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桓温没能实现收复中原的愿望,可他对权力的欲望却越来越大,甚至觊觎起皇帝的宝座来了。太和五年(370),桓温废了晋废帝司马奕,改立会稽公司马昱,即晋简文帝。这时,他距离垂涎多年的皇帝之位只差一步之遥。两年后,晋简文帝病重,留下遗诏命太子司马曜继位。桓温本以为简文帝会把皇位传给他,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失望,就率重兵气势汹汹地开进都城建康。文武百官害怕发生动乱,吓得面无人色。——《两晋南北朝大变局》
2、桓温简介汉民族危险一刻要数公元383年的那个夏天,这一仗决定了汉民族的生死存亡。那年那个南方的夏天很热,但南方人民却感到了冰冷的寒意。东晋王朝听到前秦天王苻坚率领一百万军队攻晋,满朝文武无不六神无主惊慌失措,东晋名将桓温早已去世,当朝再无名将可用。东晋大将军谢安不愧为伟大的表演艺术家,这位东山再起的大将军,奥斯卡欠他一个终身成就奖的小金人,强装镇静的他仍是 游山玩水喝茶弹琴,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有多苦,只有他的床知道这位东晋的大将军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北府军首领谢安的侄子谢玄更是整天围着叔叔屁股颠来颠去,老谢更加痛苦,但是总是面带微笑强装镇定,不能让百姓看出来自己慌了,更不能让自己的亲人看出来,颇有点当年赤壁之战时羽扇纶巾周瑜的风采。越想得到的就越会失去!越想得到的就越会失去!生活如此,爱情如此,军事上也是如此。胸怀天下的苻坚大帝将北方大地统一后,太想将中国的南方统一了,这是他终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但是他忘记了丞相王猛临终时给他说过的话:“不要进攻东晋,不要进攻东晋,东晋乃华夏正统,上下安和,切莫攻之“!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前秦:军队100万(实际作战部队30万,剩下的还在走向前线的路上)前秦总指挥:苻坚 符融 东晋:军队8万北府兵 总指挥:谢石 谢玄汉民族应该感谢的一个人--朱序。朱序是东晋名将,曾经孤军坚守襄阳1年,遭到前秦17万大军围攻,后因叛徒出卖城破被擒投降前秦。苻坚的博爱胸怀包含了朱序,但朱序还是心向晋朝。淝水之战前苻坚派已是前秦尚书的朱序前去劝降谢石,朱序却私下提示谢石宜先发制人,击溃前秦的先锋部队。 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战争经过:十一月,谢玄派名将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秦将梁成扼守山涧部署兵阵迎击。刘牢之取得洛涧大捷,斩杀了梁成、梁云以及弋阳太守王咏,秦军折损十多名大将及数万大军。刘牢之又派部队阻绝了淮河渡口,歼灭前秦军队一万五千人,抓获了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晋军西行,与秦军对峙淝水。 十二月有人向苻坚建议后退决战。诸秦将认为阻敌淝水畔比较安全,但苻坚认为半渡而击可主动对决。 当秦军后移时,晋军渡水突击。朱序、张天锡等人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秦军阵脚大乱,随后晋军全力出击,大败秦军。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伟大的表演艺术家谢安看到淝水之战胜利的战报正在和客人下棋,看完后谢安面无表情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什么,小孩们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蹦着进了卧室,由于跑的太快把拖鞋给碰烂了。历史就是这样有趣,当时从东晋皇帝到百姓谁也不看好的这一仗,当时很多将领准备好了投降前秦,但是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每当汉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茫茫宇宙总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将渐渐倾倒的大厦扶起。#晋桓温简介#
3、历史上桓温的结局中国历史典故之桓玄之乱东晋时期桓玄反对朝廷的叛乱。桓玄,字敬道,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袭封南郡公。晋孝武帝时,曾任太子洗马、义兴(今江苏宜兴一带)太守。桓玄以朝廷猜疑未得重用,乃弃官归江陵(今湖北江陵)。398年(晋安帝隆安二年)东晋朝廷任之为广州刺史。玄受命不行,与荆州刺史殷仲堪、南兖州刺史王恭连结,起兵反对专制朝政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不久,王恭部将刘牢之倒戈,王恭被杀。朝廷为使殷、桓罢兵,改授桓玄为江州刺史。次年,桓玄攻破荆州刺史殷仲堪、雍州刺史杨佺期,兼并荆、雍二州,控制了长江中游广大地区。402年桓玄举兵东下,攻下建康,杀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自署太尉、大将军,掌握朝政。次年桓玄废晋安帝自立,国号楚,改元建始。404年(元兴三年)刘牢之部将刘裕、何无忌等起兵京口(今江苏镇江),刘毅等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共讨桓玄,攻克建康。桓玄西奔江陵,刘裕派刘毅率兵追及,桓玄兵败被杀,叛乱遂告平定。#晋桓温简介#
4、晋朝桓温简介为什么说东晋桓温、桓玄父子的共同爱好是“篡位”?桓温废晋废帝,立晋简文帝,没来得及篡位就驾鹤西游了;桓玄比较直接,直接取代晋安帝司马德宗桓温是东晋名将,曾三次带兵北伐,在第三次惨败后,就有了反心,桓温有一句名言:“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晋书·桓温传》的原话:“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于是,桓温决定废黜东晋第7任皇帝司马奕,公元371年11月,桓温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除司马奕的帝位。褚太后下诏废司马奕为东海王。司马奕也成了东晋一位在位期间被废的皇帝,史称晋废帝。而后,桓温亲率百官至会稽王邸,迎司马昱入朝,拥立为帝,这就是东晋第8任皇帝,史称晋简文帝。第二年,简文帝病重,临死前留下遗诏,让太子司马曜继位。桓温本以为简文帝会将帝位让给自己,听到这个消息十分失望,一怒之下领兵进入建康。桓温进京后发觉士族大臣对自己不服,一时倒也不敢轻举妄动,经过再三思虑,桓温决定将称帝之事循序进行。后来,桓温要求朝廷对他“加九锡”,“加九锡”是逼皇帝禅让的前奏。宰相谢安跟桓温玩起了太极,对“加九锡”拖着不办,终,桓温的皇帝梦没做成就拖死了。桓玄是桓温之子,在篡位这件事上,桓玄“随根”,继承了桓温的基因,后来桓玄成功篡位,成了桓楚开国皇帝。桓玄曾先后消灭政敌殷仲堪和杨佺期 ,除掉执政司马道子父子,把持朝政大权 ,晋封楚王。公元403年冬,桓玄威逼晋安帝禅位,建立桓楚,公元404年,遭到北府兵将领刘裕讨伐,兵败逃回江陵(今湖北荆州),又遭西讨义军击败,有试图进入益州,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年仅36岁。桓楚作为东晋时期桓玄建立的伪政权,存续了不到三年时间,桓玄死后,皇权归还给晋安帝司马德宗。
5、晋权臣桓温是谁东晋大臣桓彝死后,其长子桓温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一天,桓温对弟弟桓冲说:母亲得了怪病,吃羊肉才能治。咱家没钱,只好拿你换羊了……373年,已经成为东晋权臣的桓温陷入了弥留,继承人问题成了当务之急。他虽然有六个儿子,但不是太平庸就是年纪太小,没有一个合适的。思前想后,桓温决定把自己的队伍和地盘,交给了弟弟桓冲。桓温一共有四个弟弟,其中桓冲年纪小。他们的父亲桓彝去世时,桓家曾一度败落,结果母亲又生了怪病,需要吃羊肉才能缓解。那会桓温才十五,手上也没什么钱。为了给母亲治病,只好拿桓冲去换羊。不过卖羊的却是个好人,他对桓冲呵护有加,悉心将其抚养成人,几年后又把他送回了家族。桓冲发迹后,曾在一次狩猎时遇到了这位羊主。他主动上前施礼,并用重礼报答了这位恩人。桓温的四个弟弟中,桓冲算是有出息的了,不光读书多,作战经验也很丰富。他曾多次随兄北伐,击败了苻雄、姚襄等诸多强手,收复了故都洛阳,之后便长期督师江州。然而,桓冲的上位引起了另一个人的不满,那就是桓温的长子桓熙。桓熙不甘失去继承权,便伙同弟弟桓济、四叔桓秘,阴谋在父亲的葬礼上刺杀桓冲。但这几个笨蛋保密工作没做好,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桓冲一网打尽。虽然搞定了家族内斗,桓冲的处境却不乐观。由于陈郡谢氏的崛起,他的地盘被一削再削,仅剩豫、江、荆三州之地。但桓冲的性格不像他哥那么冲,也不愿意跟谢安、谢玄他们发生冲突,遂主动退出朝廷,镇守荆州去了。当时前秦已经统一了北方,君主苻坚野心勃勃,想把东晋也一起吞掉。378年,东晋的鲁阳、南阳、南乡等地相继落入敌手,秦将姚苌、慕容垂也对襄阳发动了猛攻。襄阳守将朱序不敌,紧急向桓冲求援。桓冲岁手握七万兵马,但他害怕秦军,竟不敢前去救援。结果襄阳惨遭攻陷,朱序亦兵败被俘。这次失败让桓冲脸面尽失,被迫引咎辞职,但朝廷不许。三年后,秦军再次南侵,这次桓冲不敢再掉链子,命侄子桓石虔、桓石民拼死抵抗,终于把敌将阎震逼退至管城。桓石虔不依不饶,竟击破管城,生擒秦将二十九人!转过年来,桓冲再接再厉,派扬威将军朱绰收复襄阳。虽然没有成功,却也毁掉了前秦留在此地的屯田!383年5月,前秦集结了将近百万的兵力,意图彻底解决东晋。为了打乱秦军的部署,桓冲发十万大军,同时对襄阳、沔北、武当、西蜀等地区发动攻击,连续拿下多个城池。苻坚很震惊,赶紧派慕容垂率军救援。慕容垂手上兵力不多,但他人却很鬼,竟命令每个士兵在夜间行军时同时点燃十个火把(这到底怎么拿的)。从远处一看,阵势惊人。桓冲果然上当,以为慕容垂兵力极盛,急忙退回上明。由于秦军的相继入援,其他几个地区的晋军也纷纷撤退。三个月后,前秦的百万大军正式南下。为了对付桓冲的荆州兵,苻坚特地把龙骧将军姚苌率派到益州,率水军予以牵制。又派慕容垂攻打江夏附近的郧城,以分散桓冲的兵力。大敌当前之下,桓冲突然带着三千精兵回到建康,说是要加强都城的防御力量。但总指挥谢安认为此举纯属吃饱了撑的,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命令桓冲立即返回荆州。桓冲不满,他觉着谢氏兄弟就是一帮什么都不懂的白面书生,把战争当做了儿戏。于是指责谢安成天清谈、故作镇静、完全不顾战局。更四处散播“此战凶多吉少,大家都要被胡人所俘虏”之类的言论。然而,在前凉国主张天锡、以及前文提到的被俘的朱序的协助下,区区八万晋军居然打败了苻坚,并间接造成了前秦的淝水之战的崩溃!消息传回荆州,正在打猎的桓冲不由惊呼:“居然让他们给打赢了!”此事让桓冲深受打击,而朱序的归国更令他十分羞愧。他身体本来就不好,又年事已高,很快郁郁成疾。不久后,桓冲病逝于荆州,终年57岁。时人多认为,桓冲若身体硬朗,难免与谢安、谢玄等矛盾爆发,终决一死战。他在如此微妙的时刻死去,使东晋免于再遭兵灾,足以称“贤”。后聊个趣闻。桓冲很喜欢洗澡,但因为洗的次数太多,导致皮肤异常敏感。所以他特别不喜欢穿新衣服,因为新衣服材质会比较硬。而旧衣服柔软贴身,桓冲情有独钟。有一天,桓冲刚洗完澡,他妻子特地拿来一套新衣服。桓冲很不高兴,叫人把衣服拿走。但妻子转身又拿了回来,还怒斥道:“新衣服多穿几次,不就成旧的了。家里的旧衣服都快被你穿烂了!”桓冲听完扑哧一笑,老老实实的穿上了新衣。
6、晋桓温是何人公元316年,晋愍帝投降前赵后,西晋灭亡,琅琊王司马睿率领君臣百姓离开中原,往南迁移,建立东晋政权。公元318年,晋愍帝遇害的消息传到江东,司马睿即皇帝位,是为晋元帝,在位期间,司马睿重用王导,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稳定了东晋政权,但王氏权势逐渐控制了朝政大权,司马睿大权旁落。公元323年,晋元帝司马睿见无法动摇王氏的权势,忧忿病逝,终年47岁,在位6年,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太子司马绍继承帝位,是为晋明帝,在位期间,爆发王敦之乱,王敦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并击败朝廷军队,晋明帝派军队前去征讨,用了两年时间平定了王敦之乱。公元325年,司马绍病逝,享年27岁,其子司马衍继承帝位,是为晋成帝,晋成帝即位时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公元327年,国内爆发苏峻之乱,历阳内史苏峻联合镇西将军祖约发兵进攻建康,叛乱历时两年,终平定。公元342年,司马衍身体不适,下诏让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马岳继承帝位,司马衍不久病逝,年仅22岁,司马岳继承帝位,是为晋康帝,司马岳在位期间没有比较大的政绩,但是他的书法造诣很深,代表作《陆女贴》被收进宋代《淳化阁帖》。公元344年,晋康帝司马岳在位2年去世,年仅23岁,其子司马聃(dan)即位,是为晋穆帝,晋穆帝时,褚裒(pou)、殷浩先后北伐,均未成功。公元354年,征西将军桓温率军北伐,大败前秦,灭亡在四川立国的成汉政权,并且夺回洛阳,东晋版图有所扩大。公元361年,晋穆帝司马聃在显阳殿去世,年仅19岁,皇太后令司马丕登基,是为晋哀帝。公元365年,晋哀帝司马丕因吃长生不老药而中毒去世,年仅25岁,因晋哀帝司马丕没有子嗣,皇太后令琅琊王司马奕继承帝位,是为晋废帝,晋废帝时,桓温独揽朝政,他有意夺取帝位,在公元371年,桓温以司马奕阳痿,不能生育为由,废掉司马奕,并逼他离宫,司马奕被降封为海西公,后又废为东海王。公元372年,桓温率群臣百官拥立司马昱继承帝位,是为晋简文帝,司马昱即位为帝后,桓温主控朝政,一步步要消灭反对势力,此时,桓温的威势达至高峰,同年,司马昱去世,其子司马曜即位,是为晋孝武帝,晋孝武帝即位时,年仅11岁,由太后摄政,同年,桓温病重,他要求朝廷为其加九锡之礼,并多次派送催促,谢安等人见桓温病重,于是拖延此事。
7、桓温的家族历史背景东晋历史是从公元317年司马睿对外称晋王、改元建武开始,到第十一位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于元熙二年(公元420年)禅位于刘裕为止,整个东晋朝廷历经四世,共十一帝,连绵了一百零四年,恰好是西晋历史的两倍。第一位皇帝为晋元帝司马睿(大家也可以称其为牛睿,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于公元318年登基即皇帝位,在位仅仅五年时间,到公元322年,他因王敦之声乱而颜面扫地,忧愤成疾去世,死时年仅四十七岁。司马睿死后,太子司马绍继位,他就是自幼聪明伶俐、传说具有胡人血统的晋明帝。在位期间,他平定了王敦的第二次叛乱。不过,好景不长,晋明帝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耗死王敦,他在位仅仅二年零九个多月,就因病死去了,死时年仅二十七岁。东晋第三位皇帝是司马绍年仅五岁的太子司马衍,史称晋成帝。晋成帝年龄太小,他的母亲皇太后庾氏临朝听政。庾亮作为庾太后的亲哥哥,因此而执掌了朝中大权。由于庾亮猜忌在历阳(今安徽省和县)的流民帅苏峻,从而引发了苏峻、祖约之乱,二人于威和二年(公元327年)二月攻陷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逼死庾太后, 庾亮兄弟也逃到了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稍后,二人联络荆州刺史陶侃打败了苏峻、祖约;数年后,陶侃、王导相继去世,庾亮就完全控制了朝政。虽说晋成帝在位时间较长,但由于他继位时才五岁,因此,真正亲政的时间并不长。晋成帝司马衍也是位短命的皇帝,死时年仅二十二岁,比其父司马绍还少活了五年。晋成帝去世时, 庾亮已死, 代替他执政的是其弟庾冰。在晋成帝司马衍临死之前,庚冰以外敌当前、应该册立年长之君为由,说服晋成帝立弟弟司马岳为皇位继承人。司马岳就是晋康帝。晋康帝司马岳同样是位短命的皇帝,他在位二二年多一点就因病去世了,死时年仅二十三岁,只比他哥哥马衍多活一年。这一次庾冰想立司马岳的叔叔司马昱为帝,但是,司马岳却选择了立自己的儿子司马聃。司马聃是东晋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史称晋穆帝。历史再次重演。晋穆帝司马聃与他的伯父司马衍一样,继位的时候年仅二岁,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庾氏家族逐渐淡出权力中心,东晋的朝廷大权转移到了褚太后之父褚哀以及权臣殷浩手中,荆州的军政大权则落人桓温囊中。晋穆帝在位期间,褚裒、殷浩分别北伐,均宜告失败。而桓温一次伐蜀,就灭了成汉帝国,四川地区重新回到东晋的版图;桓温的两次北伐,也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桓温本人也声望日隆。公元361年,晋穆帝病死,死时年仅十九岁,没没有留下子嗣。晋康帝这一支绝后,褚太后只得下诏立晋成帝司马衍的儿子司马还为皇帝。晋哀帝司马丕是东晋的第六位皇帝,谁知也是一位短命的皇帝。本来,在他的父亲晋成帝司马衍死后,在襁褓中的司马丕应该被册立为帝的,他但是,由于当时庾冰的建议而改立了他的叔叔司马岳,司马岳死后,想把帝位留在自己这一支内,就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聃。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司马聃死并没有留下儿子,此时,褚太后只能将帝位传给了管自己叫婶母的司马丕。不过,这个司马不却并不怎么想做皇帝,一心只想长生不老,经常吃丹药,结果药性发作,不能听政,褚太后又一次临朝听政。其间,朝中大权掌握到了权臣桓温手中。晋哀帝司马丕即位后三年就因药性发作死去,死时年仅二十五岁。晋哀帝司马丕死后,褚太后和司马显迎立司马丕的同母弟弟司马奕为,这就是东晋的第七位皇帝晋废帝,又被称为海西公。晋废帝司马奕即位的时候,已经二十四岁了。在晋废帝司马奕当政的短短六年时间里,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前秦前燕和东晋三足鼎立的局面,其间,桓温发动了第三次北伐,却遭到了方头惨败。恼羞成怒的桓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暗示褚太后废掉皇帝,另立新,于是,在公元371年,褚太后以司马奕阳痿为由,将其废为海西公。被废以后的司马奕杜门不出,沉溺酒色,苟且偷生,一直到公元386年去世,享年四十五岁。废掉司马奕以后,桓温立司马奕的叔祖、会稽王司马昱为皇帝,史称简文帝。偏安一隅的东晋就这样坎坎坷坷地走过了它命运的一半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