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由来和风俗意义】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2 15:31:42 浏览
一、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1、进入微信,点击我解锁手机,找到微信图标,点击打开,进入到微信主界面,找到右下角的我选项,点击。

二、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1、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如下、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于受到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

2、因为一直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

3、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的蛟龙。

4、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著。

5、历史渊源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6、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

7、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三、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1、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如下、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于受到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

四、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1、起源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2、但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测,端午节源于对恶日(即农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

3、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

4、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5、”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

6、另外一种说法,学者闻一多指出,端午节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闻一多《神话与诗》的《端午考》),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

7、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

8、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

9、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划着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

10、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11、1939年,中日战争烽火正燃之际,重庆文艺界抗敌协会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议定每年端午节屈原逝世之日为诗人节。

12、在江南地带,端午节是一个潮湿酷热的季节,这时百种毒虫开始滋生,古代医学角度,要吃雄黄酒来避疫病。

13、名称来源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14、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1)。

15、《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盖端字之转音也。

16、”  习俗  粽子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在家门前悬钟馗像、挂艾蒿和艾草(艾叶菖蒲)、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17、家人给孩子手腕缠绕五彩丝线,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

18、《东京梦华录》卷八“端午”条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

19、悬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钟馗捉鬼,用以镇宅驱邪。

20、挂艾叶菖蒲、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以僻邪驱瘴。

21、殷尧藩《端午日》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2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23、”梅尧臣在《端午晚得菖蒲》诗云、“薄暮得菖蒲,犹胜竟日无。

24、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壶。

25、”  赛龙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26、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以纪念屈原。

27、(其实古代竞渡原非一年一次,年宵、暮春三月、重阳也有,后来才以端午为主)  吃粽子、在荆楚地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

28、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29、现在全国各地粽子不论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30、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盐豆粽、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等。

31、饮雄黄酒、在长江流域地区盛行。

32、吃馏米、在部分晋语地区盛行,馏米即黄米(黍)蒸制的米饭。

33、游百病、在贵州地区盛行。

34、佩香囊、小孩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

35、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

36、写符念咒、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窗上,或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37、这一传统民俗现已基本绝迹。

38、立蛋、如在正午时将鸡蛋直立起来,表示来年会有好运道。

39、(编辑)意义  纪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40、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41、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42、纪念秋瑾的就义(2)。

43、文化影响  很多亚洲国家或地区也有端午节,但是各地的传统习俗各不相同。

五、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1、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大节,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

2、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3、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4、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后形成端午节文化内涵相沿迄今。

5、“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6、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7、《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盖端字之转音也。

8、”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

9、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10、端午节的习俗在远古时代,百越之地就有在阳气旺盛的午月午日,用刻画上龙形的舟楫载上古粽_等贡祭品以竞渡形式祭祀龙祖习俗。

11、时至今日,扒龙船仍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12、有典籍记载的早出现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

13、《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14、以恶鸟,故食之”。

15、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16、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17、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18、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

19、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20、”此俗流传较广。

21、挂艾草、菖蒲、榕枝。

22、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23、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24、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25、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

26、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

27、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

28、扩展资料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

29、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30、《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端午节,放假一天(农历端午当日)??”据此,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31、在文化逐渐多元、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着不少挑战。

32、这迫切需要人们与时俱进,既要保持传统,又要适应当今人们需要。

33、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六、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大节,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

七、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1、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大节,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

八、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

1、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大节,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

九、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1、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2、端午也称端端阳。

3、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比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4、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民族很多,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5、内容主要是、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还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朋友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

6、有些活动至今还在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

7、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屈原当时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8、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

9、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

10、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绝命词。

11、 一听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特别伤心,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找屈原。

12、渔夫们划起小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

13、这时,一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

14、大家见后纷纷模仿。

15、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

16、这样,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习俗。

17、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包粽子。

18、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花色品种繁多。

19、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

20、而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21、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家。

22、端午节小朋友佩香囊,传说有避邪的意思,实际上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23、香囊里面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做各种不同形状的,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陵信敏珑可爱。

24、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25、因为艾草和菖蒲都能产生奇特的芳香,是杀菌防病的,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26、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

27、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8、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9、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尺枝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30、不效艾符趋坦燃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31、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32、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3、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34、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35、儿歌、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36、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37、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