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十二律】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景王在公元前522年曾问乐律于乐官伶州鸠。伶州鸠讲了许多乐律学知识。他按六阳六阴的顺序列举了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12个律名。这是十二律名见于典籍的早的完备记载。
2、无射草书十二禁禦景图轴:无射戒寒图轴.清.余省.绘
3、律中无射无射清商复归本律管色俗乐羽调定弦安ㄢ[太阳][月亮]
4、堕仙无射一般音乐生通常认为毕达哥拉斯的五度相生率就是《管子》中的“三分损益律”,其实二者还是不完全一样的,毕达哥拉斯用的是两个律素,《管子》用的是一个律素。三分损益律损一的时候,向上生纯五度的音,益一的时候向下生纯四度的音,而向下纯四度实际上就是向上纯五度的低八度形式,所以是单向生律。毕达哥拉斯是以宫(C)为始发律,可向上生纯五度得到G,又可向下生纯五度得到F,所以是双向生律。都是五度相生,其实得到的音不完全一致。关于《大戴礼记》那段记载,也有两个问题要简单解释下。第一,“上下清浊”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音高。古人不是说“音高”的,而是说“清浊”,低音就是浊音,高音就是清音,低音就是下,高音就是上,也有时候会用“大细”来表示,低音就是大,高音就是细,比如《国语·周语下》:“大不逾宫,细不过羽。”这十二律就是用《管子》所说的“三分损益法”法计算出来的。《管子》记载尽管表述为了“声”,事实上是“生律法”。用三分先损后益的方法,从黄钟开始不断乘三分之二和三分之四,就可以得出黄钟、林钟、太簇、南吕、姑洗、应钟、蕤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仲吕。《吕氏春秋·音律篇》说的“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为何《大戴礼记》说“圣人截十二管”,而笔者却在前文用琴弦的比值关系?原因是同样的比值,在弦乐中,要比管乐简单。我至今无法理解,为何古人要用管乐定律而不是弦乐。为什么管乐会复杂呢?这是因为管乐吹奏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吹奏时产生的空气柱的长度,实际上是长于管长的,因此必须搞清楚空气柱与管长的差值,才能使律精准,所以用管乐定律的误差是高于弦乐的。而搞清空气柱长度与管长差值这个事,就叫“管口校正”,这是在荀勖笛律时才实现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朱载堉发明了十二平均律,可是大家不一定知道,朱载堉还干了件事,就是发现了“管口校正”的正确途径,解决了以往“管口校正”的误差。当然,管律不如弦律精准,是古人就发现的事,比如《汉书·律历志》就说京房是“均其中弦,令与黄钟相得”。到唐代时,已经普遍开始用弦律了,并出现了以琵琶为代表的乐律实践。#无射简介#
5、无射玉律周景王“无射”之流传“无射”乃周景王所铸大钟;流传至隋朝。具体流传如下:周景王铸钟于王城,周静王将其移至洛阳。秦灭周,徙钟于咸阳。汉至晋,大部分时间放置在今西安市。刘裕灭姚泓,迁钟于今南京市,历宋、齐、梁、陈。隋开皇九年平陈,又迁钟于西安,置于太常寺,至十五年,皇帝下令将其销毁。《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二十一年春,天王将铸无射。
6、无射激光十二辟卦十二辟卦又叫十二侯卦,从卦气上论,又叫月卦或消息卦。它是卦气的纲领。古代研究《易经》的先贤,用阴阳二气往来和卦气的升降变化来揭示宇宙万物的盈虚盛衰和生灭进化规律。《京房易传》对其有所记载,但不是京房所创,因为在京房前三代,已经有卦象气候(卦气)的流传。十二辟卦卦体构成复杂,涉及范围很广,爻象的动静,日月运行,气候的变化,乃至五行干支,律吕等,都有密切关系。简述十二辟卦爻的消长与月份和节令的对应关系如下:一、复卦 一阳息阴 十一月 大雪和冬至二、临卦 二阳息阴 十二月 小寒和大寒三、泰卦 三阳息阴 正月 立春和雨水四、大壮卦 四阳息阴 二月 惊蛰和春分五、夬卦 五阳息阴 三月 清明和谷雨六、乾卦 六阳息阳 四月 立夏和小满七、姤卦 一阴消阳 五月 芒种和夏至八、遁卦 二阴消阳 六月 小暑和大暑九、否卦 三阴消阳 七月 立秋和处暑十、观卦 四阴消阳 八月 白露和秋分十一、剥卦 五阴消阳 九月 寒露和霜降十二、坤卦 六阴消阳 十月 立冬和小雪消和息是说阴阳的消失和生长。乾坤为消息之母。从复卦到乾卦,阳爻自下往上逐步增长,这就是阳息阴消的过程,从姤卦到坤卦阴爻自下往上逐步增长,这是阴息阳消的过程。此外,十二辟卦与十二律吕也有对应。复卦对应黄钟,临卦对应大吕,泰卦对应太簇,大壮卦对应夹钟,夬卦对立姑洗,乾卦对应中吕,姤卦对应蕤宾,遁卦对应林钟,否卦对应夷则,观卦对应南宫,剥卦对应无射,坤卦对应应钟。多学习知道些,对学习《易经》和国学是大有好处的。欢迎评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无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