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二、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1、 。
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1、 。
四、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请列举一个?)1、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汉族-春节白族-三月节朝鲜族-寒食节哈尼族-澡塘节回族-目脑节蒙古族-白节(就是春节)彝族、传统节日以“火把节”为隆重,此外,还有“密枝节”“插花节”等服饰多彩多姿,可区别的近百种,典型的是三色裙葬礼有土葬,火葬等民间崇拜“万物有灵”和祖先神灵的原始宗教活动,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
2、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制,有抢婚的遗俗白族、“三月街”“本祖节”“火把节”等都教为隆重服饰各地不同,男子一般头缠白色或蓝色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
3、妇女躲穿白色上衣,外套红,黑,紫色丝绒领褂,下着白色或蓝色宽裤,头戴绣花,印花彩色毛巾,胸前挂以“三须”,“五须”等银饰婚姻为一夫一妻小家庭制。
4、葬礼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后改为土葬,葬仪比较隆重哈尼族、“十月年”崇尚黑色,喜用自己织染的青黑色小土布做衣服。
5、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老年人多戴瓜皮帽。
6、妇女服饰因地而异,较多地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
7、喜酸,辣食品。
8、实行一夫一妻制,流行姑表优先婚配习俗。
9、人死实行棺木土葬。
10、喜爱音乐,能歌善舞,喜随身带着乐器。
11、壮族、“三月三”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太大区别,女子则五花八门,各有特色。
12、多穿无领左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束花围腰。
13、节日有吃五色饭,五色蛋的习俗,妇女爱嚼槟榔。
14、实行棺木土葬,善歌舞。
15、傣族、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泼水节为傣历新年,届时举行泼水,划龙船,放高升等活动人死后一般实行土葬,少部分实行水葬。
16、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妇女或侍着窄袖短衣和筒裙,喜欢酒和酸辣食品,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
17、普遍爱好歌舞。
18、民歌多由“赞哈”演唱。
19、舞蹈以“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著名。
20、傣族村寨多临江河建筑,竹篱环绕,各户自成院落。
21、干栏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点。
22、傣族基本上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23、苗族、“花山节”实行一夫一妻小家庭制,部分地区有四代,五代同堂的父系大家庭。
24、有姑舅表优先婚和转房等习俗。
25、实行棺木土葬。
26、僳僳族、“刀杆节”“阔时节”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
27、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筒裙。
28、喜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克等饰物住房多为“千脚落地”的木板房和竹篾笆房。
29、婚姻以一夫一妻的小家庭为主,但仍有姑舅表优先婚制等习俗。
30、人死后,亲友要带酒肉吊唁并绕尸歌舞,唱“尼莫”歌,实行土葬,在坟前悬挂弩弓,织麻布工具随葬品。
31、回族、节日主要有“圣纪节”“开斋节”“宰牲节”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多修建“清真寺”。
32、主要在本民族内通婚。
33、人死后,要请阿一般早亡午葬,沐浴完毕用白布裹尸,移置木匣内,实行土葬,由阿率亲友出殡,妻不送葬拉祜族、主要节日“扩塔节”妇女服装具有青藏高原妇女服装的特点,多穿黑布开岔很高的长袍,除衣领和开岔都镶绣彩色花边和银泡,下穿筒裙或长裤。
34、西双版纳有的妇女剔光头发,包黑色头巾,戴大耳环,胸前佩挂“普巴”(大角牌)。
35、男子裹黑头巾,穿黑色无领大襟衫和长裤,外出时佩刀。
36、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有刀妻方居住3年的习俗。
37、夫妇不和睦,可请人出证,饶断丝线,即可离异。
38、人死后根据性别,年龄和辈份放置尸体,实行火葬,部分地区采用土葬,墓坑方位一般以丢鸡蛋占卜选定。
39、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佤族、主要节日“崩南尼”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有姑表优先婚配习俗。
40、人死后实行土葬。
41、男子常用黑布或红布包头,身穿无领短衣,宽大短裤,赤足,身佩长刀,颈戴藤圈,有纹身习俗。
42、妇女穿无领短衣,下着围裙,小腿裹布,并在腰腿套足裤团颤藤圈。
43、遇到重大事情要剽牛。
44、纳西胡败族、主要节日“棒棒会”“螺马会”男子服饰大体与汉族相同,妇女着右衽大襟宽袖上衣,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围腰,下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用彩色丝线纺织7个精美圆形图案,象征“披星戴月”,表示勤劳之意。
45、瑶族、主要节日“盘王节”妇女着无领大襟上衣,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褶裙,爱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绣上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围以五彩细珠,佩戴银制头钗,头针,耳环,颈圈,银牌,手镯等饰物。
46、男子亦畜发盘髻,以青布或红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外加坎肩,下着宽裤。
47、男女青年社交自由,一般通过节日唱歌建立感情,征得父母同意即可成亲,但不与他族通婚。
48、家庭组织一夫一妻制,多行姑表婚。
49、男子成年后举行民间制作的精美刺绣,桃花,蜡染,瑶锦等手工艺品负盛名,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50、藏族、节日多与宗教有关,主要节日“藏历年”葬俗有天葬,水葬,土葬,火葬等多种,信仰藏传佛教。
51、每逢节日,都有民族歌舞和骑马比赛。
52、景颇族、“目脑节”是其传统民族节日。
53、男子喜穿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巾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球,外出时常佩带筒帕,长刀。
54、妇女穿黑短上衣和枣红色羊毛花筒裙,颈挂料珠项圈,或银制圆片和海贝,花纹色彩鲜艳。
55、还在腰,颈,腕,足戴有涂过红,黑色油漆的藤圈,有钱的人,往往腰缠数十圈。
56、布朗族、主要节日“关门节”“开门节”喜吃酸笋,酸菜,酸肉之类食物。
57、男子穿对襟短衣,下穿黑蓝色肥腿长裤。
58、有纹身习俗,在四肢,胸,腹部都刺染有各种花纹。
59、人死即速葬,按年龄辈份大小,分高,中,低三台叠葬在一起。
60、普米族、主要节日“大过年”兰坪,宁蒗等地普米族过年要为十三岁儿童举行“穿裤子(裙子)”成年礼仪式。
61、怒族、“新年节”男女均穿用麻布织的衣服,成年男子穿长衣短裤,喜佩腰刀,肩背弩弓及兽皮箭包。
62、泸水,福贡的怒族妇女喜穿右大襟上衣,下着长。
五、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大全1、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汉族-春节白族-三月节朝鲜族-寒食节哈尼族-澡塘节回族-目脑节蒙古族-白节(就是春节)彝族、传统节日以“火把节”为隆重,此外,还有“密枝节”“插花节”等服饰多彩多姿,可区别的近百种,典型的是三色裙葬礼有土葬,火葬等民间崇拜“万物有灵”和祖先神灵的原始宗教活动,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
六、少数民族有一些什么节日1、蒙古族白节、朝鲜族老人节、肢誉傣族泼水节、壮族祭龙节、东乡族开斋节等。
2、蒙古族、白节、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等。
3、朝鲜族、春节、清明腔雹节、端午节、老历圆段人节等。
4、傣族、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
七、中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1、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
八、中国少数民族有那些节日?1、中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旧历新年,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2、傣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3、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男人节,陇端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
4、东乡族、回族、塔塔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宗教节日。
5、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怒族主要节日有“吉佳姆”、祭谷神节。
6、满族有六月六的“虫王节”,八月添仓节。
7、纳西族有火把节、撒拉族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8、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9、藏族有沐佛节、采花节、藏历元旦、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白来日追节。
10、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
11、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
12、瑶族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
13、佤族有插种节、新米节。
14、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
15、白族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
16、锡伯族具民族特色的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17、德昂族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彝族有有跳公节、插花节、火把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18、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19、“扎勒特”是哈尼族大的节日,仫佬族有牛生日、祭真武等。
20、水族有“端节”。
21、羌族的祭山会为著名,京族的“唱哈节”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22、扩展资料、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花朝节(二月13-二月17)、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23、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后一天)等。
24、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25、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九、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1、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
2、蒙古族的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3、“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4、每年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5、“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
6、“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
7、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
8、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9、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
10、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受人赞誉的健儿。
11、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
12、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
13、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14、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
16、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
17、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18、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藏族的酥油花灯节酥油灯节也叫酥油花灯节、花灯节。
19、藏历元月十五日是藏历新年的后一个高潮日,也是西藏拉萨传召大法会的后一天。
20、人们白天会到各寺进香朝佛转经,入夜后则满街搭起各种花架,高的有近十米,低的也有五六米,上面放着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鸟兽等塑象,人们点烧酥油灯进行祝福。
21、花架下,人们赏花观灯,载歌载舞,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22、拉祜族的月亮节月亮节是拉祜族农事节日,又叫“哈巴节”。
23、拉祜语音“哈巴”,意为月亮,在拉祜年历八月十五举行,原为祭献月亮,欢庆丰收。
24、祭礼在晚上月出时举行,各家挑选好瓜果作为祭品,用篾桌摆设,抬到祭山神的地方(寨子后面)祭献为人们分出了耕种节令的月亮。
25、在月光下,全寨男女老少围着篾桌跳芦笙舞,欢度节日。
26、在信仰小乘佛教的地方,祭月亮加入了赕佛内容,地点改在寨内奘房。
27、由佛爷在奘房挂上一幅绘有月亮图案的白布,在白布下方设供桌、香炉、蜡台等佛事用具。
28、天黑前,人们带着鲜黄瓜、芭蕉、菠萝等供品供佛,点香燃烛、烧纸钱,佛爷念经祈祷。
29、赕佛后,便到寨内活动。
30、老人齐聚喝酒烤茶。
31、年轻人云集歌场跳芦笙摆舞、赛唱传统歌谣,能唱出本民族的历史渊源者就获得歌手称号。
32、苗族的花山节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
33、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
34、各地节期不通常在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举行。
35、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
36、人数多时达十几万人。
37、扩展资料、中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
38、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出现相同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等。
39、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
40、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
41、此外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42、蒙古族年节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
43、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
44、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
45、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
46、朝鲜族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
47、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
48、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4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少数民族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