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壁(名人简介图文)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9 13:15:58 浏览
1、名人简介图文

海属地区名人简介民国赣榆县长朱爱周朱爱周(1902~1940年),名秉莲,字爱周,赣榆罗阳人。1918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1922年考入北平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后曾任国民d灌云、盐城县公安局长、赣榆县常备大队长、江苏省第三水警区区长、赣榆县长等职。在中国共产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朱爱周号召全县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日,共赴国难。朱爱周聘请师资力量筹建赣榆中学,号召青年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4月朱爱周领导地方武装配合万毅将军指挥的五十七军的六六七、六六八团,粉碎了伪军刘桂堂、张宗元部的进攻。1936年2月,日军进放海州,赣榆形势危急,朱爱周果断打开监狱释放囚犯, 并亲自训话,在朱爱周动员下这些人都加入了抗日队伍。赣榆失守后,朱爱周采纳共产d人的建议,依托鲁西南丘陵地带,开展全县抗日游击战争,组建赣榆常备总队,自任总队长。后来 赣榆县常备总队扩编成3000多人的常备旅,朱爱周任旅长。朱爱周带领常备旅和八路军配合作战,多次重创敌人。朱爱周重视同共产d的合作,学习宣传中共统战政策和游击战争思想,甚至在国民d掀起反共高潮,派人监视他时,朱爱周仍坚持国共合作,使中共在赣榆的抗战工作未受影响。1940年3月12日夜,日军偷袭赣榆县政府驻地韦家岭,朱爱周壮烈殉国,时年39岁。1983年11日,朱爱周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2、名人生平资料介绍

独占鳌头的故事近日,2023年各省市高考成绩放榜,国人的注意力又聚焦到谁是状元、状元多少分上。高中状元,又有个说法叫独占鳌头。这里面有个故事。福建福州市九仙山,形似巨鳌,其高峰为鳌顶峰。相传南宋时,福州人陈诚之住在山下,常与同窗好友一同上山读书。他喜欢一人登上鳌顶峰高端,一边浏览周围风光,一边吟诵诗文。一次,有位同窗也想到峰顶看看,陈诚之笑道:“鳌头只能独占。年兄若有兴致,请明晨早些上山。”那位同窗一连几天起早,都见陈诚之已捷足先登。绍兴十二年(1142年),陈诚之果然中了状元,人们都说他应了“独占鳌头”的话,鳌顶峰此后也就被称为状元峰,并在峰顶建了状元亭。如今,峰壁上留下许多历代名人题刻,其中为醒目的是明代学者杨应韶书写的“状元峰”三个大字。#名人简介壁#

3、著名人物简介图文并茂

薛建斌名人简历薛建斌薛建斌出生年份:1950籍 贯:陕西韩城性别:男现任职位:西安秀秀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书画顾问。书法家简介:1950年3月生于生于司马迁故里-韩城。现居古都西安。自幼习书至今坚持不懈。书法楷书宗欧阳询及魏碑楷法,行草书宗二王

4、名人人物画像以及简介

小学语文《实验班》必备文学常识汇总:春秋战国到现当代名人作家简介,古今中外名著简介,中外文人雅号、并称,中国古代历史知识,中外地理知识,国学常识等[V5][V5][V5]

5、名人的人物简介

清人死后的“书房”布置:古人讲事死事如生事,就是死了和活着一样,死了以后墓穴环境布置尽量模拟活着时候的生活,大荔这几座清代石墓后墓室前面和中间大厅之间有一块长方形的空间,类似模拟生前的书房环境,其中布挂有两位唐代名家的诗配画挂轴,和两位清代名家的巨幅题壁,还有带有荷花等内容的盆景,画轴一副是唐代韦旦的《雪梅》,“古木寒鸦山经,小桥流水人家。昨夜前村深雪,阳春又到梅花”,元代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此惊人的相似,估计受此影响颇大。另一幅是唐人张谓的《白鹭》,“旷野悠悠新水,远山望望晴云。湖北湖南白鹭,三三两两成群”,诗画相配,相得益彰,庭院左壁为假山墨竹,刻有印章,文字看不清,右壁书法残缺,有清代金城(甘肃)大书法大家朱克敏隶书大字,朱克敏书法造诣很高,与林则徐,左宗棠交往很深,隶书也是朱的代表书体;左公与林公都是民族英雄,与西北陕甘新疆渊源很深。另一题对张民信作品,此人虽无确切记载,不过在一分拍卖的清人书札有一幅张民信的作品,与墓室里这幅字笔法颇为相似。当然这些题壁字都是石匠工人房照当时的名人笔迹留下的作品,都是当时的前人大作,而画轴也是模仿生前场景,所以挂轴上的字都比较随意,就是表达个意思,荷花是古人表示一尘不染的常见题材,所以从这些布置里仍能体会到古人生前的生活和智学态度。#名人简介壁#

6、名人详细简介

《张居正大传》朱东润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文学史家朱东润传记巨制。内容简介:张居正是明朝后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六大改革家之一。他以雷厉风行的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张居正,从荆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起步,少时聪颖过人、青年时踌躇满志,其政治生涯从失意困顿到忍耐蛰伏再到春风得意,终位极人臣。张居正对明朝的弊政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扭转了明朝后期持续颓靡的局势,以一己之力将大明帝国的倾覆后延了七十多年。《张居正大传》是朱东润由传记理论研究转入传记文学创作的开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朱东润凭借其深厚的古典文学研究功底,力主传记创作“有来历、有证据、不忌烦琐、不事颂扬",写就了这部波澜壮阔、气魄宏大、议论纵恣的作品。文学史家朱东润以丰富的笔力着墨于明朝这位首辅大臣,对张居正这位专制王朝的著名改革家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同情,对传主所置身的那个时代有更清醒的认识与反思。《张居正大传》不仅有相当突出的学术成就与研究价值,也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嘉靖三十二年,居正是一个二十九岁的青年,但是他的抱负,已经把他压迫得喘不过气来。———————————嘉靖三十年来大的负担,第一是对外的国防经费,其次是皇宫的建筑。在政治方面有抱负的人,对国防、对皇室,都要有一番布置。———————————透出居正个性的,是他的《割股行》。居正毅然地扔下一切。从此以后,他没有家庭,没有恋爱,只有国家。他热恋政权,一直到临死的时候,没有一天放下,然而他的热恋政权,主要还是为的国家。他牺牲朋友,遗弃老师,乃至阿附内监;只要能够维持政权的存在,他都做得,因为维持自己的政权,便是报国的机会。父亲死了,不奔丧,不丁忧,不守制,不顾一切人的唾骂;政权是他的恋人,政权是他报国的机会。“欲报君恩,岂恤人言!”居正大声地吼着。———————————居正当国的时候,他要应付三个重要的人物——李太后、冯保、神宗。神宗这时只有十岁,无论高拱当时在内阁里怎样说的,“十岁太子”毕竟只是“十岁孩子”。但是神宗年龄虽小,已经开始明了政治;他知道他是主人,然而他也知道在他没有支配实际政治的时候,他还得受人支配,甚至对于他的支配者,还得博取应有的好感。在当国的十年之中,居正是首辅,是独裁者,是皇帝的师傅,实际上他是神宗的支配者;神宗当然时时感到博取居正好感的必要,但是同时他也知道他是居正的主人。他对于自己的地位,正感到一种不平他甚至要希图报复;所以他对于居正的好感,因为自卑心理的缺陷,日后突变为对于居正的恶感。居正是一个精明不过的人,但是正因为神宗年纪太小,切都被瞒过了。———————————万历六年还朝以后,居正在对内对外方面,都有相当的把握。北边的敌人分散了,俺答只是一个降王,替明朝约束鞑靼的部落。东北边也许还有一点问题。但是仗着李成梁的朝气和辽东十几万大军,一切都有办法。整个的内政,已上轨道,只待清丈完毕,把人民的负担重新调整。内外的困难已经没有,但是居正的困难,正在不知不觉地加强。问题只在神宗身上。做父母的常说:“小的子女好养,大的子女难教。”但是居正和神宗的关系,究竟不是亲子的关系。在十岁的时候,小小的神宗,对于居正,只看到一位长须玉立的大臣,这是自己的监护人和老师。然而现在他已经十七岁了,他久已是皇帝,现在更开始发现自己。他有他的意志,这个意志,必然地有和居正的意志斗争的一日。————————————鞠躬尽瘁:万历九年,居正五十七岁。酷热的天气,将近六十的年龄,重大的责任,在这一年夏天居正病倒了。居正有时也想退休,但是环境不容许,他只能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前面挣扎。九年夏间,他有信给王之诰说起:贱日猥辱垂念,贶以厚仪,不敢例辞,辄用登领,谢谢。年来贱体,日就衰惫,望六之龄,理固宜尔。兼之力微任重,壁马力已竭,强策鞭于修途,诚不知其所终矣。缅怀高蹈逸踪,岂胜叹羡。老母仗庇粗安,虽时有小疾,疗摄旋愈,但日夜念归,每谈及太老夫人,福履遐龄,庭闱乐聚,啧啧欣慕,恨仆不如公之孝养深笃也。贱眷小儿,四月抵都,小孙重润,近觉稍壮,但力弱,尚未能行立耳。远辱垂念,深荷雅情,使旋,附谢。重润是居正四子简修之子,王之诰的外孙,所以居正特别提出。居正记得当初的大政方针吧!他直言不讳地承认他的目标只是富国强兵。为什么要富国?富国就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给强兵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尾声:居正带着平生的抱负,埋入江陵的墓地,剩下来的是无限的恩怨和不尽的是非。居正殁后,赐谥文忠:“文”是曾任翰林者常有的谥法,“忠”是特赐;据谥法解,“危身奉上曰忠”,在赐谥的时候,对于居正,原有确切的认识。王世贞称居正“业惟戡乱,勋表救时,在唐赞皇,复为元之”,正是那一时期的公论。

7、名人简介成就

林徽因和梁思成,算得上是一对璧人了。林徽因是个聪明人,她知道诗人的热情,来的快,去得也快。而梁思成出身名门,且学建筑的梁思成稳重踏实,是一个值得托负终身,让人能够心安的人。林徽因没有看错梁思成,婚后二人生儿育女,互相扶持,梁思成对林徽因更是包容,梁对林,是一种宽厚的爱,和梁思成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女人是有安全感的。有人说林徽因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漂亮。试想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子有才情,有文化,长得纤瘦秀气,气质,怎么能不引人注目呢?只可惜林徽因身体多病,50多岁便英年早逝,让一个传奇女子的乐章早早收尾,实在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