆润, 用笔粗细变幻, 结体端正, 字形秀美, 章法整齐规范, 有庙堂之气。全碑集各家所长, 大方雍容, 温润平稳, 体现出强烈的“中和”之美,确是“王赵”正脉之传,阅后使人爱不释手,掩卷入梦?可见历朝历代要想在朝廷为官,书法的水准的高低是入仕的重要标准之一。四十多年前,宣纸这种耗材是用不起的,心里想着同事的碑拓早晚得还,便想认认真真临写二本留下纪念?奈何囊中羞涩买不了宣纸,便用价廉的黄色毛边纸和普通的白纸裁剪临写后自己装订成册。黄色毛边纸墨写还有稍许晕散效果,毛笔在白纸上墨写太光滑就难入纸了。后来黄色毛边纸临写的那一本朋友拿去古玩市场换了几百元卖了,留下的便是白纸临写的这一本一直保存至今。如今每当看到这本四十多年前用白纸临写的字帖不禁百感交集。好在自己矢志不渝,守正出新,于楷书、行书、隶书自成一家,书法作品先后多次在比赛获奖并与1995年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和2008年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有缘。教学书法三十五年,各年龄段学生数百人先后在学校、区、市、省、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奖。另外还有学生考取全国美术学院三甲之一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系及安徽师范大学书法系本科等。有一年南通日报用近半个版面介绍了我的书艺人生,居然让好多年没见面的启东堂兄,大伯家儿子无意之中看到了,于是通过报社查到我的电话,激动的称道我传承了祖辈的书香家风。“书法情,书法事”,思来想去,书来写去,数十年离自己喜欢的书法艺术一直很近,很近,而距世间的繁华和浮躁却始终很远很远?是不是至今才觉得解不开书法情结几十年,而没有白忙活一场呢……?2023年琴书侣写于南通笔雀铜瓦斋

4、介绍欧体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名家大作。作者简介:中国周原慎独斋斋主,诗人、国家一级书法师。1942年出生于陕西扶风法门镇。曾从事教育、宣传工作多年。自幼酷爱文化艺术,长於诗文与剧作,青年时代所编《红色女教师》、《枯木花开》、《入伍之前》等剧本。曾在中国西府一带上演,颇受群众欢迎!先观照道碑、墓碑习字;读书后临颜摩柳。从中山书画学院书法系研究班毕业后,师承中国欧阳询书法研究会会长田英章先生,苦学欧体技法,多年临池不辍,潜心研究,融会楷书诸家,并独创新意,自具一格。#心动的瞬间#

5、欧体介绍

经典老字帖免费分享PDF格式电子版。《楷书技法》是1992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楷书书写基本技法,对执笔、运笔、笔画造型和结体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结合楷书艺术流派的特点,做了深入浅出、要言不繁的解释。该书共分 15 部分。首先概述了汉字字体与书法书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相互影响,为划了汉宇演变和书法发展的历史轮廓。接着介绍了墓临碑帖的方法、书写的传统用具以及书写姿势。对执笔、运笔方面的方法、要领等,也做了详细介绍。该书重点部分是讲解笔画造形方法,结体方法,并例释欧体36法。对唐宋元各代著名书家的楷书碑帖做了介绍。专题论述了几位有代表性的书家和他们的楷书作品。编者还选辑了20 种楷书碑帖图录附于书后。本书资料翔实,观点明晰,图片丰富,既便于初学者白学入门,又可供初级书法教学作救材之用。对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提高基本功水平,欣赏水平,以及拓宽书法知识领域,都不无帮助。无论青少年,还是离退休老人,只要有兴趣学书法,一书在手,便可无师自通。#书法教学 #毛笔字 #硬笔书法 #毛笔#书法

6、欧体的资料

欧阳询沉寂千年的楷书,书法界极少有人知道,现在是故宫的一级藏品!在当代的书法界,“欧体楷书”很火,其实这种火,主要是两位田老师的功劳,在很大程度上让更多人拿起毛笔的同时,也让一些人对于书法的认知产生了某种与古代传统书法不一致的错位。所以如果学习“欧楷”的话,终还是要深耕欧阳询,在深耕欧阳询的基础之上倘若能够进入晋人门户,同时又能够上缀魏碑诸刻,方能有所大成。尤其是对于欧阳询楷书的不同风格的精微奥妙之处,要有足够深的体会,才能够真正摆脱“美术字”的弊病。学书法要从经典学起,要针对一个名家下苦功夫,学习欧楷更是如此,要对于欧阳询有着足够深入的了解,欧阳询生平的传世作品,欧阳询的书法源流,以及后世学欧大家,都要全然知晓。尤其是欧阳询生平传世的作品,每一件作品的风格,以及优缺点都要有全盘的把握。早年的欧阳询传世仅有一件作品,学习这样作品有成就的人很多,清代的大家翁方纲便是学习此碑的大家,明代的文征明也对此碑有多深入的临摹。此碑的特点是险绝的特点突出,不像《九成宫碑》一样将变化藏于精微当中,缺点就是过于刻厉,同时点画过于瘦硬,没有蕴藉之感,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就是不算很高级。另外就是欧阳询晚年的作品,其中为世人所称道的乃是《化度寺碑》,从书学正统而言,此碑几乎无任何缺点,无论是用笔之变化,还是点画之精微,还是气息之醇和,都足以堪称是“欧书第一”,但可惜此碑如今好的版本“四欧堂本”,能够辨别清楚的字迹,也不过几十字而已,残损过于严重。为流行的一件法帖,乃是《九成宫碑》,此碑的版本固然很多,有“三井本”、“李鸿裔本”、“李祺本”,还有一些清代的翻刻本,比如“田蕴章家藏本”等等,此碑的特点就是将变化融于平整当中,初学者极难领会,很容易让初学者写成美术字,所以初学不推荐。在欧阳询生平传世后的一件楷书乃是他的《虞恭公碑》,此碑在今天的北京故宫当中,有一件残卷,是北宋的拓本,千年以来,一直隐秘收藏,少有人知,书法界极少人知道,而今是故宫的一级藏品。此作就是北京故宫的陈镛藏本《虞恭公碑》。此作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朱氏后人将捐献故宫博物院的版本。从楷书的意义而言,此作那是唐代标准规范的书写范式,八法齐备,清人楷书名家杨宾评此帖:晋唐正脉,楷法极则。王世懋更是直言“虞恭公碑称欧书第一。法以此书,方劲有格,效学者多从此入。”意思是虞恭公碑是真正值得初学入门的版本。此版本一直未曾出版过,深藏于故宫当中。而今,我们经过多方找寻,将藏于故宫当中的这件陈镛藏本《虞恭公碑》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仿,超高清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每个字都与原迹毫无差别。欲购此陈镛藏本《虞恭公碑》,请点击下面“看一看”#欧体的简介#

7、欧体介绍简介

王勃《秋夜长》,唐诗咱们一起读在读诗之前,再介绍一下王勃的家族背景,王勃的祖父是隋朝著名思想家王通,叔祖则是唐初诗人、《野望》的作者王绩,所以笔者多次提到,因为读书条件和家族传承的关系,在古代往往一个大族会出现几个有名的文人,王勃就属于这种情况,本篇我们选析一首《秋夜长》: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这是一首杂言古诗,外在格式很松散,和欧体诗有相似之处,更便于作者思想的表达,但仍然有很严密的内在格式和韵律。和李白一样,王勃无论是律诗还是格式松散的长篇诗,都写得极好,想象力极丰富,当然也有区别,“初唐四杰”为代表的初唐诗,仍然有较多的典故和需要详解的词汇,这是和盛唐诗大的区别,王勃也是如此。秋夜漫长,还远远没有结束,明亮的月光照在秋天的露珠上,折射出清冷的光芒,雄壮的边城和家中的绮阁遥遥相望。前四句就仅仅抓住主题,写军人的妻子在思念丈夫,秋夜显得如此漫长,王勃的诗,音律优美,韵母流芳。“遥相望”承上启下,把秋季的寒冷、粗犷与家中的温柔乡紧密结合起来,遥遥相望,平坦的地势上没有山梁,这里的“川”不是水,指的是山间的平地,你可以想象一条平坦的道路带着妻子的思绪直达边关,季节变换,北风到来之际,大雁向南飞翔,“崇兰”指佩兰,和菊花一样,都是秋天盛开的花,崇兰和时菊用得好,以花香指代秋天,清新特别,不入俗套。“履”一说是“佩”,都很合理,穿上装饰着鸣环的衣服和鞋子,走出长廊,为丈夫在秋夜洗衣服。夜间捣衣,李白也曾在诗中提到过,很符合唐代生活实际,王勃心思缜密,观察入微,在诗中多有体现。纤细的罗裙上凤凰成对,这里的对不是对着,是成对的意思,红色的丝衣上绣着成双的鸳鸯,初唐的诗,用词还是较为华美。调整砧板,胡乱的捣衣,思念丈夫的妻子在那里伤感。笔者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同情军人家属的诗很多诗人都写,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无论诗风豪放还是清新华丽,在写这一题材时,无不用词委婉、忧伤,已经不能用不约而同来说,而是有着无形的默契在里面。自己思念伤感,出征的丈夫在之外戍边,“鹤关”指关中地区的边关,阻断了丈夫的音信,通往绛州龙门的道路很漫长。现在的山西和陕西,是唐代的河东和关内两道,指向边关。丈夫远在一方的天边,家里的冬衣徒然在那里散发洗后的香气。这两句紧扣前两句,思念之意收笔。这首诗很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没有流水账式写思念,而是不断在边关和家中切换,用“遥相望”、“思自伤”等词串联起来,起伏忧伤,不着痕迹。喜欢的小伙伴请关注“秦隋壮志汉唐宣”,品原创小说《大唐十六剑》,唐风诗词,文化旅行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