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制的实行,给了许多普通百姓改变命运的机会。大才子孟郊出身贫寒,从小就的孝顺,他想要通过科举改变命运,但奈何数次落榜,令他看不到人生的希望,直到46岁的时候,才登科及第。当天放榜之后,他高兴,于是骑着自己的马,沿着长安街道飞驰,看尽长安美景,便览长安风貌。
2、历史名人孟郊简介孟郊的《游子吟》,妇孺皆知,尤其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是个孝子,因为言为心声。孟郊四十八岁中进士,五十岁任江苏溧阳县县尉,相当于派出所所长职位。孝心的孟郊,母亲并没有因他中了进士,有了铁饭碗,改变生活窘境。孟郊诗写得不错,孝母之心也有,但不好好工作,经常放下手中工作,跑出去游山玩水写诗赋,用自己一半的薪资,雇人来替他做事情。一半的工资,养他自己和母亲,更是勉强度日,穷的家徒四壁了。有诗为证。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穷吧,家具都没有装多少,“家具少于车”,日子过成这样,有点对不起母亲。孟郊还是一个高调的人,中进士后,写下《登科后》,其中的“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太能得瑟了。[呲牙][呲牙]欣赏孟郊的诗,有一颗报孝慈母之心,但在工作态度可不能向孟效学习。兴趣爱好是副业,努力工作才是安身立命。#历史孟郊简介#
3、简介孟郊因为孟郊写诗的时候,强迫症特别严重,总会揪着几个字反复推敲,就好像成了诗的囚徒一样,所以他被后人称为诗囚。——《半小时漫画古诗词系列全集(全五册)》
4、孟郊详细资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代孟郊年近半百,终于取得了功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老母亲,于是写下了这首感动千古的名篇《游子吟》。诗中不过平常的场景,却催人泪下,流传至今,依旧传颂不止。母亲,两个字,包含着太多的情愫。她可以为我们付出一切,是每个人内心柔软、动人、难以割舍的人。河南驻马店60岁的母亲吕爱梅的故事,再次感动了无数人。30多岁,在一个女人美好的年纪,她的两个儿子相继患上渐冻症,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她不得不得承担起了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原本能提供依靠的丈夫又换上了听力障碍,生活不幸,脾气暴躁,动辄对她和儿子打骂。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你永远想不到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可以迸发出怎样的力量。无奈之下,吕爱梅带着两个儿子出走,想尽办法让他们活下去。她带着两个孩子,在街头卖过米酒、卖过唱,甚至还讨过饭。个中滋味,想想都觉得难。好在天无绝人之路,2019年,在儿子提议下,吕妈妈开始用抖音记录美食视频,慢慢开始带货,有了收入,日子也有了改观。人生能有几个30年,从妙龄少女到60岁的母亲,一路艰辛,需要怎样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果然,有娘就是福[送心]致敬伟大的母亲,愿时光清浅,岁月温柔,熬得过患难,从此幸福安康。
5、孟郊资料唐代“诗囚”孟郊,早年生活穷困潦倒,46岁才考中进士,50岁勉强当上个管治安的小官。他在任时可以为作诗忘记吃饭,以作诗为乐,进入忘我境界,一旦作诗,便不出门,甚至会放任手头事务于不顾,闭门谢客。有时候,他则外出饮酒作诗,一天不归。他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终被人举报,县令大怒,罚他半俸薪资,且花钱雇人解决他留下的烂摊子。屋漏偏逢连夜雨,孟郊生活在此打击下更为清贫,他咽不下这口气,一怒之下,一不做二不休辞了职。在去世时他身无分文,惨到连棺材钱都出不起,多亏韩愈等友人凑了些钱,买了口薄薄的棺材才安葬了这位苦吟诗人,才让他不至于尸横荒野。
6、孟郊真实历史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浙江德清人,孟浩然孙。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多,没有一首律诗。代表作有《游子吟》。祖籍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60岁时,因母死去官。九年三月,郑余庆转任山南西道节度使,镇守兴元,又奏孟郊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不幸以暴病去世,孟郊的朋友韩愈等人凑了100贯为他营葬,郑余庆派人送300贯,「为遗孀永久之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图~孟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