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4年二月,宋徽宗下诏将天下坑冶提练出来的金银财宝,奇花异石都收入宫中。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几个颇具才学的亡国之君之一。他精于诗词,金石,戏曲,算得上才华横溢。正是由于他的才华,使他对花石草木有特殊偏爱,所以他到处寻访奇珍异石,劳民伤财,搞得怨声载道。在他统治期间,先后由朱勔等人主持,搜运天下奇珍,称为花石纲。一次,宋徽宗对宦官童贯说:“早就听说江南盛产奇花异草,我平生素爱收藏各种奇珍,只是久居深宫,无法亲自出去寻访,你能替朕出去吗?”童贯一听,心中大喜。他一直是一个溜须拍马的人,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能在徽宗面前表现自己,就欣然答应地说:“臣必不辱圣命。”不久后,童贯就奉命在苏杭创建印应奉局,花石纲等由朱勔统领。朱勔,因为蔡京的提携而发迹。他原是苏州人,原先是一个落魄的叫卖商人,被虎丘寺僧首看中。蔡京曾在被贬官后居住在钱塘,经常在虎邱寺借宿,后来时来运转,就想为这个寺庙的僧人建一个殿阁,一来是对僧人们的答谢,二来是为了纪念自己的行迹。经过估算,需要钱财上亿,木材数千。钱财易得,木材却成了难题。寺僧推荐朱勔来办此事,于是蔡京立即召见朱勔,朱勔满口答应。仅仅数日之间,朱勔就告诉蔡金可以动工了。蔡京想:“工料还没备齐,怎么动工呢?”谁知到寺中一看,木材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蔡京从此对他另眼相看。后来蔡京把他一起带到了京城,让他做了官。这时候的徽宗正专心于奇珍异石,蔡京便让朱勔投其所好。起出朱勔献给宋徽宗三棵黄杨,宋徽宗十分高兴。以后朱勔父子每年都会进献一两次奇珍异宝。可是后来进献的宝物逐渐多了起来,需要用船来运,以至于在淮河中形成了船队。负责的若干船支被编为一纲,称作花石纲。在苏州设立负责采买,发运的应奉局,由朱勔统领。时间一长,朱勔动用国家的钱变豪不心疼了。他不惜挖地三尺,到处收集花石,还趁机欺压百姓。如果见百姓家有稍好的花木,他就派人闯入家中,贴上封条,让主人好好保护。如果稍微损坏一点,就说是“大不敬”。到运送时,也不惜拆毁老百姓的房屋,弄得一片狼藉,甚至家破人亡。因此,谁家稍微有一些奇特的花木,便会十分害怕,急急忙忙的把他们砍倒毁去,唯恐留下痕迹。还有的一些花石生长在高山深谷中,不容易开采,朱勔就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想尽各种办法弄到手。花石纲的运输更是艰难,至苏杭到京城,数千里的路途,大半是水路,船不够,就抢百姓的船。或者拦截运粮或商船。船多河窄,使运河无法容纳,不得不兼走海路,如果遇到大风浪,这些走海路的船就得遭殃。粮船负责为京城运送江淮的粮米,每年都要定量运送,而且限期很短。但是皇宫的事比京城的更急,皇帝可得罪不起,所以负责运送花石纲的官员对粮船也不放过。朱勔更是嚣张一时,一些奸佞小人围聚在它的四周,为他效命。朱勔可以随意决定官员的升迁,若有人敢不听从他的,只有倒霉。当时朱勔的官邸被称为“东南小朝廷”。花石纲是统治者胡作非为,剥削百姓的一个手段,北宋也因为花石纲事件而大失民心。当时的宋徽宗是一个好的文人,但却不是一个好的皇帝,对百姓的无休止的剥削,终究让他后面自食恶果,国破家亡。
2、朱勔读音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蔡京引朱勔主持苏杭应奉局,凡民间一石一木可以博得徽宗欢心的,即直入其家,破墙拆屋,劫往东京。当时运送花石的船队,不断往来于淮汴之间,号“花石纲”。纲,谓成帮结队地输运货物。
3、朱勔子女阎王看罢,笑道:“这腐儒还是这等倔强!虽然好善恶恶,人人如此。但‘若得阎罗做’这一句,其毁辱甚焉,汝若做了阎罗,将我置于何地?”胡迪道:“昔日韩擒虎云:‘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又寇莱公、江丞相亦尝有此言,明载简册,班班可考。这等说起来,那阎罗王皆是世间正人君子所为。贱子虽不敢比着韩、寇、江三公之万一,但是那公正之心,颇有三公之毫末。”阎王道:“若然,冥王有代,那旧的如何?”胡迪道:“新者既临,旧者必生人世,去做王公大人矣!”阎王对左右曰:“此人所言,深有玄理。但是这等狂生,若不令他见之,恐终不信善恶之报,看得幽明之道如若风声月影,无所忌惮矣!”即叫绿衣吏取过一白柬来,写道:“右仰普掠地狱冥官,即带领此儒生遍观众狱报应,毋得违误!”那绿衣吏领命,就引了胡迪下西廊。过了殿后三里许,但见白石墙高数仞,以铁为门,上边写着“普掠之狱”。把门叩动,忽然夜叉突出,来抢胡迪。那绿衣吏喝曰:“此儒生也,无罪到此,是阎君令他遍视善恶之报。”将白柬与他看了。夜叉谢道:‘我们只道是罪鬼,不知是儒生,幸勿见怪!”那绿衣吏便引胡迪进内。但见其中阔有五十余里,日光惨淡,冷气萧森。四边门牌皆写着名额:东曰“风雷之狱”,南曰“火车之狱”,西曰“金刚之狱”,北曰“冷溟之狱”。男女披枷带锁,约有千百余人。又到了一小门,窥见男子二十余人,皆披发赤体,以巨钉钉其手足于铁床之上,项荷铁枷,遍体有刀杖之痕,脓血腥秽,不可逼视。绿衣吏指着下边一人,对胡迪道:“这个就是秦桧也,已先拿到此。这万俟、张俊等,不日受了阳间果报,亦来受此罪孽。”又指着数人说:“这是章惇,这是蔡京父子,这是王黼、朱勔、耿南仲、吴升、莫俦、范璟等一班,但是奸恶之徒,在此受罪。方才阎君遣我施阴刑,令君观之。”即呼鬼卒三十余人,驱秦桧等到“风雷之狱”,缚于铜柱。一鬼卒以鞭扣其环,但见风刀乱至,绕刺其身,桧等体如筛底。不一会,雷震一声,击其身如齑粉,血流满地。少顷,恶风盘旋,吹其骨肉,复为人形。绿衣吏对胡迪道:“此震击者,阴雷也;吹者,阴风也。”又叫狱卒驱至“金刚之狱”,缚桧等于铁床之上。牛头鬼唿哨一声,只见黑风滚滚,飞戈攒簇其身,痛苦,血流满地。牛头复哨一声,黑风乃止,风砂亦息。又驱至“火车之狱”。夜叉以铁挝驱桧等登车,以巨扇一搧,那火车如飞旋转,烈焰大作,顷刻皆为煨烬。狱车以水洒之,复变人形。又呼狱卒驱桧等至“冷溟之狱”。见夜叉以长矛贯桧等沉于寒水中,举刀乱砍,骨肉皆碎。少刻以铁钩钩出,仍复驱于旧所,以铁钉钉手足于钢柱,用滚油浇之。饥则食以铁丸,渴则饮以铜汁。——《说岳全传》#朱勔简介#
4、朱勔是什么官中国历史典故之方腊起义北宋晚期爆发的较大规模农民起义。宋徽宗晚年,纵情声色,大兴造办。童贯在苏杭置造作局,朱勔在南方办花石纲,东南人民不堪其扰。于是“聚众作乱”,起义反宋。起义发生在滋扰甚的浙东睦州。方腊,原是睦州一个漆园业主(一说是为人佣工的雇农),曾奉事“食菜事魔教”,主张“是法平等,无有高下”。1120年(宣和二年)10月方腊在漆园召集百余群众会饮,共筹大计。他揭露宋朝“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岁赂西北二虏(指辽、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特别指出:“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鼓动大家:“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与会之人皆身受官府欺压,无不赞成起义,“皆日:善”。方腊立即组织队伍,有众千余人,以诛朱勔名义正式起义。当时,东南人民久苦侵渔,所在响应。数日之间,义军发展到10万余人。义军四出攻略,连取睦、歙、衢、处、婺、杭6州52县之地,“四方大震”。义军又不断吸收农民参加,不久即有百万之多。方腊起义之初曾考虑“画江而守”。声势炽盛以后,又有人建议乘胜直取金陵,则东南传檄可定,可建“百世之业”。方腊未能实行,从此失去主动。宋朝见起义日益发展,视为腹心大患,决定全力平“乱”。一面下诏停止造作局和花石纲,以缓民怨;一面紧急调军镇压。1211年1月童贯任为江、淮、荆、浙宣抚使,率领准备征辽的强兵劲旅15万人,赶赴浙东。宋军起初遭到顽强抵抗,“相拒累月,不能少挫其锋”。久战之后,义军人众食少,装备太差,又缺乏作战经验,逐渐转入守势。经过“力战而败”,方腊率众转入山区,据险而守。宋军追剿不舍,不问老幼,杀以请功,残害几十万人。方腊被迫退保帮源洞。4月宋军潜行溪谷,攻进帮源洞义军后据点。方腊等39位首领同被俘杀。义军余部不甘屠杀,曾散据各处险要,继续顽强抵抗。但终在宋军强攻之下,归于失败。
5、朱勔主要成就唐充之广仁,贤者也,深为陈、邹二公所知。大观、政和间,守官苏州,朱氏方盛,充之数刺讥之。朱氏深以为怨,傅致之罪。刘器之以为充之为善,欲人之见知,故不免自异,以致祸患,非明哲保身之谓。——摘自吕本中《舍人官箴》(唐充之,字广仁,是个有才德的人,朝廷名臣陈瓘、鄒浩欣赏他。唐充之在宋徽宗大观、政和年代任职苏州,当时奸臣朱勔及其父朱冲 正得势,唐充之多次讥评讽刺他们。朱勔父子怨恨唐充之,于是虚构罪名陷害他,使他失去官职。刘安世认为:充之去做正义的事情,希望他人都能了解他的想法,所以难免与众不同,不去迎合他人,以致遭受祸患,不能说是能够明哲保身。)—————————————1.唐充之,字广仁,大名内黄人。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进士及第,任乾宁军司法参军,后任监苏州酒务。博学善议论。监苏州酒务时,忤当事朱勔之d坐罢。贫困不能归,寓居宝应,惟以读书教子为事。2. 陈邹二公:指陈瓘、鄒浩。二人均为北宋末期名臣。陈瓘(1057—1124),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宋史》称其谏疏似陆贽,刚方似狄仁杰,明道似韩愈。与陈师锡被称“二陈”,同斥蔡京、蔡卞、章惇、安惇等,因之坎坷,遭遇尤惨。四十二年间,调任凡二十三次,经八省历十九州县。钦宗即位,平反昭雪。邹浩(1060年—1111年),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3.朱氏:指宋徽宗时奸臣朱勔及其父朱冲。朱勔 [miǎn] (1075年—1126年),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官吏,任威远节度使。朱家父子投靠奸相蔡京,操弄“花石纲”,动摇国本,是宋末朝政混乱的罪人。朱勔在竭力奉迎皇帝的同时,又千方百计,巧取豪夺,广蓄私产,生活糜烂。宋钦宗即位,将他削官放归田里,以后又流放到循州(今广东龙川)关押,复遣使将他斩首处死。4.刘安世(1048-1125年),字器之,号元城、读易老人,魏州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宋朝大臣,太仆刘航的儿子。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及第,出任洺州司法参军。从学于司马光,凭借司马光、吕公著的举荐,出任秘书省正字,历任右正言、左谏议大夫、枢密都承旨,以直谏闻名,时人称为“殿上虎”。章惇掌权时,外贬英州和梅州安置。宋徽宗即位时,获得大赦,先后治理衡州、鼎州、郓州及镇定府。蔡京得势拜相后,又被弄到峡州羁管。宣和七年(1125年),刘安世去世,时年七十八。淳熙八年(1181年),得以平反,赐谥“忠定”。
6、朱勔的性格特点我是一块沉寂在太湖洞庭西山东麓的石头,经过岁月之手的雕琢,出落成为石中俊秀,身高6.5米,体重5吨,集太湖石瘦、皱、透、漏的特点于一身,气质卓尔不群。我安静地做着我的“美石”,日子安逸而自在。可是有一天,我被挖掘出来,送到这熙熙攘攘的尘世间,从此开始了坎坷磨难的遭遇。我被发掘的起因说来话长。那是宋徽宗年间,这位皇帝骄奢淫逸,喜好奇花异石,他信奉了道家所言,要在京城(开封)内建造一座堪称人间仙境的宫殿——艮岳。有名官员“朱勔”,善于堆山造园,成为艮岳工程的督办之一,他为讨皇帝欢心,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用以搜集各种奇花异石。凡是被朱勔相中的宝物,若在高山深渊必不惜工力代价取之,劳民伤财,为此造成过无谓的人员伤亡;若在市井民间则不讲情面地进行巧取豪夺,以致百姓倾家荡产,流离失所。宝物到手之后,经水路千里迢迢运往京城,运输船只每十只编为“一纲”,船队称“花石纲”,浩浩荡荡绵延在河道上,连漕运船只也要为它让道。因宝物的大小形体各异,路途中如遇无法通过的桥梁就拆桥、遇到无法通过的城郭索性拆城。百姓们为了皇帝的玩物丧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怨声载道,这也成为激起方腊起义的原因之一,方腊当时打出的旗号是“诛朱勔”。我就是在这场搜集奇花异石的运动中被发掘出来的石中翘楚,原本会成为艮岳中的一块奇石,不料命运多舛,当我被装上花石纲的船,准备运往京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金人攻陷了京城、皇帝被掳走,整个国家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那时,没有人再顾得上我这块美石,我被仓促沉入了苏州城内一条河,重新陷入了寂静当中。奇怪的是,有一天,我被挖掘出了水面。上来后得知,原来是在疏理河道时,发现了我块花石纲的遗石,而且现在已经是明代了。作为一块太湖石,我的姿色是的。于是,我被当做一件公共艺术品,安置在苏州城的一处繁盛之地,又因气度不凡,被称为“冠云峰”,也有人称“观音峰。明万历年间,苏州城内有位名叫“徐泰时”的官员,修筑了当时著名的私家园林——东园,与我只有一墙之隔。时间如流水般缓缓而过,历史的车轮转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东园这时归了一位名叫“刘恕”的人,他将东园重新修葺一番,又种植了不少松竹,更名为“寒碧山庄”。刘恕是位爱石之人,寒碧山庄内立有“十二名峰”。因此,刘恕对围墙外的我是十分欣赏和喜爱的,怎奈他当时资金有限,无力拿下附近这块地,这也成为了他的一桩心病。刘恕爱而不得的遗憾延续到了他的孙辈“刘懋功”,他在寒碧山庄的围墙内建起一座名为“望云”的小楼,时时在这楼上遥望欣赏我的优美姿态。转眼到了清代同治年间,寒碧山庄易主为常州人“盛康”,他取谐音重新命名这里为“留园”。对留园重新进行了一番休整,恢复了往日的繁盛。新主人财大气粗,他斥资购得围墙东面这块土地,郑重将我安置在留园内,又觅得另外两峰“瑞云峰”和“岫云峰”一左一右地陪衬着我。盛康之子是名人“盛宣怀”,留园在盛宣怀的经营下,成为吴中名园,名振一方。只是自上世纪30年代后,留园陷入荒芜,直到新中国解放后的1953年,苏州市政府选用多名能工巧匠重新修复留园,经过半年的休整,昔日名园重新恢复了往日荣光。留园在新中国迎来了崭新的好时光,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来到留园参观,我作为镇园之宝自然成为一大看点。前些天,有位来自上海的姐姐,她驻足在我面前,认真观看了正在演出的昆曲《游园惊梦》。她细细打量着我,不仅欣赏我瘦皱透漏的美态,更看到了我作为一块奇石的曲折命运,庆幸我坚强地走过了那些磨难与坎坷,以美的姿态呈现在这好的时代!#寻找头条生活家#
7、朱勔有多少钱入错行的宋徽宗公元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金朝大军逼近宋朝的都城汴京。宋朝皇帝宗徽宗赵佶惊慌懊恼,拉着蔡攸的手说:”没想到金人会这样!“说着气塞昏送,跌倒在床前。群巨赶快灌药急救。徽宗苏醒后,索要纸笔,写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处龙德宫。“十二月,太子赵桓(钦宗)即位,改明年年号为靖康。又过了一年,即1127年,宋朝被金朝灭掉。并且出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徽、钦二宗,朝廷百官,妃子、子女以及百工技艺、僧道等三千多 人被俘虏押往金朝作奴隶。宋徽宗作为一个掌管天下的皇帝,当敌国军队兵临城下时,竟然说出”没想到金人会这样“的金句,而载入史册,这个皇帝昏得够可以了吧!而更为奇葩的是,这次亡国之祸竟然是宋徽宗几年前的一个骚操作导致的。1120年,宋徽宗派武义大夫马政去金朝与金朝商定,金兵攻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兵攻取燕京析津府。辽朝灭后,宋朝将原来贡献给辽朝的”岁币”全部献给金朝。1122年,金兵攻陷辽中京、西京。宋徽宗派童贯、蔡攸攻辽。宋朝二十万大军被辽军打败,死伤甚多。据说,自神宗、王安石变法以来积存的军需,经此一战,几乎全部折损。宋兵败退到雄州,童贯为逃避兵败的罪责,密遣使者到金营,要求金军攻打燕京。十二月,金太祖亲自领兵一举攻下燕京。提出条件:”燕京交宋,宋朝需将燕京租税一百万贯贡献给金朝。”宋徽宗应允照办,宋朝每年向金贡献原来献辽的岁币四十万外,又增加一百万贯献给金朝。称“燕京代租钱”。1123年四月,金兵退走时,在燕京城内大肆抢掠财物,又把城内男女掳去作奴隶。童贯、蔡攸!接收的是一座空城。攻燕之战,把宋朝的腐朽虚弱暴露无遗,使金朝确立了先灭辽,后灭宋的国策。用二年时间于1125年灭辽、又用两年时间于1127年灭宋。当时的天下大势,金朝兵力强,辽朝次之,宋朝再次之。西夏是支持辽的。金正在进攻辽、辽节节败退。如果宋与辽联合抗金,加之西夏的支持,形成一种对峙的局面,是可行的。如果那样,历史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如果没有宋徽宗的骚操作,宋朝不可能灭得这样快。所以说,宋徽宗这一招,其实际效果就是”找死”。宋徽宗之昏还不止这些。宋钦宗赵桓12月即位,第二年,即1126年,宋徽宗宠信重用依靠的六个大臣: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被朝野官民纷纷揭露他们的罪恶,太学生陈东上书称他们为”六贼“,请求把他们处死。这一年,六人先后被处死。重用奸臣还是重用忠臣,是判断一个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的重要方面。由此看来,宋徽宗的确是一个大昏君。还有,当国家危难之际,他不是发愤努力去应对,而是甩耙子,把一个烂摊子扔给一个并无从政经验的年轻儿子赵桓。据说赵桓曾痛哭流涕不愿接受,但君命难违、父命难违,打鸭子上架地挑起这付重担。一年多的时间里,受尽煎熬,后沦为奴隶。这样一个对臣民、对江山不负责任的皇帝,怎一个昏字了得!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说他就是一个糊涂、低智商的低能儿呢?不是的,他不糊涂,他的智商不低,他在好些方面表现的是高智商。比如,他在书画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画得很好,如《雪江归棹图》、《听琴图》等等;尤其是他能自创一种瘦金书,像《楷书千字文》、《草书千字文》等等,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他的扶植下,当时的翰林书画院名家辈出、名画辈出。如王希孟、张择端、李唐;《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等。而且对历代书画的整理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如《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如果他一生只是这个书画院的院长,那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将更大,一定会是一个受后世推崇的大书画家。每个人的才具不同,所擅长的工作就不同,这叫“满山都是树,做樑的做不了柱!“宋徽宗应了那一句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宋徽宗就是入错了行,当了皇帝。从身披龙袍,端坐龙椅,受百官朝拜的九五之尊到身披羊皮,跪趴在地,向敌酋行牵羊礼,后在”坐井观天”中泪尽而逝。遗憾的是,他的入错行,不是由他自己选择的,而是像 宋钦宗赵桓一样,由命运安排的,是身不由己的。造化弄人!
8、历史上有朱勔吗多才多艺的宋徽宗大修园林,初目的原来不是出于对艺术的痴迷,而是为了辟邪。宋徽宗是北宋的第八任皇帝,大宋赵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基因优化,已经从初的赵匡胤舞舞扎扎的,用盘龙棍打下四百军州的莽夫,进化成赵佶这样的能写会画的风雅之士。然而,汴梁皇城殊非久居之地,深宫大内多有异怪之事发生。有一天,一名宫女发现地面青砖上无故冒出一朵花枝,只是这朵花血一样殷红,用刀子刮去,很快又长了出来。众人大惊,赶忙把那块青砖剔出,结果是青砖之下仍有血花冒出。无奈之下,只好挖地三尺。可奇怪的是,这座宫室院内的其它地方也有血花生长,宫人只好不停地挖掘,以至于整个宫室的地面被破坏无遗。不祥之兆不仅仅表现在这一处。有一次徽宗在御花园游玩,见到前面池内太湖石上端坐一名女子,虽然背对众人,但看上去霓衣华裳,身躯娇柔曼妙,姿势优雅绝伦,长袂飘飘,仙风道骨,看得徽宗直眉瞪眼,口干舌燥,心鹿直撞,遂轻声呼唤,让她回过身来,准备一睹芳容。只见这人缓缓转过身形,却是一吊眉环眼,面长过尺,络腮胡子赛似钢针的男性。就在众人看得目瞪口呆之时,这个非男非女之人,凌空一跃而起,消失在假山背后。再让宦官们搜寻,却了无踪迹。类似的怪异之事不只是这些,搞得徽宗皇帝坐卧不安,愁眉不展。幸亏大臣们有心,就向他推荐了一个道士,这个道士神通广大,深得徽宗信任,便向皇帝提出建座大山来镇妖驱邪。拥有无限权利的帝王历来是不考虑成本和是否具有可行性,于是连发御诏,从全国各地征集奇石怪草,珍宝异兽,一时间花石纲在全国各地风行。话说宠臣朱勔在太湖发现一块巨石,此石玲珑剔透,高达近二十米,简直是举世无双的珍宝,朱勔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不计成本,不讲代价,从迢迢江南运到中原,有人说就这一件事就搞得富裕繁华的江南之地户户倾家荡产,就连做贩盐生意的方腊都迫于生活,拉旗造反,可见“花石纲”的罪孽之深重。徽宗把建造的这座山取名“艮岳”,就在皇家园林之内,他让大臣们作诗写文,唱和颂扬。只是这座富丽堂皇的假山也没能镇住邪祟,大宋江山反而在这场全民参与的闹剧中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