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丨皇甫君碑】清拓翻刻本,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写字是一种生活 #书法 #每天学习一点点 #抖出我的艺术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DOU+小助手
2、赵孟论文他是元代书坛半壁江山, 一手将赵孟頫推上神坛, 草书可与张旭一比, 可惜少有人知!元代宗师赵孟頫,书法外柔内刚,其实他也曾走过弯路。赵孟頫早年间专学宋高宗,导致书法骨力甚弱,习气甚强,将他从这条弯路上拉回来的人,就是元代“草圣”鲜于枢。鲜于枢告诉赵孟頫,书法“当从晋人入手”,一句话为赵孟頫指明了方向,赵孟頫才开始苦学“二王”,也才有后来的帖学宗师。如果你穿越回元朝,问赵孟頫鲜于枢是谁?他想必会哽咽着回答你:余与伯机(鲜于枢,字伯机)情同手足,“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尔等勿忘此人,切记!切记!子昂拜谢!赵孟頫并没有夸张,鲜于枢的书法笔力,丝毫不比他差,论草书,还要远胜于他。草书的书写,依靠的是疏放旷达性灵的释放,鲜于枢性情刚直耿介,不愿与官场宵小之辈同流合污,遂而罢官。他的这种潇洒不羁,是深陷尘网泥沼的赵孟頫所不能及的。也许正是因为他身上的旷达之气,是赵孟頫求而不得的,所以赵孟頫才格外珍惜他这个朋友。再次,从技法上说。鲜于枢是元朝首个恢复唐人用笔的人,笔力强健,力拔千钧。唐有张旭见公主与担夫争道,而悟得笔法之妙。书法的秘诀也许就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鲜于枢独具这样的慧眼。鲜于枢早年间,在野外偶然见两人挽车于泥沼之中,顿有所悟,遂用中锋悬腕作字,笔力劲健。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这件草书《石鼓歌》就是鲜于枢的作品。此作在1999年,现身香港一拍卖会场,以684万港元成交。2004年,又在北京重现江湖,以4620万元成交。这个价格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比“宋四家”的传世作品价格还要更高。这件草书《石鼓歌》也确实值这个价。此作用笔中锋直下,笔墨无拘无束,痛快淋漓;通篇观之,法度森严之外不失圆融雄放之气,个性鲜明。鲜于枢草书不输张旭,撑起了元代书坛的半壁江山,他将赵孟頫推向了神坛,也成就了他自己。草书《石鼓歌》爽利劲健,直入魏晋;学习这样的作品,会对我们笔力的增强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将这件作品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赵孟博士简介#
3、赵孟的简历晚年的赵孟頫,给书法史上留下一部“金字招牌”,笔势开阖、峻峭灵动,800年来无人能及从普通人眼里,赵孟頫荣遇五代帝王的恩宠,享受人间富贵,而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内心苦闷不已,尤其到了晚年,终发现自己在元人的朝廷中,不过是“花瓶”,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信任。心境决定他艺术创作,在书法上,他一改原来的妩媚之气,加入北碑的元素,其中对他影响大是李北海,让“赵体”进入新的境界。晚年的赵孟頫书法,有“二王”书法的灵秀,又糅合了北碑的刚健奇崛,笔势开阖、峻峭灵动,卓然大成,成为书法史少有的超越古人,与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肩的大书法家。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他奉皇家敕书之作的泥金行书《孝经卷》,也是800多年来的赵体行书的“金字招牌”。从书法而言,这卷《孝经卷》师古而不拘泥于古,有唐楷之端庄,又有李北海的苍劲雄浑,加上他自有的雍容华贵之气,行楷兼备,雄浑而不失秀美,端庄而不失灵动,在谨守法度的同时,又落笔潇洒自如,行意绵绵。这卷孝经是唐玄宗对两汉时期的《孝经》做了的注解,也是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文献之一,所写赵孟頫抄写的极其认真,字字精美,毫无瑕疵!赵孟頫的书法影响后世800多年,尤其到明清时期,很多名家以学习赵体为荣,虽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傅山、董其昌出于非艺术的原因,对他的书法颇有微词,到了晚年,无不重新拜入他的门下。赵体兴久不衰的原因,主要他达到书法的“字形美、神韵美、自然美”的三者合一的境界,尤其是这卷金字《孝经卷》,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时至今日,依然能墨色如新,即使是放大十倍,笔法细节毫无瑕疵,堪称一件绝品!赵孟頫的这卷金字《孝经卷》以纸本墨迹传世,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因过于珍贵,很少公开展出,据说展厅放的是高清复制品,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去欣赏和学习。今天特别向大家推荐赵孟頫泥金《孝经卷》的高清复制品,采用博物馆级的复制技术,与原作相差无二,期待您的喜欢!#赵孟博士简介#
4、赵孟资料元四家之赵孟頫,馆藏精品鉴藏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男,别名赵孟俯、赵文敏、松雪、吴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朝初期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5、楷书敬君墓碣铭书法欣赏(二)楷书《敬君墓碣铭》,又名《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铭并序》。此碑只有碑身,碑额、碑座都已不存。碑身右侧及下沿也有残缺。此碑为元代郭贯篆额、卢挚撰文、赵孟頫书丹的《敬君墓碣铭》长达955字,既是一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佚文,也是赵体书法的佳作。@书法欣赏@楷书@书法爱好者@赵孟頫@书法@敬君墓碣铭我是书法有云,一名书法爱好者,从事软、硬笔书法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6、赵孟頫60岁写下的行书,成了哈佛大学重宝,什么是神仙字体?这就是神仙字体!明朝礼部尚书孙承恩,曾高度评价过一个人,他说道:“前代王孙,异时翰学。粹质令仪,高吟大作。绘事拟圣,墨妙入神。文采风流,照映后人。”这个人是元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才子,赵孟頫。赵孟頫是前代王孙,也就是赵宋皇族中人,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系后人,若不是南宋灭亡,他也是根红苗正的皇亲贵胄。在艺术方面,他也继承了赵家的天分,可谓是诗文书画、天文地理无一不知无一不晓,单是书法这方面,就足以傲视书法史,影响后世整整700多年。他曾在60岁那年,写过一篇超逸入神的行书作品,这幅书法是赵孟頫赏梅之时,即兴之作,诗文与书法珠联璧合,堪称一幅书法史上的奇珍。这幅作品便是行书《梅花诗》,藏于著名的《渤海藏真帖》之中。《渤海藏真帖》是历代著名丛帖,在明崇祯三年由浙江海宁陈氏,陈甫伸编次,章镛摹勒。这本丛帖之中,收录从唐代至元代十大书法家——钟绍京、褚遂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蔡襄、米友仁、赵孟頫等十八篇书法摩勒上石。这本帖中的第1册,就是陈甫伸从董其昌手里得到的“天下第一小楷书”《灵飞经》,而《梅花诗》则是在第8册之中,现在收藏在哈佛大学汉和博物馆中。这幅行书《梅花诗》全卷仙气飘飘,给人一种清新隽永的舒适感,乃是赵孟頫生平经典的一幅传奇瑰宝级作品。对于后世学行书的朋友而言,赵孟頫这幅行书乃是入门的上上之选,因为赵孟頫走的是一种妍美书风路线,看上去适合欣赏,且又不失传统书法法度。再者说,60岁的赵孟頫书法早已臻至巅峰境界,连不懂书法的外国人都将其当成一件重宝,对于喜欢书法的人们而言,此作就更值得学习了。今天,我们就将赵孟頫行书作品《梅花诗》进行博物馆级别高清复制,字字与真迹一模一样,以便于大家学习收藏和临摹。——编辑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