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彶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9 12:27:14 浏览
1、

从去年到今年,专程去了好几次济南府文庙,经常扑空。有时候避开全国周一闭馆日,也扑空,反正天气好不开门,天气不好不开门,下雨不开门,下雪也不开门,想什么时候不开门就不开门,随他心情的,气得我打12345投诉,后来一个工作人员打电话来,说:首先感谢你对济南文物工作的支持,文庙确实有经常关门的情况,让留意济南府文庙公众号。我提问:上次趁着下雪,特意来文庙拍雪景,结果又吃闭门羹。门口贴着告示:天气恶劣,关门。说:为了游客安全考虑,有时候会结冰,怕游客滑倒。无语,为了不开门,总有理由。还很客气地说:你要来,提前给我打电话,我还可以给你讲讲。等我今天准备来,问好他是否开门,真的找他讲解了,说因为疫情关系,害怕引起游客聚集,不方便解说,望您谅解。还问我,您对我的解答是否满意?哎,我能说啥?[捂脸]唉,甭管怎么说,今天总算得以成行。济南府文庙是宋朝建的,距今1000多年了。新中国成立后,济南府文庙被毁。现在看到的是2005年开始大修复建。2010年9月竣工并免费对外开放的。过去府学文庙紧靠贡院和各色学堂,赶考参加乡试的学子都会到此祭拜孔子,不仅是学子,当时很多官员也常来祭拜。为尊崇孔子,经过文庙门前,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旁边的榜棚街是过去学子考试后,发放成绩的地方。今天从大明湖南门对面的文庙北门进来的,其实这里是后门,倒着看。从芙蓉街的南门进来比较好,正着看,那里是正门。从南到北,依次为南门、中规中矩亭、棂星门、大小泮池、屏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廊庑、明伦堂、尊经阁等主要建筑。北门出去后,就是大明湖南门。棂星门是文庙的标志发现建筑。屏门是一座五间六柱牌坊。大成门是进入大成殿前院落的正门。东、西两侧分别是更衣所和牺牲所。大成殿采用的是规格高的黄色琉璃瓦的龙纹正脊,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孔子的尊崇;另外,大成殿四条垂脊上分别安放9个跑兽,其中5个蹲兽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头上是“仙人骑兽”,飞檐的正脊端有一只“吞兽”。吞兽又叫“龙吻”,传说它有喷浪降雨之神技。因为过去的建筑大多是木制结构,以兽镇脊可以避火消灾。这也是仅次于北京太和殿11个跑兽的高规格建筑。跑兽是位于大殿垂脊上的装饰物,它既起到美观作用,也是建筑力学的需要,跑兽大多是奇数,多为11个,一般寺庙府衙常为5个,只有北京天安门、曲阜孔庙大成殿、承德外八庙大雄宝殿等少数重要建筑有9个跑兽。据《历城县志》载,济南府学文庙“规制如鲁”,意思是它完全仿照曲阜孔庙的样式建造,因此它也得以拥有饰以9个跑兽的特殊“待遇”。正中供奉孔子,两边是曾子,孟子,和颜回,子思,(孟子的老师是子思,子思就是孔伋,是孔子的孙子,而子思的老师是曾子,曾子的老师是孔子。)明伦堂是文庙内专司教育之职的场所,体现了文庙的“庙学合一”。尊经阁是文庙存储经典之地。重建后是文庙内高的建筑。

2、

伯鱼留下一个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后来受学于曾子,也是著名的学者,被尊称为述圣。《中庸》就是子思所作。——《孔子》

3、

孔庙里除了供奉孔夫子,还有四位儒家人物:颜回(复圣)、孔伋(过圣)、曾参(宗圣)、孟轲(亚圣)。朱元璋对亚圣孟子极为不满。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奉行“民本”思想,他认为:谁能保扩人民,得到人民的拥护,谁就能够称王;而残害百姓的人是天下的公敌,这样的人是不配得到天下的,也是应该被人民打倒的。孟子还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大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看了《孟子》,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孔庙撤下。他下诏:“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但刑部尚书钱唐却请圣上收回成命,他袒胸带棺材走向奉天殿。朱元璋让“金吾”卫士射了钱唐好几箭,随后又让太医为钱唐治伤。第二年又把孟子牌位请回了孔庙。他还在洪武27年(1394年)命翰林学士刘三吾删了《孟子》中朱元璋厌恶的85条,保留170条。成《孟子节文》。科举考试不能出现被删掉的85条。

4、

孔子、孔鲤、孔伋是祖孙三代。按他们在中国思想史和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肯定是孔子第一,孙子第二,儿子排末尾,甚至籍籍无名。这难道是隔代遗传?孔子之孙孔伋就是大名鼎鼎的子思,《中庸》的作者,孟子的老师。《史记:孔子世家》写道:“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一孔子生鯉,字伯鱼。伯鱼生伋。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据说孔鲤对孔子说:“你子不如我子。”他又对孔伋说:“你父不如我父。”看起来孔鲤的境界还是蛮高的[奸笑]

5、

浅析儒家五圣的深远影响和文化滋养。儒学思想是我国古代很多君主用来统一思想的手段,也是用来治国的工具,直至现代,儒学依旧有深远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分析儒学文化的意义,本文先从儒家五圣来进行介绍。至圣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我们读的《论语》就是孔子的思想精粹,孔子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现在依旧有很多考生为了祈求好成绩去曲阜孔庙去祭拜。孔子门下弟子有三千之多,各有建树,等到他去世之后,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他的言论和思想整理成了一部《论语》。《论语》成为了很多人的启蒙之书,赵普也曾经说过半部论语就能够让统治者很好的治理这个天下,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影响力有多深厚。孔子在世期间对于人们的全面发展就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对自己门下的弟子要求也严格,他的弟子们除了在文化和品德上需要努力,还需要学习射箭和驾车。因为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去为他人传道解惑。在美育上,孔子也要求学生们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对美的欣赏水平。孔子的政治生涯虽然不长,但是他为当世以及后世留下来的影响却极大,孔子主张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国家太平,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亚圣孟子。孟子在儒学思想上的成就可以与孔子齐名,后人为了赞颂孟子的成就,将其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后来也有很多人将“孔孟之道”代指为儒家学说。著名的《鱼我所欲也》和《寡人之于国也》都是出自于孟子,他在世期间还曾经提出百姓的地位要比君主更加重要的理念,这种思想领先于当世很多文人。孟子继承并升华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让儒学思想在政治上有了更加明确的意义,为后期参加科考的举子们铺设了一条前进的路。而且在封建统治之下,孟子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这个理念在当时已经领先了很多国家,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沿用了孟子以民为本的思想治国,由此将唐朝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复圣是颜子,即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说的就是孔子的这个弟子。颜回在孔子门下学习的时候,对老师崇敬,日常的一举一动都按照儒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止一次得到孔子的赞誉。明朝嘉靖九年,颜回被尊为“颜子”,时至今日,大家在山东曲阜旅游的时候还能够看见颜子的庙,有很多人前去祭拜。颜回一生在政治上没有太多的成就,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跟随老师孔子在各个国家之间游走,在不断丰富自己的见识的同时,也从孔子身上学到了很多重要的道理。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孔子的儒学思想,他和孔子的其他学生共同编撰了《论语》一书,为后世对于儒学思想的研究和学习留下了一笔巨大的宝藏。宗圣曾子,曾子的名字是曾参,曾经拜在孔子门下学习儒家思想,《论语》中关于曾参和孔子的对话就有很多,可以看出曾参在孔子门下勤勉向学,学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积极教化黎民百姓顺应儒学行事。曾参注重奉行孝道,中华如今能够奉行礼仪孝悌之道,曾参功不可没。曾参得到了孔子大部分真传,他将儒家思想推行到全国各地,还教授了孔子的孙子,他在儒家五圣中的地位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后世将其视为孔孟学派之间的传递者。齐国君主为了能够让曾参入朝为官,不惜开出了高官厚禄,可是他却为了在家照顾年迈的父母而选择了拒绝,礼仪孝道感动了整个齐国的百姓。我们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出自于曾参,同时,他还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被后世儒家尊为“宗圣”。述圣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嫡孙,继承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后期为了更好的学习儒家思想,拜在了曾参的门下,师徒二人共同将孔子的思想理论继承了并传扬下来。子思在儒家思想传播的过程中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将孔子的学说从曾参那里继承,再通过门人传到孟子那里发扬。儒家五圣的思想不仅对于古代王朝有重要的影响,对于现在社会的文化发展依旧有重要的意义。仁爱让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忠诚和诚信教会了百姓如何做人,如何保有美好品德,让整个中国按照和谐文明的基调不断发展。整个儒学理论是孔子亲手搭出的基本骨架,孟子等人在不断的为“骨架”增添“血肉”,让整体理论逐渐充实,再一代一代的传递下来。在对新时代的年轻人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中关于教育方法一部分说得也具有可取之处,比如要求学生对于新掌握的知识要经常复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温故而知新”。还有“因材施教”,让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性子、水平以及起点来进行教学,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新知识。总而言之,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就像一柄双刃剑,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有积极的正向意义,也有一部分负面影响。参考资料《论语》#孔彶简介#

6、

孔丘爸爸71岁生的他,73岁去世孔丘19岁生的孔鲤 (单传)73岁去世孔鲤50岁生的孔伋 (单传)51岁去世孔鲤出生时,孔子才19岁,没有什么学问,也比较现实,用鲁昭公送的鲤鱼给孩子起名,但不知道那个鲤鱼后来怎么了?孔鲤(二世祖)50岁才有的孔伋,然后51岁就去世了……孔伋比较争气,孔伋也是孔子学生,孔伋5.6岁孔子就去世了……孔子能有这么大后劲,少不了其他弟子的继承与传播,孔伋还是比较牛逼的(三世祖)真实儿不在多,有出息就行……#孔子##孔彶简介#

7、

民国成立后不久,代表清廷下退位诏书,决定“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的隆裕太后便去世了。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特遣专使吊唁,送了这样一副挽联:后亦先帝之臣,得变法心传,遂公天下;礼为旧君有服,况共和手诏,尚在人间。“礼为旧君有服”出于《孟子》,看来袁世凯还是将隆裕视为旧君,愿意为之“尽礼”的,虽然迫使孤儿寡妇“逊国”的也是他。为旧君反服 檀弓穆公问于子思曰.为旧君反服.古欤.子思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本文录自《礼记·檀弓下》。○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鲁穆公问子思道:“离开原来的君主改投新君的臣子,还为死去的旧君服丧,是古时的规矩吗?”子思答道:“古时读书做官的人,为君主服务时,一切都依规矩;不得已离开君主时,也一切都依规矩,所以依规矩为旧君服丧。如今读书做官的人,想巴结君主时,可以将身体给他当做坐垫;改换门庭后,又可以反戈一击,恨不得将他推入万丈深渊。只要不带着军队杀过来就不错了,还有什么为旧君服丧的规矩可讲。”

8、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之道,始于忠恕!蕅益大师讲:“忠恕真实贯得去,亦是有个省处,乃能如此答话。然不可便作传道看。颜子既没,孔子之道的无正传。否则两叹今也则亡,岂是逛语。”蕅益大师给我们分析得透彻。曾子答 “忠恕”,是因为他 “有省”,“有悟” 了,“乃能如此答话”,他才能答得出这句话,“然不可便作传道看”。蕅益大师的见地很高,他说“曾子没有真正得孔子之道”!所以孔子之道传给谁了?没有传给曾子,“曾子没得孔子的心法”!谁得了?“颜回得了”!所以“颜子既没,孔子之道的无正传”!很可惜颜回死得早,三十多岁就死了,比孔子死得还早,所以他一死,孔子是真的痛心疾首,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只有颜回真正得了他的心法。颜回一死,孔子就叹了,已经没有正传了,没有传法人了,“否则两叹今也则亡,岂是诳语”,孔子两次说“今也则亡”!这不是逛语,不是说虚妄的话,“是真实语”!《论语》里有两次,孔子都在感叹,第一次在《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三章,“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的门坎很高,鲁哀公问他的弟子哪个好学,三千弟子中他说只有颜回好学,颜回 “不迁怒、不贰过”,可惜他已经短命死了,“今也则亡”,现在没有了。曾子是不是?曾子也没有,“未闻好学者也”,没有再找到好学的人。换句话说,除了颜子以外,没有人真正学到孔子之道。第二次出现在《论语.先进篇》,第十一篇第七章,“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也是问同一个问题,你的弟子谁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说的同样的话。《论语》中两次有人问孔子,孔子两次同样的回答,所以,真的像蕅益大师讲的,曾子和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伋,《中庸》传说是子思作的,《大学》传说是曾子作的,这两位都没有真正承传孔子之道。为什么?孔子之道太高远了,凡人得不到,这是 “圣人之道”。谁才能真正得 “孔子之道”?“必须把不忠、不恕彻底放下”!才有可能入。曾子已经有了 “忠恕之道”,他还没入,为什么?因为他“还有妄想分别”,执著可能也还没断。而 “孔子之道” 是要“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你才能见那个道,这跟佛家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一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