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泽简介(严世泽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3 13:31:29 浏览
1、严世泽简介

莫高窟第465窟-此窟是敦煌贵的特窟,参观费用为900元(以前给钱也不让看),不允许拍照留念,只能过个眼瘾,465窟位于莫高窟北端,建造年代尚有争议,可能是吐蕃时期建造,西夏重绘壁画。此窟是莫高窟的藏传密教洞窟, 窟内有题记把此窟称为“秘密寺”。此窟更是因为其藏密 男女“双修”壁画而广为人知。没想到啊!没想到1000多年前,唐朝敦煌莫高窟中有这样一副意想不到的写实壁画,居然有一个人在厕所里专心地拉粑粑,还拉得这么悠闲自在,外面的人拿着大扫帚在搞大扫除,一点臭气都没闻到,还扫得如此妖娆。图片如下,供大家欣赏千年以前人们是如何出恭的,蛮有趣的,呵呵????。原来古代壁画专家也可以这样皮的,千年以后的我们看到这些壁画后更有亲近感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899年,王圆箓道士发现敦煌莫高窟,在多次报官无效后,他伸手接过外国“强盗”的银两,打开了价值连城的藏经室大门……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给了王圆箓200两银子,便运走了经卷、绣品等文物29箱;1914年,王道士接过500两银子后又将5大箱文物卖给斯坦因。而后法国汉学家伯希用600两银子带走了1万多件经书。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则是用一些礼物,剥走壁画26块,又以70两银子拿走了一座盛唐彩塑菩萨像……藏有4万多件经卷话本绣品的藏经室几乎被洗劫一空,洞窟内的部分壁画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后人大骂王道士愚昧贪财,大散文家余秋雨更是指其为“敦煌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罪有应得不假,若论有罪,又何止他一个?发现洞窟之后,王道士也曾按照他的理解,尽他大的努力,倾其心力,保护莫高窟。王道士是个苦出身,没有读过多少书,当他误打误撞闯进洞窟时,直觉告诉他眼前的这些物品都是珍宝。他第一反应就是报官。第一次,他步行50里,去找当时的敦煌县令严泽,还带上了两卷经文作证,哪知这位县令瞟了两眼后说,只不过是两张发黄的废纸而已。1902年,新知县汪宗翰上任,王道士再次上报。汪知县还亲临莫高窟察看了一番,还带走了几卷经文。临走,他只留下一句话: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返回后,汪县令将几件文物作为礼品,送给了上司甘肃学台叶昌炽。叶昌炽刚好是藏书家,饱读诗书的学者,一眼识货,立即上谏将文物运到省城兰州。然而,敦煌到兰州路途遥远,五、六千两银子的路费让事情卡了壳。王道士后等来的也是一句:就地保存,等候处理。王圆箓仍不甘心,继续往上报告。他装了满满两箱经卷,赶着毛驴,跋涉800多里,找到了肃州兵备道道台廷栋。这位官老爷却得意地说:经卷上的字还不如我的书法好呢。1904年,省府下令敦煌将经卷就地保存。王圆箓使出后一招,给慈禧写了一封信。信是否达到慈禧手中,成了迷,反正清政府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几年过去,莫高窟发现文物的消息传散开来,外国探险家和考古学者纷纷赶往敦煌。清朝的官员们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些文物的重要性。1910年清政府下令,把剩余的文物运往北京。在运送途中,沿路官员们各出招数,侵占文物。敦煌文物再次遭受抢掠,流失严重。清朝官员前期的不作为与后期的对文物的侵占,使王圆箓感到不平衡,这个过程中,他不断私卖文物,在他眼里,外国人比清廷官员更靠谱,因为他们表达出了对文化的珍视,出手更是大方。就这样,莫高窟藏经洞中四万多件文物,后只剩下了八千多件。王道士并没有中饱私囊,他把所获钱财,共二十多万银两,都用在了整修石窟和造像上,发展香火。他把淤沙全部清理干净。他从道士的眼光,觉得洞窟里的壁画过于媚态,用白灰粉刷遮挡。不仅如此,他觉得洞窟内光线昏暗,继续刷了一大片白灰。他把残破的造像毁掉,重新造出廉价的塑像,供人参拜。为了增加收入,他还雇佣人抄写道经以供发售。他以他理解的方式守护着洞窟,可惜水平能力眼界有限,所作所为让我们后来人痛心疾首;他所获钱财却未敢花在身上分毫,一生清苦。晚年的王道士害怕被追责,害怕受迫害,在无比恐惧中于1931年离开了人世。王道士可怜又可恨,被骂了一百多年,俨然成了大的“背锅侠”。我们下期再见吧~

2、严泽姓氏

大二暑假,我正在房间处理公司的事情。林姆在楼下大喊:所有人一楼客厅集合。下楼时正好看到林姆拉了一个女孩到林夫面前,怀疑她才是我们的亲生女儿。看到女孩的样貌,我也是一愣,因为她和我现在的父母长得太像了一样的肥头大耳亲子鉴定报告出来。果不其然,她才是林家真正的千金。谢婉扑进林母怀里哭泣诉说自己在谢家过的多么惨。谢家应该就是我亲生父母的家。林父林母满脸心疼,不断安慰她。而我的哥哥林夕严泽在一边玩游戏,林母冷眼看我,月月:既然你不是我们的女儿,今天就走吧,替别人养女儿的事情我们可不做。民妇笑着看向林夕颜,夕颜觉得他们一向重男轻女。即使林夕颜是个草包,家里的事情还是要问过他的意见。林夕颜头也不抬,我无所谓,只要不跟我争家产谁是我妹妹都可以。谢完立刻开口,哥哥我不会和你争家产的。我只是想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生活在一起。林欣点点头,那行,你可以留下谢婉在林姆怀里朝我投来挑衅的目光。我想,她现在脑海里肯定装了很多真假千金争宠的桥段。人还是不能看太多小说,我不打算纠缠假装难过。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收拾行李。谢婉没想到我这么爽快答应,无错的看着我。眼神仿佛在说:你想搞什么花招,我直接无视。明树林我还在对谢婉嘘寒问暖。我拿着行李出来时正好碰上上楼的林母言,她一脸幸灾乐祸让你以后还敢管,我以为自己多了不起,现在还不是被扫地出门了。我捂住脸,身体忍不住颤抖,我以后不会再管你了。以前要不是因为你是我哥谁爱管草包,纳兰扶不上墙,大家都以为我是因为哭泣才颤抖,不给其他人开口的时间我立刻跑出家门天。知道不是害怕自己笑的太明显,毕竟我现在口袋还放了一张中了三个亿的彩票名家。虽然是世家名门,可是到了林父这一辈已经挥霍差不多了。我开始接触公司才知道,人家目前只有几千万的资产,现在住的豪宅也是祖辈留下来的。要是被他们发现我中了3亿,以邻家三口自私自利的嘴唇,我恐怕无法安全离开。谢完以为自己到了富窝,其实那里才是王雪前两天。我还听说林姆要给我安排和薛家的大儿子相亲。虽然薛家也是豪门,但是他们大儿子体重应该有两百多斤,还是个花心大萝卜。不过这些都不关我的事了,我拿着行李箱,先去彩票站把彩票兑换,三亿的奖金拿到手差不多两亿四千万。我拿着银行卡叫了出租车,前往谢嘉。说实话,我不相信谢婉的话,如果她真的被谢嘉虐待,为什么手可以一点剪都没有?谢某开门时看到门外的我和谢婉林姆一样,我和谢某长得也很像。谢某看到我先是惊讶,随后眼眶蓄满泪水。我刚想说什么,谢母摇摇头,帮我搬行李什么都不用说了。回来就好,谢父穿着围裙从厨房出来。看到我也是眼眶微红,谢儿吸鼻子很快就能吃饭了。想不到谢家已经知道事情真相了,他们猜到我是被邻家赶出来的。所以什么都没问,谢母一边把吃的东西摆到我面前,让我先对着吃几口。一边催着谢父做快点。我心里泛起丝丝暖意。谢天回来时,我正在沙发吃东西,谢母开心的说:小天,你妹妹回来了,我听谢婉说过,谢天是一个地痞流氓,经常喝酒闹事。而此时眼前只是一个看到新妹妹。有些害羞的哥哥形象,她应该刚从工地回来,脸长得有些凶,却带着憨憨的笑容饭桌上,大家把好吃的都放在我面前,不停。在林家我一直受着严格的礼仪训练,吃饭是不可以讲话,更别说相互夹菜这种亲密的举动,可这些在谢家显得那么自然,见惯了虚假做作的情感。我知道谢家是真心对我好的,不明白谢婉怎么舍得离开这么好的家庭,看着我逐渐适应了家庭氛围,民富开始关心我的学习。月下学期就大三了,读哪个学校,我说了大学的名字全家人安静了一瞬,那是有名的私立贵族学校,每年学费都很贵,谢家并没有钱给我交学费。谢父不想我看出他的窘迫,你放心,在开学前爸爸一定会把学费凑齐的。谢天也开口,爸交给我吧,反正酒吧那边已经快倒闭了,我多做几份工,一定可以把妹妹的学费凑齐。这种全家人团结努力的感觉真好。西天酒吧的事情我也知道点。听说谢天是和朋友合开的,把家里的钱都投进去了。本来做的不错,但朋友携款潜逃,酒吧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哥,你的酒吧两百就得回来吗?七天吃饭动作一顿,被我的话吓死了。爸,妈,哥我有钱,你们不用担心我的学费,我还可以拿出两百万让哥哥把酒吧经营起来。相信我,我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七天连忙摆手,脸上慌张,妹妹钱你自己留着,我不要,我已经把家里的钱败光了,不能再要你的钱。我看得出他对自己已经失去信心。之前应该没少被谢婉埋怨。我拍了拍他的背,朝他眨眨眼。哥,我相信你,之前不是你的错。这两百万,当我投资的到时候成功了,分红给我就行。我相信自己的投资眼光,西天眼眶瞬间红了,低下头用手臂擦了擦,不能让妹妹看到哥哥的眼泪、烟酒、滴滴。嗯了一声,谢母和谢父笑着笑着也哭了。

3、严泽拼音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用40块马蹄银,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敦煌24箱古书,佛画、物品等5箱。从那之后,敦煌文物大量流失,王道士成为敦煌的罪人。他是否能担负起保护敦煌的责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道士塔》一文中,这样描述王道士“他是个小个子,又是小人物,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随处可以见到的一个中国平民。原本是湖北麻城的农民,在甘肃当过兵,后来为了谋生,做了道士,几经转折,当了敦煌莫高窟的家。”文字中,不难看出余光中对于王道士的痛心和愤怒。他守敦煌莫高窟期间,造成敦煌文物大量流失。然而,把敦煌的文物流失放到当时的环境中,就能知道,那个小人物王道士,他根本无力完成这一伟大使命,他太渺小了。王圆箓出生在1849年,没读过什么书,当过兵,为了谋生做道士。1901年他来到敦煌莫高窟,发现这里好,于是在这里定居。他在南区北段,清理了沙石供奉香火,开始生存下来。起初,他住在莫高窟第344号窟中,担当起看守和修复莫高窟的重任,白天四处奔波,步道幕化,省吃俭用筹款修库清理洞窟积沙,晚上则供奉香火与经书佛像为伴。1902年,他发现藏经阁,里面藏着很多经书文物。王道士发现后,想要保护这些文物,于是报告官府,他挑选了两卷经文,行走50里赶往敦煌县城,找到当时的县令严泽,让县令看。然而,这个县令是个不学无术的人,他觉得这经文只不过是发黄的废纸而已,有何稀奇?他扫兴而归。一年后,湖南人邬绪棣接任县令,对王道士的报告也不在意。1902年,敦煌来了一名新知县叫王宗翰,他学识渊博。王道士打听到他是进士出身,并对考古学有研究,他再次赶往敦煌县城,向县令报告了在莫高窟发现的藏经阁。王宗翰得知后,带了一批人马亲自去莫高窟查看,他看到这些封存文物和文献欣喜不已咎,责成让王道士看管,等候上级处理。他向上级汇报之后,也得到了回答:就地封存,由王道士看守。于是,王道士就成了敦煌的看守人。然而,文物保护不是一件简单事情,需要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2008年,经过五年多的调研,国家拨款2.8亿元开始了大规模的敦煌修复。壁画时间长了会褪色,经书保存不好会损坏,各种文物价值连城,防盗也是重中之重。文物越珍贵,所需要的保护成本也越高。王道士虽然有了官府的认可,但是觉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保护好这数以万计的经文。他又从藏经洞里挑选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富宿州,行程800多里,达到目的地找到了时任安素滨,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廷栋大人说“经卷上的字没有他的书法好。”就这样一句话打发了王圆箓!就此了事。王圆箓又斗胆给清宫的老佛爷写了秘报信。然而,大清王朝正在风雨飘摇之际,深居清宫的官员哪望能顾得上这等“小事”。王圆箓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七年间,王道士为了引起官府的重视,想尽了一切办法,却一无所获。他虽有心保护文物,却无能为力。1907年,斯坦因在经过清政府同意后,一行人到达敦煌县城,对这里产生巨大兴趣。斯坦因编造了一套唐僧西天取经而他今天又从印度来寻获唐僧遗典的故事,取得了王道士的信任。王道士同意他看藏经阁里的所有宝贝,他挑了一个星期,选择了好多文物,用40块马蹄银买下写卷印本古籍24箱,佛画、织绣品等5箱。1908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拣选了三星期,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精华的敦煌文书,后来大都入藏法国国家图书馆。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传于全世界之时,朝廷才懂得了其重要价值,但他们不是考虑如何地保护它,而是千万百计窃为己有。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敦煌文物遭遇劫难。1910年清政府作出决定,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运往北京保存。然而在运送的路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会失窃一部分。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大量的敦煌文物流失世界各地,甚至撑起了大英博物馆的半壁江山。王道士也成了千古罪人,各种流言蜚语。晚年的王道士不得不装疯卖傻,伴着佛教经卷度过残年。1931年,王道士离世,他的人生到此结束,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太光彩的一笔。@临七月回到那个历史年代,敦煌文物流失,是否是王道士一个人的过错呢?或许他这个小人物付不起这个责任。在那个历史环境下,王道士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努力无法引起政府的重视,无法获得政府的支持,这应该是整个大清朝廷的耻辱。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小人物难以搅动大局,也难以改变历史的走向。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才更该为这次文物浩劫负责。一个人想要实现理想,是需要强大的能力的,王道士却缺乏这种能力。作为一个时代的小人物,他无能为力而已。你觉得呢?

4、严泽生简介

1914年,斯坦因致友人艾兰信中:“王道士还照样快活、宽厚。他一点也不为在上次交易中表现的贪婪放肆害臊,只是后悔1907年因胆小未让我拿走全部藏经洞文物。”王道士原名王圆箓,是清末的一个道士,敦煌经卷的发现者,也是经卷外流的一个重要人物。1900年,道士在敦煌莫高窟16窟(现编号17)北壁发现了一个复洞,洞内重重叠叠堆满了从十六国到北宋时期的经卷和文书,总数在五万件以上。这是一座宝库,是古代灿烂的文化宝库。王道士虽学问不高,但也知道这座洞窟的重要性,带了部分写卷、佛画等给敦煌官员,但敦煌县令严泽不喜欢这些发黄的经书,不予理会。1902,汪宗翰调任敦煌县令,王道士再次带经书向他报告了这件事。汪宗翰很是重视,又向甘肃学台叶炽昌报告了这件事。叶炽昌是金石学家,自然更明白这批文物的价值,就建议藩台将文物送到省城。只是东西太多,需要五六千两银子,官僚犹豫了。这些官员也不是没有这点运费,也不是不知道价值,但他们不愿出。1904年,甘肃布政司命汪宗翰就地封存,汪宗翰又责令王道士妥加保管,不许外流。其实,汪宗翰也好,叶炽昌也好,他们手上都有王道士送的经卷,他们应该明白其中的价值,但都没有足够重视。其后,王道士又不辞劳苦跑到甘肃道台廷栋那里报告,这个家伙以为还不如自己写得好,更是不重视。王道士又想给清朝的老佛爷写信,但依然没人理会。七年的风雨飘摇,清朝的官员没一人正视这个宝藏。后来,一批骗子强盗来了。没有任何关卡,没有看守,只有一个肮脏的王道士。他们从交谈中就知道了王道士的品位,只用一点点钱就换走了大批的经卷。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赶到敦煌。这个家伙是个无耻的骗子,以玄奘的名字与王道士交流,以二百两骗买写卷印本古籍二十四箱,佛画、织绣品等五箱。这一下轰动了世界。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赶来,他精通于汉学,带走了有价值的经卷,装满10辆大车带走。1910年, 清廷才算知道敦煌石室文物流散消息,命人送到京城。只是王道士又藏起了一大批经卷,在半路上又被各地官员扣留一些。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敦煌,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就这样,敦煌经卷一箱子,又一箱子的丢失。敦煌千古事,苦乐谁心知。王道士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但又何尝不是对清朝的一种嘲讽。#严泽简介#

5、辽阳严泽

1899年,王圆箓道士发现敦煌莫高窟,在多次报官无效后,他伸手接过外国“强盗”的银两,打开了价值连城的藏经室大门……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给了王圆箓200两银子,便运走了经卷、绣品等文物29箱;1914年,王道士接过500两银子后又将5大箱文物卖给斯坦因。而后法国汉学家伯希用600两银子带走了1万多件经书。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则是用一些礼物,剥走壁画26块,又以70两银子拿走了一座盛唐彩塑菩萨像……藏有4万多件经卷话本绣品的藏经室几乎被洗劫一空,洞窟内的部分壁画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后人大骂王道士愚昧贪财,大散文家余秋雨更是指其为“敦煌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罪有应得不假,若论有罪,又何止他一个?发现洞窟之后,王道士也曾按照他的理解,尽他大的努力,倾其心力,保护莫高窟。王道士是个苦出身,没有读过多少书,当他误打误撞闯进洞窟时,直觉告诉他眼前的这些物品都是珍宝。他第一反应就是报官。第一次,他步行50里,去找当时的敦煌县令严泽,还带上了两卷经文作证,哪知这位县令瞟了两眼后说,只不过是两张发黄的废纸而已。1902年,新知县汪宗翰上任,王道士再次上报。汪知县还亲临莫高窟察看了一番,还带走了几卷经文。临走,他只留下一句话: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返回后,汪县令将几件文物作为礼品,送给了上司甘肃学台叶昌炽。叶昌炽刚好是藏书家,饱读诗书的学者,一眼识货,立即上谏将文物运到省城兰州。然而,敦煌到兰州路途遥远,五、六千两银子的路费让事情卡了壳。王道士后等来的也是一句:就地保存,等候处理。王圆箓仍不甘心,继续往上报告。他装了满满两箱经卷,赶着毛驴,跋涉800多里,找到了肃州兵备道道台廷栋。这位官老爷却得意地说:经卷上的字还不如我的书法好呢。1904年,省府下令敦煌将经卷就地保存。王圆箓使出后一招,给慈禧写了一封信。信是否达到慈禧手中,成了迷,反正清政府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几年过去,莫高窟发现文物的消息传散开来,外国探险家和考古学者纷纷赶往敦煌。清朝的官员们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些文物的重要性。1910年清政府下令,把剩余的文物运往北京。在运送途中,沿路官员们各出招数,侵占文物。敦煌文物再次遭受抢掠,流失严重。清朝官员前期的不作为与后期的对文物的侵占,使王圆箓感到不平衡,这个过程中,他不断私卖文物,在他眼里,外国人比清廷官员更靠谱,因为他们表达出了对文化的珍视,出手更是大方。就这样,莫高窟藏经洞中四万多件文物,后只剩下了八千多件。王道士并没有中饱私囊,他把所获钱财,共二十多万银两,都用在了整修石窟和造像上,发展香火。他把淤沙全部清理干净。他从道士的眼光,觉得洞窟里的壁画过于媚态,用白灰粉刷遮挡。不仅如此,他觉得洞窟内光线昏暗,继续刷了一大片白灰。他把残破的造像毁掉,重新造出廉价的塑像,供人参拜。为了增加收入,他还雇佣人抄写道经以供发售。他以他理解的方式守护着洞窟,可惜水平能力眼界有限,所作所为让我们后来人痛心疾首;他所获钱财却未敢花在身上分毫,一生清苦。晚年的王道士害怕被追责,害怕受迫害,在无比恐惧中于1931年离开了人世。王道士可怜又可恨,被骂了一百多年,俨然成了大的“背锅侠”。如此庞大的珍贵文物,为何要交给一个文盲般的无权无势的道士来守护?积贫积弱的清王朝自顾不暇,哪还能看护得住这座的艺术文化宝库?如果要追求责任,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又何止王道士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只有一个:国人奋起,强己强国才是王道!从古至今,亘古不变!

6、严泽本人

1900年,敦煌莫高窟,一名工人正在整修墙壁,突然墙皮大块脱落,顷刻间整面墙倒塌下去。没想到,墙体后面竟然隐藏着一个大洞。等人们走近一看,不禁被眼前一幕惊得大叫。更没想到,一件国宝的命运即将改变。四处云游的王圆箓道长,这一天来到莫高窟北段。映入他眼前的是一片荒废许久的洞窟,王道长突然灵机一动,便想要将这里整修一番,改成道观。这天,他找来几名工人帮忙清理厚厚的沙土,就在干活时,一个工人突然慌忙地从洞窟跑出来,脸色刷白,嘴巴里还不停地重复着几个字“不得了…不得了”。王道长见状,赶紧跟着工人来到内室,只见,洞窟北面墙上,赫然出现一个两米左右的大洞,进入洞内,里面空间不大,约6平方米。其中有一半的空间,堆满了一卷卷泛黄的卷轴。经过查看,这些卷子内容多为,公元4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将近800年的佛经。分别用汉文、梵文、藏文、粟特文等多种字体抄录。难道说,这里就是敦煌佛教的藏经阁?就在这时,一名工人有了新发现。在另一堵经书墙后面,一张禅床赫然映入眼前。由此可以推测,这间密室并不是专门为了藏经书,而是某位高僧休息打坐的地方。那么找到高僧的身份,是不是就能解开经书的秘密呢?果然,一块石碑很快被发现。上面文字记载,此洞主人为洪辩和尚。洪辩,唐宣宗时期得道高僧。公元832年,他被吐蕃赞普提升为释门都教授,成为僧界高领袖。在他统治后期,曾命人在敦煌莫高窟上,开凿出一个大佛窟,并在佛窟后面开一禅室,视为修行打坐之地。根据文字推测,眼前这间堆满经书的密室,正是洪辩和尚的禅室。那么,这些多达上万卷的经书,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大家一时没有头绪。为了避免经书被毁,王道长特意在洞口按上一道门锁,未经同意,任何人都不准靠近经书。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902年。王道长听说敦煌县城调来一位新县令——严泽,便想着带些经卷让县令看看,希望能引起他的重视。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县令竟然看都不看,大手一挥就打发了王道长。看着这些珍贵的经书得不到妥善保管,王道长夜不能寐。第二年,他又独自一人来到800里外的安肃道,当他把几卷经书递给道台王宗翰时,他脸上竟然流露出惊讶的表情。对金石颇有研究的王宗翰,认出了这些经书的价值。但是,经过估算,要想把这批经书运往京城,光路费就要5、6000两银子。他一个地方小官,根本出不起这么多。为此,王宗翰专门给上级部门写了封信,可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八国联军入侵时期,清政府乱成一团,根本没人理会保护经书的小事。于是,迫于无奈,王道长不得不继续看守这批经书。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来到了莫高窟,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位地方小吏,迫于权势,王道长打开了藏经洞。没想到,斯坦因竟然提出要购买经书。想到这些珍贵的国宝要流失海外,王道长断然拒绝。但是迫于小吏的权势,王道长终无奈,将24箱写本和5箱佛画,以超低的价格卖给了斯坦因。自此,从1908年到1914年,先后有法国、俄国等商人,陆续从藏经洞买走了上万件经书、佛像等国宝。直到此事被著名学者罗振玉发觉后,国宝的流失终于被叫停。赶到藏经洞的众多专家,看到洞里仅存的10000多部经卷唏嘘不已,他们发现,流失海外的多为经卷中的精品,内容包括天文、地理、人文等重要历史资料。可就在专家将剩下的经卷运往京城时,地方官员对经书起了觊觎之心,他们纷纷利用手里的权势,截停车辆,强行掠夺经卷。终,被运送到京城的经卷只剩下8600部。经研究,这批经书记载着,从公元前366年,僧人乐僔开凿第一窟以后,一直到隋朝初期的佛家记事。宋仁宗时,西夏进攻敦煌,为了避免经书被毁,僧众便把经书藏在洪辩禅室内长达900多年。直到被王道长发现。如今,这部50000多卷的经书,只有8000多部被国内收藏,剩下的都在外国博物馆收藏。想到它们没有被损坏,也算对国人的一种安慰。

7、严泽的图片

正明身体太弱,现在年轻应该多多煅练身体,如果战争爆发可怕,农民工工作十几个小时正常得很#严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