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兰简介(艺兰精品)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4 14:20:38 浏览
1、艺兰精品

就兰花花朵的构造来讲,有六瓣一柱蕊。内外分为( )轮。外面一轮是形状相似的三片萼片,艺兰术语称为外三瓣,上面为主瓣,两侧为副瓣。 [分值:2]您的回答:B、三 (得分:2)9、宋梅,全称宋锦旋梅,由浙江绍兴宋锦璇选出于清代乾隆年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发现时宋梅时正值国兰瓣型理论形成的初始阶段,兰界就以宋梅为范本,确定了国兰梅瓣的定义。宋梅与( )一起被兰界称为“国兰双璧”。 [分值:2]您的回答:B、龙字 (得分:2)10、梅瓣,原名鸳湖第一梅。清同治年间在浙江嘉兴选出。以嘉兴古地名鸳湖命名。后此兰归杭州万家花园收藏,改称( )。 [分值:2]您的回答:A、万字 (得分:2)11、兰花的生态较特殊, 清《借园随笔》有:()。 [分值:2]您的回答:A、喜干、恶湿、就风、避日 (得分:2)12、瓣型理论将国兰瓣型分为正格花、变格花和正格变异花三类,它们的品位高低的排列顺序依次是()。 [分值:2]您的回答:A、正格花、正格变异花、变格花 (得分:2)13、兰花正格花是指外轮花瓣数为三且具备一定花艺的兰花,()均属正格花。 [分值:2]您的回答:A、荷瓣、梅瓣、水仙瓣 (得分:2)14、大一品,清乾隆末年,由浙江嘉善胡少梅从“富阳篓”中选出。《兰蕙小史》称为“()”,在姑苏花会上,以大一品呼之,遂名。当时富商周怡亭出价三千金而未成,次年再出重金终被购得。 [分值:2]您的回答:B、荷花水仙之冠 (得分:2)15、程梅的花苞圆整硕大,麻壳苞衣色泽紫红,俗称赤麻壳。花蕾为蜈蚣箝头形。可惜的是程梅的花梗较粗,俗称(),显得笨措。花杆高出叶架,可达50厘米以上,花柄呈紫红色,花梗绿底有红云,又称红簪绿花,典型的赤转绿蕙花。 [分值:2]您的回答:A、木梗 (得分:2)

2、艺兰家纺

民国时期,苏、浙著名的艺兰家还有无锡的陆心栽、顾同荪、朱竟南、沈伯涛、沈养卿、周伟学、庄衍生;苏州的顾翔霄、姚君玉、张孔修、谢瑞山、费若英、吴彤;常熟的沈若怀、李君兰,程建新、程元鼎,程志翔、席裕全;上海的周肇甫、虞子垞、陆永生、郁孔昭、惠雨亭、王宪臣、俞致祥、杨杏生、徐子麟、欧阳石芝、查永思,朱省庵、徐蒲荪、张叔卿;杭州的吴淳白、吴辅臣、卢长寿、崔怡庭、戚子刚、冯长金、倪敬之;绍兴的高念吾、周萃安、王念益、朱祥保、继盛,胡志田、诸涨水,王叔平、胡孝岩;宁波的林太和;湖州的郑同梅、章虎臣;兰溪的陈元吉;吴兴的毕耐庵;广东南海的杨瀛洲、佐廷、夙琛户、区金策等。图片四、艺兰习俗深入社会底层民国时,“艺兰”活动已跨出了富家大门进入了平常百姓之家。当时江南地区稍有财力的家中都开辟兰室、兰棚养兰。有些小康的文化人由于衣食无忧,就过起“养兰看书”的生活。如周建人在《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中回忆记:“岑年公(鲁迅曾祖父)早已去世,走前除了好种兰花外,没有做过什么其他的事。”甚至于一些潦倒文人和社会底层的穷苦人,也丢不了爱兰的习性。周建人在一篇叫《艺兰家》的小说中,记录了当时江南地区民间养兰的情景:恒先生是清末民初时的“艺兰家”。在他的所有家当中,除了一间旧屋,一身旧布袍子以外,其他一无所有。春天,他从兰花市场买回数枝兰草,轻轻放入花果缸里,盖上缸盖。白天看,晚上点着蜡烛再看,盼望开出几朵梅瓣来。#艺兰简介#

3、艺兰交流

情,指感情与情趣。兰情则指艺兰人在艺兰过程中人对兰、兰对人抒发的真实感情和从艺兰中得到的荡涤心灵的情趣。《第一香笔记》称“人能憐花,花自悦人”。只有人兰长期相处后,才能达到“兰中有我,我中有兰,人兰不分,人兰合一”之境界。图片兰界久有“种兰容易养兰难”之说,也就是说,养兰比种兰要有更多的细心、耐心、精心与爱心,有人甚至认为养兰还要有孝心。莳养新苗,如养育儿女,需要细心与耐心地照料;莳养大苗,如对待友人需要精心与爱心的付出;莳养老苗使其延长寿命并引发新芽,如赡养父母更需要孝心般地对待。艺兰人与兰花朝夕相处,将兰花当作朋友、亲人。有人戏称兰花为“女儿”,也有人戏称兰花为“夫人”。多少人为了照顾兰花而放弃了外出旅游的机会;甚至有人为了兰花而放弃外出升官的机遇;更有许多老年人不愿意离开相处几十年的兰花,而放弃与儿女出国定居的机会。笔者曾哼过一首顺口溜,描述了艺兰人对兰的无微不至照料的情景:丹麦草炭泥,德国狮马肥;日本植金石,韩国杀虫剂。冬铺加热被,夏装降温器。一日三探视,堪与儿女比。只要兰花需要,艺兰人什么钱也肯花;只要对兰花生长有利,艺兰人什么事都肯做。

4、艺兰品鉴

艺兰者有鉴于此,苟有奇品,往往深藏家中,不肯取出陈列,不知者以为气量狭小,实缘人心不古,出于不得已耳。虽然有异种而不出陈列,未免辜负名花,即一番培植苦幸,亦因之而埋没,欲求两全之策,惟有陈花而留根叶一法。譬如我有异种,欲出比赛,先将其花自行剪下,择他盆叶部清秀者插入其中,既保他人之眼福,又能保我之名花,一举而数善备也。但花干插入泥中,未免使花减色,须用银套管,管插泥中,花插管内,管内储以蜜汁,或金汁,则花之色香俱全,与在原盆中无异。近来,因为主办单位在兰展时保安严密,二十四小时摄像机监控,因此,调包现象再也没有发生。另外,现代兰展已成为一个大型交易市场,因此,为流通方便,展览时不再把花剪下。图片兰骗子也常演绎“狸猫换太子”之法。他们将二、三苗与名兰差不多的兰草,在假鳞茎处用线与带花的前垅名兰连起来,以普通兰草冒充名兰。将名兰之花连花杆粘在摘下花杆的行花的假鳞茎上,冒充名兰出售;将兰叶刻伤涂上颜色,冒充叶艺兰;将普通行花染色变色花;用矮壮素喷新草,冒充矮种......另外还有:指鹿为马:只要象兰草模样的植物,都以兰花叫卖,如蒲草、吉祥草等,欺骗初学兰艺之人。张冠李戴:将春剑说是蕙花,将四季兰、蒲兰冒充春兰。鱼目混珠,将湖北、河南春兰(不香)冒充江浙、云贵春兰。

5、艺兰视频

人文精神:兰与历史文化名人懈遇,碰撞出文化的火花,突现人文精神与思想。诗词文赋: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的书、画、诗、文、戏、曲等艺兰作品。栽培管理:符合兰花生长规律的栽培、管理方法。鉴别欣赏:以瓣型理论为核心的国兰鉴赏理论与方法。兰蕙名品:历史上流存下来的数百只名兰、名蕙的历史、特色和生长特点等。轶事趣闻:民间流传的与兰有关的民间习俗和轶事趣闻。现代科技:兰花的杂交、克隆技术。兰花的生长管理技术等等。............这些知识汇成了兰学问的海洋。图片在兰文化的知识海洋里, 艺兰人各有各的艺兰经历,各有各的艺兰体会。有的博击风云,有的闲庭信步,并从中产生各人的智慧与收获。各取所需,其乐无穷。#艺兰简介#

6、艺兰种植

禅兰一味,就是在安静的艺兰活动中对兰花的思考,借助艺兰的过程去完成心理之修行,用心灵与行动的静默,在兰香中体会禅的意义。禅兰一味,就是用淡泊、宁静之心细细品味兰花,如同品味漫漫人生,让人心静、清志、明理、保持平常心。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即为静虑,是制心一处、思维观修之义。“禅定”是梵语“禅那”和“三摩地”意译的“定”的梵汉结合而成。禅,也是“禅定”的简称。由禅引申出来相关联的禅语是很多的,诸如:禅观、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风、禅机、禅悟,以至禅诗、禅画等等。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觉者的境界。觉者就是佛,佛时时都在禅当中,佛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是禅,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是觉者的生活。“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就是禅的境界。禅宗六祖如是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古代一位诗人描写禅师在炎天暑热的时的感受: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不是禅师无热恼,只缘心静自然凉。凉和热这种二元对立的状态不存在了,也就没有什么热或者不热的感觉了。艺兰的境界、体验与参禅一模一样。

7、艺兰图片大全

自唐宋以来,江浙沪地区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发达,文人辈出。明、清时期,文化人因江浙兰蕙“细叶大花,堪能入画”,将赏玩建兰转变为赏玩当地生长的江浙兰蕙。历经数百年的努力,艺兰人创立并完善了浙江兰蕙的“瓣型理论”。无论是养护方法、鉴赏标准、欣赏理念,两地都完全一致。由于交通便利,历史上江浙两地的兰蕙交流也很频繁。三、浙江兰花资源丰富。除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金衢盆地外,全省到处有兰花资源,是华东地区大的、兰花资源丰富的省份。兰溪市以北主要以春兰、蕙兰资源为主,共有5个产兰地:西北部的天目山脉,中部的会稽山脉,东部的四明山脉,天台山脉和舟山群岛。江苏的兰花资源区仅一个,即以茅山为中心,东至宜兴市、金坛市,南至高淳县和溧阳市,西至溧水县,北到句容县。这一区域以春兰、蕙花为主,历史上称为“兴兰”。江浙的兰蕙的名贵品种多出在浙江。浙江重采挖、种养,兰花资源丰富,可以卖。江苏赏兰、玩兰,但兰花资源匮乏,只能买。因此,就有“浙江兰花出在山上,江苏兰花出在钱上”的戏说。清末民国时期,江苏参与艺兰的文人、商人较多,因此艺兰者分布范围较广,南京、常州、无锡、苏州、南通遍布整个苏南地区,而浙江艺兰者分布仅在浙北,即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金华兰溪一带。四、同为“艺兰”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艺兰”是仅指识兰、养兰、赏兰,以养植为主。广义的“艺兰”还包括写兰、咏兰、画兰、评兰等,以赏玩为主。明清以来,浙江流行狭义的“艺兰”,而江苏、上海流行广义的“艺兰”,这从民国时期的著作中就可看出。1922年,杭州的吴恩元写了一本《兰蕙小史》,书内主要讲述兰蕙品种和养护方法。1930年南京的扬鹿鸣写的《兰言四种》就有“画兰”、“咏兰”、“艺兰”、“评兰”四部分。可见,两地的艺兰重点有明显的差别。江苏和上海许多大玩家都是雇用花工养兰,自己只赏兰,而浙江很少有这样的玩家。一个重玩、一个重产,这一传统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