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只活了27岁,短短四句诗,却惊艳了千年中唐诗坛虽然不如盛唐那样大佬云集,但也出现了极具创新特色的诗人,正如“诗鬼”李贺。一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短短四句,就惊艳千年。少年成名,誉满京城李贺,字长吉,公元790年出生在福昌县昌谷,也就是现在的洛阳。文人傲气,他一直坚信自己有李唐宗室的高贵血统。然而实际上,他这个王孙连李氏嫡脉都算不上,到他的父亲李晋肃的时候,早就家道衰落了。李贺从小就表现出自己超人的才情。李贺每天出门会骑着驴,在驴背上放个锦囊,想到好句子了,就写好丢进去,晚上就整理自己的锦囊。别人家父母都是怕自己孩子不读书,李贺的母亲却整天担心李贺太勤奋。他的母亲看到他锦囊里有这么多诗句,忍不住哭诉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成语“呕心沥血”就是这样来的。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李贺早逝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文学上太过刻苦。李商隐在《李贺小传》里说,李贺是“细瘦,通眉,长指爪”,身形消瘦,两条眉毛是连在一起的,手指还特别长。所以,带给他名气的不仅是才学,还有他具有特色的外貌。《唐语林》记载,18岁的李贺已经小有名气,他自信地拿着自己的《雁门太守行》拜访大文豪韩愈。韩愈只读到第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就惊为天人。韩愈喜欢李贺这样有才华的后生,例如他还很欣赏孟郊、贾岛这类出身贫寒的苦吟诗人。李贺凭借自己的才华,成功加入了韩愈文人集团。韩愈坚信,这位年轻人一旦走出自己的书舍,立马会像出鞘的宝剑一样光芒四射,轰动朝野。仕途不顺,郁结于心公元810年,为父亲守孝三年后的李长吉正准备大展宏图。他年仅21岁,就轻而易举地通过了河南府试。本来按照计划,年底李贺入京,就能走登科,入仕途,一步到位。万万没想到,进士考试开考之前,就有人放出流言,说李贺的父亲名字叫晋肃,谐音进士,所以李贺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人言可畏,何况是重孝道的古代,李贺只有无奈放弃科考。这些指责李贺的人,很明显是嫉妒李贺才情。韩愈坚持为李贺说话,“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父名为仁,子不得为人乎?”但也于事无补。寒窗苦读二十年,只为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好学生,突然失去了考试这条路,怎能不痛苦呢?对文学而言,人生的悲剧或许能成为文艺创作的温床,李贺也确实获得了成功,后人觉得是福。对当时的李贺本人而言,却是天大的打击。公元811年,韩愈想办法给了李贺一个奉礼郎的职位。但是这样的官职并不能使李贺满意,他明明可以有更高的成就。这一切使他内心更加敏感,更加哀愁。李贺此刻的满腹悲愁都被投注在了他的诗歌中,形成了他想象奇特、色彩浓烈的艺术风格。“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赠陈商》),他心情低落,情感枯竭。“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仁和里杂叙皇甫》),他年纪轻轻却愁白了头。他做官期间,结识了不少人,例如《赠陈商》的陈商,还有《李凭箜篌引》的李凭。《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蕴含神话与想象,正是李贺惊天地、泣鬼神的“诗鬼”风格写照。沙场豪情,力不从心奉礼郎这个职位很清闲,一般就在祭祀朝会时,引导君主和臣子的跪拜之礼,这大概是现代想要躺平的人心中的工作。但是李贺的志向,怎么可能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九品官职上?从文入仕途再无希望,李贺心中“提携玉龙”的火苗再度燃起。“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就是说,凌烟阁上那些功臣,有哪个万户侯是书生?此时的李贺很显然已经看不起“书生”这个工作了。但是体弱多病的李贺,肯定是没有机会上战场杀敌的。三年后,李贺决心辞去了奉礼郎之职。本来打算回到昌谷,休养身体。然而,此时二十四岁的李贺,还是觉得应该奋斗一把。他一路游历,于这年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投奔朋友张彻。有了张彻的举荐,李贺做了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幕僚,这是李贺距离自己梦想近的一次。虽然他的工作就是处理公文、出出主意,没能施展自己上场杀敌的抱负,不过来到这个边塞地区,他的心情开阔了很多。李贺在这里创作了很多首诗歌,例如《马诗二十三首》,其中一首“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也是为人称道的名篇。然而命运真的会捉弄人,公元816年,随着郗士美出兵平叛,无功而返,退回洛阳,李贺也失去了幕僚的身份。此时的李贺只能拖着病体回到老家昌谷。他该抓住的机会、该尝试的事情,他都努力去争取了,可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天意弄人,李贺终没有熬过27岁,他短暂而又曲折的一生就此结束。短短27年,李贺只留下了两百多首诗歌。除了这两百多首诗歌,他几乎一无所有。他是那个时代的小人物,却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大人物。
2、韩愈简介近期因为那个安徽叫陈宏友的副教授闹得沸沸扬扬,我也想来凑凑热闹,谈点我的看法。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师说》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应该传什么道解什么惑?相信这个基本道理大家都明白吧!从古到今我国对教师都给予了崇高的地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神圣职业,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远未来和前途。特别是中小学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发生了这么多奇葩的事件,前有贪局长王占胜,现有毒老师陈宏友,令人咋舌!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还是所谓的优秀教师居然利用三尺讲台给中学生赤裸裸地散布灌输金钱至上、崇洋媚外的人生观,完全颠覆了大家对一个教师的认知,这是教育界的悲哀,更是教师队伍的耻辱!更让人吃惊的是居然有不少教师跳出来为陈宏友鸣不平,对勇敢站出来抵制制止陈宏友不良言论的学生提出严厉批评,颠覆了正常人的三观!请问你们想把中国的下一代引向何方?按照你们这种人的价值观教育学生,中国还有希望吗?本人坚决支持庐江中学学生的正义之举,绝不能让这种所谓的教师泛滥!呼吁教育主管部门严肃清理教师队伍,绝不能让没有师德的陈宏友之流登上三尺讲台,毒害下一代!教育是百年大计关乎国家、民族未来,更需要风清气正的生态!
3、韩愈的简介20字字误韩昶是吏部侍郎韩愈长子,虽然父亲教子有方,但他还是有几分愚昧无知。他在担任集贤院校理时,看到史书上有“金根车”这种说法,他认为是古人搞错了,都改成了“金银车”。其实古书并没有错,金根车就是车轮、车厢都镶有黄金的车,帝王乘坐,相当于后来的“玉辇”。李林甫没什么学问,他在吏部负责官员选拔时,一候选人严迥在案例分析下的判语中用了“杕杜”二字。李林甫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问吏部侍郎韦陟:“他这里用`杕杜’,到底是指什么?”韦陟低着头也不敢说。太常少卿姜度是李林甫妻舅。姜度妻子生了儿子,李林甫手书贺帖祝贺,中有“闻有弄麞(应为璋)之喜”,客人看了掩口而笑。(故事出自《古今笑史》,本人翻译整理)
4、韩愈生平真实经历807年, 17岁的李贺去洛阳赶考。事实上,他是奔着韩愈去的。那时,40岁的韩愈是国子监博士。李贺字迹潦草,像枯草一样。韩愈一见李贺本人,更把他吓了一跳。古人称唐朝两位诗人“李白仙才,李贺鬼才。”他的七言绝句《梦天》。写梦游月宫的情景。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同样书写月圆之夜,李贺诗歌变幻怪谲的艺术特色,想象丰富,构思奇妙。是充满玄幻色彩的千古名篇。他的鬼,还体现在长相上。据说,他自小体弱多病,身躯细瘦,指头细长,指甲长而弯曲,声音怪异。奇的是,还长着一副通眉。自小,他就喜欢骑着毛驴到处转悠,有时一走就是一天。往往,他早晨出门神清气爽,晚上归家满脸迷色。他对母亲说:“我有迷魂招不得”。因为多病又有文采,李贺的性格异常敏感。后来,他在赶考时遇到韩愈。一首《雁门太守行》让韩愈赞不绝口。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少年李贺从未习武,也没有见过战争场面,却写出了唐朝边塞诗的作品。得到韩愈赏识的李贺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母亲还给他娶了一房漂亮的妻子。怎奈,身子骨不争气,病歪歪的李贺虽然和妻子两情缱绻,终未得一儿半女。他随性,文风怪异,虽得韩愈力荐,也难免有忌恨之人。他又骨子里清高,压根做不得谄媚之事,尽管后来有过短暂仕途,终也不甚舒畅。事实上,他的诗,是从他身体里长出来的。怪是他的恒常情态。细瘦病诗人,多少鲜红血,喷溅成多多的诗花。816年,27岁的李贺病逝。据传,他所做的《梦天》,是应天帝征召,为新建的白玉楼写记。鲁迅喜欢读李贺的诗,他说越是生涩难懂的诗,越值得钦佩。这是中国古典经营文化中国稀缺的资源。月满星空,梦天飞舞。伟大的诗人,让月圆有了更深的寓意。
5、韩愈故事简介姓名来自《论语》的历史名人闲读《论语》,发现有不少名人的名字出自其中,“名不正,则言不顺”,作为中国儒家经典的《论语》,里面的经典字词,自然会受到历来重视名字的国人的关注。那么,到底有多少名人的名字取自《论语》呢?本人不揣浅陋,梳理了一些,兹列如下(排名不分先后):1、苏有朋:出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阎立本:出自“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3、陈省身、胡三省(宋元之际的史学家):出自“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4、杨归厚(唐诗人、书法家、医学家):出自“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5、陈从周(徐志摩表弟,古建筑园林学家):出自“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6、张纯如(美国华裔女作家):出自“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7、潘仁美:出自“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8、高怀德:出自“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9、沈一贯(明万历间首辅、诗人):出自“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10、潘岳(字安仁):出自“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11、李宗仁(字德邻):出自“子曰:‘德不孤,必有邻。’”12、任贤齐:出自“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胡琏:出自“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14、武三思:出自“季文子三思而后行”15、白行简(白居易之弟,唐文学家)、吕居简(吕蒙正之子,龙图阁学士):出自“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16、孙立人:出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7、董乐山(翻译家、作家):出自“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8、王好古(元医学家):出自“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9、张若虚:出自“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20、广田弘毅:出自“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1、于凤至:出自“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22、韩愈(字退之):出自“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23、杨过:出自“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24、史思明:出自“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25、、张叔夜:出自“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26、柳永(字三变):出自“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条友们还知道哪些,一起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