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说:扬州自秦汉以来就是东南重镇,南朝梁《殷芸小说》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误说《殷芸小说》中的“扬州”为今天的扬州。不明古今地名变化致误。《殷芸小说》又名《小说》,是殷芸受梁武帝之命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主要收录自周秦至南朝齐这一千多年间历史人物的轶事,“骑鹤扬州”的故事原文如下: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日:“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是魏晋时期士人的思想,有的想做官,有的想发财,有的要成仙,有一人则想兼此三者而有之。只是故事中所说的“扬州”,多有误以为是今天的扬州。殷芸所生活的南北朝时期,其地理政区与今天有很大不同,有许多同名不同地,同地不同名的现象存在,扬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殷芸小说》说的是南朝梁以前的故事,那时的扬州是今天南京的所在地,所以,认为“扬州自秦汉以来就是东南重镇”的说法,就是不明地理政区古今有变的误说。“扬州”地名古今演变概说如下:扬州原是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说:“淮海惟扬州。”《传》对“淮海”的解释是: “北据淮,南距海”。在汉武帝以前,“州”其实是一个虚指的概念,扬州只是用来泛指东南的江淮一带。汉武帝时,扬州成了当时所设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才成为一个有明确地域范围的政区名称。当时扬州的辖境很大.大致涵盖了现在安徽淮河一带,江苏长江以南和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以及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但却不包括现在的扬州及其周边地区。三国吴以后直至隋灭陈以前,扬州的州治基本都在南京。至于今天的扬州,原是春秋时邗国的所在地。邗国为吴所灭后置为邗城,楚怀王时改置为广陵城,西汉时于此置江都国和广陵国,东汉时为广陵郡治,北周时改名吴州,隋初始改名扬州,这是今天扬州的得名之始。大业元年又曾改名江都郡,唐时又回改称扬州,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指的才是现在的扬州。#广陵城简介#
2、广陵城全文大司马温发徐、兖州民筑广陵城,徙镇之。时征役既频,加之疫疠,死者什四五,百姓嗟怨。秘书监太原孙盛作《晋春秋》,直书时事;大司马温见之,怒,谓盛子曰:“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言!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其子遽拜谢,请改之。时盛年老家居,性方严,有轨度,子孙虽斑白,待之愈峻。至是诸子乃共号泣稽颡,请为百口切计。盛大怒,不许,诸子遂私改之。盛先已写别本,传之外国。及孝武帝购求异书,得之于辽东人,与见本不同,遂两存之。——《资治通鉴》
3、广陵城名称由来跟蓝精灵学宋词46满庭芳 秦观晓色云开①,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②,飞燕蹴红英③。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④。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⑤。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⑥,玉辔红缨⑦。渐酒空金榷,花困蓬瀛⑨。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⑩。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11。①晓色:拂晓时的天色。②芳榭:华丽的水边楼台。榭,建于高台上的木屋,多作游观之所。③蹴(cù):踢,踏。红英:此处指落花。④绿水桥平:春水涨满了小河,与小桥平齐。⑤秦筝:一种弦乐器,外形像瑟,十三弦。⑥珠钿翠盖:装饰华丽的车子。珠钿,指车上饰有珠宝和嵌金。翠盖,指车盖上饰有翠羽。⑦玉辔红缨:装饰华贵的骏马。玉辔,用玉装饰的马缰绳。红缨,红色穗子。⑧金榷(què):金制的酒器。⑨花:指美人。蓬瀛:蓬莱和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指饮酒之地。10.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化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豆菀横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11.芜城:广陵城,今指扬州。鲍照曾作《芜城赋》讽咏扬州城的废毁荒芜,后世遂以芜城代指扬州。白话译文:拂晓,云雾消散,春天随人心愿,一阵急雨刚过,天色转晴。古老的楼台,华丽的水榭,飞燕踏着片片落花。舞得疲倦的榆钱儿,开始慢慢飘落,院内秋千摇荡,院外漫涨的春水与小桥平齐。春风和煦,杨柳垂荫, 朱门掩映,隐约传出低低的小秦筝声。想起多情之人游玩行乐的地方,她乘着华丽的车子,我骑着华贵的骏马。金杯里美酒渐空,她厌倦了这里。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曾与我有多少离愁别恨,十年时光,犹如一场大梦,屈指算来让人心惊。倚栏久久跳望,但见烟雾萧疏,落日清寒,寂寞地沉入了扬州城。名句赏析: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词人化用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诗句,使词意急转直下,点出以上所写的盛况,都是前尘旧事,如今已如过眼云烟,用典贴切,辞约义丰。“堪惊”两字,犹如一记重锤直击人心,让人不禁抚今追昔,感叹时光的无情流逝。文化常识 中国古建筑之“轩”“榭”“廊”“舫”“轩:小巧精致的开敞建筑物,室内简洁雅致,室外或可临水观鱼,或可品评花木,或可极目远眺。轩与亭的不同之处在于轩内一般设有桌椅等摆设,以供游人休憩。榭:局部或全部建筑于水上的建筑,用以休憩和观赏水景。水边的敞屋称水榭,特点是在水边架一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于岸边,上建亭形建筑物,四周设有栏杆,临水一面特别开敞。雨、联系交通的作用。廊:有顶棚的通道,通常建在两个建筑物或景点之间,起着遮风挡观赏水景。舫: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宴饮、欣赏水景。 欢迎关注“浩渺星空蓝精灵”的学习之路
4、广陵城是今哪里扬州一座汉墓挖出800多根金丝楠木,2000多年仍保存完好,太罕见了,堪称无价之宝!扬州,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古城,是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世界美食之都,春秋战国时因曾建立邗国而被称“邗城”,后因楚怀王在邗城基础上筑广陵城,所以扬州又称为广陵,秦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汉代,今扬州亦称广陵。到了汉代,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汉武帝以广陵郡部分地置广陵国,"分沛、东阳置临淮郡"。封第四子刘胥为广陵王,都城广陵。刘胥在位64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很长的一位诸侯王,此后,历朝历代,曾有17人被封为广陵王,而刘胥是第一位。1979年,扬州高邮一位农村在湖西新区神居山做农活的时候,无意中发布了一个大型的墓葬,其面积比湖南马王堆汉墓大18倍,里面还有古代高礼仪的葬礼“黄肠题凑”,而且其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好、结构之复杂、用料之考究、制作之精良,堪称“黄肠题凑”式木椁墓的典型代表,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同类型墓葬中保存完整的汉代大型木椁墓。这是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尤其是黄肠题凑在古代是不能乱用的,多用于帝王陵墓,所谓黄肠指的就是柏木,木头都向内被称为题凑,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墙壁,上面盖上顶板,看上去如同房子一样。一般来说,天下的诸侯、大夫也可以使用题凑,只不过他们不能使用柏木,只能使用松木或者杂木。除非经过皇帝的特许,特别赐予,他们才能够使用黄肠题凑,后经考古专家确认,这便是第一代广陵王、汉武帝第四子刘胥夫妇的同茔异穴合葬墓。为了方便游客参观,后来在扬州邗江区平山堂东路兴建了汉陵苑,用以陈列广陵王刘胥夫妇的合葬墓及出土文物,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虽然陵墓曾被盗,但依然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玉器、铜器、漆器、陶器、木佣、车等器物。出土的随葬品中的漆器、木雕制作精美,特别是漆塌、木履和全套铜浴器、兵器带钩盾,皆为罕见之物。现在汉陵苑基本复原了出土时的情况,规模真的大,棺木南北长16.65米,东西宽14.28米,以珍贵楠木制成,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构件比例协调严谨,里面设有东厢房、西厢房、沐浴间、厨具间、食官内府等,岩坑深达25米。广陵王汉墓已有2000多年,里面的“黄肠题凑”全部用的金丝楠木为构件,一共有856块,而且每块题凑大小尺寸都不相同,四面企口高低错落有序,全凭榫卯相连。据专家透露,当初出土时连世上薄的刀片都无法插入,可见其当时的工艺有多么了不起。金丝楠木结构的“黄肠题凑”式木椁,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据说放错一块,便无法复原),南北长16.65米,东西宽14.28米,面积约237平方米,折合木材约545立方米, 在迄今我国发现的同类木椁中为完整,极为珍贵,而且2000多年过去了,这些木柴一点都没有腐烂的痕迹,这或许也是金丝楠木为什么如此珍贵的原因吧。有趣的是,在墓穴的沐浴间发掘出了一整套当时的洗浴用品,包括铜盆,铜瓢,木屐(与日木现在仍比较流行的木屐极为相似)、圆形坐凳(仿品)等,说明那时的广陵王已很懂得享受生活。刘胥作为第一代广陵王,虽然生前未实现夺位之望,终自缢而亡,但配以如此高规模的墓葬,以及如此丰厚的陪葬品,或许是希望死后仍能享尽阴间荣华吧。如今的汉陵苑是瘦西湖蜀冈风景区的重要景点,苑内林木葱郁,环境优美,是一座融文物与园林为一体,反映扬州汉文化的展示中心,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对于了解汉朝文化有重大的价值。
5、广陵城在哪博物馆是好的老师。记忆点太多,浅谈一下我对扬州的新认知。第一,5000年前左右扬州地区才露出海平面。第二,邗城(战国时期建城)→广陵城(汉朝)→扬州(隋朝)。第三,扬州的繁华与富庶应该归功于隋炀帝,因为杨广曾在扬州为晋王。第四,隋唐时期,第一国际大都市是长安、第二扬州、第三益州(成都)第五,扬州地区有盐和铜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