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迁简介(赵王迁怎么死的)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4 11:26:26 浏览
1、赵王迁怎么死的

能阻挡秦始皇一统华夏的人,身经百战,从无败绩,赵国的第一名将“李牧”,后为何死得这么窝囊?秦国征服了韩国后,把韩国的领土改称颍川郡。又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秦王再派大将桓齮,领兵出征赵国。桓齮不愧为名将,进攻赵国势如破竹,短短几天内,攻破了多座城池,杀死赵国数位大将,斩首10万。眼看将要大功告成,赵国派出了名将李牧,对付桓齮。李牧是战国名将,长期驻守赵国边境,抵抗匈奴,身经百战,而且,极少败绩。在赵国有句歌谣:“李牧出战,必是胜战。”可见,李牧于赵国人的心中,犹如战神一般。确实,李牧始终没负“战神”的名号,在他出战后,本来势如破竹,屡战屡胜的秦国,在战场上发生了大逆转,大将桓齮迎来了他人生中败得惨的一战,不止把之前抢到的地盘全丢了,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一起给了李牧。李牧出战,果然胜战。损兵折将的秦王很伤心,但战事紧急,流了几滴眼泪后,秦王马上又派出秦国另一位名将王翦接任桓齮的职务,继续与李牧展开对战。王翦虽然很利害,但与李牧仍然不在一个级别上。这一点,秦王也很清楚,要干掉李牧,不能只靠将军互砍,还得用脑。于是,喜欢用脑的秦王想到方法了,他决定用:离间计。秦王派出心腹大臣,带着十几箱黄金珠宝来到了赵国,找到当时的赵国丞相~郭开。郭开在赵国很吃得开,他应该是祖上积了不少德,像他这样要能力没能力,要品德没品德,而且贪财好色的人,居然也能当一国的丞相,我除了想到祖宗保佑之外,实在想不到其他的理由了。不过有一点,郭开值得夸奖,那就是拿人钱财,就会替人消灾,很实在,不含糊。就这样,郭开拿了秦国的钱,然后按照秦国为他设计好的台词,跟赵王说:“李牧要造反。”一般人都会说:“这么弱智的台词,赵王能信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赵王是信了。赵王迁,我只能说:“大王,你有一颗驴脑子。”听说李牧要造反后,赵王迁立刻下旨,命令李牧回朝,并且派出赵葱代替李牧统领军队。李牧知道是秦国使离间计,但王命又不能不从,于是把军队交接给赵葱后,赶回邯郸复命。临走前,李牧对身边的将军说:“我应该回不来了,我死不足惜,只恐‘李牧死,赵国亡’啊。”在回邯郸的路上,李牧遇到埋伏,惨遭杀害。一位伟大的战将巨星,从此陨落。李牧的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尽管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你身边的人如赵王迁,郭开之流,你也是注定要失败的。的人才需要有的平台,更需要有的团队,才能大展拳脚,实现宏图伟业。

2、赵王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九大“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个个是亡国之言智伯瑶计淹晋阳城这智瑶名为荀瑶,史称智襄子,乃是姬家后裔,也算是一个“根正苗红”的贵族。智伯瑶乃是智氏第三位正卿,也是晋国有史以来在位时间长的执政大臣。智伯瑶其人备受器重,当时晋国虽然是诸国之中强的国家,但是晋国内部有太多贵族势力,导致斗争不断,国力无法转换为有效战斗力,倾覆之势已经逐渐显露。智伯瑶为了复兴晋国,先是诛灭两家公卿,又向韩赵魏三家索封万户侯。韩魏两家答应了智伯瑶的要求,但是赵无恤拒绝,于是智伯瑶集结人马与韩魏两家一同伐赵。久攻不下的时候,智伯瑶想到水淹晋阳城,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计谋竟成了智氏的催命符。韩魏两家中途反水,直接将镇守堤坝的亲兵杀死,将水引入智氏一方的营地,智氏就此败亡。智伯瑶此计原本可定天下,无奈时局不在他那边,这个计谋也成了一个歪主意。赵王迁错中离间计时间来到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迁当政,这可是名副其实的昏君。在他继位之后,面对秦国的攻打,赵国无力抵抗,接连丢失了许多城池。当时赵国还有一位名将,这位名将乃是当时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武安君李牧,武安君这个名号可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参考同时期的一位武将——白起,可想而知这个名号有多大。在当时的赵国,素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然而,赵王迁听信郭开谗言,终还是杀害了李牧,导致秦军大破赵军。李斯信谗言改皇诏在秦始皇卧病在床,即将身死的时候,立下遗诏,据传当时的遗诏应当是立大公子扶苏为皇帝继承人。但赵高贪图权力,加上扶苏向来对赵高不屑一顾,赵高起了歹意,联合李斯改皇诏。起初李斯并不同意,但赵高和李斯说,扶苏的执政理念和始皇帝不同,等他上位,李斯绝不可能受到重用。李斯也没想明白,当时便答应了赵高的请求。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赵高却过河拆桥,他成功以后害怕李斯揭穿自己,或者阻碍自己的权力,所以便以谋反之罪将李斯腰斩于咸阳。后来,秦国也二世而灭,令人唏嘘。赤壁战铁索连舟行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孙刘联军,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中,赤壁之战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当时,曹操因为相信庞统的连环计,将船用铁索连起来,以求弥补自家军队不善水战的缺点。结果,面对周瑜和黄盖的火攻,战船连撤退都做不到,直接大败而归。这一战役的失败,可以说奠定了三国分立的基础,刘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曹操、孙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只是,现实中的赤壁之战虽然也被火烧了,但曹军真正败的原因却是水土不服、疾病横行,连环计的“副作用”并不是太大。北齐高纬杀斛律光说到北齐,可能大多数人先想到的是美男子兰陵王,但当时的北齐可不止有兰陵王,还有斛律光和段韶。正是因为有着这三位良将贤才,北齐才能抵挡住北周的攻打。结果高纬后还是没能识破北周韦孝宽的计谋,错信谣言,命人诱杀斛律光。斛律光一心报国,明知陷阱还要去复命,到死的时候,还说自己就算死也不干对不起国家的事情。斛律光死后,北周的军队势如破竹,攻下了北齐。甚至后周武帝还感慨,如果斛律光还活着,我怎么可能攻下邺城,这一幕与赵王、李牧何其相似。刘义隆擅杀檀道济不仅仅是北齐高纬,实际上很多皇帝对将领都抱着很强的猜忌之心。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也是一个,对比高纬,他算是一个明君,但后也一样杀掉了大将檀道济。檀道济死之前愤怒地说:乃坏汝长城。事实证明,没有了檀道济,刘义隆的北伐不仅仅徒劳无功,反而折损了国力,后无力争夺天下。唐玄宗错信边令诚安史之乱初,高仙芝率兵勤王退守潼关,及时阻挡了安禄山的攻势,安抚了关中军民的情绪。结果边令诚因与高仙芝素有过节,上朝的时候向唐玄宗禀告了高仙芝的败绩,并诬告高仙芝克扣士兵赏赐。唐玄宗也不想当时的局势如何,直接下令斩杀高仙芝。高仙芝大喊冤枉,之后愤然赴死。结果因为高仙芝的身死,不仅仅让唐玄宗丧失一名大将,连带着封常清也被株连,又动摇了军心,唐军面对安禄山的叛乱更加力不从心。朱祁镇信宦官进言说到明朝的转折点,许多人想到的应该是土木堡之变,当时的皇帝朱祁镇,胸有大志却无能为力。他的身边有一名宦官名为王振,因为瓦刺以使节骗取明朝回礼,王振大为不满,便向朱祁镇建议减少赏赐,瓦刺便借机南下。朱祁镇也是暴脾气,在王振的撺掇下,直接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刺给俘虏了。这便是土木堡之变。此后,因为威望大损,加上朱祁镇之事闹出了一朝双帝的事情,明朝开始走下坡路。李成梁筑宽甸六堡后,李成梁,其实颇有争议,李成梁修筑宽甸六堡,也的确是达到了扼守女真拓展出口的作用。但后来李成梁被人弹劾,宽甸六堡反而成了女真发展的一道天然屏障。李成梁复职之后,面对宽甸六堡的境况,下令撤军,将宽甸六堡的百姓迁往内地,让辽东出现了短暂的和平。这样的举措仅仅只能带来虚假的和平,建州成了努尔哈赤的大本营,终辽东成了努尔哈赤的囊中之物。

3、赵王迁的历史介绍

历史上十大名将:李牧。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历史名人——李牧。李牧,战国时期著名将领,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军事家和政治家。李牧的一生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和以抵御秦国为主。在宜安之战中,他重创了秦军,被封为“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拥有极高的威望。在他的指挥下,他多次打败敌军,从未失败,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其中著名的战役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赵破匈奴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而肥之战则是围歼战的典范。李牧的去世使赵国失去了支撑危局的良将,“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也因此流传。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谣言夺走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便将他杀害。李牧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将领之一,他的无辜被害让人深感惋惜。他的军事才能和卓越贡献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4、赵王迁之死

王翦将上地兵下井陉,端和将河内兵共伐赵。赵李牧、司马尚御之。秦人多与赵王嬖臣郭开金,使毁牧及尚,言其欲反。赵王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之。李牧不受命,赵人捕而杀之。废司马尚。王翦击赵军,大破之,杀赵葱,颜聚亡,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离间计真是恶毒。李牧戍边,多年无事,被离间,然后匈奴侵犯,边陲损失惨重,赵王无奈重新启用,李牧大胜升大将军,拒秦多年不输,后又被离间,落得个被捕杀之的下场,李牧一死,赵国就没了,真可谓人心叵测,自作自受!

5、赵王迁人物介绍

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唯有赵国是能打,而且打得惨烈的国家。然而,历史终没有选择了赵国,这是为什么呢?重要的一点是用人失误。赵国人才济济,并非他国能比,但是,赵国的国君从赵孝成王开始,重用的人大多是公族贵戚。比如决定赵国生死存亡的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只找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商量,这两人都是公族贵戚。而有才能的蔺相如和廉颇,都不在决策人之列。秦灭赵之前,赵王迁听信谗言,杀了支撑赵国半壁江山的李牧,直接导致三个月后,邯郸城破,赵王迁被俘。虽然李牧就算不被杀,赵国也是凶多吉少,但是,至少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除了用人失误外,赵国被灭还有三大原因。1.政治腐败:任用了郭开,陷害致死两位大将:廉颇和李牧。2. 主次不分:和燕国交战,没有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广结朋友。和燕国还持续打了四年,自己也损失惨重,导致兵力进一步消耗,这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3. 3.疆域锐减赵国疆域的快速减少有两个原因,一是被秦国吞并,二是封给他人。在赵国与燕国交战的四年中,秦国趁机吞并赵国西部三十七座城池,赵国旧都晋阳也沦陷;为了讨好秦国,赵孝成王将河间封给吕不韦。为了报答信陵君的窃符救赵,将赵国重镇鄗送给了信陵君。甚至为了让齐国的田单对付燕国,竟然送出五十七座城池,要知道,当时赵国还有名将廉颇和赵奢。

6、赵王迁是谁的儿子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祸乱后宫的吕不韦和嫪毐后,随即制定了“灭诸候,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战略方针,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当时秦国并没有同时面对六国的实力,嬴政听取李斯等人建议,决定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结交距离较远的国家,优先进攻距离相近的国家,逐个突破。接下来的十年时间中,秦国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了全国一统,结束了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局面。在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那六个亡国国王都是什么下场和结局?第一:韩国国王—安作为实力小的国家,距离秦国近,并且是秦国向东扩张的要塞,所以先成为了秦国进攻目标。公元前232年,有着较大优势的秦国攻破韩国都城新郑,韩国投降被兼并,国王韩王安被抓。4年后,韩国的一些旧贵族起兵叛乱,嬴政怕韩王安还有非分之想,为了以绝后患,索性直接处死韩王安。第二:赵国国王—迁韩国被灭后,接下来就是相近的赵国。赵国的实力比韩国强大多了,更有李牧、司马尚等优秀将领,秦军耗时好几年都没有攻克下来。于是秦国改用反间计,污蔑李牧和司马尚意图造反,赵王迁听信谗言,罢免并杀害了两位优秀将领,自毁长城。公元前229年,缺少了李牧和司马尚率领的赵军,在大将王翦率领攻击下,毫无抵抗之力,战国都城邯郸被迅速攻破,赵王迁被俘。赵王迁被抓后,嬴政并没有把他处死或者关押起来,而是将他流放到湖北地区,后续如何了,史书中也并未记载,可能就是默默无闻过着平静生活。第三:魏国国王—假韩赵被灭后,秦国想要继续扩张,只有先把魏国灭掉,才能更加顺畅的南下攻打楚国。公元前225年,秦军王贲认为魏国都城大梁城高墙厚,一时无法攻破,为了避免较大伤亡,于是利用黄河之水淹没大梁。不久后,城墙倒塌,魏国投降,魏王假被王贲俘虏且被杀害。第四,楚国国王—负刍相比于韩赵魏三国,楚国实力较为强大,与秦国有一战之力。初始交战时,嬴政命李信和蒙恬率领20万大军进攻楚国,却被楚军大败,李信差点被俘。无奈之下,嬴政只好重新启用老将王翦,在王翦要求下,集结了60万大军,南下攻楚,并做好了长期战争的准备。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王翦终于率军攻破楚国都城寿春,俘获楚王负刍。不久,楚国又重新拥立新王熊启,也被王翦率军击败,熊启被杀。第五,燕国国王—喜公元前227年,燕王喜看着韩赵逐渐被秦国所灭,整日担心受怕,自认为不久之后秦军就要攻来,自身却无法抵抗。于是太子丹提出一个孤注一掷的方案,就是派人刺杀秦王嬴政,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虽然行动后失败,嬴政却已经记恨上了燕国。楚国灭后,嬴政增兵攻打燕国,公元前226年,秦军攻破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一路逃亡到了辽东。秦军一路追杀,燕王喜以为是太子丹出谋的刺杀行动激怒了嬴政,于是暗中派人杀掉太子丹,并把首级送给秦王,以平息他的怒火,可嬴政并不领情。因当时秦国要先灭掉魏国和楚国,为了避免双线作战,于是就先撤军回来。直到公元前222年,秦军再次攻打燕国,直接将燕王喜抓获,燕国就此灭亡。第六,齐国国王—建在秦军攻打其他五国时,刚经过与燕国战争的齐国,耗损较大,正在修养生息,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五国被灭。齐王建业并非有远见之人。对外,面对五国逐渐被灭,却始终无动于衷,甚至与秦国交好,企图讨好秦国;对内,不好好修建工事,训练兵马,朝野上下安逸无比。公元前221年,面对秦国的虎狼之师,偌大的齐国无人敢应战,终齐王不战而降,自己被抓后,在共地被活活饿死了。总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被灭的六国国王全部被俘虏或被杀害,虽然有些史书中并未明确记载,但基本全无好下场,均是悲惨告终。#赵王迁简介#

7、赵王迁终的下场

你错了,赵王迁并没有命令处死李牧。是李牧不肯交接将印而被赵葱他们杀死的。#赵王迁简介#

8、赵王迁的真实身份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从公元前403年赵烈侯建立到公元前228年赵幽缪王迁灭亡,共经历了9代10王175年。赵烈侯:嬴姓,赵氏,名籍,赵献子之子,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在位9年。烈侯六年(前403)赵与韩、魏一起被周天子受封为诸侯国,正式立为赵国,从此开启了战国七雄时代。赵敬侯:名章,赵烈侯之子,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12年,赵国第3位君主。公元前376年赵与韩、魏共同废掉晋静公,史称“三家分晋”。赵武灵王:名雍,赵肃侯之子,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在位27年,赵国第6位君主。在位期间推行“胡服骑射”,军事实力强盛,吞灭中山,大败林胡、楼烦,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修筑“赵长城”。晚年昏聩,“沙丘宫变”中被饿死,享年45岁。赵惠文王:名何,赵武灵王次子,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66年在位33年,赵国第7位君主。在位期间文有蔺相如、平原君,武有廉颇、赵奢等,秦国不敢小觑。赵孝成王:名丹,赵惠文王之子,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45年在位21年,赵国第8位君主。在位期间因争夺上d发生了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赵王听信谣言,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了老将廉颇,结果赵国惨败,45万赵军被活埋,国力衰退。赵幽缪王:名迁,赵悼襄王之子,公元前235年-公元228年在位8年,赵国第10位、也是后一位君主。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赵王迁听信谗言,杀害赵国后一位名将李牧,结果被秦攻破邯郸,赵王迁被俘,赵国灭亡。(赵国灭亡后,赵王迁之兄赵嘉逃亡代地称代王,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灭燕后回师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