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简介2(有关苏轼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3 12:05:47 浏览
1、有关苏轼简介

北宋时期,苏东坡请佛印和尚喝酒,酒足饭饱后,他暗中让歌姬服侍佛印就寝,许诺事成之后帮歌姬赎身,否则要挨板子。佛印俗家名叫谢端卿,乃是江西饶州府浮梁县人。佛印自幼通读儒家经理,贯通古今,虽说是个出家人,却非酒肉不欢,与苏东坡经常互相捉弄。有一天,苏东坡请佛印来家里喝酒吟诗,酒过三巡,两人诗兴大发,对起了对子互损,忽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不远处的屏风里多了一个妙曼的身影。佛印被琴声吸引,抬目张望,苏东坡狡點地一笑,拍拍手,只见屏风后面娉娉袅袅转出一个妙龄女子,肤如凝脂,眉如柳眼如点星,樱桃小嘴,香风阵阵!佛印被惊艳到了,世间竟有如此绝色女子。他的神色落入苏东坡眼中,苏东坡颇为得意,但他却忽略了佛印眼中只是对凡世间美好生物的欣赏,并无丝毫不敬和淫邪。女子琴操原是大家闺秀,出生于官宦之家,琴琪书画样样精通,小小年纪就有才女之称,可惜后来父亲犯事入狱,母亲深受打击之下自缢而亡。家道中落的她流落烟花之地,成为歌姬,很快就成了老鸨的摇钱树。一日,任职杭州知府的苏东坡,心血来潮划舟游西湖,不料一不小心撞上了另一条小船,船里正是碧玉年华的琴操。此时年仅16岁的琴操已是名噪一时的歌妓,而苏东坡却已到了知命之年,两个年纪相差很远的人却互为对方才情折服,自此,苏东坡经常邀请琴操到自己家中弹琴吟诗作对。苏东坡觉得如此人间尤物值得介绍给自己的好友佛印,若是能让好友自此还俗,那更能成就一番佳话。于是他叫来琴操,对她说:“别看我那好友是个秃驴,可是人家出家前可是一位温润如玉的贵公子,若是当年他参加科考,中状元可是擒手而来,你要是能服侍他一夜,我就帮你赎身,要是做不到,可是要挨板子的哦!”一番话惹得琴操又忐忑又期待,歌姬乃贱籍,而且是青春饭,哪个妓女不想清清白白地做个良人?而且佛印的大名她早已听说了,少女慕强,如果能被他看中,自己下半辈子就有依靠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琴操出来后果然惹得佛印频频侧目,一番酒水后,苏东坡令琴操扶佛印入客房休息。琴操扶着醉醺醺的佛印躺到床上,费劲地帮他脱掉鞋,盖上被子,装醉的佛印绷不住了,一下子坐起来,说:“贫僧是装醉的,谢谢女施主扶我进来,您可以出去了。”琴操一听就哭了,佛印大惊,不知自己哪里惹哭了她,细细打听后才知道原委。他大笑道:“施主不得惊慌,贫僧自我妙计,您只管在这里呆上一夜就可以了,他不但不会打您板子还会帮您赎身!”这琴操睡床上,佛印在窗前打坐到天亮,天刚蒙蒙亮,他留一下张纸条翩然而去。琴操起床后看到人去房空,捡起纸条不敢看,又不知所措,只好忐忑地去面见苏东坡,苏东坡打开纸条凝视片刻,忽然哈哈大笑:“好你个佛印!”言罢,令管家前去寻老鸨交涉,为了琴操赎了身,又令下人收拾出一个幽静的小院子安置琴操。琴操大喜,磕头谢恩,苏东坡微笑着让她别拘束,琴操又好奇起佛印究竟写了什么,苏东坡把纸条递过去,只见上面写着寥寥几句:“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苏东坡看着琴操愣愣的表情,叹道:”我等都是俗物,佛印果然已臻化境,佩服佩服!“佛印是个妙人,哪看不出,苏东坡与琴操那互相欣赏的丝丝情縤?只是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生不逢时的琴操因为身份不敢过多表现,而苏东坡又因为世俗束缚又不便过多关怀。佛印既已出家,就已跳出世俗,早已淡薄名利,醉心佛理,他有意成全苏东坡与琴操,然而此时的琴操已经顿悟了。她深深地知道,自己和苏轼今生已经无法相守。她福了福身子:“谢学士,醒黄梁,世事升沉梦一场。奴也不愿苦从良,奴也不愿乐从良,从今念佛往西方。”随后剪去青丝,前往玲珑山为尼,从此青灯伴佛。看着姑娘远去,苏东坡怅然若失,没想到自己本想戏弄佛印却害琴操姑娘出家,不由得郁郁寡欢。两年后苏东坡离开杭州,被贬至南海中的瞻州。那是个草长莺飞的四月,苏轼策马狂奔,他回首时有着忧伤的一瞥,这个眼神在琴操的心中铭刻了一生。裙裾飘飘,抚琴而歌的琴操,尼姑服装下那纤弱的身影,和那空谷若兰琴声一样,深深地烙在诗人苏东坡的脑海中,一生都挥不去。知道此生或许再难见,不久后,琴操郁郁而终,年仅二十四,辗转得知此消息的苏东坡,一人对着幽幽月色独饮,醉倒案上,一声叹息:”是我害了她。“

2、苏轼简介20字

1054年,大宋帝国平静得如一潭死水,四川眉山却涌动着一股春潮:18岁的苏轼走路生风,不时发出杠铃般的笑声:“天上掉下个美娇娘,真爽。”这场恋爱,他不但不用主动,而且还不能拒绝!不久前,苏轼的老师请他到家里吃饭,语重心长的说:“小苏啊,我特别欣赏你。我有一个女儿叫王弗,你愿意做我的女婿吗?”天大的好事啊,苏轼立刻表态:“要得要得。”不久后,苏轼和王弗就结婚了。大红的盖头下,新娘清秀的脸庞露出娇羞,新郎还没有标志性的大胡子,他们互相望着对方。“娘子,我想得到你。”“你、你没礼貌。”“那...娘子,我能得到您吗?”“嘤嘤嘤......你讨厌。”少年夫妻的婚姻,就像初恋一样甜蜜,不论将来的结局如何,都将在两人心头刻下深的痕迹。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永远有一位支持他帮助他的女人。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就是这样的一位女人。在北宋时期,文人地位特别高,在那个重文尊文时代,所有的有志男儿都想考取功名衣锦还乡,苏轼也是其中的一位,在他成人后,上京赶考之前呢,他的父亲(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和他母亲商量,让孩子们先成家再立业。苏轼呢,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满腹经纶,当然深得很多少女的亲赖,更是多少个少女的梦中情人呀,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要想酣畅淋漓的谈场恋爱,当然是不可能的啦!经过媒婆的介绍,促成了一段圆满的婚姻,这样,年方十六岁的王弗就嫁给了当时十九岁的苏轼。王弗呢,她出身名门,从小饱读诗书,贤良聪慧,嫁为人妻后,更是孝敬公婆,智慧持家,不仅是苏轼青年时的纯真的挚爱,更是他生活中的人生导师。苏轼经常夜晚读书,王弗就静静地伴他左右,偶尔苏轼有记不起来的诗句,王弗就读给他听,对这位妻子,苏轼爱在眼里怜在心里。苏轼呢,他为人坦荡,从不对人设防,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老舍乞儿”。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这个人大大咧咧,这一点呢,让他的妻子王弗很不放心,所以呢,在苏轼金榜题名 朝廷为官时,总有很多文人官客,前来家中拜访,每次他们谈话,王弗就在屏风后面倾听,待人走后,王弗就告诉他的丈夫,哪些人可以深交,哪些人可以远离。王弗就是这样,不仅是丈夫的仕途中的得力助手,更为丈夫搭建好朋友圈,这样的女人,就是男人生活的导师,男人只有欣赏 依靠 不离不弃,岂能不拥你入怀爱你入骨吗?只可惜天命无常,就在王弗二十七岁时,苏轼永远的失去了他的爱妻。在以后的仕途中,苏轼多次遭到被贬,仕途失意,经常怀念她的亡妻,写下这诗的那年,是熙宁八年。距王弗病逝,倏忽已过十载光阴。苏轼也已从当年青神县那个初遇她的挺秀少年,变为了于官场独自沉浮的中年人。十年相思,泪眼茫茫。那一日的夜里,他透过烛光,忽然看见王弗在对镜梳妆,她的音容笑貌、一颦一笑,一如当年模样。他迈步前去,伸手一拭,亡妻面容渐渐淡去,原来只是梦境。巨大的悲恸在这一瞬间袭来。于是有了这首传颂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苏轼在发妻王弗死后为她所作悼亡词,这短短几句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苏轼心中巨大的悲恸,斯人已逝,曾经与她在一起的时光也在眼泪的浸染下泛黄褪色。原来所有的词牌名都有它特别的故事。而且有许多凄婉的爱情故事,不是生离,就是死别。因苏轼和王弗的死别,有了一曲令人肝肠寸断的《江城子》。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董宇辉老师推荐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时,说了一个段子。新东方从搞培训班转型搞直播卖货,半年不见起色,士气有些低迷,团队比较迷茫,话事人俞敏洪就给大家灌鸡汤,让大家读一读这本书。他说,苏东坡一生就像过山车,沉沉浮浮,大起大落,心态不好的人早就崩溃了,但他豁达乐观,几次在逆境中奋起,不愧“硬汉”称号。于是团队在俞总教诲下,人手一本苏东坡,看了又看。林语堂所写的苏东坡带着自己对他的喜爱与赞美,敬仰与佩服以及名士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所以他笔下的苏东坡有诸多神化。他称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如何评价苏东坡一生?用他自己的诗句为恰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当你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当你为孩子的成绩而烦恼,当你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时,不妨读一下《苏东坡传》将会给你带来全新的启发,链接就在这里↓↓

3、苏轼妻子简介

东坡肉,是中国传统名菜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历史背景备受人们喜爱。这道美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的大文豪苏东坡在治理西湖时,将烹制好的红烧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后,觉得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于是杭州人民便以诗人的名字将此美味命名为“东坡肉”。东坡肉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让它成为了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而东坡肉的做法,也是十分讲究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材料:- 猪五花肉 500 克- 生姜 适量- 料酒 适量- 酱油 适量- 冰糖 适量- 八角 适量- 桂皮 适量- 香叶 适量- 葱姜蒜适量步骤:1. 将猪五花肉洗净,切成 2 厘米见方的块状。2.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姜片和葱段,将五花肉块放入锅中焯水,撇去浮沫。3. 捞出五花肉块,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备用。4.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油,放入五花肉块煸炒至金黄色。5. 加入适量的冰糖,煸炒至冰糖溶化。6. 加入适量的生抽、料酒和适量的水,烧开后转小火煮约 30 分钟。7. 加入八角、桂皮和香叶,继续煮约 10 分钟。8. 后加入适量的盐和葱姜蒜,翻炒均匀即可。东坡肉的制作方法虽然简单,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用新鲜的猪肉,好选用五花肉,这样口感更好。2. 焯水时要撇去浮沫,这样可以去除猪肉的腥味。3. 煮的时间要根据猪肉块的大小而定,煮至猪肉熟透即可。4. 煮好的东坡肉要用清水冲洗干净,这样可以去除多余的油脂和杂质。5. 在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一些调料,如花椒等。东坡肉的口感鲜美,肉质鲜嫩,肥而不腻,是一道受欢迎的美食。在品尝东坡肉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东坡肉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4、苏轼简介小视频

许多人以为苏东坡留下的就是诗词,其实更多的是他的小简偶记,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散文,比散文更散,是书信、墨迹、题跋一类。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介绍,苏东坡留下的内容,洋洋洒洒有上百万字,其中诗词700首,书信800件,墨迹题跋600件,还有大量的对话录。苏东坡不记日记,嫌过于严肃,他是个富有青春活力的人,喜欢札记,遇有游山玩水、思想、人物、场景、事件,兴之所至都会笔至于书。用什么文体对他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爱好,他记录自己的审美和对世界对周围的观察认可。如果他人保留下来,就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历史记录了。0795 #苏轼简介2#

5、苏轼文集简介

关于宋代文学家“三苏”的学习强国题目比较多,我们先看看“三苏”的简介、关系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北宋“三苏”指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代表作《六国论》。苏轼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又擅长绘画和书法。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现存2300多首诗,340余首词和散文。他的诗意境新、笔力壮、变化多。佳作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他是宋代词坛豪放派的创始人,词作视野开阔,想象丰富,笔力奔放,雄健豪迈。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文学鼎盛时期的成就。苏辙是个善于驾驭多种文章的散文家,其文“澹泊。深醇温粹,似其为人。”他的诗又受苏轼影响,风格也相近,现存诗1189首。清代名臣张鹏翮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6、苏轼简介卡片

《苏东坡传》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的传记。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改革者。这本传记通过对苏东坡一生的事迹和思想的描绘,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文学成就和政治才能。在《苏东坡传》中,读者可以了解苏东坡的丰富多彩的一生。他早年以才华横溢的文学作品蜚声当时,尤其以诗词而闻名。苏东坡的诗作清新自然,充满情感和哲理,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涵盖了诗、词、散文、碑铭等多个领域,被誉为文学巨擘。此外,苏东坡的政治生涯也是传记的重要内容。他曾担任过多个重要的官职,并在政治上有过一系列的改革尝试。苏东坡提倡平民政治,注重民生,提出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和理念。他以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勇于直言的态度,在官场中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准和廉洁的榜样。此外,苏东坡的生活态度和个性魅力也是这本传记所描绘的。他乐观开朗,善于与人交往,豪爽大方,热爱人民。他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和敬重,被尊称为“东坡先生”。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和儒家的高尚品德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东坡传》不仅是一部介绍苏东坡生平的传记,更是一本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风貌的重要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传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苏东坡的成就和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同时,也能从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抱负中汲取启示,思考自己在当今社会中的责任和使命。

7、苏轼简介代表作

苏轼的介绍抄完了。介绍很全也很细,包括了他的爱情与婚姻:与王弗情深意笃、恩爱有加。与王闰之执子之手、患难与共。与王朝云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介绍了他生活之中的一些轶闻趣事,主要是与好友佛印和尚的有趣故事。介绍了他的仕途坎坷,两次被贬,乌台诗案中还差点送了性命。但总算吉人天相,渡过一劫。介绍了他的苏氏家庭,苏门子弟,以及他的文学造诣; 诗词风格;所做贡献,等等!总之,不悔为名留千古的文豪巨匠。

8、简介苏轼

嘉祐元年三月的一天,风和日丽,这天对于二十一岁的苏轼来说,是极不平常的日子。他将和弟弟苏辙跟随父亲,一道告别母亲、亲友乡邻,前往京城汴梁,参加进士考试。父子三人启程北往,来到嘉陵江畔的阆中,自阆中走上褒斜谷的古栈道,然后翻过秦岭,进入关中。在崇山峻岭的包围下,蜀地通往中原的道路艰险异常,但初出茅庐的苏氏兄弟,壮志满怀,不知疲倦,一边赶路,一边游名胜、欣古迹。当他们到达汴京时,已是石榴花开满枝头的五月,兄弟俩在父亲的督促下投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之中。八月,苏轼与苏辙在开封府考进士,首战告捷,双双获选。按照宋朝的规定,府试以后还要经过中央礼部的考试和皇帝的殿试。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第二年正月,欧阳修受命担任礼部考试的主考官,他告诫阅卷的同僚,应试文章必须言之有物,平易流畅,至于险怪奇涩、空洞浮华的文章,一律不予录取。苏轼兄弟在父亲的教导下,自幼作文,即从师法先秦两汉的古文和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入手,注重内容的充实和感情的真挚,文风质朴,文笔自然流畅,没有受到时风的影响。礼部考试那天,苏氏兄弟天不亮就起床,自备干粮,匆匆赶往考场。当时的考试纪律严明,考生进入考场后,各自关闭在斗室之内,不到考完不准出场。每间斗室,都配有皇宫侍卫严加看守。寂静的考场上听不到一点点喧闹,只有笔尖触在纸上发出的沙沙声响。苏轼苦心经营,三易其稿,仅用六百余字阐明了他一生所遵循的以仁治国的思想。文章指出一方面要赏罚分明,另一方面要做到立法严而责人宽。当苏轼放下笔,满怀信心地走出考场的时候,也许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他这篇应试之作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梅尧臣先读到苏轼这篇应试文章,赞许可嘉,立即呈荐给主考官。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欧阳修一气读过,本想评为第一,名列榜首,但是转念一想:这样出色的文章,除了自己门下弟子曾巩之外,天下恐怕不会有第二人能写得出来。如果把曾巩取为第一,岂不是有徇私舞弊之嫌?于是决定忍痛割爱,使该文屈居第二。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欧阳修平生喜好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等都受到他的称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有“千古文章四大家”之称。接着礼部复试,苏轼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三月,礼部考试合格者参加殿试,仁宗皇帝亲临崇政殿主持策问,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这时苏轼二十二岁,苏辙十九岁。苏氏兄弟给仁宗皇帝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殿试结束,仁宗兴冲冲地回到后宫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金榜题名之后,主考官与新中进士之间,便有了师生的名分和情谊。苏轼循惯例向恩师呈递了《谢欧阳内翰书》,表达自己对欧阳修知遇之恩的诚挚谢意。之后,在父亲的带领下,苏氏兄弟一同到欧阳修府上拜见恩师。通过欧阳修的介绍,苏轼先后拜见了宰相文彦博、富弼,枢密使韩琦。苏轼幼年时代读《庆历圣德诗》即已心识神交的这些当代英杰,如今都将他延为上宾,待为国士。令他引为平生之恨的是,范仲淹已于几年前去世,无缘相见,亲聆教诲。欧阳修的热情奖掖,使苏轼一时之间名满天下,欧阳修曾预言,未来的文坛必将属于苏轼!作为一代宗师,欧阳修以他当时的声望 ,一句褒贬之词,足以关涉青年学子一生的荣辱成败。苏轼有幸数次得到他如此高度的评价,因而一时之间,名满天下。正当苏轼像光彩熠熠的明星照亮文坛的上空,一举成名、声誉鹊起之时,意想不到的噩耗从天而降,母亲程氏夫人已于四月初八日病故,临终之际,还不知道一双爱子已在京城双双高中。苏轼父子于五月底闻此噩耗,悲痛欲绝,仓促离京,连与亲友告别都来不及。父子三人日夜兼程,赶回家中,眼前一派荒凉景象。苏洵将夫人安葬在武阳安镇山下老翁泉旁,并在泉上筑了一座亭子,作《祭亡妻文》,寄托哀思。在封建时代,父母或祖父母死去,子孙辈必须谢绝人事应酬,如果是做官的人,还需解除职务,在家守孝,叫作守制或丁忧。从嘉祐二年六月起,苏轼便丁忧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