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全部简介(魏征明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4 11:03:25 浏览
1、魏征明简介

来瞧瞧魏征的生平吧!魏征生于580年,死于643年,字直成,巨鹿下曲阳就是今天河北的晋县人。魏征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他家呀也very的穷困失意,魏征扔下家产不经营,有远大志向,对于各种书籍、学问能够融会贯通。正如史书所载:“魏征,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好读书,多所通涉。”有些史书中还专门记载着关于魏征政治生涯时期的事情,早没过于隋大业十三年(617年),说武阳邵丞元宝藏是魏征的朋友,他在大业十三年起兵响应李密时,让魏征掌管文书。(靠!这家伙够出名的,竟用史书来记载他的生平……)——《Q版历史》#魏征全部简介#

2、魏征详细简介

魏征直言敢谏,李世民虚怀若谷,君臣之间的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可是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就翻脸了,他不仅毁掉了与魏家的婚约,还命人推倒魏征的墓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643年,魏征病重时,李世民带着太子李承乾以及女儿衡山公主来到魏征家中,他对魏征说道:“公强视新妇!”这里的“新妇”指的是衡山公主,原来李世民已经赐婚,打算将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不过尚未成婚。魏征死后,李世民“亲临恸哭,废朝五日”,还亲自撰写墓碑的碑文。可是没过多久,李世民再度下旨,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让人将自己为魏征书写的墓碑推倒。原来,这个时候爆发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事件,两个重要官员卷入其中,分别是开国功臣的侯君集、中书侍郎杜正伦。魏征生前,曾向李世民推荐这两个人担任宰相,因此李世民怀疑魏征在世时可能也与这些人结d。此外还有一件事也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满,他得到消息称魏征生前把自己写过的奏章拿给史官褚遂良看。645年,李世民不顾朝臣的反对,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但未能取胜。班师途中,李世民想起了魏征,他叹息道:“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然后,李世民派人赏赐魏征的家属,同时让人用少牢来祭祀魏征,“复立碑,恩礼加焉”。#魏征全部简介#

3、魏征总结

643年,魏征病逝,李世民以一品官礼葬;但半年后,李世民却后悔了,他先是砸毁魏征墓碑,接着解除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约。这些举动,不仅震惊朝野,而且令后人唏嘘……就连李世民自己,也不胜凄凉地自语:“这样做对吗?朕注定是孤家寡人了吗?”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一个是从谏如流的明君,一个是耿介直言的诤臣,君臣相得,铸就诸多佳话:魏征辅佐李世民17年,谏奏10万余言,共创“贞观之治”;李世民感其功勋,不仅进封魏征为郑国公,还将自己疼爱的衡山公主许配给其子魏叔玉,以延续君臣情义……然而,生前君臣无隙,身后却反目成仇——魏征尸骨未寒之时,唐太宗为何要亲毁魏征碑,撕掉两家婚约呢?这一切,还得从李世民带着衡山公主探望病重的魏征说起。643年正月,听说魏征病危,李世民心急如焚,亲自前往魏府探望。看着行将就木的老臣,李世民流着泪问魏征还有什么心愿未了?魏征颤巍巍地伸出两根枯瘦的手指,说道,一是希望李世民看在君臣一场的份上,给予魏家一些照拂;二是告诫李世民,“太子是一国根本”,不要废掉太子另立储君。李世民不忍魏征失望,便在魏征病床前答应将衡山公主许配与魏征的大儿子魏叔玉;但对于德行不修的太子李承乾,李世民却犹豫了,没有证明回应魏征。就在李世民探病的第二天,魏征溘然长逝。伤心之下的李世民不仅连续5天没去上朝,更是满怀悲痛地亲自为魏征写下碑文。魏征死后,李世民每次站在凌烟阁中,凝视这位功臣画像时,总会想起魏征哪些金玉良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宽仁治天下”……然而,就在魏征死后两个月,太子李承乾先是意图暗害兄弟李泰,而后又勾结侯君集、杜正伦等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侯君集、杜正伦也因谋反罪,一人被杀,一人被贬。本来,这事跟魏征毫无关联,但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等人追查太子d羽时,却让发现侯君集、杜正伦等一批参与者谋反者,当初都受到过魏征举荐;不仅如此,魏征还是太子老师。所以,无论是参与审案者,还是李世民,都很难排除魏征生前参与的嫌疑。看着奏章上魏征的名字,李世民暗暗心惊,他隐约想起,魏征曾给自己提过,说侯君集、杜正伦均有宰相之才;再一想到魏征是太子老师,临死时还特意交代自己,不要废掉太子……李世民越想越心惊,他甚至开始怀疑,魏征是不是向自己隐瞒了什么?魏征是不是侯君集一d?谋反,在任何帝王眼中,可都是难以饶恕之罪。李世民心里很是纠结,既不愿承认忠于自己的老臣魏征会参与太子谋反,但又不敢排除……李世民每逢大事,都会去问一个人,那就是魏征推荐的谏议大夫褚遂良,这次也不例外。但李世民没想到的是,褚遂良的话,打破了他对魏征的后一丝信任。褚遂良提醒李世民,魏征当年曾身负监视、分化关陇集团和山东氏族的重任,但魏征不仅推荐了属于关陇集团的侯君集出任武将,还推荐了山东豪门出身的杜正伦为相。关键是,因为魏征,侯、杜二人才走到一起,共同辅佐太子!听到这,李世民盛怒之下,当即判断:魏征就算没有谋反之嫌,结d谋权肯定是跑不掉的……火上浇油的是,褚遂良一见形势不对,还主动向李世民告发说,魏征生前曾把给皇帝的奏疏(《十渐不克终疏》)拿给自己看。褚遂良言下之意是说魏征为了博得名声,好让自己这个史官记下他“忠言直谏”之功!这些话,犹如一记记重锤砸在李世民和魏征的君臣之情上,更砸碎了魏征这面可以看清得失的镜子(李世民曾言,以人为镜,可知得失……魏征去世,我少了一面镜子)。于是,愤怒的李世民当即写了诏书,解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同时下令,砸毁自己亲书的魏征墓碑。砸掉魏征墓碑之后,李世民还是会偶尔想起魏征曾经的刚直谏言以及社稷之功,但唯有叹息……直到两年后,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终折戟于安市城。李世民再次站在凌烟阁中,凝视魏征画像时,他想起了魏征生前曾劝说过自己不要东征,于是感慨道:“要是魏征还在,我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猛然间,李世民反应过来,自己是魏征去世前半年(642年9月)才任命他为太子太师的,况且魏征当时已经卧病在床,并一直推辞不就。想通了这点,李世民恍然大悟,自己错怪魏征了,无论是侯君集、杜正伦的推荐,魏征都是出于一片忠心,为国选材,多算“荐才失察”;魏征拿奏疏给褚遂良看,更是因为坦荡无私啊……李世民越想越后悔,越想越惭愧。于是,知错能改的李世民,当即传旨,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又重立墓碑。要知道,古代天子祭祀只有两种大礼,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不过,对于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李世民没有再提,只是让魏叔玉继承了魏征的国公爵位。后记:尽管李世民和魏征这对君臣,在阴阳相隔之后有过令人痛心的决裂,但,终因李世民的悔悟而破镜重圆。一位虚怀若谷的明君,一位刚直忠诚的诤臣,实乃君臣之交的典范。

4、魏征梦中斩龙

魏征(580年-64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其杰出的才华和忠诚的品质而闻名于世。魏征在政治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曾在唐太宗的统治下担任重要职位,特别是作为丞相期间,他积极参与国家的决策制定和政策实施。魏征在推行均田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该制度了土地分配的公平和稳定,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还致力于整顿官僚机构,简化政府程序,以提高政府效率和减轻人民负担。魏征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理论,对唐朝的治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魏征在外交事务上也表现出色。他曾多次出使吐蕃,与吐蕃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为唐朝的边境稳定和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外交交流,扩大了唐朝的影响力和地位。魏征不仅在政治上有出色的表现,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散文和诗歌为主,其中著名的是《王羲之书断事诗》和《燕歌行》等。他的文学才华使他成为当时文坛的佼佼者,并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总的来说,魏征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才华和忠诚为唐朝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魏征老师简介

公元643年魏征去世,唐太宗终日以泪洗面,无法释怀,但在魏征死后不久,唐太宗竟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这是为何?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签就是明君,而魏征更是以贤臣之名广为传诵,这对君臣演绎了一幕幕堪称史诗般的对话。实际上魏征并不是始终跟随李世民的,他初跟着李密混,后来被窦建德抓住,又当了他的参谋,之后是被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收归帐下。可惜李建成没有听从魏征的建议,终导致兵败玄武门。当然从这时候开始,魏征的生活终于上了正轨,他开始为李世民效力。开始魏征的职务是谏官,这正好符合他的性格,所以每天干得十分卖力,看到不顺眼的谏一次,听到不对劲的奏一本。有时候魏征的话让唐太宗心里不舒服,可是魏征根本不管不顾,照说不误,好在唐太宗是真有识人之明,也就没有太怪他。有一次魏征又让唐太宗下不来台,有与魏征不对付的人就借机给魏征上眼药,唐太宗还笑呵呵地说:“你们都说魏征粗鲁傲慢,实际上这却正好体现出他妩媚可爱的别样风采。”看到李世民连这样不要脸的话都说了出来,那些大臣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无话可说。然而人有生老病死,公元642年起,魏征就得了重病,李世民派使者多次到他家里探病、送药,还让御医出诊。可是转过年,64岁的魏徵不但没有丝毫起色,反而越来越重,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带着太子和衡山公主到他家中看望。这时的魏征已是起不了床,李世民为了振奋他的精神,指着衡山公主告诉他:“魏爱卿,你看仔细了,这就是你的儿媳妇。”可是无论何等好消息,也无法振作魏征的精神,很快他就驾鹤西游了。得知消息后,李世民痛哭失声,直接宣布五天不上朝,然后亲自到魏征家里参加他的丧礼,与文武大臣一起哭送魏征。随后是一连串的追封官职、赐谥号、送礼品,李世民还亲自提笔,为魏征撰写了碑文,可以说死后的魏征已是极尽哀荣。然而世事反转来得是如此之快,还没有过去两年,就冒出一个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当时参与其中的侯君集、杜正伦都是魏征举荐的。这时候作为皇帝多疑的通病终于在李世民身上发作了:“好你个魏征,当初你对朕表示,这两个人都是宰相之材,可是他们却想把朕推翻,作别人的宰相,真是罪无可恕。”想到这里他心里再次一动:“你魏征活着时,与这两个人好得仿似能穿一条裤子,难道那时候你们就在算计朕?哼,即使那时还没有反意,你们也是一个三人帮团伙!”此时的魏征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是大打折扣,从的忠臣向奸臣的方向慢慢地滑落。当然这时候李世民还没有想对魏征搞清算,毕竟这是他自己亲手树起来的一个良臣样板,没有真凭实据,毁了实在是可惜。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李世民忍无可忍,终于对魏征动手了。原来每次魏征看到李世民做事不对,他就要上去劝谏一下,这些内容他都仿似记日记一样写了下来。如果只是自己留个纪念也就罢了,可是魏征却没有秘密地搁起来自己保存,反而将这些东西都拿给当时负责撰写起居注的史官褚遂良一一看过。这可就犯了李世民的大忌,他是注定要做名主的,形象必须伟光正,可是魏征这么一搞,将他那些不好的一面就全部展露出来,岂不是有污英名。而且那些谏词里,魏征就是一切正确,而李世民反而处处不对,简直就是良臣对庸主的格局,这放在谁身上都会不舒服。李世民恨恨地想到:“你魏征想当名臣,但是却不能踩着我李世民上位。”到这时候李世民心里已经是恨上了魏征,他立即下令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约。如果说这个决定大家还不太惊奇,李世民下一个动作就让唐朝炸了锅:他让人将魏征的墓碑推倒了,那可是李世民亲自撰文并题写的,可以说是魏征荣耀的一个标志。李世民这个举动,彻底断送了一段群臣和谐的佳话。世事无常,谁都不能自己一生都是正确和幸运的,因而要过好每一天,身后的事情只能留待历史慢慢地淡忘。文/蓝风烛尘

6、魏征简介

643年,64岁的魏征因病去世。魏征生前备受尊崇,可是他死后没多久,唐太宗李世民就派人推倒了他的墓碑,抹去了碑文,而且原本魏征长子和李世民女儿的婚事也告吹了。提到魏征,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是唐朝的一代明相。但其实,在李唐王朝,蕞先赏识魏征的却是前太子李建成。魏征在辅佐李建成的时候,被授予太子洗马的官职,李建成待魏征很是亲厚,而魏征也没有辜负李建成的信任,频频献计献策,李建成能够平定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就是魏征的功劳。后来发生了宣武门之变,李世民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听说魏征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自己安排到别的地方去,就派人把魏征抓过来,问他:“你为何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征回答:“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事了。”李世民见魏征实话实说,没有为自己辩解,就赦免了魏征,还给了他一个詹事府主簿的官做。后来,李世民登基,升魏征为谏议大夫。李世民甚至多次在卧榻召见魏征,请教执政的得失。魏征性格耿直,面对皇帝从不退缩屈服,也经常不给皇帝留情面,而李世民也总能大度地接受他的意见。李世民经常说魏征是忠臣,但是魏征却说他不是忠臣,他只做良臣。李世民不解,于是魏征缓缓说道:“当着皇帝的面苦谏,却得不到皇帝的重视,以至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君臣能够共享富贵尊荣,是为良臣。”其实不管是忠臣也好,良臣也好,魏征的“敢说”,是无人能比的,而且魏征谏言的次数多,态度坚定,言辞激烈……这就导致李世民有点儿怕他。有一次,有人进献给李世民一只鹦鹉,李世民很是喜欢,正在把玩的时候,魏征来了,吓得李世民赶紧把鹦鹉藏到怀里。等魏征进言完毕离开时,鹦鹉已经没有了呼吸,李世民只能望着鹦鹉兴叹。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钟爱这个女儿,把她许配给了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在给长乐公主准备嫁妆的时候,李世民想多给这个女儿准备一些,其他大臣都表示赞同,只有魏征表示反对。李世民回去跟长孙皇后抱怨,没想到长孙皇后对魏征的进言很是赞赏,还给了魏征赏赐。636年,长孙皇后去世,葬入了昭陵。李世民思念亡妻,就派人修建了观望台,并经常登台观望昭陵,以解相思之苦。一次李世民让魏征陪同去观望台,魏征说了这样一句话:“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原来是昭陵啊!” 李世民听了这话后,知道魏征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于是就派人把观望台给拆了。637年,李世民东巡洛阳的时候,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照顾不周,受到了李世民的谴责。魏征就告诉李世民说:“当初隋炀帝杨广也曾在此让附近的百姓上贡,贡品吃不完就扔掉,十分浪费。”李世民听了这话之后,十分羞愧,再也不提此事。可是就是这样的良臣,也不能长久地陪伴在皇帝身边。643年,64岁的魏征病重,李世民听说了此事后,带着太子李承乾和衡山公主前来探望,并把衡山公主许配给了魏征的长子魏叔玉。李世民哭着叫魏征起来睁眼看看他的儿媳,可是魏征已经连起身谢恩的力气都没有了。不久,魏征逝世,李世民亲临其丧礼,痛哭流涕,为魏征废朝五天,还下令要厚葬魏征,但是被魏征的妻子拒绝了。魏征的妻子说:“魏征平生节俭,现在按一品官的礼节安葬,所需仪仗、器物太多,不符合魏征的志愿。”李世民只好按照魏征妻子的意思下葬了魏征,但是李世民亲手为他撰写了碑文,又让晋王李治致祭,追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赐谥号“文贞”,并允许魏征陪葬昭陵。但是没想到的是,不久后,因太子李承乾的案子,牵连了陈国公侯君集和中书侍郎杜正伦,而魏征曾经向李世民推荐过二人。李世民知道此事后大怒,认为魏征有结d营私的嫌疑,一气之下就把魏征的墓碑推倒,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也就取消了。两年后,李世民出征高丽,尽管胜利了但是损失也惨重。这时,李世民又想到了魏征,认为如果魏征还活着,一定会劝谏自己。所以,李世民又命人把魏征的墓碑竖起,并赏赐了他的家人。@听小早说 ,李世民对魏征的评价很高,638年,太子李承乾的嫡子李厥出生,李世民邀请五品以上的官员同庆。在酒席上,李世民说:“贞观之前,跟随我平定天下,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之后,敢于冒犯国君尊严直言规劝,纠正朕的过失的,只有魏征一人而已。”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又说“借用铜镜,可以使自己的衣帽整齐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使自己明白国家兴盛和衰亡的道理;用贤良的人作镜子,可以使自己知道言谈举止的得与失。我常将这三面镜子当做宝贝,如今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魏征对于李世民来说,功劳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其实二人是相互成就、相互需要的,假如李世民是个昏庸的君主,听不得魏征的直言进谏,受不了魏征的冷嘲热讽,魏征也不会得到重用,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此二人,真是君臣合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