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妃简介(渤海妃历史原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3 17:57:06 浏览
1、渤海妃历史原型

我觉得从电视剧里表现来看,他倒也不是爱上了,就是燕燕理政忙,他身体不好,平时也不让人去打扰他,一个人孤孤独独十几年,从来没有得到过女主的心,不可否认,燕燕为他,患有他的江山那是鞠躬尽瘁了,但是跟爱情是不一样的,他快死了,遇见个满心满眼都是他的人,所以不舍得放开,就像燕燕问他,你爱上她了,他没有正面回答,说我需要她,需要一个女人陪伴他,从他对待渤海妃的态度来看,他还是比较爱重燕燕,以燕燕为重,他的隐瞒,我有点迷吧我觉得,我倒觉得不是不信任,只是一种能拖则拖的感觉,不想让燕燕知道自己找了别的女人,有点虚,当然,这个清节是为了给韩德让铺路,让他俩在一起更加明正言顺

2、渤海妃燕云台

一天,满身酒气的文宣帝高洋来到侄女婆家,问侄女的婆婆李氏想不想丈夫,李氏满头雾水地回道:“结发夫妻,哪会不想念呢!”高洋抽出佩刀,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既然想念,就去陪他吧。”话刚说完,手起刀落。文宣帝高洋是北齐的第一位皇帝,北齐的前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胡人建立的北方政权北魏。北魏灭国时,权臣高欢和宇文泰分割了北魏的国土,分别以东魏和西魏立国。东魏后来改名为北齐,第一位皇帝就是高洋,西魏则是改名为北周。高洋出生于渤海高氏一门,鲜卑名字叫侯尼于。父亲高欢是北魏的丞相,母亲娄昭君的母族世代为官侍奉北魏。高洋的年上还有一位哥哥,高澄,小时候的高洋虽然相貌丑陋,但是十分聪明,快刀斩乱麻这个词就是出自于高洋。哥哥高澄十分妒忌高洋的才华,企图加害于高洋,幸好高洋会装疯卖傻,才顺利长大成人。后来,高澄被一个奴隶暗杀身亡,隐忍多年的高洋才继承了大位。高洋做了丞相后,带领军队四处平叛,在他的英明果决下,终稳定了东魏,然后登基做了北齐的第一位皇帝。在位初期,他为了振兴北方的经济,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北齐,他整顿吏治、完善律法,大力发展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北齐成为南北朝时期强大的国家。为此,历史上高洋还得了一个“英雄天子”的美誉。但是,后来的高洋开始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起来。他下令全国各地征集美女,招入宫中供他淫乐,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诛杀政见不合的大臣,导致曾经风光一时的北齐渐渐混乱不堪。之后,他开始酗酒,醉酒后的高洋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肆意发酒疯,变得越来越残暴。眼看着大好河山就要断送在高洋手上,高洋的母亲娄昭君分外焦急,曾出来劝阻他酗酒和沉迷声色。喝醉的高洋一听这句刺耳的话,顿时怒不可遏,回想儿时因为面相丑陋经常被母亲忽视,便浑身气不打一处来,张口就威胁要把母亲嫁给胡人,还用力地推倒了她。娄昭君被亲儿子这么对待,当场就晕死过去。后来高洋清醒后,懊悔不已,连忙向母亲道歉并承诺就此戒酒。然而好景不长,转头高洋就忘记了自己的承诺,他又开始每日喝得烂醉如泥,纵情声色。有一次,他喝醉后,平时受宠的妃子不小心得罪了他,他一怒之下就把这名妃子的头砍下来了。之后又拆了妃子全身的骨头,将它们做成了一把琵琶。酒醒后的高洋再次悔不当初,可爱妃已经死了,出于歉意,高洋厚葬了这位妃子。这样还不够,他仍旧嗜酒如命,似乎只有喝酒才能稍微舒缓他内心的不快。有一天,高洋的侄女乐安公主回到宫里,高洋见她闷闷不乐,便关切地问道:“乐安,今日你不是还要为你公公守灵堂的吗?怎么一个人跑回来了?”乐安在婆家跟自己的婆婆关系不合,今日也是跟她闹不愉快才回来的,经高洋这么一问,乐安干脆说了实话:“婆家的人都对我很好,除了我婆婆总是对我挑三拣四外!”这时,高洋俨然已经有些醉意了,听到自己的亲侄女这么抱怨婆家,当即气上心头,提着剑跑到了乐安公主的丈夫崔达拏家。当夜,乐安公主的公公还没下葬,高洋跑过去的时候,乐安公主的婆婆还以为他是来慰问情况的。高洋一进屋就问:“老夫人您想念自己的丈夫吗?”婆婆看他神色严肃,赶忙行礼实话实说道:“自然是想的。”不料高洋突然拔出腰间长剑,趁其不备一把砍下了婆婆的头颅,并将人头丢出了院子。想念丈夫是吧?那就跟他一起死吧!事后高洋才得知自己昨夜又做出了荒唐事,但他已经完全没有悔意了。他不仅每日酗酒,还每日杀人,一天不杀人便心里不痛快。起先他杀的是监狱里的囚犯,后来囚犯杀光了,他就开始杀自己的手下败将。杀一人还不够,他还要杀光对方的全族,连婴儿都不放过。除了自己的发妻李祖娥,他还保留有一丝神智,其余的人他都是想杀就杀。终,由于常年酗酒,高洋的身体不堪重荷,死于酒精中毒。高洋之后,北齐的皇帝一个比一个荒淫暴虐,也一个比一个命短。他们每一个人都好像继承了高洋的精神错乱似的,不断的作践着这个曾经繁荣富强的王朝。历史上的北齐,又被称为“禽兽王朝”,他们的所作所为,也都记载入了史书中。

3、渤海妃是什么品级

公元190年,酒冷菜凉,丰满挺拔的妻子唐姬猛地抱住弘农王刘辩痛苦流涕:“殿下,你死了,我可怎么办啊?呜呜呜……”刘辩也是万分难过:“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自爱,从此长辞!”话一说完,举起鸩酒杯一饮而尽,时年仅十五岁……就这样,才当了不到一年皇帝的汉少帝刘辩,被董卓活活毒死了——哎,真的是好不可怜,留下个丰满挺拔的唐姬守了“活寡”……找谁说理去?或许,有朋友好奇,董卓为什么一定要毒死刘辩呢?[what]这事儿,说来话长!去年(中平六年,189年),京师哗变,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和以中长侍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进行了大规模“械斗”!未成想,双方均遭遇了惨败——何进、张让皆在此次哗变中殒命!是变次日清晨,逃出皇城已久的汉少帝刘辩才刚刚缓过神来,赶到了洛阳以北的北邙阪,本想由此地向南重返皇宫,却遭遇了河东太守董卓的“迎接”。其时,刘辩也才不过14岁,还是个孩子,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看到董卓身后的几千兵卒,还以为是来“处理”自己的,“恐怖涕泣”。这样想的也不止刘辩,跟随刘辩一起返回的太尉催烈就严厉谴责董卓,要他回避。董卓几天前接到何进的“诏令”后,就马不停蹄的往洛阳赶,到洛阳时,连口水都没喝,你让回去就回去?我还治不了你?于是,董卓当即回骂:“昼夜三百里来,何云避,我不能断卿头邪?”话一说完,就示意几个兵丁上来把催烈拉下去“咔嚓”了![震惊]催烈一死,刘辩就更害怕了,“涕泪横流”。当董卓过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竟吓地说不出话来。于是,董卓转头问陈留王刘协“祸乱由起,王答,自始至终,无所遗失”。董卓一听,高兴坏了,啥,何进和张让都死了,那俺这次真没白来啊!以后京师就是俺的天下了,啊~,呵呵……董卓心里高兴,见年仅9岁的刘协乖巧,就索性把他抱了起来:“来,娃儿来,爷爷抱哈,咱这就回宫……”“是日,帝还宫,赦天下,改光熹为昭宁。”就这样,董卓带着他的3000兵马入主了京师。至于董卓要干什么,其实已经不言而喻了。也不是没有人想要铲除这个祸害,比如骑都尉鲍信就劝袁绍对董卓下手:“董卓拥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及其新至疲劳,袭之,可擒也。”袁绍本就出身名门(“四世三公”),是何进集团的“二把手”,手握兵权,当朝太傅袁隗还是他叔叔,从弟袁术也是手握兵权的将军——就这条件,想要对付董卓的3000兵马,那还不是绰绰有余?然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竟然会“畏卓,不敢发”。袁绍的妥协,把刘辩逼上了绝路!不久,董卓就准备废掉汉少帝刘辩了!董卓之所以要废掉汉少帝刘辩,自然是出于权利控制的需要。其时,刘辩已经十四岁了,有自己的想法,相对于年仅九岁的刘协而言,并不好控制。再者,何进虽然死了,但其势力(比如袁绍)并未消亡,何进的妹妹何太后也健在。此次哗变中,弟弟董旻又亲手杀死了何进的弟弟何苗,如果保留汉少帝和其母亲何太后,万一将来他们缓过劲来,董卓必将死无葬身之地……或是出于如此考虑,董卓遂决定废掉刘辩,而改立刘协为帝。为了达到目的,董卓自然是要先和京师的重要军事力量首脑袁绍谈。他对袁绍说:“天下之主,宜得贤明……董候(指刘协)似可,今欲立之,为能胜史候(指刘辩)否?人有小智大痴,亦知复如何?为当且尔,刘氏种不足复遗!”袁绍一琢磨,我都没那个本事,你还想占啥便宜:“……公欲废嫡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董卓火了,“按剑叱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袁绍也怒了:“天下健者岂惟董公!”说完,便“引佩刀,横揖,径出”。董卓初来乍到,“见绍大家,故不敢害”。袁绍呢?他倒好,直接开溜,“县节于上东门,逃奔冀州”。袁绍的逃跑使得董卓的军事力量一家独大,他要想废掉汉少帝刘辩,实际上已经无人可挡了。果然!公元189年9月,董卓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不久,董卓又“鸩杀何太后”——至此,刘辩已然成了“孤家寡人”。屋漏偏逢连夜雨!董卓废帝的事,引起了天下诸侯的“群起而攻”!很快,以渤海太守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号“关东军”)兴师讨伐董卓。“关东军”人多势众,董卓倍感压力。为缓和局面,董卓想到了两招:一是迁都长安;二是杀死弘农王刘辩——董卓以为,只要刘辩一死,你们这群人不就“出师无名”了吗?说干就干!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使郎中令李儒鸩杀弘农王辩”。李儒拿着毒酒对弘农王刘辩说:“服此药,可以辟恶。”刘辩身体健康,为什么要吃药呢?他一琢磨,便明白这是董卓要送他上路了。为此,刘辩设下人生的后一次宴席,叫来妻子唐姬和众妃子,于是才有了本文开头一幕。……想来,刘辩这一辈子与国家无甚功过,就如此命丧九泉,也是万分可怜啊!但愿,下辈子,他别在生入帝王家了[流泪]……(参考:《资治通鉴》)

4、渤海妃是谁演

930年,大辽太子耶律倍摘下王冠,对宠妃说:“这皇位不做也罢,我们离开这里,去中原!”说罢,将江山让给弟弟耶律德光。避开太子妃,带着宠妃逃往后唐。耶律倍自幼聪明好学,又善解人意。他还有很多才艺,善读诗颂词,既会契丹语又会汉语,尤其深谙孔孟之道。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初登大宝,就立耶律倍为皇太子。耶律阿保机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耶律倍,二儿子耶律德光,小儿子耶律李胡。在他们小时候,阿保机给他们出了个小题,来看看他们的才智。在一个很冷的冬天,阿保机让他们出去抱柴回来取暖。二儿子先回来,但手里的柴有湿有干,又杂乱无章。大儿子第二个回来,抱了一捆整理好的干柴。三儿子后回来,而且拿得柴少。924年,渤海国杀掉辽州刺史,耶律阿保机称要御驾西征,可渤海国在大辽的东边,就在大臣很迷惑的时候,耶律倍看出来了父亲想要声东击西的内心想法,并向他建议攻取渤海国。建议很快被采纳。按这样的情况来看,下一任皇帝必是耶律倍无疑。可意外发生了。926年,正班师回朝的辽太祖在路上突发意外,没来得及救治就去世了。兄弟几人表面上回来奔丧,实际上暗流涌动,对着皇位虎视眈眈。此时实际掌权的是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偏偏皇后不喜欢合法继承人耶律倍。太祖意外死亡,根本没有时间宣布继承人,相当于述律平拥有皇位的决定权。耶律倍思想新颖,崇尚儒学,主张改革,向汉朝学习。而述律平的思想比较保守,想保留契丹民族的制度,这点和二儿子德光的思想不谋而合。耶律德光骁勇善战,述律平认为这能保卫国家。所以述律平想要让二皇子继位。私下里,她不断向大臣透露这一想法,要大臣们支持耶律德光继位。有支持耶律倍的人,她找出其中两个,安上谋反的罪名,将他们处死,以杀鸡儆猴。然后又自导自演了一出戏,把耶律倍和耶律德光叫过来,说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不如让大臣们投票决定。看到了违背皇后意愿的人的后果,大臣们无一例外的把票投给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如愿登基后,也没有放松对耶律倍的打压,一方面找理由限制他的自由,另一方面,找他的妻子萧氏监视他,述律平为萧氏撑腰。就在耶律倍十分绝望的时候,后唐皇帝向他抛了一根橄榄枝,邀请他去后唐避难,受儒家"吴太伯让国"思想的影响,耶律倍放弃太子身份,避开发妻,逃往国外。文|临存编辑|长庚

5、渤海妃后的下场

西晋,宫里发生一桩命案,如果没有皇后的干预,贾南风将被打入冷宫,很多历史悲剧将可以避免。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据史料记载,贾南风不仅丑陋无比,而且生性妒忌。贾南风还是太子妃的时候,自己没有孩子,也不让别的嫔妃接近太子司马衷,而司马衷的能力,人所共知,很多事情完全是任由贾南风处置的。有一次,贾南风发现有个宫女怀了太子的孩子,十分震怒,竟然干冒天下之大不韪,残忍杀害了这个宫女。晋武帝司马炎听到下面的人汇报这件事,顿时勃然大怒,准备将贾南风打入冷宫,幽禁到刚刚落成的金镛城,重新选立太子妃。如果,贾南风就这样被废掉了,将是国家和民族的大幸!只可惜,皇后杨芷出手干预了,把贾南风从毁灭的边缘救了回来。贾南风这个太子妃,是前任皇后,也就是杨芷的堂姐,杨艳亲自选定的,并在临终前把太子司马衷和太子妃贾南风托付给了杨芷,让她照顾好这对可怜的孩子。杨芷能在18岁进宫当皇后,完全是堂姐杨艳一手促成的。杨艳病危时,有一位胡贵妃得宠,杨艳担心自己的儿子司马衷保不住太子之位,于是在临终前苦苦哀求皇帝司马炎,一定要立杨芷为皇后,等皇帝答应了之后,杨艳才安心地闭上了双眼。皇帝司马炎没有食言,2年后,年满18岁的杨芷果然被接进宫,并立为皇后。杨芷年轻漂亮,而且贤良淑德,史称“婉嫕有妇德, 美映椒房”,一进宫就受到了皇帝司马炎的宠爱,比当初她的堂姐杨艳更受宠爱。很快,杨芷就生下了一名皇子,取名司马恢,受封渤海王。只可惜,渤海王两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而杨芷此后再也没有生育过。司马衷就成了杨艳和杨芷共同的儿子,再加上杨艳临终前的托付,在贾南风遇到危险的时候,皇后杨芷很自然地站出来帮她一把。在皇后杨芷等人的干预下,贾南风成功渡过这次危机。而杨芷身为长辈,在救了贾南风后,也十分严厉地告诫她,让她悔改。可是呢,贾南风却认定,皇帝要废她,完全是出于杨芷的意思,心里对杨芷怨恨。如果这时候,贾南风对杨芷还只是怨恨的话,在皇帝司马炎死后,这种怨恨就直接上升为仇视了。由于杨芷的得宠,司马炎在后期十分倚重杨芷的父亲杨骏,甚至把所有的政务交给杨骏打理,自己在后宫调养身体。杨骏这个人,既没有本事,又贪婪,上位之后就开始拉帮结伙,培植亲信,打压异己。有一次,皇帝司马炎身体好转,心血来潮亲自上朝,结果发现,朝中大臣全是新面孔,这让他心里不寒而栗,于是下令召宗室大臣进京,与国丈杨骏共同辅政。可是,司马炎的诏书直接被杨骏截停了,根本就没有发出去。而几天之后,晋武帝司马炎病情加重,驾崩了。按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死了,新皇帝上位,这掌权的大臣也该换人了。但是,杨骏以外戚的身份掌权,嚣张跋扈惯了,根本没把司马衷这个废柴皇帝看在眼里,自然也不会给贾南风好脸色。可贾南风是谁?一代“奇女子”啊!怀着对太后杨芷和国丈杨骏的仇恨,贾南风联络宗室大臣,轻而易举地扳倒了杨骏,把他和他的亲信大臣全都夷三族,杀了几千人。在贾南风他们动手之前,杨芷在宫里得到消息心急如焚,想要派人去给父亲杨骏报信,结果落入了贾南风的人手里,就成了杨芷串通杨骏谋反的“证据”。可怜的太后杨芷,被废为庶民,幽禁在金镛城,也就是之前司马炎打算囚禁贾南风的地方,后冻饿而死,时年33岁。其实谁都知道,杨骏嚣张跋扈是真的,但谋反,他哪有那个胆子和那个魄力?而且,杨骏连个儿子都没有,自己年纪又大了,谋反图个啥?贾南风扳倒杨骏之后,又把枪口对准了宗室大臣,一步步掌控了西晋的朝政,懦弱无能的晋惠帝司马衷,几乎沦为贾南风的傀儡和人形图章,也导致了后来“八王之乱”的发生。平定“八王之乱”耗费了西晋王朝几乎全部的实力,这个脆弱的中原王朝,很快成了异族眼中毫无抵抗力的肥肉。

6、渤海妃真实照片

渤海国,在历史上,唐朝唐玄宗时期,东北有一个女真人(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以靺鞨(mò hé)族(女真人)为主体的政权,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姓大)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又说在今吉林延吉东南城子山山城或和龙西古城),称“震国王”(一作“振”),建立政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此外还有“靺鞨国”、“渤海靺鞨”、“高丽国”等别称。“渤海国”名来自于唐朝所赐的“渤海郡王”封号。有人认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变音。有人认为渤海并非特指某一海域,而是对东方大海的泛称,唐朝以其东濒大海而命名为“渤海”。

7、历史上渤海妃

娄昭君大小姐正在街上溜达,见城门口站着一个大头兵,身材雄伟,气势非凡,顿觉芳心一动:此人就是我丈夫!娄昭君(501一562)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北齐高祖高欢的妻子,一生六子二女,有三个儿子是皇帝,两个女儿是北魏皇后,自己三次为皇太后。娄昭君是鲜卑人,祖父娄提是北魏真定候,父亲是司徒娄内干。娄昭君出身豪门,自幼聪慧,是有名的才女,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但是,娄昭君一个都没看上。有一天,娄昭君带着婢女在街上溜达,猛一抬头,见城门口站着一个大头兵,项貌威武,气度不凡,不觉芳心一动:此人就是我丈夫!于是,她派婢女和这个人联糸,表达爱慕之情。这个大头兵叫高欢,小名贺六浑,出身于迫落户,虽有四海之志,但此时为一小卒,前途一片迷忙。高欢能得到势家大小姐的爱慕,感到天上掉馅饼了,又惊又喜,当然不会放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在一番努力下,抱得美人归。娄昭君有丰厚的嫁妆,从此,高欢有了一匹战马,当上了队正(百人长)。后来,高欢参加了杜洛周起义,发现此人不咋地,联合几个哥们刺杀未果,便投了葛荣。高欢发现葛荣也成不了气候,便投了尔朱荣。尔朱荣常识高欢,曾言:"堪代我主众者,唯贺六他耳!"逐任高欢为晋州刺史。尔朱荣被杀后,高欢成为北魏大丞相,大柱国,大将军,太师,封爵渤海王,娄昭君为渤海妃。昔日一个小兵,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娄昭君慧眼独巨。娄昭君为人高亢明爽,处事果断,性格宽厚,不妒忌,对姬妾一礼同仁,礼遇有佳。每个小妾生了孩子,都视同已出,又赐衣又赠袍,是一个闲内助。有一次,娄昭君生了一对龙凤胎,高欢刚出征不久,左右怕出现危险,主张召高欢回来。娄昭君大义地说:"王出门统军,为何因我一点事情,而轻易离开军帐?生死有命,抗拒无益!"高欢事后得知,感动不矣。高欢摇控北魏政权十六年,即将成就大事时,忧死于军中,时年52岁。高欢的长子文襄帝高澄继承了父亲事业,封母亲为渤海太妃,不久为膳奴所杀。高欢次子高洋称帝,建立国号齐,即文宣帝史称北齐,封母亲为皇太后。高洋英明神武,治国有术,可惜沉于酒色,很快挂了。皇太子高殷即位,即孝昭帝,封娄昭君为太皇太后。辅政大臣杨愔轻就皇室诸王,娄昭君联合王室大臣,杀了杨愔,废孝昭帝为济南王,立常山王六子高演为帝,即孝昭帝,娄昭君再度成为皇太后。561年,孝昭帝病逝,娄昭君下诏,由九子高湛继位,即武成帝。太宁二年(562)春,娄昭君病逝,享年六十二岁。娄昭君勇于打破门户之见,选定了自己衷意的丈夫,并依靠亿万家资,成就了丈夫的事业,是一个奇女子。丈夫去世后,娄昭君又一心扶持儿子完成霸业。可惜,几个儿子不成器,北齐仅存在了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