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在各方面都受到优待。1955年工资改革,教育界、文艺界评级定工资后,拿的工资极高,甚至超过国家。全国逐渐形成了一个脱离基层群众规模约有百万人的“干部高薪阶层“。大学教师工资等级分为13级。全国各大学评出一级教授56名,其中北京大学占了27名,北京农业大学占10名,清华大学占9名,北航、北师大各占6名。有陈寅恪、梁思成、冯友兰、季羡林、苏步青等人。二级教授月薪是287元,三级教授是240元,副教授180元,讲师120元,助教60-80元。中学教师月均44元,小学教师月均34元,各省有差异。季羡林当时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月工资345元,加上中科院学部委员的月津贴100元,共445元,比有赫赫战功的军区司令还要高。文艺界评级时,梅兰芳定级前的工资是1100元,自愿降为文艺一级,拿月薪336元。相声大师侯宝林、郭启儒被评为文艺一级。冰心、艾青、周立波等作家被评为文艺一级。文艺二级工资是280元,马三立是文艺三级,工资233元。画家中的潘天寿,是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二级教授,工资是287.5元。极高的待遇使得知识分子有闲钱消费。当时到北京新开业的莫斯科餐厅吃顿西餐,黄油、面包、啤酒、汤菜齐全,也不过花费1.5-2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天工资)。季羡林爱好收藏古玩字画,且以齐白石的作品为下限。经吴作人介绍,季羡林收藏了5幅齐白石创作的蔬果斗方精品,只花了30元人民币。当年字画业者度日维艰,季羡林算是一个大主顾。其中一幅苏东坡的《御书颂》,是季羡林趁工商业改造之机,花500元买来的。另一位文物大玩家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王世襄。1966年9月2日的抄家清单记录,从王世襄家抄走的文物有2567件、字画1242件、图书8156本有24捆。(抄家是王世襄主动要求的。)那个年代,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费仅为八九元,三四十元的月工资能养活一个五口之家。作家、诗人、画家、演员等知识分子的工资,要远远高于普通工人阶层。由于行政等级与医疗、住房、休养、副食供应等福利供应挂钩,在全国逐渐形成了一个脱离基层群众的“干部高薪阶层“,规模约有百万人。此外,公私合营后,资本家依然能从企业中领取每年5%的分红股息。全国领取定息的股东有114.2万人。在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下,特权阶层、食利阶层奢侈的生活方式,自然招致身边群众的不满,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1966年文革爆发后,知识分子等干部高薪阶层成为群众声讨的对象。1978年后,他们都成了“受迫害”者。季羡林在文革时期抄家没收的文物,也全部还给了季羡林。2009年季羡林大师去世时,留下大批字画文物件,估值超过几亿元人民币,不久引发了遗产争夺,令人唏嘘!
2、艾青的生平简介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名著导读内容由《傅雷家书》更新成《经典常谈》。作为一个初中生的家长,初中生语文推荐阅读的12本名著经典早在小升初的暑假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初中人教版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一共有12本,分别是:《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艾青诗选》《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作为语文书里名著导读内容的名著,在每一册人教版语文教材上面的名著导读中都会有对应的名著的内容。昨天听其他家长讲,八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由《傅雷家书》更新成《经典常谈》了。对于这本书其实有点陌生,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朱自清在西南联大多年中文教学的心血之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鲁迅先生评价《经典常谈》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对于书中介绍的多部经典,恐怕大家一时间也会紧张,这么多孩子能读懂吗?毕竟经典也需要知识储备。对于这次的调整,并不要求大家精读全部内容,大家只要把与中学教材有关的篇目——如《论语》、诗文等——精读就足够了。就比如果麦出版的这本《经典常谈》,增加了图解和注释,帮助孩子们生动形象的理解经典的内容。课本导读的部分可以跟孩子一起阅读,精读文章的同时,图文形式结合也可以帮助理解,加深印象。作为初中生日常课业繁重,高效阅读始终是优先选择。
3、艾青简介及代表作品周易取名谢咏老师简介~金华起名字的来历和意义介绍金华地名的由来:一说,来自于南朝梁徐陵所编《玉台新咏》之序“金星与婺女争华”,此说可能有穿凿附会之嫌;另一说比较合理,有古地理志或史志支撑,此说认为,金华地名来自于城外的金华山。据《金华市地名志》记载,“金华山,俗称北山,古称长山或常山,位于金华市北部及东北部。”《金华县志》又载:“金华山俗称北山,又称长山。”结合《旧唐书•地理志》之记载,“隋改长山为金华,取州界山为名”。故古代金华府、县之名实由金华山而得名。(2)谢咏老师简介~本文由中国姓名学取名大师谢咏分享阅读,旨在探索城市姓名历史和人文底蕴,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金华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名人荟萃。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五代诗僧贯休、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南宋理学家吕祖谦、南宋思想家陈亮、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明被誉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佛教曹洞宗寿昌派开山鼻祖的东皋心越禅师、清初戏剧家的李渔,古之金华,尽出人间精华;近现代的有国画大师黄宾虹、新闻学家邵飘萍、文坛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著名诗人艾青、科学家严济慈、蔡希陶等等,今之金华,人间精华尽出。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依山为名,金华自然仁者辈出。不仅如此,金华也是擅出良臣名将的宝地。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堪与“听凭胡虏愁,不敢忆江南!”同朝抗金名将的岳飞齐名。蜚声海内外的“金华火腿”的由来,就与这位名将宗泽有关。南宋年间,金兵虎狼南顾,屡犯宋境,烧杀抢掠,荼毒百姓。就是这位金华人,宗泽将军,率领家乡子弟兵,在抗金前线与金军厮杀。军中人人脸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又称“八字军”。这“八字军”甫上战场就攻势凌厉,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有一次,宗泽的表哥带领乡亲父老,去前线劳军,大家杀猪宰鹅,挑着全鹅和一只只猪腿就上路了。因路途遥远,怕猪腿坏了,就给猪腿擦上一层盐。这样风雨兼程走了好多天,被盐腌过的猪肉发出令人垂涎的香气,待乡亲父老赶到宗泽帐前,恰好是元宵节。于是带来的猪腿,成了子弟兵们争抢的口中餐。在金华历代曾经有过的“东阳”“金华”“婺州”几个地名中,历来以“金华”之名得人喜爱。自南朝梁或陈时把它作为“金华郡”的名称以来,沿用一千五六百年。到明清时更是府县同名,深入人心。那么,这个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因城北的北山又名“金华山”而起;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南朝梁代的一部诗集《玉台新咏》的序中有“金星与婺女争华”这样的句子而得。前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因山为名”派,后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因序为名”派,历来都有争论。比如本地的两本古代方志,明代的《成化金华府志》与清代的《康熙金华府志》对此的解说就完全不同。《成化金华府志》:“梁武帝改东阳为金华郡,盖以山名之也!”金华县条目:“隋开皇九年置婺州,改长山(县)为金华县,因金华即长山之别名也。”《康熙金华府志》里,“梁武帝改置金华郡”下还用小注特地说明“《玉台新咏》序云: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两种说法让人莫衷一是!那么,到底哪一种比较符合历史的真相呢?本文试作分析。金华古代称为婺州,各个朝代都有过不同的名字,比如东阳郡、会稽郡等,这些都是粗略的划分,然而在南北朝时期,因地处“金星与婺女争华之地”,遂命名为金华郡。而唐宋元时期,金华郡又恢复了东阳郡、婺州等地名,一直到明清时期,又恢复了金华郡。直至如今,金华已经延续了数百年。那么金华地名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一种说法是金星与婺女争华之地而命名,一种说法是当时有仙居于北山,在儒道文化释义中,又重新命名为金华二字。#艾青简介1#
4、艾青简介是什么1927年,22岁戴望舒向17岁施绛年求爱,惨遭拒绝。次年,他站在顶楼,泪流满面:“若你不答应,我就跳下去!” 施绛年吓坏了,连连说:“你下来,我答应和你结婚。”徐志摩,艾青、戴望舒被称为“三大浪漫诗人”可与此不同的是,戴望舒虽然在文学上面有很大的成就,但情感之路坎坷。戴望舒出生于1905年,他的父亲戴立诚,是火车站的一名普通职员,母亲卓佩芝出身书香门第。他从小受母亲的影响,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戴望舒17岁就开始开始写诗了,21岁发表第一部《凝泪出门》。22岁就发表《雨巷》,一举成名,被人们称为“雨巷诗人”。一时间,他的名声大噪,很多朋友多慕名而来,很快他认识了杜衡、施蛰存等一大帮子好友,久而久之,就认识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戴望舒见到施绛年一见钟情,长得清秀高挑,眼神之间透露出清澈气息。戴望舒回家后,久久不能忘怀。他立马油然而生,写下了那首经典不衰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日后,他称赞施绛年为“丁香姑娘”。可奈何这个施绛年却不喜欢戴望舒。因为戴望舒的长相根本不符合她的要求,即使他长得高大魁梧,他小时候患过天花,留下一脸麻子,这给施绛年的印象不好。执着的戴望舒以为自己追求的意思不够明显,他又开始写诗向施绛年表白。施绛年不拒绝,但也没有表明自己的意思。戴望舒很纳闷,于是立马向她发动求婚,但施绛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戴望舒失望之极竟想到了跳楼自尽。“若你不答应,我就跳下去!”施绛年见此情况,连连说:“你下来,我答应和你结婚。”但必须要求戴望舒答应一个条件,那就是出国留学,取得学位回国,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再来娶她。戴望舒一听喜出望外,便答应了。戴望舒虽然不舍,但还是踏上了前往法国的邮轮,并先后就读于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在国外留学的这段时间,他的日子过得很苦,家里根本支撑不起他留学的费用,要靠他自己打工挣钱。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读书的第三年,他就听到了施绛年爱上别人的传言。他为了回国证实这一个消息,让学校开除了他。回国后,传言被证实,施绛年爱上了一个冰箱推销员。失望至极,当众甩了相恋8年未婚妻一耳光,转身离开了。这时,戴望舒的好朋友纷纷出面安慰他。小说家穆时英对他说:“她施绛年有什么了不起,我妹妹比她漂亮多了,回头等我把妹妹介绍给你认识。”或许戴望舒是为了逃离痛苦的深渊,很快就接受了小说家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两人在1936年结婚了。一年后,穆丽娟为戴望舒生下一个女儿,两人生活简单幸福。时间长了,两人的矛盾便爆发出来。婚后。戴望舒根本不懂得怎样去爱一个女人,回到家后,他就会关起房门读书写诗,很少与妻子沟通交流,这让穆丽娟不悦。后来一部电影《初恋》的主题曲《初恋女》大火后,给戴望舒带来不菲的报酬。但却让穆丽娟伤心。此时,穆丽娟以为戴望舒心里还是对自己的初恋念念不忘。再加上当时穆丽娟的哥哥叛国被杀,戴望舒不准穆丽娟奔丧,而且对妻子隐瞒了岳母也在上海病逝的消息。不知道噩耗的穆丽娟还带着女儿上街去玩,还是朋友见到她和她说了这件事。穆丽娟知道了后生气,提出分手。戴望舒不同意,一路追随穆丽娟到上海,而此时,穆丽娟又和《宇宙风》主编周黎庵偷偷好上了。这让戴望舒生气,这段婚姻持续了五年,就走到了尽头。一直到了晚年,穆丽娟提起戴望舒的时候还在抱怨:“他对我没有感情,他的感情完全给了施绛年去了。”二次糟糕婚姻之后,戴望舒觉得人生跌到了谷底,后来又遇见了大同图书印务局的抄写员杨静。两人并很快进入热恋。尽管杨静的父母竭力反对,毕竟年纪悬殊,时代有所不同,想法也不同。但杨静是个充满个性的女孩,她冲破种种阻力,毅然与大她21岁的戴望舒结了婚。杨静结婚后还是像小女孩一样。期待着戴望舒给她浪漫的生活。可是36岁的戴望舒,早已褪去了昔日的浪漫风情,变得成熟稳重起来。婚后不久,他们有两个女儿。由于彼此性格和年龄的差异,加之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后不久便出现了感情上的裂痕,婚后生活鸡飞狗跳。1948年,杨静爱上了一位姓蔡的青年,并向戴望舒提出分手,戴望舒做出了种种努力希望挽回,然而杨静心意已决。这一次,他再也不相信爱情。逢人就说:“这次一定死了。”后来他因哮喘病而去世,年仅45岁。@拾忆姑娘回顾戴望舒的感情生活,三位女性却并没有哪一位能与他相持一生,后只留下令诗人的一生难以释怀的爱情悲剧。不可否认的是,戴望舒是一个爱国诗人,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极高,但他却不擅长处理婚姻发生的事情。婚姻是一门学问,需要用心经营,更需要用智慧来为婚姻生活锦上添花。而且任何感情一开始就不对等,这段感情早晚会出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5、艾青的简介资料大全戴望舒追了施绛年5年,终求婚成功,但是施绛年说要他学业有成才能嫁给他,戴望舒为爱赴法留学,结果不到几个月,施绛年竟背着他嫁给了别人。戴望舒回国,当众甩了施绛年一个耳光,随后,娶了一个比未婚妻还美的女人。戴望舒才情出众,与徐志摩,艾青齐名被称为“三大浪漫诗人”。22岁就发表《雨巷》一举成名,被人们称为“雨巷诗人。”戴望舒一生有过三段感情,施绛年是他的第一个恋人。1927年,22岁的戴望舒为避政难,借住在好朋友施蛰存家,并认识了他17岁的妹妹施绛年。见到年轻貌美的施绛年的第一眼,戴望舒就疯狂地喜欢上了她。并展开了热烈追求,还写下让他名声大噪的成名作《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那时的施绛年早已心有所属,而望舒虽然长得高大但面孔黝黑有麻点,施绛年并不喜欢他,平时虽然很享受戴望舒浪漫的追求,但对他只是若即若离。这令戴望舒越发沉伦痛苦,多次求爱失败后,戴望舒竟然爬上顶楼哭着向施绛年求婚:“若你不答应,我就在这跳下去!”17岁的施绛年哪见过这阵势,害怕,而一直赏识戴望舒才华的施蛰存也在旁边撮合,姑娘在仓惶不安中无奈答应了,并于1931年举行订婚仪式。订婚后,施绛年提出一个条件:“你出国留学,取得学位有更好的物质基础再来娶我。”为了娶到梦中的丁香姑娘,戴望舒满怀希望为爱赴法留学。然而施绛年热情地把他送出国门不久,竟然闪婚嫁了一个开店的小老板。当戴望舒回国后,看到心中的丁香姑娘早已成为别人的新娘,顿时恼羞成怒,当众甩了施绛年一个耳光,结束了长达5年的苦恋。失恋后戴望舒一度伤心颓废,令身边朋友们担心不已。为了安抚失恋后的戴望舒,好友穆时英直接将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他。穆丽娟是一个美丽清秀温柔的女孩子,而且一直仰慕诗人的才毕,而戴望舒又像看到了心中的丁香姑娘,心动不己,两个互相倾慕的人感情迅速升温,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年后,穆丽娟为戴望舒生下一个女儿。婚后他们常与文友一起饮茶畅谈,晚上还出去跳舞看电影。终于戴望舒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幸福。戴望舒在《过旧居》写道:这已是天堂/我没有忘记,这是家/妻如王,女儿如花,清晨的呼唤和灯下的闲话,想一想,会叫人发傻/单听他们亲呢的叫/就够人整天的骄傲/出门时挺起胸,伸直腰/工作时也会微笑。戴望舒在诗中写尽与妻子女儿度过他一生中甜蜜的时光。原本以为美好生活会一直延续下去。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戴望舒的事业陷入了低谷,夫妻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穆丽娟发现,戴望舒每天读书写作之余,常常伤感慨叹过去,这令穆丽娟很受伤,觉得丈夫还没有忘记旧爱。后来,戴望舒为电影《初恋》的主题曲《初恋女》歌词写道: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我却在别的梦中忘记你,现在我每天在灌溉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这些歌词让穆丽娟伤透了心,她认为丈夫对施绛年用情太深,所以才对自己如此冷淡。穆丽娟和大多数女人一样,追求爱情的。她从小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但是自从和戴望舒结婚后,却得不到关心和重视。更糟糕的还在后面。1940年,哥哥穆时英被杀,穆母得到消息后悲痛欲绝,赶回上海后不久也病逝。戴望舒不准穆丽娟奔丧,并且对妻子隐瞒了岳母也病逝的消息。当穆丽娟知道后伤心欲绝,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愤,决绝地回了上海,并提出了离婚。为挽救婚姻,戴望舒追到上海,苦苦哀求不成,再次以死相逼,却再也换不回穆丽娟的原谅。这段维持了5年的婚姻也就此走到了尽头。离婚后不久,戴望舒又娶了小自己21岁的杨静。由于两个人年龄,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两人在婚后矛盾频发。年轻不甘寂寞的杨静爱上了一位青年男子,直接和那男人私奔了。戴望舒第三段感情以失败告终。【莫默说】戴望舒的一生,并不像他手中所写情诗那般美好,他才华横溢善于在诗文中表达爱,却没有把自己的几段婚烟写好,在具体生活中,他却并不知道如何去爱人,是爱情的失败者。爱,应该是坦诚的,是真心的,也是相互的,珍惜也是,需要两个相爱的人共同去维持的。不管对方有多爱你,都别自以为是地觉得,不管你如何对待他,他都能一如既往地爱着你,当爱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值得一提的是诗人的爱国情怀,在国难当头,戴望舒毅然加入抗战宣传,后来为了保护战友被捕入狱。在狱中,戴望舒受尽酷刑折磨并没有屈服,并写下了荡气回肠的爱国诗篇《狱中题壁》。由于狱中酷刑折磨导致哮喘加重,出狱不久,戴望舒在家病逝,年仅45岁。巴金曾这样评价:“我常常想,要是没有这样的巨声,我多半已葬在室息的空气中。”的确,诗人的爱国之情和坚贞不屈的意志力值得我们敬仰。对于戴望舒的故事,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关注我@莫默说,用心分享旧故事给你。
6、艾青作者简介10字现在的人们难以想象,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竟然已有十多种有关日本的刊物,其中包括《日本文学》《日本研究》《日本论坛》《科技日语》《日本》等。《日本文学》创刊于1982年,其创刊号介绍了一些日本左派作家和反战小说作家。刊登的小说中,对中友好的左派作家水上勉的作品占了一半,编辑当时的倾向可谓一目了然。彼时,中日文化交流活动频繁,《日本文学》曾将1984年第2期设为“祝国际笔会东京大会召开”专号,刊发了诗人艾青“通过文艺的交流,建立友谊的桥梁”的题词,以及他在京都写的《美浓吉》。在《美浓吉》中,艾青描述了他坐在美浓吉八楼观看京都夜景时的感受,他写道:天上无月也无星人间却星光灿烂一条移动的银河浮游着发光的鱼群跳跃的彩色追踪的彩色变幻的彩色闪耀的彩色不喝酒也醉了醉在天上醉在梦里醉在空中《日本文学》的那期专号成为中国笔会代表团的礼品书,受到了中日两国作家的称赞。可惜,那本在国内外影响广泛的刊物几年后不幸夭折,而那期专号便成了其创办历史上深深的文化记忆。 敬请关注@一说文话 欢迎评论!
7、艾青简介100字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当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艾青谈过他当年奔赴圣地延安时在耀县的经历。1941年初,在重庆育才学校任教的艾青,经过郭沫若的介绍,他认识了,多次去过曾家岩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有次在讲话中特地提到“像艾青先生这样的人,到我们延安可以安心写作,不愁生活问题。”诗人心头掠过一阵暖意,希望能够到“山那边去”。他和东北籍画家张仃、作家罗烽一道启程北上了。假扮绥蒙自治指导委员会长官公署高级参谋的身份,身材稍高的艾青乔装为高级参谋,熟悉陕北绥蒙情况的张仃当秘书,罗烽自告奋勇担任勤务兵。一行三人登上国民d中央政府盐务局的汽车,由重庆颠簸到宝鸡,遇上了正在筹款去延安的作家严辰夫妇,便将证件上的三人改成五人,结伴同行。先坐陇海支线咸同线火车到耀县。他们来到耀县城外,天已擦黑。军警开箱检查,并用手电直射他们,一个个“验明正身”。进城刚在旅店睡下,又来收查证件,声称要由局长亲阅后发还。五人一夜未能合眼,四更便套好驴车,以赶路为由去警察局催要证件。罗烽口气很是凌厉:“一个证件审了一夜,办事如此拖沓!我们长官发脾气了,要向上峰报告。”军警慌了,只好告以实情:“局长搓了一夜麻将,我有啥办法?”赶紧将证件还给了他们。驴车驮着五颗急切的心,消失在曙色之中。过了铜川,盘查更紧。还有一些可疑的人要求搭车同行。他们挑选了一位姓牛的国民d杂牌军官做伴,以为掩护,从此才稍稍安宁。1941年3月8日,五个人终于来到了宝塔山下,张闻天和凯丰设宴洗尘。艾青被分配到边区文协,不久又被选为边区参议员。———梁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