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调剂】2014考研调剂攻略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2 13:32:10 浏览
一、考研调剂全攻略之面面俱到

1、考研调剂重要的两点:【时间】和【资源】。因为考研调剂的时间十分集中,而且每个学校的调剂报名截止日期和复试日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这点是我们要明确关注的。另外就是调剂信息的获取有很多的渠道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2、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个人中心”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网上调剂】按钮,等调剂系统开放后便可进入系统填写自己的调剂意愿。虽然每位考生可以填写3个平行的调剂志愿,但是只要考生接受了一个学校的录取通知,其他学校便不能再录取你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你填了第一个调剂志愿以后,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的院校是否会给你复试通知就需要你的沟通技巧了。但是调剂信息的获取渠道有哪些呢?请看后边的步骤。。

3、调剂信息的第一个获取渠道也是我认为好的获取渠道就是校内调剂,对于报考985院校的同学来讲,校内调剂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一般985院校是不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其他学校的同学调剂到本校的,所以如果你报考的专业分数比较高,但是你的分数过了该校的复试线,那么你可以考虑申请调剂到该校的相近专业或者其他未录满的专业。因为考研与高考不同,是先报志愿后考试,所以很有可能一些985的好专业也存在录取不满的时候,这种机会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4、考研调剂信息的第二个获取渠道是各大考研网站和考研论坛。这些网站上都有各个院校的考研调剂信息汇总,帮你快速查阅都有哪些院校发布了调剂通知。。

5、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只看新的调剂信息。因为有的学校发布调剂信息比较晚,这样可能会让你看到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准备了,所以强烈大家先把去年甚至前年的考研调剂信息都看一看,一般往年接受调剂的院校当年继续接受调剂的可能性会很大,大家如果看到了感兴趣的院校往年有调剂通知,一定要密切关注【该校的研究生招生官网】,做好充分准备。。

6、考研调剂信息的第三个获取渠道就是往届的师兄师姐。考研是有复试的,而如果师兄师姐能提前帮你联系好导师,那么可想而知复试成功的机会有多大。所以如果你心仪的调剂院校有往届的师兄师姐还在那里求学或者曾经在那里读过研究生,那么一定要想办法获取他们的帮助,这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7、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大家一定要主动和各学校尤其是学院的研招办负责人联系,向他们表明自己的诚意,努力获得他们的认可,这样你就可以获得多个学校的复试通知,把握主动权。但是一定要注意时间不要冲突,不然就浪费了大好的机会。。

二、研究生调剂技巧及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在研究生调剂的时候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那么研究生调剂时有哪些技巧在调剂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为大家解答一下!研究生必须要掌握的调剂技巧调剂时要重视文科院校的理工科专业、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这是一条很好的经验,一些著名的文科院校的理工科专业需要调剂名额,同样,也有不少著名的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也需要调剂。

2、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化学专业、中国传媒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北京理工大学的经济类专业等等,这些专业在本院校属于相对冷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少,需要调剂的可能性较大,但往往会被同学们忽视。

3、而且,这些专业以后凭借学校的声誉,就业也都不错。

4、希望同学们不要忽视这一点,从而错失了上名校的机会。

5、研究生调剂时不可忽视的科研院所调剂时还应该考虑一些科研院所,目前大约90%的考生报考高校研究生,只有10%考生填报科研院所的研究生。

6、科研院所在研招时比较低调,其信息并不为多数人所知,但其学习研究条件、未来出国深造和就业的前景并不比高等院校差,有些还比高等院校更强。

7、调剂母校的可能性大在调剂时千万别忘了母校,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8、一是老师熟悉自己的学生,对他们会有感情,也希望自己培养了几年的学生能继续跟着自己搞研究,因此一般会优先考虑,二是你自己对母校的情况很熟悉,调剂道路会通畅很多。

9、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小张当时报考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分数不太理想,又调剂回母校,老师自然很容易就接受了他。

10、调剂二区院校机会大如果你成绩不是特别理想,可以考虑C区院校。

11、二区(内蒙、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广西、云南、贵州等)院校的复试分数线近年来都比较低,竞争相对会小很多,调剂成功的希望相对较大。

12、另外,可以按照"先专业、后院校"的顺序来考虑,在已经得不到理想院校的时候,应该考虑先保住自己喜欢的专业,这对于将来的就业也有直接影响。

13、研究生调剂注意事项(1)研究生在调剂之前要搞清楚初试成绩的排名。

14、(2)注意在调剂院校上全面撒网。

15、(3)不要被动调剂、要主动。

16、(4)要打电话咨询。

17、(6)不要毫无目标,要有的放矢。

18、(8)要抓紧时间进行有重点地复习。

19、(9)不放弃任何机会。

三、考研调剂流程

1、登录: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调剂系统。如果忘记了用户名或密码,请使用“忘记密码”功能,输入相关信息来找回用户名或密码。

2、查询:考生在填报调剂志愿前需认真阅读各招生单位在其院校信息栏目里或其它途径公布的调剂要求,登录调剂系统后可查询各招生单位的专业缺额信息。

3、报名:通过调剂系统选择已发布缺额的招生单位和专业,填报调剂志愿(可同时填报两个志愿)。

4、复试:提交调剂志愿后,招生单位将反馈是否参加复试的通知。请考生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如果收到复试通知,请考生按照招生单位的调剂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通过调剂系统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

5、待录取: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待录取通知”;考生必须在招生单位要求的时限内答复是否接受待录取,否则招生单位可随时取消“待录取”;一旦考生同意“待录取”,在未征得该招生单位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再接受其它单位“待录取”。

6、复试没有通过:此类考生仍可继续填报调剂志愿。

7、注意事项:考生填报调剂志愿的时候,联系方式尤为重要,是招生单位主动联系考生的一个重要方式,请认真填写随时可联系的电话。[请将输入法切换到英文(半角)状态]此经验来自kytiaoji.com。

四、考研怎么调剂啊

1、查看招生计划:在招生单位网站上查询招生计划,了解该高校是否接受调剂,招生专业和计划数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调剂平台查询其他高校的招生计划。。

2、准备材料: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调剂申请表、复印件和原件的学籍证明、照片等材料。。

3、提交调剂申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材料提交到招生单位,填写调剂申请表并按照要求提交材料。一般需要本人到校办理。。

4、等待结果:等待招生单位的通知,若申请成功,则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该高校报到。。

5、妥善处理原录取资格:若调剂成功,则需要放弃原来的录取资格,若未调剂成功则可保留原录取资格。。

五、考研调剂有哪些技巧呢?

1、查看招生计划:在招生单位网站上查询招生计划,了解该高校是否接受调剂,招生专业和计划数等信息。

2、同时也可以通过调剂平台查询其他高校的招生计划。

六、考研网上调剂流程

1、 登录: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调剂系统。如果忘记了用户名或密码,请使用“忘记密码”功能,输入相关信息来找回用户名或密码;。

2、 查询:考生在填报调剂志愿前需认真阅读各招生单位在其院校信息栏目里或其它途径公布的调剂要求,登录调剂系统后可查询各招生单位的专业缺额信息;。

3、 报名:通过调剂系统选择已发布缺额的招生单位和专业,填报调剂志愿(可同时填报两个志愿);。

4、 复试:提交调剂志愿后,招生单位将反馈是否参加复试的通知。请考生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如果收到复试通知,请考生按照招生单位的调剂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通过调剂系统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

5、 待录取: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待录取通知”;考生必须在招生单位要求的时限内答复是否接受待录取,否则招生单位可随时取消“待录取”;一旦考生同意“待录取”,在未征得该招生单位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再接受其它单位“待录取”;。

6、 复试没有通过:此类考生仍可继续填报调剂志愿;。

7、 注意事项考生填报调剂志愿的时候,联系方式尤为重要,是招生单位主动联系考生的一个重要方式,请认真填写随时可联系的电话。。

七、考研怎么调剂

1、考研调剂技巧如下、技巧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同学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地打听自己的排名,尽早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以免错过调剂的佳时间。

八、考研调剂需要如何准备,考研调剂需要注意哪些

1、首先就是要弄清楚各个省份以及地区的分数线,千万不要觉得浪费时间,这很重要。

2、接着就是要利用好你现有的人脉,比如你大学的导师等资源,内推介绍会省区很大的麻烦。

3、然后就是别在一棵树上吊死,选择专业多留几个选择项。

4、接着可以筛选比较有意向的学校,发一些自己的引荐信,让院校对你有印象。

5、然后你还可以将自己的一些履历做一个简历介绍,一定简洁突出重点。

6、后就是要打电话沟通了,多打多问,不要怕麻烦。

7、综上所述,在考研调剂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也祝大家调剂到好的学校。

九、如何进行考研调剂,顺利考上研究生

1、打开电脑,网络顺畅,点击浏览器搜索研招网,如图。

2、进入研招网,选择硕士--网上调剂--点击网上调剂。

3、进入网上调剂系统后,点击登录即可,等到开通后即可调剂。

4、提前了解考研调剂详细流程,以防失误。

5、鼠标往下,找到考研调剂信息,点击考研调剂信息,提前进入预报名调剂信息系统。有助于正式填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