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专区简介(许昌简介图)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3 11:52:12 浏览
1、许昌简介图

新疆兵团的河南人为了开发、建设、保卫新疆,1954年10月至1966年底,国家动员组织北京、上海、天津、四川、山东、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市,具有高、初中文化程度的毕业生(或35岁以下的青壮年)到新疆支援兵团,他们被称为“支边青年”。河南省先后就有5.6万多名青年来到了新疆屯垦支边。这批从河南各地区奔波跋涉而来的建设者,因其突出的劳动能力成为兵团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新疆、在兵团,他们被称呼为屯垦戍边的第一代。河南是我国劳动力大省,1955年,国家内务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河南省三方决定,从河南调集5万多名青壮年劳动力支疆,河南省从1955年下半年就专门成立了支疆委员会,并制定了支疆选拔的条件和各地区的分配任务;如信阳专区5000名,商丘专区3000名,南阳专区4000名,开封专区4000名,许昌专区7000名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派出了196人的赴河南工作团,利用各种形式展开宣传。河南省支疆委员会也大力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农八师142团82岁的退休河南籍支青李玉峰,在当年的日记中这样写着:“1956年5月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家乡招人进疆,我高兴极了……来之前参加动员大会时乡里的负责人是这样讲的:你们到新疆住的是高楼大厦,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两人一间房;想成家,那里有大姑娘在等着;吃的是大米白面,羊肉、牛肉应有尽有。”他回忆说,当时的农民能吃上白面馒头就已经很知足了,听到新疆这样好,当然都争着报名。1956年6月,郑州火车站陆续发出46列火车专列,满载着李玉峰等第一批中原青年,经过七八天时间,到达当时兰新铁路的终点武威、张掖站。当年流行着一句话叫“过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时隔60多年,老人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在张掖下火车后又乘汽车在颠簸的沙石路上,随着扬尘晃荡了11天才到今天的石河子农八师142团安集海。“虽然累点,但一路上吃得好。有牛肉,还能吃到细粮。”“听到有人喊到目的地了。我爬下车,脚着地时,发现尘土已埋过脚脖,灌进了鞋里。看四周,一片灰茫茫的,连个房子都没见到,同车的几个女青年忍不住大哭了起来。”老人说到这,眼圈发红。“负责我们的干部说,一切都安顿好了。他安慰我们,说地窝子就是这里的房屋,冬暖夏凉,住着很舒服。”在平地上挖出土坑,上面架起树干、盖上柴草、糊上泥土,建成半地下室式的“房子”,就是当地名传天下的“地窝子”。这批支边青年当年的工作就是垦荒。每天砍红柳,割芦苇。生产工具主要是坎土曼和镰刀,生产力就是马和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就是看天。天蒙蒙亮时,连干部带我们出来干活,天黑前往回走。”李玉峰回忆当年的情景。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劳动强度大。每天每人要完成8立方土的挖运任务。住的是地窝子,吃的是百分之七十的杂粮,一个月吃不上一顿肉,更没有其它什么副食品。天热的季节酷暑难耐,咬人的害虫很多,干一天活累的一觉睡到喇叭响。但还是会被咬醒;新疆夏日的天气也是一天多变:早穿皮袄午披纱,守着火炉吃西瓜,冬天寒风刺骨,自己做棉鞋保暖,但在干活时,也经常被冰雪弄湿,在地里又没换的,好多人脚都冻伤了,还有时常出没的狼群。有些支边青年无法面对初入新疆时的艰苦,每天晚上都能听到从地窝子里传出来的女同志的哭声。想逃走,又被干部追回来,接受批评教育后再次投入火热的劳动中。”意外的是,说起这段令后人唏嘘又肃然起敬的往事,老人很庆幸65年前的人生选择。他很怀念那段日子,集体的温暖让他终生难忘,他说:“连里的同事很齐心,互相照应,相处融洽。连干部也很关心我们,虽然身体累些,但心里爽快,豫剧就是那时候跟同事们学会唱的。”现已四世同堂的李玉峰在1961年与甘肃自流来疆的王凤英结合,两人在兵团共孕育了六个孩子,除老小在乌鲁木齐工作外,其余五个都在兵团工作。和他一个专列来的同乡,一多半已过世,都安葬在为之奋斗一生的第二故乡——新疆。如今,李玉峰夫妇住着一百多平米的楼房里,有儿女照顾,生活十分惬意。在新疆兵团的这60多年, 老人见证了荒漠变绿洲、戈壁变城市,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当年同李玉峰一起来的几万名支青,有两万多人分配在北疆的兵团第八师和第七师各团场连队,这一群河南支青与其它省份的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不同(在80年前后其它省份知青们大多都返回了原籍),这一群河南青年中的绝大部分人不仅在这里成家立业,还不断把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叔嫂姑侄等接到新疆工作,大批随迁人员在兵团形成了独特的河南文化。那时在兵团的石河子和奎屯,上到下到连、排、班,河南方言几乎成了主要交流的语言,几乎每个团场都有自己的豫剧团,石河子市更是被誉为天山脚下的“河南城”。河南老支青们把忠诚写在了天山,他们不仅是中原文明和内地文化的传播者,更是边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实践者。

2、许昌基本情况介绍

建国初许昌是地区级市,行政管辖十三个县,是河南地级专区中下辖大的地级市。83年才把现今的县区留下,其它分了出去。分出去的大概是:鲁山、宝丰、峡县、西平、遂平、扶沟县、鄢城、临颖。没分走的:长葛、禹州、襄县、许昌县、鄢陵。

3、许昌各区一览表

许昌什么时候管漯河了当时的豫中地专区管漯河市管许昌市都县级市笑人

4、许昌专区地图

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727平方千米。总人口56万人(2002年)。邮编:467100代码:410425区号:0375拼音:jiá xiàn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东邻襄城县,西毗汝州市,北接禹州市,南与平顶山市区和宝丰县相连。隶属平顶山市管辖。地理坐标为:北纬33°48′—34°10′50″,东经113°40″—113°24′50″。地势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部高,中部低,以平原和岗地为主。总面积737平方公里,辖6镇8乡,372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1955年,同志为郏县大李庄乡(今广阔天地乡)写下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郏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洛(阳)—界(首)公路和郑(州)—南(阳)公路西线在县城交汇,以县城为中心,形成了完善的交通网络。拥有程控交换、自动转换、长途直拨、移动通讯、无线寻呼等现代化通讯设备,8万门程控电话可与全国和世界各地联通。郏县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饶。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耕地面积60万亩,常年小麦种植面积43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红薯种植面积18万亩,花生、大豆种植也有一定规模。经济作物以烤烟和蔬菜为主。烟 叶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其中“山儿西”烟以其叶片肥厚、色泽金黄、油分适中、气味香醇驰名中外,是我国浓香型烤烟的代表;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温室大棚10000多座。“郏县红牛”为全国八大良种牛之一,以肉质细嫩、皮革柔韧而深得中外畜牧专家的好评,常年存栏15万头。郏县矿产丰富,水、电资源充足。现已初步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19种。煤炭资源保有量1.6亿吨,加上预测储量共18亿吨;白云岩详查储量197.9万吨,普查储量2605万吨,预测远景储量4亿多吨;水泥灰岩远景储量4.0亿吨;焦宝石储量850万吨;大理石储量200万立方米;陶土储量5800万吨;铝矾土储量2580万吨;石英石、红石、铁矿石、紫砂陶土、高岭土等储量也很丰富。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448亿立方米,过境水量为9.518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2227亿立方米。全县共有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9座,年供电能力14万KW,形成了安全可靠、布局合理、供应充足的供电网络。郏县旅游资源独特,名胜古迹颇多。三苏坟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辙、苏洵的归焉之地,1986年被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和郏县文庙,天广知青园同时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顶莲花山是号称“天下三顶”之一的道教圣地,是中外游客观光游览的理想景区;有“中原第 一红石古寨”之称的临沣寨,是中原地区仅存的明清时期红石古寨,具有较高的观赏、研究价值;“知青圣地”——广天知青园,将使您重温4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苍松翠柏掩映下的文庙,是中国悠久古文化的缩影;郎庙茶食苑,茶水独具特色,含有锂、锶、溴、碘等多种微量元素,口感软绵,让您领略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境内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址。郏县辖6个镇、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周康王时(公元前 1004 年—前 967 年)称“夹”,春秋时名夹邑,属楚,战国归韩;秦始置县,隶属颍川郡;北魏太和 17 年(公元 493 年)改为龙山县,属顺阳郡;隋开皇初(公元 581 年)改为汝南县,开皇 18 年(公元 598 年)改为辅城县;大业初(公元 605 年)改为郏城县,大德 8 年(公元 1304 年)郏县隶汝州;至1947年郏县解放前夕,隶河南第5行政督察区;1949年3 月属许昌专区;1986 年 3月归平顶山市管辖。郏县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0成立后, 1930 年,郏县就成立了d组织。1940 年同志从延安派王树声大将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郏县是河南军区六分区、六地委、六行署和抗日禹郏民主0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陈谢兵团在郏县创造了我军机动歼战的著名战例。郏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址。县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1 处,其中三苏坟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朴遗址、文庙大成殿、文奎楼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苏坟、文奎楼、陕山会馆、谒竹沟钧窑遗址等列入《中国名胜大辞典》。“三苏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辙的墓地,元至正年间,增加苏洵衣冠冢,始称“三苏坟”。三苏祠内有保存完好的全国的一座元代三苏塑像,有闻名全国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踏,有金、元、明、清的碑刻 49 通。新建的东坡碑林已于 2001 年元旦正式建成并向游人开放,该碑林位于郏县三苏坟景。

5、河南省许昌简介

#许昌头条#:许昌正当许昌时?自从汉朝改许县为许昌以来,许昌一直空有其名,繁荣许昌不起来。但自从新中国设立许昌专区后又改为许昌地区,许昌才开始许昌。但许昌真正许昌时,即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当时许昌地区的工农业产值列河南省前列。可正在许昌的许昌时,被河南省政府将许昌三分天下,分解为许平漯三市,给正在许昌的许昌打了一闷棍,许昌发展信心速度大减。但许昌船破还有几斤钉,人财物底子还是满厚的,经二十多年的努力,经过几届市委市政府的精心运筹帷幄,人均收入、经济总量位于全省三四位,真正的许昌巳让全国各地刮目相看。目前许昌市人口近五百万人,土地面积4996平方公里,刚好每平方公里1000人,与欧州的中小城市相符;而子城市应在50公里以内,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距离许昌市中心恰好在50公里以内,天然生成。加之许昌铁路、高铁、高速公路应有尽有的米字形交通枢纽,离郑州航空港40公里的距离;再加上许昌市工农业又很发达,在全国都处在中等发展水平以上;再加上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藏龙卧虎之地势,河南省政府批复确定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交通和物流枢纽城市、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汉魏历史文化名城,许昌想不发展不许昌都难。所以许昌此时正是许昌时。许昌,加油,许昌!#许昌专区简介#

6、许昌地区介绍

原创作品谨此献给参加焦枝铁路会战的战友们忆激情岁月 传红色基因三线建设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要准备打仗”的战略部署中,毛主席根据当时战争形势的判断,对国民经济的布局,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一线是经济发达或处于国防前线的地区,如东南沿海及东北、新疆地区;二线是位于中部的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区;三线是位于中西部腹地的13个省、自治区。这里分别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不断的山脉作为天然屏障,迁移、建设一套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是比较理想的战略后方,称之为“三线建设”。修建焦枝铁路是“三线建设”工程之一。工程概况焦枝铁路北起河南省焦作市,南至湖北省枝城市,全长753.3公里,加上平宝、卫安等连络线,总长825.4公里。全线纵跨豫、鄂两省,连贯黄河、汉水、长江三大流域,穿越群山、丘陵、盆地,地质复杂,工程浩大。当时,施工机械设备少,全靠人工,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施工困难之大可想而知。1969年8月初,在北京中南海,总理任命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孔庆德中将,为焦枝铁路会战总指挥。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他动员、组织河南、湖北两省民兵86.61万人及专业铁路工人、技朮员3.14万人,实行军事编制管理,当年10月吹响了焦枝铁路大会战的号角!焦枝铁路工程代号4001。河南段施工任务458公里,工程代号4050,指挥长是河南省军区司令员张树芝少将。河南省安排8个专区,组建4个民兵师,71个民兵团,共48.4万民兵、2.5万名干部参加会战。黄河以北段,安阳、新乡专区为笫一民兵师,工程代号4051;黄河以南段,洛阳、开封为笫二民兵师,工程代号4052;许昌辖区段,许昌、商丘专区为笫三民兵师,工程代号4053;南阳辖区段,南阳、周囗专区为笫四民兵师,工程代号4054。我所属的笫三民兵师是由许昌丶商丘两个专区的民兵组成,按照工程划分,两专区各自指挥,独立施工。许昌专区负责施工的路段是汝州、宝丰交界处至鲁山、南召交界处,全长73公里。商丘专区负责施工的是从孟(孟庙)平(平顶山)线57公里十200米处,线路南移向西修至宝丰县城,全长是39.2公里。只争朝夕1969年10月4日,民权民兵团在民权火车站集结出征。民权民兵团承建的仼务是从原平顶山矿务局九矿向西到宝丰县城段,包括宝丰火车站和一座铁路桥。我所在十一营负责施工的是余官营、马跑泉及余官营站台房屋基础一段工程。主要开通孟(孟庙)宝(宝丰)线,把京广线和焦枝线连接起来,这是焦枝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我在连队担任通讯员。据统计,焦枝铁路河南段共开挖土石方4360万立方米,大挖方40米,高填方30米,共修建特大桥7座,大桥75座,中小桥涵1269个,长桥1025米,深桥基60米,高桥墩40.6米,隧道19座,其中千米以上的5座,长的21300米,桥涵、隧道总长56公里,建车站91个,建站房79.9万平方米,铺道轨1204.63公里,这些数字凝聚着近50万参战民兵、干部7个月的心血和对d对人民的一片忠诚!1970年7月1日,焦枝铁路举行通车典礼,同年10月1日,焦枝铁路正式交付国家使用。赤子情怀焦枝铁路会战不仅是个施工现埸,更是锤炼人的一座大熔炉,一件件故事,令人感动。在会战高潮中,有的推迟婚姻;有的老母亲病逝坚守岗位不返乡;有的帶病带伤不下战埸;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普通的农家子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了国家安全,和帝修反抢时间,早日修好焦枝铁路,让毛主席他老人家睡好觉。档案记载,会战竣工后,河南省指挥部表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共有998个连,4935个排,14163个班和27万民兵受到嘉奖。根据河南省革委会有关文件精神,商丘专区参加焦枝铁路会战的商丘、民权、柘城、睢县、宁陵等县市的留守民兵万余人,经政审、体检后,于1970年3月至4月份前后,就地安排到平顶山市各行业、各系统工作。精神千古50余载过去,弹指一挥间。当年参加焦枝铁路会战的不少老领导、老战友已先后作古,作者也步入古稀之年。但是,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论,共和国不会忘记!毛主席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d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舍小家为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对d,对人民,对国家无限忠诚,这就是“焦枝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事业呼喚伟大的精神。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永远无往而不胜,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崛起复兴梦!#许昌专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