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遵简介(魏书拓跋遵)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9 15:14:40 浏览
1、魏书拓跋遵

《天龙八部》慕容复家族世居的地方叫燕子坞“参合庄”,家传绝学叫“参合指”,名字其实隐喻着参合陂之战,此战后燕慕容氏八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后燕走向衰落,不久就被对手北魏灭掉,这场大战奠定了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慕容复祖宗慕容氏,乃鲜卑族人,五胡乱华的时候,慕容氏入侵中原,大振威风,曾建立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家。其后慕容氏为北魏所灭,子孙四散,世世代代,始终存着中兴复国的念头,慕容复一直以自己是大燕国的王孙遗族为荣……参合陂之战:公元395年,后燕皇帝慕容垂派遣太子慕容宝,率领八万精锐进攻北魏,并且派遣范阳王慕容德率步骑1.8万为后继,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听说燕军北上,故意示弱,从都城盛乐撤退,转移所有部落的牲畜和财产,西渡黄河。后燕军队长驱直入,一路上也没遇到魏军的抵抗,顺利地进军到五原,北魏也整顿军队,两军隔着黄河对峙。出征时后燕皇帝慕容垂已经患病,而北魏趁机派人守在通往后燕都城中山的道路上,将后燕的信使全部抓住,慕容宝等人几个月都无法得到慕容垂的消息;同时故意让俘虏的后燕信使,隔着黄河告诉慕容宝他的父亲慕容垂已经死了,慕容宝等人听到后忧虑恐惧,军队士兵也惊骇不安。北魏皇帝拓跋珪还派遣略阳公拓跋遵带领七万骑兵堵塞在后燕军队的南边,堵塞了燕军南归之路,燕魏两军互相对阵,僵持了二十多天。等到十月,塞外天气严寒,加上慕容垂已死的消息,后燕军队士气低落,还出现了叛乱,虽然慕容宝平定了事变,但燕军内部互相猜疑,军队已无战心,慕容宝不得不下令焚烧战船,趁夜撤军回国。当时黄河上的冰还没有冻住,慕容宝认为魏军一定不可能渡过黄河来追击,没有派出警戒部队,缓慢撤退。等到了十一月初三日,突然狂风四起,气温下降,黄河上的冰很快冻结,拓跋珪挑选了二万多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赶燕军,终于在十一月初九日黄昏时分,在参合陂追上了燕军。慕容宝等人此时还浑然不知,拓跋珪连夜部署部队,让士卒们含着枚、扎紧马口,偷偷接近燕军。第二天清晨,魏军已经登上了山头,下面大营里的燕军突然发现漫山遍野的敌人,惊慌失措,混乱不堪。魏军趁势攻击,燕军四处逃跑,人撞马踩,轧死淹死者数以万,还有四、五万人投降,北魏缴获了兵器、衣甲、粮食无数,慕容宝等人单骑逃回,北魏后把后燕降兵全部坑杀于参合陂……参合陂之战的失败,让慕容宝深感耻辱,于是请求慕容垂再次出兵进攻北魏。公元396年三月二十六日,慕容垂亲自率领大军再次向北魏进攻,这次燕军改变行军路线,分三路同时向云中进军。北魏陈留公拓跋虔此时统领的部落约三万多户人家,镇守在平城,拓跋虔平时不注意戒备,等到敌军兵临城下才发觉,仓促之中率军出战,结果战败而死,所属的部落全部被后燕收编。拓跋珪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恐惧,打算放弃都城逃走,其他部落也都产生二心。但此时慕容垂率军路过参合陂时,看到那里依然尸骸堆积如山,在祭奠死难者时,军士们都放声恸哭,哭声震撼山谷。慕容垂见此惨状,心里十分惭愧,而且愤怒,吐血得病,前线慕容宝等人听到消息,都带兵撤回。不久慕容垂病势加重,不得不班师回朝,慕容垂在回师途中去世,慕容宝继位。但后燕内部互相倾轧,慕容氏互相争权夺利,慕容宝无法控制局势,公元396年八月,拓跋珪率领四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后燕,公元397年三月,慕容宝率军突围,退往龙城,十月北魏攻占后燕都城中山。后燕的疆土被切断为南、北二部,南部由慕容德在398年建立南燕,后燕实际上只统治辽西一带,后燕此后内乱不断,终在407年被北燕所取代,后燕历七位君主,共23年。#慕容复# #天龙八部#

2、拓跋遵的后代列表

鲜卑族姓氏汉化一览表。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名,核心内容是汉化运动。迁都洛阳、改革官制,禁用胡语、使用汉话,遵孔重教,改易汉俗等等。改易汉俗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胡姓改为汉姓,皇室拓跋家族带头改为汉姓的元姓,于是鲜卑贵族平民中的大部分都改为了汉姓。当时改为汉姓的100多个姓氏详列如下。#拓跋遵简介#

3、拓跋遵微博

465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病逝。24岁的冯太后因丧夫哀痛欲绝,突然,她大叫一声,扑向熊熊大火。等她被救后,却做了令人敬佩的决定。冯太后是北燕人,北燕被灭时,她父亲投降了北魏,后因犯罪被处死,年幼的她沦为拓跋家的奴婢。幸亏她的姑姑早年嫁入宫并在宫中受宠,对她多加呵护和培育。冯氏在姑姑的护庇下,健康成长,她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姿色出众,举止端庄,处事灵活。后来文成帝拓跋濬即位时,12岁的冯氏被姑姑介绍入宫,封为贵人。456年又被立为皇后,年仅15岁。不久,因文成帝立长子拓跋弘为太子,而北魏有“子贵母死”制度,3岁的拓跋弘当了太子就没了亲娘,随后由皇后冯氏抚养他。幸亏冯皇后慈爱善良,对拓跋弘视如己出,处处护庇他。就这样,没有生养的冯皇后却尽贤妻良母的责任,生活得美满。可惜,她丈夫拓跋濬不幸英年早逝,打破了这份安宁,把她推上了历史舞台的幕前。原来,公元465年,25岁的拓跋濬突然病逝,12岁的拓跋弘继位,24岁的冯后被尊为皇太后。因为拓跋濬突然离世,没留下遗嘱,也没有指定辅政大臣。这孤儿寡母一下子没有了靠山,而权臣乙浑企图趁机阴谋篡权,北魏正面临混乱和危机。面对丧夫的哀痛和朝政的压力,年轻的冯太后一时没了主张,她的情绪却失控了。在拓跋濬“烧三”这天,大家正在焚烧拓跋濬生前衣物时,冯太后突然大叫一声,扑向熊熊大火。幸亏被救及时,冯太后没有被烧死,但她昏迷了几天。等她苏醒过来后,没有再哭泣,悲伤的眼神里却透露出坚定的光芒。接下来,她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定大计,抓乙浑,平叛乱,稳朝政,她的一系列决定令人敬佩。随后,冯太后又宣布临朝亲政,迅速掌控了北魏的局势。短短几天,她勇敢而又果断的风格,精明得益的才干稳住了北魏动荡的政局,使12岁拓跋弘的皇位平稳过渡。四年后,冯太后将执政大权还给16岁的拓跋弘。谁知,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18岁的拓跋弘却把皇位传给年仅5岁的太子拓跋宏。拓跋宏就是北魏历史上的孝文帝,身为祖母的冯太后再次临朝辅政,尽心竭力维护小皇帝。此时的冯太后思想成熟,谋略超前,她大刀阔斧进行除旧布新的措施。她通过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加强了集权。她实行均田令使加速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还颁布俸禄制稳固社会关系。冯太后对孝文帝影响很大,她尽可能让孝文帝参与一系列变革的实践活动,精心教导培育孝文帝,使他快速成熟起来。后来,孝文帝正式亲政后,他在冯太后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新政,尤其在494年迁移定都洛阳后,除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推动北魏经济发展和封建化进程。490年,50岁的冯太后去世。后来,孝文帝在龙门凿“古阳洞”以纪念祖母。@麦田聊史大家都知道北魏孝文帝变法革新,而忽视了他背后了不起的祖母冯太后,是她奠定变革的基础。其实,不论是在拓跋弘时,还是在拓跋宏时,冯太后替他们临朝辅政,都表现出聪慧过人,才华横溢,是她替年少的皇帝稳定了局势。冯太后一生辅佐的三代皇帝。 做拓跋濬的皇后时她15岁, 替拓跋弘辅政时她24岁,做孝文帝的祖母时她才30岁。她的伟大之处在于智慧果敢,年轻有为,深得民心,推动社会进步。政局动荡之时,她力挽狂澜,给了北魏一个安静的社会环境,也对黄河流域的文明传承产生深远影响。电视剧《胡笳汉月》、《锦绣未央》、《凤囚凰》等作品中,都有她的身影。你所了解的冯太后又是怎样的呢?#历史开讲##夏日生活打卡季#

4、拓跋遵和拓跋珪

(433)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自386年立国以来通过不断的战争打出了一个强大的北魏,但自从大败后燕迁都平城后,拓跋珪的精力似乎都放在了内政、汉化,以及不断的巡幸各地上面,对外战争频率相比立国之初要少了许多。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拓跋珪迁都平城后的战争。称帝后一个月,即399年正月,拓跋珪决定北巡,这次北巡即是巡视北方领土,也是借机对北方边患之一的高车进行打击。高车,即丁零,也叫敕勒,之所以有这几种叫法,主要是当时不同地区的人对其叫法不一。比如东晋称其为丁零,鲜卑人称之为高车,因为他们用的车子车轮都特别高,而塞外其他民族则称其为敕勒。建立翟魏的翟斌、翟钊都是丁零人,但他们是内迁且基本上汉化的那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丁零人依旧生活在西北以及北方蒙古草原。高车和柔然一样,时时威胁北魏的北部边境,使得北魏始终不能全心全意南下中原。至于高车和柔然这两个势力如何划分疆域,没人能说得清,反正都在北魏的北方,游牧民族本就没有固定的城池,而且还是不同部落分散居住。比较而言,高车在西北更多一些。此次北巡拓跋珪出动了十几路大军,但总兵力不详。大将军常山王拓跋遵等三路大军从东线由长川(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西北)北上,镇北将军高凉王乐真等七支军队则从西线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北上。拓跋珪自率一军作为中军,从駮髯水(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内)北上。战争打了一个多月结束,只有战果没有过程。魏军一共大破高车20多个部落,俘虏7万余人,缴获牛羊140多万头,骏马30多万匹。3月大军返回,行至牛川以南时,拓跋珪命被俘的高车人组成人墙,围出一个周长七百多里的大围场,里面被围的麋鹿等动物不计其数。然后,拓跋珪让这些高车人连同被围的动物整体平移到了平城,然后把人墙换成土墙,就地修筑了一座方圆数十里的皇家猎场—鹿苑。这操作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这次北征高车算是拓跋珪迁都后的一次大手笔,再之后就是一些小规模战争。比如派建义将军庾真和越骑校尉奚斤讨伐库狄、宥连、侯莫陈三个不服管束的小部落。还有就是在400年正月,为了惩罚叛逃后燕的卢溥,拓跋珪命材官将军和跋攻打后燕的辽西。卢溥出身北方大族范阳卢氏,也是名人之后,当年西晋并州刺史刘琨外甥卢谌(chén)的曾孙。卢溥原为后燕官员,在中山被围时投降北魏,被拓跋珪封为河间太守,后来又在渔阳(今北京密云境内)起兵反魏,杀了北魏幽州刺史封沓干后重归后燕,被慕容盛任命为幽州刺史。和跋出兵后很快就大败卢溥,终在辽西(今河北山海关北,辽宁西部)将卢溥及其儿子卢焕俘虏。卢溥和卢焕后在平城被拓跋珪车裂处死。慕容盛曾派广威将军孟广平驰援卢溥,但还未及抵达卢溥就已被俘,孟广平只得杀了几个北魏地方官员后返回。卢溥的叛变间接导致一位北魏名臣的死,即北魏开国功臣张衮。张衮在拓跋珪复国之初就被任命为左长史,多次出谋划策、屡立战功,张衮还经常为拓跋珪推荐人才,其中包括崔逞和卢溥。崔逞,之前说过,出身清河崔氏,名门望族。拓跋珪兵围中山时军中极度缺粮,崔逞便建议采食桑椹,因桑椹成熟后容易掉落,崔逞还特别建议让士兵亲自采食,结果惹的拓跋珪不高兴,认为大军正在作战,怎能丢下兵器去采桑椹。后秦姚兴派兵攻打东晋襄阳时,东晋雍州刺史郗恢(郗鉴孙子)写信向北魏常山王拓跋遵求援,信中有一句:“贤兄虎步中原”。拓跋遵是拓跋珪堂弟,贤兄当然就是指拓跋珪,可拓跋珪认为自己是帝王,郗恢如此称呼毫无君臣之礼,于是大怒,命崔逞和张衮回信,要在信中极力贬低东晋皇帝。结果崔逞和张衮给郗恢回信时称呼东晋皇帝为“贵主”,没有刻意贬低。拓跋珪又是大怒:“我让你们贬损,你们竟然写’贵主’,这怎么能和’贤兄’相比?”。崔逞降魏时留妻子张氏和四个儿子在冀州,后来都投奔了南燕,崔逞仅带幼子降魏。几件事下来,拓跋珪极度厌恶崔逞,于是以崔逞有二心为由赐崔逞自尽。因崔逞和卢溥都是张衮所荐,恨屋及乌,终拓跋珪一气之下在400年9月将张衮贬为尚书令史,尚书令手下一个小小属官。张衮从此闭门谢客,整日宅在家里校验经史,一年后郁郁而终(魏书张衮传中记为410年病逝)。崔逞和张衮的死又引起了连锁反应。402年10月,因桓玄之乱,东晋名将司马休之、刘轨和刘敬宣等人准备投奔北魏,拓跋珪闻讯后高兴,可后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后命人到兖州寻访,终只找到一个司马休之的随从。使者问为何不来,随从说因司马休之途中听人说起崔逞被杀的事,担心自己的安全,于是改投南燕。拓跋珪懊悔不已!这也是拓跋珪继参合陂杀降后第二次后悔杀人了。关注本号,感受两晋烽烟,品味乱世风云,历史的精彩就在这里。内容完全尊重史实,写作不易,需要您的关注、点赞或留言,感谢您对原创的支持!(433)

5、北魏拓跋遵

当了皇帝后,拓跋嗣将所有的资源灌输在拓跋焘身上,文武兼修。422年,先封14岁的拓跋焘为泰平王,并为相国、大将军,但仍不够,还要命他监管国事,这才14岁的孩子啊,处理纷繁的政务军务游刃有余,丝毫不紊乱。423年11月,拓跋焘正式即位,成为北魏第三位皇帝,北魏太武帝。424年,柔然大汗大檀率领6万骑兵攻入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烧杀抢掠,攻陷了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拓跋焘一听军报血脉偾张,二话不说,率领轻骑日夜兼程,冲进重围,不要命的攻击,柔然没有摸透他的战术,又被他疯狂的劲头吓退。柔然看上去难缠,实力不强但恶心人,不断的侵扰分散牵制拓跋焘的力量,让他抽不出手征服其余割据势力,更无力南下,与刘宋王朝决战。拓跋焘决定对连年袭扰的柔然开刀,引来一片反对声,拓跋焘再霸道,也要考虑朝中势力集团的意见,一意孤行容易,但失败了怎么办,将来谁还拿他这个皇帝当一回事?只有崔浩一力劝说他必须打。拓跋焘政府有不可小觑的代人集团,这帮人话语权很重,反对打柔然是不想出力,保留代人集团的有生力量。他们借口说刘宋王朝欲将北伐,又说天象不吉,又说苻坚不听朝臣反对,一意孤行攻打东晋,结果呢?又说柔然土地贫瘠,征服后毫无用武之地,劳民伤财,这些结论全被崔浩怼回去了。拓跋焘满意,他开始磨刀霍霍向柔然。同年9月,他聚集接近全国之力的军队,准备好一切的征伐工作。12月,拓跋焘亲征,以平阳王长孙翰率军出参合,自领一军进屯柞山,与阿伏干率领的柔然骑兵相遇,斩首数千,获马万余匹,大胜而归。425年10月,拓跋焘又来,尝到了第一次甜头,肯定要搙着柔然的羊毛一顿拔,大军五道并进,舍弃辎重,带着15日的粮草轻骑狂突。转眼间就到了柔然可汗的眼前,狂杀一番,大汗惊慌失措,率残军败将往北逃跑。还没彻底打死柔然,拓跋焘的眼睛瞄向了胡夏,他忌惮的赫连勃勃病死,赫连昌即位。只要勃勃没了,一切不足挂齿。赫连昌与勃勃其余儿子互相束甲相攻,关中大乱。拓跋焘先搁置柔然于一边,抽出兵力转向西方,准备灭掉西夏。426年,10月,拓跋焘亲领大军奔袭统万城,行至君子津,天气暴寒,河水冰冻,拓跋焘遂率轻骑二万从冰上渡河,兵至黑水,离统万城仅三十余里,正是冬至日,赫连昌在宫中大宴群臣,突闻消息,上下惊恐。赫连昌匆促领兵迎战,大败而退,城门未及关闭,魏军乘势攻入西门。赫连昌退入宫内,紧闭大门,拓跋焘见一时难以攻下,遂于第二天分兵四掠,获牛马十余万头,徙民户万余家而归。427年,拓跋焘攻打统万城时,知道这城池坚固无比。攻坚战耗费极重,不划算。他决定将主力埋伏在山谷中,以少量骑兵临城下,自己做诱饵。赫连昌一看这灾星敢在自己眼前晃,人这么少,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要出来抓他,当夏军出城追逐时,又采纳崔浩分兵潜出袭其后之计,大获全胜,俘虏赫连昌。打残了胡夏后,柔然恢复了一点元气,又来招惹拓跋焘的虎须,429年,拓跋焘分兵给平阳王长孙翰领军自西道向大娥山,拓跋焘领军自东道向黑山,同会于柔然可汗庭。包抄过去,抓到柔然的大本营,全军猛攻,一击即溃。拓跋焘率魏军沿粟水西行,六月,到达离平城三千七百余里的菟园水,魏军分兵搜讨,东至瀚海,西至张掖水,北越燕然山,原来受柔然控制的高车诸部也趁机摆脱柔然,先后归附北魏者有三十余万落之多,所获牛马百余万匹。北伐柔然大的好处就是,第一解决了马匹供应难题。打仗需要的就是马匹,这资源很珍贵。第二,是人口。拓跋焘将这么庞大的人口体量,全部迁移到漠南,安置在东到张家口,西到五原阴山的3000多里的草原上,命他们在这里耕种、放牧,并征收税赋。为了巩固劫掠来的人口,拓跋焘专门留下了代人集团镇守地方安抚、统治人口。从424年到449年,长达25年间,拓跋焘和柔然打了13次,被拓跋焘按在地上摩擦。此后,柔然一蹶不振。崔浩,此人是拓跋焘的第二个“王猛”。在脾性能力上,崔浩和王猛相似,王猛是幸运病死,否则下场与崔浩一样难看。拓跋焘始终把崔浩当成白手套。这个眼光超级毒辣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喊打喊杀,但历史上好像崔浩出头谋划甚多,拓跋焘只是听他的行事。其实不然,拓跋焘是幕后主谋,崔浩每一次的献计正合拓跋焘的胃口,他不说,看到崔浩每次站队都站到了他的心扉,此人是个人才,干脆好好利用一番。打胡夏赫连氏,扶植道教,踏平柔然都是拓跋焘心里想要做的,大大咧咧四处公开讲话支持去做的是崔浩。这才是政治家。后弄死崔浩,也亲自去孔子太牢祭拜上供都是演出来给汉人士族看,虽然弄死了崔浩,但是不等于我不重用你们这些汉人呀,没想过和你们汉人做切割哦,我只是单纯的弄死崔浩而已。谁叫他太大嘴巴了,专门揭露我拓跋氏的家丑。他后还是走上了祖父拓跋珪一样的老路,一个是被儿子弑杀,一个是被太监弑杀。他身先士卒,出生入死,权谋老道,又视金钱如粪土,赏罚分明,却因政变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