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陕西大荔农场大荔农场建于民国时期。民国24年(1935)3月,陕西省棉产改进所于大荔县东北边章营村北(现第一作业站处),设立陕西省棉产改进所棉作试验场洛惠区分场。民国27年(1938)10月,改为陕西省大荔农事试验场。1949年3月,大荔县解放后,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农业厅派工作组接管大荔农场。农场原有土地面积1010亩。1951年改名陕西省大荔经营农场。1953年7月至1956年曾三次易名为陕西省大荔生产农场、大荔农场、国营大荔农场。从1954年下半年开始至1957年上半年进行扩场,先后接收公荒盐碱滩和购买农民弃耕的盐碱地及部分多余土地扩建农场,同时将渭南专区示范繁殖农场并入,土地面积共1.84万亩,其中耕地1.48万亩。1959年在“大跃进”中,农场一度下放大荔县管理,和大荔农校合并,改名为大荔农学院附属农场。1960年场、校分开,恢复国营大荔农场名称。1961年10月收归陕西省农业厅领导。1965年又移交陕西省农建师管理,至1977年农建师撤销亦曾几次易名,后改为陕西省国营渭南地区大荔农场。1984年4月恢复为国营陕西大荔农场。大荔农场东西长25里,南北宽7里,呈带状分布在大韩(大荔县至韩城县)公路东西两翼,与大荔县双泉乡、汉村乡、许庄镇、冯村乡毗邻。1985年全场土地面积1.83万亩,其中耕地1.35万亩。土壤以盐渍土为主,属洛惠灌区,全部为水浇地。主产粮、棉。粮食产量高年是1971年,总产粮食412万斤;棉花产量高年是1979年,总产皮棉4900担。1976年亏损52.2万元。1979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扭亏为盈。1980年经营利润获47.9万元。1985年工农业产值420.9万元,为历史高年产值。同年粮食总产273万斤,皮棉总产1200担。大荔农场场部设于县城北20里处大韩公路东侧,交通便利。下设6个作业站,及畜牧站、机修厂、综合加工厂(包括轧花、榨油、面粉加工)、机砖厂、卫生队、基建队、职工子弟学校、商店等单位。1985年底,全场总人口2436人,其中职工1284人。
2、大荔中学创建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掌握王权的女性,不是武则天,而是芮姜,芮桓公的妻子。令人好奇的是,她的墓葬中出土了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玉猪龙。芮国从受封到被灭,先后有三个都城,共存在了四百年左右。周武王灭商后,将殷商芮地一分为二,将黄河以西、华山以北的大荔县(今陕西大荔县)芮地分封给姬姓宗亲,赐伯爵位,始称芮伯。又任命芮伯为宗周王室司徒一职。周厉王时,芮国国君芮伯良夫劝谏周厉王。周厉王非但不听芮伯良夫的劝谏,为了震慑旧贵族势力,还将芮伯良夫放逐到了彘(今山西霍县)。周宣王即位(前829年)之后,重新任用芮伯,派其前往龙门邑(今陕西韩城梁带村)驻城设防,以讨伐狄戎。芮桓公当政时,芮国实力达到了巅峰。芮桓公去世后,他的儿子芮伯万继位。据史书记载,芮伯万因纵情于女色,毫无政治抱负,被他的母亲芮姜和群臣驱逐,逃往魏国。秦国以平乱之名征讨芮国,芮国在芮姜的统筹指挥下,奋力反击,打败了秦国。后来,周师、秦师、虢师包围了魏国,带走了芮伯万。周桓王十年(前710年),周天子命秦人举兵纳芮伯万回芮国。芮姜为了保存芮国的实力,自缢而亡,举国悲痛。芮姜死后,被葬在了龙门邑(今陕西韩城梁带村),这里曾是她和芮桓公一起战斗过的地方。公元前662年,晋国相继灭掉了霍国、耿国和魏国。之后,晋军跨过黄河,直取芮国。芮伯万经梁国北上,退守至龙门邑。这里成了芮国的后一片领土。公元前640年,秦国灭了芮国。秦穆公按照周朝的礼仪,将芮国的亡国宗亲,安置在了今天陕西澄城县的刘家洼村,之后芮国又延续了二百余年。
3、大荔北史陕西民风彪悍的十个县市排名:1. 兴平市2. 周至县3. 镇安县4. 岐山县5. 大荔县6. 临潼区7. 泾阳县8. 吴堡县9. 陇县10. 旬阳县陕西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悠久,曾为11个朝代的都城,加之地势险要,四面环山,关中平原易守难攻,形成了陕西人民的勇敢彪悍的性格。
4、用过大荔传统美食炉齿面,挟余香、冒春雨、趁东风,和大荔史老师民间碗碗腔团体团聚交流,碗碗腔皇后温喜爱宝刀不老,耄耋之年依然唱腔典雅委婉,细腻缠绵,大荔民间碗碗腔老艺人和众多碗碗腔发烧友,各行各业,齐聚一堂,纷纷登场。现场热烈和谐,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5、#我的家乡在渭南# (昔日往事) 当年,从莲花池挑水吃的日子——漫步小雨2022.7六十年代,我所就读的大荔县城学门前小学后门外有一座人工修造的大水池,叫莲花池。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同州城地下表层水一直是又苦又涩的咸水,不能饮用。相传清末时期,官府征用能工巧匠在古城南北用青砖石条各砌就了一座直径约十五丈、深度约三丈的圆形蓄水池,并根据其建筑形状分别起了吉祥的名字,城南的这座就叫“莲花池”,从铁镰山的龙首渠引来洛河水加以蓄存,能供半城人半年的饮用。解放后的莲花池属于全民资产,有专人管理收费。记得那时一担水只需一分钱。城里有专门从事用水车送水的行当,“卖水咧”的沧桑声时不时在大街小巷响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屈屈一车水仅仅只要一两毛钱,可绝大多数家庭都生活窘迫,舍不得花那钱。我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到莲花池拉水。那时父亲所在的单位有一辆水车,趁人家单位不用时赶紧借来给家拉回水。水车是在架子车上放置个大铁桶改装和固定的,每次可装六担水,用水车比人工担水可省力多了。到莲花池装满水后,每次总是父亲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我很卖力使劲推,总想让父亲轻松一点。小小的年纪有时也要分担些家庭的生活担子。在没有借到水车的情况下,那就要靠用担子挑水了。有时父亲忙顾不上就轮到我这个作为家庭七八个孩子们中的老大——半大不小的小伙子承担起挑水的重任。家距莲花池约两阵子地的路程(老家当地人把不够公里数距离较短的路程,叫几阵路,一阵路大致相当于150米)。虽说不远,但对于我这十一二岁的力单身薄的半大小子来讲,挑一担水回来谈何容易。夏季,那池子由于是死水一潭,水里游满了针尖大小的水虫,密密麻麻看着让人实在恶心,回家只能用纱布将水过滤过滤才能饮用。冬季,那水池边的青石板上结满了冰,用辘轳吃力的绞上一桶水,小心翼翼的离开布满冰凌的井台,总怕一不小心滑倒掉进冰冷的池子里。记得有一次,是个冬天,我还感冒有些发热,因家中没水吃了,就去莲花池挑水(用的是不大不小的水桶)。在回家途中放下担子短暂的休息了两次,好不容易到家门口踏上台阶,不知怎么脚下一滑就摔倒了。我坐在冰冷的地上,望着倾倒一空的水桶和满地的水,内心充满了难受、无助和委屈,不争气的泪水顺着脸颊刷刷地滚了下来。每次拉水到家门口,都是我往桶里放水,放满后由父亲挑起担子跨上几个台阶进院倒入瓮中。夏季炎热,父亲挑水穿着背心,右肩膀上显露出一个跟包子大小的肿块,我问父亲那怎么回事?父亲告诉我,说他十四岁时在平凉学手艺给掌柜整天挑担子卖皮货,时间久了压成这样了。我那时小,还感觉不到生活的压力,长大了才知道父亲挑起的不单是水,而挑起的是全家十余口人生活的重担,挑起的是家庭的辛酸,还有希望。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那些儿时的往事时不时会在脑海中翻腾。也许是小时候生活的艰辛和磨炼,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能吃苦耐劳、有责任感有担当有毅力的性格。如今,那座当年可供半城民众饮水的“莲花池”早已荡然无存,但那童年的往事却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会伴随着影响着我的一生!(图片来自网络)
6、我的美篇~大荔巨变之一#史大荔简介#
7、我的家乡陕西大荔农村上世纪七十年代看露天电影的场景,想起来多么向往,看起来多么亲切,让人有挥之不去的童年美好回忆,如今家乡巨变,露天电影己成历史的回忆,离我们远去。#史大荔简介#
8、关中东部的韩城、大荔、澄城、蒲城、渭南等县,东有黄河,中有洛水,水源较多,但因地势较高等原因,历史上灌溉工程少而艰巨。一、龙首渠《史记·河渠书》载:汉武帝元狩三年至元封六年(前120~前105),庄熊罴上奏朝廷:“临晋(今大荔县东南)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今蒲城县东南)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武帝准奏,并发卒万余人,艰苦施工十余年。开渠中因发现龙骨,故名“龙首渠”。“渠颇通,犹未得其饶”。据《周书·武帝纪》载:“北周保定二年(562),同州(今大荔县)重修龙首渠,以广灌溉”。龙首渠工程相当艰巨。在穿商颜山施工中,因“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创造了隧洞井渠施工法,并传至新疆等地。修建洛惠渠时,在铁镰山(古商颜山)一带发现有龙首渠遗迹,从5号隧洞的3个竖井中发现木板、柏木人字形支架等遗物。1987年洛惠渠管理局对龙首渠渠线进行实地考查,经专家鉴定,认为5号隧洞山南山北之沟漕为龙首渠故址,龙首渠渠线与洛惠渠5号隧洞基本重合;其渠线从今澄城县境内引洛,沿洛河东岸向南,穿过铁镰山,南行至大荔等地,规划灌溉蒲城县以东万余顷盐碱地。二、临晋二陂据《晋书》载:三国时司马懿屯兵渭北,为“就地积谷,大积军粮”,于青龙元年(233)筑临晋陂,引洛灌溉。临晋为秦汉时县名,其地唐代为朝邑县。《新唐书·地理志》载:同州朝邑县北四里有通灵陂,开元七年(719)刺史姜师度引洛堰河溉田百余顷。经调查考证,临晋陂与通灵陂故址,为今大荔县城东3公里处的盐池洼,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3公里~5公里,槽形封闭,低于周围二级阶地15米左右,洼地西高东低,东段无排水出口,常年积水,用以晒盐。引洛渠道遗址在大荔县城东南畅家村至长安屯,俗称旱河,渠口宽42米,深4~5米,从盐池洼西端的长安屯至洛河北,共长2.5公里。两陂灌溉面积,史料有“二千顷”、“三千顷”之说,渭南地区水志办考证认为《新唐书》所载“百余顷”较为实际。三、龙门渠《新唐书·地理志》载:“武德七年(624),治中云得臣自龙门引黄河水灌田六千亩。”此渠从黄河龙门口开渠引水,灌溉韩城农田,遗迹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