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基简介(果基家族图片)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4 13:42:26 浏览
1、果基家族图片

1913年至1916年,四川凉山的冕宁一带爆发了彝族人民反抗奴隶制度的大起义。由于起义高潮1914年为彝历虎年,史称“拉库起义”,意为“虎年起义”。长期以来,冕宁等地的彝民遭受着黑彝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当时奴隶主倮伍尼侯准备杀死其属民曲诺木勒谷的儿子来为自家的病人“送鬼”,即以所杀之人的命来和鬼怪交换病人的命,激起了彝族下层民众的激烈反抗。在曲诺(彝语中意为“白色”,人身依附奴隶主)等级的马日什曲、达久布楚、耳额洛莫子、尼克约呷领导下,当地和平乡、团结乡、猫儿沟、燕麦地的彝民加入了这场起义,人数达一万余人。起义者们与倮伍家、果基家黑彝奴隶主武装在三代村战斗了三个月,又派代表去大桥、冕宁等地官府告状,在法庭上控告奴隶主的残酷剥削。起义者提出取消奴隶主长期对广大彝民实行的“杂布达”(高利贷)和无偿劳役,反对奴隶主随意支配彝民子女当奴隶,反对“吃绝户家业”,并要求“改土”、“改汉”,即废除黑彝奴隶主统治,统一由地方官府治理,广大彝民自愿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如同汉人一样。起义者们释放了男女奴隶,还在家中立高灶,设神位,提倡“穿鞋袜,衣长衫”,主动要求吸收汉文化,他们认为只要成为汉人就可以摆脱那些吃人的黑彝奴隶主。为了镇压起义,当地奴隶主购买了新式火器,并贿赂官府,派人暗杀起义领袖。终在马头山、张家河坝的激战中,起义军大部被残酷镇压,许多身怀理想的彝族革命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起义失败。

2、果基支队

他是彝族首领小叶丹。1935年5月22日,与红军北上先遣队司令员在彝海边歃血为盟,结拜为异姓兄弟。红军授予他“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旗帜, 果基支队是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随后,小叶丹派族人做向导,为红军带路。红军顺利走出凉山彝族地区,直达安顺场。为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红军走后,小叶丹带领族人长期坚持与国民d反动派作斗争。直到1942年6月18日,小叶丹遭到被国民d军队收买的部族武装伏击身亡。小叶丹和族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3、果基现状

噢!晓得了,元来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的彝海镇的彝海是这样得来的哟。彝海来源于「乌勒苏品」。乌勒苏品,元名「鱼海子」。乌勒,指大桥方向。苏品,应该就是指鱼海子吧!那么,乌勒苏品,意指大桥方向的鱼海子。鱼海子指地名,即彝海呗。貌似我路过彝海时,并没有看见大桥,或许我没有注意到大桥的存在,也去过彝海山顶,山顶风景不错,停车中摔了一跤,因骑车时间过长,脚僵冷,没站稳,车倒在了我的身上,费力的将车立起,转了一圈便下了山,没有看见纪念碑。彝海中的故事就是近代名将与小叶丹结盟。结盟地,就在罗洪依得山山顶,遗憾的事是不熟悉地,没有看见纪念碑,本想穿越一把,结果没有穿越成,因为没有找着地儿。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彝海时是1935年5月,红军先遣部队司令官,在鱼海子边与当地彝人首领「果基小叶丹」歃血为盟,结盟会后便组建了一支中国彝人「红军沽基支队」,而纪念碑为1977所建。彝海(乌勒苏品),今名彝海镇。

4、果基属于哪里

[沙尘暴]1993年趁午休时翻看桌上的报纸,突然,沈建国这个名字吸引了他,便立即吩咐道:马上将他的后人送来北京读书!沈建国的名字大家或许并不熟悉,但是他爷爷的名字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那便是著名的红色英雄小叶丹。小叶丹,四川彝族贵族出身,中文名果基约达,出生于1894年。[浮云]由于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转移。1935年巧渡金沙江之后红军暂时摆脱了国民d围堵部队,但是新的问题同时又出现了,那便是大渡河。要过大渡河,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大路,此时有国民d的重兵把守,正等着红军自己送上门来;还有一条是小路,通过侦察国民d并没有在这里布置兵力,但是小路道路崎岖、到处都是峭壁悬崖。更令人头疼的是,这里恰好是彝族的生活区域,由于国民d反动派长期执行民族分化和压迫政策,导致了彝族人对汉族深深的仇恨,走小路势必要与彝族发生接触,一旦彝族不配合甚至对红军的行动稍加阻拦,红军势必要遭受极大的损失。此时蒋介石也没闲着,他亲自飞到昆明前线调来了十万军队,正在组织对红军的重新包围,红军如果不尽快渡过大渡河,将会面临灭顶之灾。怎么办?毛主席在认真分析了两条道路之后,敏锐的察觉到彝族人仇视的其实并不是汉族人,而是长期压迫他们的反动军阀。红军一直执行的是民族团结路线,对待各民族都一视同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搞分化制衡那一套,只要能够让他们真正的认识到红军,他们一定会积极的配合我方,于是当即决策走小路。当红军队伍进入彝族的活动范围之后,很快便受到了本地人的刁难,他们见到有武装队伍要进入他们的区域,以为红军和国民d一样。于是在山口、桥头等处分社关卡,对前行的红军各种阻拦,索要过路费、过桥费等,甚至还发生过埋伏和夜袭等事件,许多红军战士的衣物都被本地人抢走。但是,红军坚决执行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中央指示,中伏之后不开枪、被抢之后就地驻扎等待后续部队和给养接济,即便是饿着肚子、光着身子也不与彝族人为难。这支不同于以往军阀的军队,很快在彝族中传开了。此时,已经是家族首领的小叶丹也听说了红军的故事,他有点儿不相信,天底下难道真的有这么好的军队吗?他亲自派人前去探查,得到的消息确实如此。他不明白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于是干脆亲自传话,要与红军的首领见面。告诉小叶丹红军的政策,听说红军是专门要推翻军阀和反对派的队伍,小叶丹激动不已,当即要和结拜为兄弟,并且大手一挥表示给红军带路,帮助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域。也深深地被小叶丹所感动,两人当即歃血为盟,结为了异姓兄弟。还送了小叶丹一面旗子,上面写着: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在小叶丹等人的指引下红军也迅速地通过了这片区域,后强渡大渡河,终于冲出了国民d的包围圈。事后,国民d得知是彝族人帮助了红军,大为恼火,更加剧了对彝族人民的迫害暴行,彝族人民也不断地进行着反抗旧军阀的革命行动。[胡瓜]1941年,地方军阀邓秀廷等人故技重施,通过分化手段镇压了彝族人民革命。他们追究小叶丹的罪责,要求他交出当年红军颁发给他的旗子,但是小叶丹坚决拒绝交出,为此身为首领的小叶丹甚至倾家荡产。后来,小叶丹也在一次伏击中不幸牺牲。[微风]1950年,亲率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四川彝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寻自己当年的那位异姓兄弟。然而,传来的确是小叶丹牺牲的噩耗。更令人难过的是,小叶丹的后人也因为国民d的长期迫害此时早已没了消息,一直到去世都没能找到。身为长子的刘太行,则一直坚持寻找小叶丹的后人。因为父亲在去世前曾亲自交代“一定要找到小叶丹后人”。小叶丹后人被找到后,就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传开了,刘太行更是激动不已,他终于可以了了父亲的遗愿了。此后,两家人长期保持着联系,每年刘太行还都会去大凉山住上一段时间,简直像一家人一样。参考文献:[1]王友富 《长征时期“彝海结盟”的仪式展演与历史启示》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22.02[2]杨飞 《彝族首领小叶丹的结局》 共产d员 2012.9[3]王太行 《红军过彝族地区》 d史文苑 2016.23作者:妍开编辑:朵婕

5、彝族果基简介

位于依洛地坝镇依洛村的“阿侯坝嘎”(阿候寨子),以前这里聚居着彝族“阿侯”家族。著名的阿侯家支头人阿侯鲁木子就曾住在这里,这里曾经留有阿侯鲁木子的碉楼。阿侯鲁木子(1901—1984)民主改革前,在越西县瓦曲觉、申果庄、宝石勒呷均有住宅和成片山林、土地。他为人正直,能言善辩,调解家支内外纠纷公道果断。在其辖地和阿侯家族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号召力大。1945年,阿侯鲁木子联合普雄一带的阿侯、果基、木色、阿芝、拉比、吉里等彝族家支,打败国民d多次“围剿普雄”战役,让国民d军队损失惨重(普雄瓦库起义)。1950年任西昌军管会委员、西昌专员公署副专员。1954年12月至1967年1月,任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副州长。1952年4月19日在北京受到等d和国家的接见。1955年3月任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果基简介#

6、果基小约丹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有两个感天动地的民族团结里程碑。一个是1935年5月22日长征到达四川大凉山途中,红军先遣队司令将军与冕宁县果基家支的头人小叶丹,在鱼海子(彝海)临时找来一只鸡来歃血结义;另一个是1951年1月1日,参加国庆一周年观礼并参观内地返回的云南南部少数民族头人代表,在普洱进行了庄重的剽牛盟誓。“彝海结盟”为中央红军长征顺利通过大凉山彝人地区,跨越大渡河北上,避免走石达开的路而被国民d军队剿灭创造了条件。“普洱盟誓”则为团结一致,共同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奠定了基础。“普洱剽牛盟誓”之所以要进行,也是当时的形势所迫。当时仅云南南部的普洱区(包括现在的普洱、西双版纳、和临沧部分地区)7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就有1700多公里的边境线,境内外民族复杂、跨境而居,境内有各个民族支系及部族上百个,国内有土匪横行,国外有国民d残余势力虎视眈眈。普洱区赴京观礼的民族代表(基本上是头人或其子女)中,除了少数是解放前便参加或支持共产d领导的边纵游击队成员,大部分人在此前并不了解共产d,由于各部族都有一些上层人士逃往境外,加上国民d残余势力和土匪的侵扰,所以很多人观礼、参观回来后,虽然激情澎湃,但是都担心旧势力的反扑,而自己独木难支。张钧(时任13军39师政委兼思茅地委书记,后任航天工业部部长)、唐登岷(时任边纵九支队政治部主任、思茅地委宣传部长)等领导了解情况后,希望大家提出一种能表示、并能切实促进民族团结的好方法。佤族头人拉勐和李保提议:为了各民族团结一致、永不变心,永远跟着共产d走,d政军代表和各民族代表是否愿意以佤族的习俗,搞一个“剽牛盟誓”仪式,同喝“咒水”,并立碑为证,以示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各位领导和各民族代表都深表赞同。其实,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歃血结盟很普遍,只是剽牛盟誓则更显庄严和隆重。盟誓是一种传统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制度,它建立起了在神灵文化崇拜下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信用凭证,违誓者将受到神人共诛,同所杀的牲口一样不得好死。于是,由一头牛来决定是否跟着共产d、民族团结是否顺利的“剽牛盟誓”开始了。之所以说由一头牛来决定,是因为结局是以剽牛是否能一击而杀、而不是反复几次才成,以及是否剽中牛心、剽口向上、血往上喷,牛的左侧身子着地而倒,牛头朝向太阳所在的温暖南方,方为吉祥如意。大家推举的剽牛手是时年已66岁,年高德勋,身材高大,与毛主席握过手,毛主席还赠送他一支手枪和五十发子弹的佤族头人拉勐。这就让拉勐激动无比,既兴奋又紧张,心里忐忑不安。从内心上来讲,通过这次四个月的参观、学习和观礼,所见所闻,让他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初的拒绝,犹豫不决,到坚信毛主席领导的共产d,是能带领边疆少数民族一起走上幸福道路的“大头人”。他在回来的路上就曾想过: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被官府当人看过,这次自己与各族代表能出去参观、学习和观礼,感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d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受切关怀,见证了祖国的辽阔壮丽,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和谐温暖,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了解、认同和热爱,回去以后一定要将所见所闻告诉阿佤人,坚决跟毛主席、跟共产d走。但是,此时此刻他还是紧张,并不是技术或年龄问题,作为头人,他是强壮的,剽牛更是有经验的。只是,万一不顺怎么办?拉勐深吸了一口气,稳定了下心情,然后祭酒、念咒,然后一剽过去……幸好剽中了!然而,水牛并没有那么快就倒下去,而是像不甘、不愿一样的站立了一会,环视了一圈,才缓缓倒下,而且——吉祥如意!首先高兴的是拉勐,他情不自禁地欢跳起来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d万岁!”整个仪式场地上的上千人也跟着高呼,一片沸腾。各民族代表也欢欣鼓舞,认为这个结果顺应了天意,大家要团结一致,要永远跟着毛主席、跟着共产d。随后,拉勐将一只大红公鸡的头砍去,将鸡血滴进一个酒盆里,然后参加仪式的26个民族代表共48人,各自刺破手拇指,将血滴进鸡血酒盆中,然后大家分血、起誓、并喝了把大家的血混在一起的血“咒水”,以示心血相连,天人共鉴。誓毕,大家又在写好“民族团结誓词”的红布和红纸上,分别用傣文、拉祜拼音文和汉文,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民族团结誓词”上写着的是:“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d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

7、维果基被称为什么

没有这位异姓兄弟的鼎力相助,我们d不会以短的时间通过凉山彝区,我方很可能会被国民d部队追尾,像石达开一样重蹈覆辙。这位的异姓兄弟,就是彝族的贵族小叶丹。1935年,我们红军经过冕宁地区。这里的老百姓初也不相信我们部队,但我方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言出必行,以真心换真心,从而赢得了这里百姓的认可。是当时该支部队的先遣司令员,小叶丹是此地彝族很有威望的人物,二人相见很是投机,当时便歃血为盟,拜了把子。1935年5月22日,我们红军在此成立了“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小叶丹任该支队的队长,还授予了该支队相应的队旗。5月22日,二人结盟后,红军一刻都不敢耽搁,立马继续行军。这里地势崎岖,彝族顺着河流和山脉居住,外人想走安全的小道是不可能的。果基家在此地很有威望,从彝区到安顺这100多里路,都在果基家的掌控中。小叶丹正是该家族的头人,他组织族人,在各个地段为红军指路。在彝民的帮助下,我们红军历经9天8夜便通过了凉山彝区。然而,不幸的是,1942年6月18日,彝族内部的部分部族被国民d反动派收买,刺杀了小叶丹。小叶丹牺牲时48岁,他是我们红军的恩人。参考资料:《小叶丹——一家四代的家国情怀》 伍龙、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