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荀子简介(孟子荀子原名)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8 15:04:22 浏览
1、孟子荀子原名

荀子与孟子的性善之说之《性恶论》

2、孟子荀子合集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法家认为人性本恶。谁的说法更有道理#首先,你的标题本身是存在问题的,“性善论”的提出者是孟子,“性恶论”的提出者是荀子。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只是荀子的弟子韩非和李斯是法家代表,说是法家认为人性本恶,有点片面。其次人性善恶的评价标准需要相应的参照对比,世间没有的善,也没有完全的恶。人性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东西,善与恶即相互对立,友相互依存,应辩证来看。后,不要高估人性,也不要低估人性。善与恶只是一念之差。

3、孟子荀子的主张

昨晚发了百家争鸣的一个贴后,大家争议比较多,就给我的问题便是商鞅和韩非为啥年纪轻轻的就死了?其实这事儿不是很难回答。因为先秦诸子都是长寿的,孔子大约七十三,荀子大约七十六,孟子和庄子大约八十四,墨子大约九十三,都是寿终正寝。只有商鞅和韩非死于非命,而且正当年富力强。(商鞅五十出头,韩非不到五十),岂非人生悲剧。商鞅,在推行变法的时候,得罪了当然秦孝公的太子的师傅公子虔(直接原因是治太子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来源于此),诬谋反,被秦惠王所杀。他的死证明了一个历史道理:天无情而法无私。其次,受到自己学说影响,他变法以后受到秦惠王鞭笞逃亡时,根本没人敢收留他,因为他自己的观点:所住客人必须出示路条、护照、身份证之类的。而韩非是遭人嫉妒,被诬下狱,服毒自杀。陷害韩非的有两个人,一个人是韩非的同学李斯,他们都是荀子的学生。当学生时,李斯就不如韩非,韩非到秦王嬴政跟前后,嬴政很欣赏,但不太信任他。后来受到威胁,遭到嫉妒。另一个人便是自己,作法自毙。他叫大家如何算计别人,结果自己却被自己的同学算计,死不瞑目。只能说明,当时的“法家”思想是有问题的。包括后来西汉的酷吏张汤也不是死于自己指定的条款?​

4、孔子孟子荀子简介

道理:始终。孟子和荀子的区别就是始终的区别,孟子从源头上谈人性,所以善,荀子从结果谈人性,所以恶。做事要有始终,孟子和荀子都有长处,就是看如何取长补短,我理解的长,应该是一九开,长是九,短是一,没有否定短,但是发扬了九,九就是应该倡导的主旋律,只要主旋律高高飘扬,孟子与荀子的长处都会被吸纳,就可以运用于实践,要不然就是善恶的讨论,没有定数。德治和法治就是治理的综合运用。

5、孟子和荀子的关系

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同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继承了周公的“德”、周朝的礼法,创立了“仁”的思想。抬高了人的价值,比如一直赞扬倡导仁义礼智信,冲破了当时巫、鬼的限制。建立儒家学派,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孟子主要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仁”。主要是在政治和人的价值方面作了“仁”的论证。在政治方面,他明确提出了王朝兴替的标准是人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当政者如果不得人心,那么百姓揭竿而起就是合理合法的,是正义的。在人的价值方面,他提出性善论,指出人应该具有恻隐(仁)、羞恶(义)、恭敬(礼)、辞让(智)四心。他被后人称为“亚圣”荀子主要继承发扬了孔子关于“礼”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在人性方面,他的思想和孟子的性善论不同,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本恶,争抢是天性,人需要后天的教化来转向善,但是恶是不会消失的,只是被深深地包裹起来,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就会加大对后天教化的重视、也就是对礼的强调,后来鼎鼎大名的法家李斯、韩非子皆出自荀子门下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是到了宋代,继承孟子思想的理学家“扬孟抑荀”,将其排除在儒家正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