甗的简介(甗同音字)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9 11:02:05 浏览
1、甗同音字

读书193 ——《夏商周》(7)1976年,妇好墓被发现,十分庆幸陵墓没有失盗。经发掘整理,随葬品中包括青铜器、玉器等文物近2000件,其中很多青铜器上带有“妇好”铭文,这让后人知道了陵墓的主人。青铜器中有一件带有“妇好”铭文的“钺”,被认为是妇好领兵打仗的权力标志。墓中发现了司母辛方鼎、三联甗、偶方彝、玉人、玉琮、玉璧以及各种象牙器、陶器、各色宝石、海贝类等随葬物品,带有“妇好”铭文的青铜器可以组成完整的礼器群。带有“司母辛”铭文的方鼎是武丁后代商王为妇好制作的祭器。墓中出土的玉琮、玉璧等也是礼器,它们与良渚文化一脉相承。妇好墓出土文物种类、数量之多、做工之精湛实属罕见,国家博物馆中的商朝展品约半数出自妇好墓。1939年,安阳出土司母戊大方鼎,方鼎高度133厘米、上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量832.84公斤,外壁铸有多种纹饰,内壁铭有“司母戊”三字。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为防止日军盗抢,方鼎随后又被重新埋入地下。1946年再被重新挖出。司母戊鼎形制巨大、制作精巧、纹饰生动、体态庄严,代表了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水平。1959年,司母戊鼎调入北京国家博物馆,为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2002年,司母戊鼎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1976年, 妇好墓发掘出司母辛鼎,对比发现司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等的风格都和司母戊鼎一致,只是体量小些,应该是武丁后代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妇好而铸造。据此推断,司母戊也是武丁之妻,是后代商王的亲生母亲,他们铸造了司母戊鼎用来祭祀戊,同时也为妇好铸造了司母辛鼎,但司母戊鼎远大于司母辛鼎。司母辛鼎出土后,有学者认为辛是王后,“司”字应为“后”字,意思是先王的王后,“后母辛”就是“先王的王后、我的母亲、辛”。同理,“司母戊”应该是“后母戊”,即“先王的王后、我的母亲、戊”。2011年,国家博物馆更改展品介绍“司母戊鼎”为“后母戊鼎”。但此说存在争议,安阳博物馆展品介绍仍为“司母辛鼎”。也有说商朝时“司”和“后”是一个字。简单地看待商朝或许感觉十分的无感,商朝离我们是那么的久远、那么的平淡,商朝没有“霸王别姬”,没有“暗度陈仓”、没有“玄武门之变”,没有“马嵬驿兵变”、没有“黄袍加身”,没有“清军入关”,远不如以后各个王朝发生的事件那么的惊心动魄。但是,商朝是伟大的,只因其甲骨文的问世。甲骨文的出现让人类从结绳记事过度到事物本质的记录,这是一种质的转变。甲骨文让后人对3000年前的人类活动有了真实的了解,而不仅仅是神话传说。甲骨文实证了《史记•殷本纪》的真实性,由此推断《史记•夏本纪》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结合出土文物的实证,认定了夏朝的存在,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千年。甲骨文以及不断演化后的文字让国人有了彼此相互交流的工具;让《周易》、《楚辞》到诸子百家、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类作品不断涌现、广泛传播;让秦朝之后的中国有了法定文字、且其魅力之大让少数民族统治华夏时期也没有改变。甲骨文及其演化的文字让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得以流传,这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传承。可以说,甲骨文不但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更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甗的读音

恐怖的青铜器:殷商人头铜甗。是古代的一种炊具,上半部分被称为甑,用以盛放食物,用以装水中间则是箅子。家里有蒸锅的朋友对此应该不陌生。1999年,安阳刘家庄墓地1046号墓的考古现场,惊现一件青铜器中,赫然盛放着一颗人头。经专家们的化验发现钙流失严重,确定被人刻意蒸煮过,根据颅骨形状及牙齿磨损度和发育程度,确定是一位15岁少女的。根据锶同位素分析,该少女并不是安阳本地的,而是来自于安阳偏东偏南方向。同时根据牙齿特征分析,可以确定该少女属于贵族阶级。青铜是商代晚期的炊具。当时商王帝乙,帝辛正与东南人方作战。商王十年,帝王亲率大军来到攸国边境征讨人方,终擒获敌酋凯旋而归。根据商军出发前的卜祠和青铜上的记载,推测出很有可能是商军征讨时抓回的俘虏。其实在商代,有将食物放入青铜器祭祖的礼仪习惯,而且这也是一种重大的祭祀活动。因此如果是普通俘虏,商人定不会将其放进中祭祀先祖。这种祭祀听上去十分害人残暴,但能以此解开青铜甗中头颅主人的身份。专家们认为,这颗头颅的主人应该是商军征伐战争中,俘虏的部落首领的女儿。因为如果是普通俘虏,商君一般会集体诛杀掩埋,或者剁成肉酱祭祀。后,部落首领女儿的头颅被商人砍去,并蒸煮用以祭祀,以此祈求上天庇佑王朝兴旺发达。北京卡氏拍卖,藏品征集中。点赞+关注!

3、甗的图片

#分享地球上的美食#以“蒸”为食的烹饪技法,在湖北烹饪中从古至今占有重要地位。楚地之所以在烹饪中能够普遍使用蒸食技术,追根溯源,则得益于远古时期的一种蒸器——甑的发明以及后世的发展与运用。甗,是古人蒸煮食物的炊具,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考古人员曾在武汉盘龙城李家咀2号墓发掘出土了中国早的铜甗。而荆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则在万城出土过西周铜甗;在望山,出土过战国铜甗。据考古专家介绍,甗在蒸菜时,先在釜中盛上水,依腹外一周凸沿承于灶孔之上,以便下腹受火面积增大;甑内置待蒸食物,甑底与釜口相套合严密,中有算孔以通蒸汽上腾;盆倒扣于甑口之上作为器盖,烹饪完毕后亦可兼做盛食的器皿。各部分均有两个对称的铺首衔环,便于提携或悬挂。考古专家根据出土文物分析,用蒸锅隔水蒸煮的烹调技术,迟可以溯至4000多年以前。在楚地荆州,千百年来人们学会了用“蒸”的烹饪技术,制作的美味佳肴。现在,给大家介绍几道有特色的荆楚蒸菜:——千张扣肉,是荆州传统菜肴“三大碗”之一,源于唐朝《邹平公食宪章》“梳子肉”,已录入《中国菜谱》。其特点是色泽红亮、片薄如纸、入口柔润、味道香醇、肥而不腻。——荷叶粉蒸肉,为荆楚夏令佳肴。用荷叶垫底蒸肉、使肉更加清香芬芳,有清暑解热作用。——扣蒸蹄膀,是荆州传统菜肴,其制作方法是在东坡肘子的制作方法基础上融入了本地“千张扣肉”的制作工艺,体现了荆州菜肴制作精细的特点。此菜风味独特,色泽酱红,肥而不腻,酥烂滑润,醇香味浓。——粉蒸老菱角米。菱角又称为“水中落花生”其外皮厚而坚硬,肉色白,清脆微甜,为荷糖三宝之一。老菱角因生长周期较长,质地老韧,适合于烹调食用,以粉蒸见长,特点为柔软滋润、味浓而香。——白玉糕。楚人以稻谷为主食,其糕点小吃制作多以大米为原料。传说荆州白玉糕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太后芈月有关,是楚怀王念及兄妹之情,派出御厨到秦国专门为宣太后芈月制作的家乡米糕。白玉糕晶莹剔透、香甜软糯,齿间留香。

4、甗的使用介绍

南单(shàn)甗(yǎn)西周早期-青铜器甗:古代炊具,中部有箅子。

5、甗怎么读

镇馆之宝系列之十四:江西省博物馆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该件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是大的青铜甗,有“甗王”之誉。此甗(yǎn)甑(zèng)鬲连体,鬲裆高,下四足。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顾。鹿竖角,短尾卷,身披鳞片。甑腹饰四组展体的兽面纹。鬲足袋满饰浮雕兽面纹,它体形巨大,气势雄浑,奇美诡异,稳定性良好。#天水头条##甗的简介#

6、甗的下部分叫啥

【赵氏甗】汉,通高44厘米,釜:高16厘米,口径13厘米,大腹径28厘米。甑:高15.5厘米,口径28厘米,缘宽1厘米,底径14厘米。盆:高13.3厘米,口径28厘米,缘宽1厘米,底径14厘米,重6.39千克。1977年4月20日西安市未央区小白杨第二机砖厂出土。这套炊具由釜、甑、盆组成,三器口径正好套合。铜釜:直口,鼓腹,圜底,呈扁腹形。上腹两侧有一对铺首衔环,在腹中部有一道凸起弦棱,厚0.3、宽1厘米。口沿有铭文1行5字:“赵氏,十一斤”。实测重量为2.63千克。铜甑:直口,下腹收,平底,下有圈足,腹两侧有对称的铺首衔环。底部十字镂空分为四个区域,每区有平行的三棱状箅格,相邻区域的算格呈“人”字形。口沿上有1行铭文4字:“赵氏,八斤。”实测重量为1.99千克。铜盆:平折缘,直口,深腹下收,平底,有矮圈足,腹两侧有对称的铺首衔环。口沿上有1行7字铭文:“赵氏,八斤十二两。”实测重量为1.87千克。此甗在出土时,盆覆置于甑上,甑套放在釜上,其口径、足径正好套合,在使用时釜、甑、盆套合。釜如今日锅,甑与盆如笼,用来蒸煮食物。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有的整组器具置于铜灶的火眼上,其应与灶配套使用。#文物# #趣逛博物馆# #历史#

7、甗的外观

2018年,几个德国人应邀来国内一个家具公司调研,他们趾高气扬、一脸不屑。”谁料,在参观完大信厨房博物馆后,他们竟扑通跪拜,竖起大拇指:“这下明白,为何中国饮食世界第一!”德国人参观的大信厨房博物馆是个私人博物馆,展出的是中国几千年来,厨房是如何演变的,是国内第一家厨房博物馆。谈判桌上,中德双方来回拉锯,始终谈不拢。中方大信家具公司希望德方加大优惠力度,物美价廉,毕竟国内市场销量巨大。而德国公司好奇: “中国家具便宜,为何要配我们好的橱柜?用个低档的,价钱不就下来了。”会间休息,大信公司庞总决定换个方式,打“文化牌”,于是带着几个德国人走进了“大信厨房博物馆”。从古代人吃什么到怎么吃,再到用哪些工具,有哪些烹饪方式,博物馆里全都有。“你们知道中国古代为什么能比欧洲养活的人多吗?”“你们知道中国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你们近代才发明的集成炉灶吗?”你们知道中国美女为何都是瓜子脸吗?”庞总一边抛问题,一边给答案。几个德国人看着展览,听着故事,又不时拿出手机啪啪地拍,边看边点头。德国人惊讶地发现,以前觉得中国人喜欢爆炒,厨房里到处油烟,现在才知道,几千年来,中国人就开始炒菜了。鼎、簋(guǐ)、鬲(lì)、甗(yǎn),这些厨房里的炊具,博物馆里展了不少,个个造型简洁,不亚于现代的产品设计。还有中国热水、粥食、羹食、蒸食、爆炒,烹饪方式的介绍。德国人看得津津有味,突然,他们在一个巨幅长卷前停下了。只见这长卷足足10多米长,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这是什么?”德国人问。“灶王经,汉代出土的。”庞总说。“是做什么用的?”德国人问。“这是中国各朝各代,官方给百姓厨房做的规范。就像现在我们做厨房设计时,橱柜、灶台等,都有标准尺寸。在中国古代,《灶王经》就是古代厨房的标准规范。”庞总说。听到这,德国人瞪大了眼睛,趴在玻璃上死劲往里看。他们没有想到,中国2000多年前的汉代,厨房里竟然就有自己的标准。厨房文化就已经这么成熟。看到几个德国人很感兴趣,庞总忙指着旁边几个展柜说:“来这看看,看看谁写的?”只见展柜里挂着一排排版画,色彩明艳,很有年画味道。画像中间有两个人,一男一女,旁边还有些人物。“这是灶王画像,中国古人会把他们贴在厨房里,祈福五谷丰登。随后,他开始讲灶王文化。《淮南子》中有:"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炎黄子孙,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炎帝,可见对中国人对吃饭这事的重视。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在古代,灶王是厨房里的总管,有几个任务:“一掌管饮食,二司掌命运,三监察善恶。”也就是说,他不仅管老百姓吃饭的事,还要当监督者,监督一家人不能浪费粮食,要节俭。“中国从4000多年的夏朝开始,就有了祭灶文化。”庞总接着说。在古代,中国人的过年是从祭灶开始,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称为“小年”,意味着开始过年了。直到今天,中国人的过年,仍是从“小年”开始的。听到这些,德国人一脸惊讶:“难怪中国饮食文化世界第一,中国厨房里竟有自己的信仰! ”接着他竖起大拇指:“中国厨房文化太强大了。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厨房里,有自己的神!”在一幅巨大的版画前,德国人扑通跪下,学着古人样子跪拜灶王。心想着,虽然现在中国人学德国,可老祖宗那,都得跟着中国学。在他眼里,有了敬畏之心,做事的认知就不一样了。《灶王经》存世版本不多,已知的有176个,大信厨房博物馆就有173个。灶王像更是收藏了1000多幅,全国各地的版本都有。德国人看完博物馆后,再回到谈判桌上,态度大变,收起了之前的傲气强势,变得态度谦和。在博物馆实打实的文物前,他们心服口服,对中国文化心怀敬畏。博物馆是了解一种文化好的地方,中国5000年文明,有太多意想不到的细节,别说外国人不知道,有的就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

8、甗是什么器具

甗的本字是鬳。鬳,就是在鬲的上面加了一个蒸锅。这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出现的一种炊具。甗和甑,这二个字在《说文解字》中是互为转注,甗,就是甑;甑,就是甗。“《釋名·釋山》:甗,甑也。甑一孔者,甗形孤出處似之也。”《釋名》说:甗,就是甑。甑只有一个孔眼。言下之意,甗的中间是多孔。“《方言》:甑,自關而東謂之甗,或謂之鬵。”扬雄说,甗和甑是方言的不同。函谷关以西叫“甑”,函谷关以东叫“甗”。#甗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