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氏简介(靳氏正宗始祖)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4 18:59:40 浏览
1、靳氏正宗始祖

2007年,河南焦作的东王封村,村民为了证明祖坟有700多年的历史,便自掘祖坟,结果震惊了。东王封村的村民都姓靳,是靳家的后人。他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一代代流传着后山上有墓群,据说历史悠久,能够追述到700多年前,自家祖先不是一般人。靳家人对于这片后山十分的重视。既然如此重视,那么为什么要挖自家的祖坟呢?毕竟,祖坟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呢?原来,他们村被政府规划进工业聚集区。按照规定,全村的居民以及祖坟都需要迁移到其他地方去。村民的住宅迁移是无所谓,可是世世代代如此重视的祖坟,他们确是不想要迁移的,担心在迁移过程中出了问题,有所损坏。经过商量,全村人决定找到政府,说明自家祖坟历史悠久,并且在当时也是大户人家,祖坟肯定有许多陪葬品,这些到如今已经是珍贵的文物,希望政府能重新规划工业聚集区,免得遭到破坏。政府以为这是东王封村的人为了不迁移想出来的办法。就算有古墓,也并非所有的古墓都是有价值的,只有能证明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墓才能确认为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4月的时候,政府正式发布了公文,让他们3个月内完成迁移工作。村名听到都开始着急了,政府公文是一定要遵守的。但是祖坟怎么办,如果迁移,6000多个墓,如此庞大的工程,并且经过岁月的洗刷,如果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破坏。后,经过商量决定:一定要证明这个祖坟是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政府的重视,并且加以保护。而想要自证价值,就必须挖祖坟。如果能挖到有价值的东西,就可以让政府保护起来,如果没有,所有挖出来的东西都必须一一记录在册,这样到时需要迁祖坟也能恢复原样,任何人都不能私自带来一件东西。说干就干,第二天各自拿好工具就浩浩荡荡来到了后山,分好工后就开始挖了起来。村名们都不是专业考古人员,对这些都不懂。在挖掘的过程中,发现了彩色陶俑以为只是普通的陶瓷装饰品,后面却越挖越多,村名们都开始小心翼翼的。村民们看到已经挖出了不少东西,就商量着暂停。然后派人去请保护部门的专业人员前来勘察。保护部门一听到挖到了许多文物,专家们立即带着勘探队伍来到了东王封村,在对已经出土宝物做鉴定,并且带着勘探对于继续深挖,发现了“元代仪仗队”,两辆马车和81个身份不同的人物陶俑,这些人物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专家们也被震惊了。勘探队在挖掘的时候,村民们跟在后面一件一件做记录。而专家们表示:文物出土后必须尽快运走密封,避免氧化。村名们却站出来阻拦,不让他们带走。考古专家跟村民解释:这也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保存在博物馆是安全也好的保护方式。而且村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博物馆看。后,村民们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同意了。专家还表示,从目前挖掘的物品能够看出来,这个古墓有大的考古价值。为了避免还没挖出的文物遭到破坏,勘探队和村民将墓葬进行回填。随后,考古人员对墓主的身份进行确定,确实是元代古墓,墓主是元世组忽必烈的宫廷御医、正三品官衔——靳德茂。靳德茂(公元1210—1293年),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医,并且在医学上十分有天赋。公元1254年,元世祖必烈征召其为尚药太医,忽必烈南征渡江攻打南宋时,靳德茂跟随左右,立下功劳。后擢升太医院副使,出入禁宫。公元1281年,靳公再三上书告老还乡,朝廷赐封正三品,荣归故里后,继续行医十余年。公元1293年,靳德茂辞世,享年83岁。考古专家们查阅了不少史料,《元史》、《新元史》以及地方志中均未找到靳德茂的记载。终,在靳家人的族谱里,专家们找到了靳氏三世祖靳煌的记载,此人的官职和靳德茂一样!于是,大家确认,靳德茂和靳煌应该是同一个人!东王封村的居民自掘祖坟,终让祖坟避免了迁坟的风险,并且成为文物保护,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他们挖坟的目地也都实现了。我是@心依暖阳 ,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给个鼓励好吗?动动手指,点赞评论关注都可以,我会分享更多的好故事[心]

2、靳氏的现状

2007年,焦作一村居民为“自证”祖坟有700年历史,不惜开掘坟墓,没想到,刚开凿就发现大片元代陶俑,直接引来了考古专家。当年村民所在的东王封村被政府规划进了工业聚集区,接下来村民要集体搬迁,可是在村边上有一大片家族墓地。据说,这片墓地已经有700年历史了,祖辈传下来的话说,这里的墓葬从元代到明代,再到清代,大约有6000座之多,其中有历史价值的有20多座。东王封村的村民大都姓靳,从元代开始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庞大的靳氏家族,那墓地里埋的都是靳姓的老祖先。眼看着就到了动迁的时间,村民们向政府反映过几次,说这里早的是元代的墓葬,可是都没能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还一直强烈要求他们平坟。村民和政府反复沟通后,村民接到了通知,要求他们迁坟。这些坟虽然没有真正的核实过,但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如果有文物,国家就要保护。村民们着急了,不能眼瞅着有700年历史的古墓被动迁。于是,村民就开会商量出一个办法,“自挖祖坟”,如果能挖出文物,就能证明这个墓葬有极高的保护价值,这样才能引起政府的重视。那政府就能对古墓进行保护,如果没有有价值的文物,那就动迁到新的墓地。当时村民的素质都高,村里对挖坟也做了周密的计划,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挖掘、谁负责给文物编号,都安排的清清楚楚,还规定,挖出来的东西不准私自拿走,如果迁到新的坟址,也要恢复原样。5月14日,村民开始了行动,从墓口刚挖了1.5米,就发现了彩色陶俑,开始村民没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彩陶,可是越挖越多,村民们害怕了,如果真的是文物,被他们破坏了就后悔都来不及了。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考古人员,于是,村干部就直接找文物部门来勘探。考古队很快到达现场,开始了清理工作,一共清理出83件珍贵文物,除了3件瓷器外,其余80件居然是一支排列整齐划一,人物生动形象,功能划分明确的“元代仪仗队”陶俑组合。这支仪仗队包含陶车、陶马、陶人,中间是两辆装饰豪华的轿车,这就是主人的坐骑吧!车的两侧各有一名仕士,牵马佩剑,分别是一个汉人和一个蒙古人,有两排仪仗队在车的前面,车后面有两排侍女俑以及持物的男俑。这些陶俑被埋在地下历经700多年,出土后依然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向我们再现了700多年前墓主人生活的真实画面,实在是奇迹啊!这83件文物至今还放在河南省博物馆里展览。为了保护古墓,考古队决定不再对古墓进行挖掘,把已经挖掘的进行回填。靳家这片祖坟彻底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仪仗队,对人们研究元代的历史就有着非凡的意义。陪葬品代表着墓主人生前的身份,这么豪华的车队人马,那墓主人的身份一定显赫,那墓主人到底是谁呢?村民们虽然知道这里埋的是靳氏祖先,但到底是哪位祖先,他们也不清楚。考古队从墓道口发现的神道碑和墓志判断,这的确是元代古墓,墓主人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宫廷御医”靳德茂。据史书记载,靳德茂是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正三品官衔,子承父业成为医者,因医术高明被忽必烈征召为尚药太医,太医院副使,并随侍忽必烈左右。公元1254年,那时的忽必烈还是藩王,就把靳德茂留在身边做“尚药太医”。忽必烈不论战到哪里,靳德茂都一直随侍左右,照顾着忽必烈的身体。后来忽必烈继承了皇位,靳德茂仍然陪侍,忽必烈将他题跋为“太医院副使”,可自由出入宫禁。随着靳德茂年龄越来越大,他想告老还乡,但忽必烈不舍得让他走,靳德茂经过三次上书,忽必烈才勉强答应。为了嘉奖靳德茂对自己的贡献,忽必烈封靳德茂为正三品嘉议大夫,正三品怀孟路总管(管辖今焦作一带)的官爵,以显厚待。靳德茂有四个儿子,其中三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医术,担任太医,其他三个儿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待。靳德茂回到老家,就是现在的河南焦作东王封村,死后被他的后人厚葬于此,并且世世代代在此保护。东王封村发现元代大墓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其中不乏盗墓分子,政府随后对墓群实施了保护,也没有再挖掘,而是把他们保护起来。2008年,靳德茂墓被列为河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此村民们才放心。如果没有村民们的坚持,靳德茂墓可能就被破坏了……参考文献:《焦作中站区元代靳德茂墓道出土陶俑》CNKI文/kisekism

3、靳氏发展

无终县的大富翁管线家财万贯,死后却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女儿管媚,却只给宠爱异常的儿子管敢留了一把宝剑。而且交由管媚保管,等管敢15岁再交给他。但是等管敢满15岁了,管媚却死活不肯把宝剑给他。所以管敢没有办法,只好到郡府告状。飞将军李广问管媚:“遗书是真的吗?”“是真的!”管媚答道。李广拍案怒道:“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赶快把宝剑还给你的弟弟。”管媚吓坏了,赶紧掏出宝剑不情愿的递给了弟弟。谁知李广看见宝剑,却好象发现了什么宝贝一样,顺手拿过宝剑,目不转晴盯着看,口里还不停的说:”象,太象了!”管敢大吃一惊,问道:“难道这把宝剑有什么问题吗?”李广把金剑还给管敢,然后摇摇头说:“好了,这个案子判完了,你们可以回家了!〞谁知东方朔却突然喊道:“李将军,这个案子没完,还另有隐情!”东方朔接着又说:“将军你想,管线是有名的大富翁,家中金银堆积如山,为什么只给的儿子留一把既不能吃,又不能喝的宝剑呢?虽然这把宝剑可能很贵重,但对于老百姓来说,有口饭吃可比什么都强!管敢,如果你父亲留给你10万钱和一把宝剑,你选哪一个?”管敢毫不犹豫地说:“我选10万钱!”东方朔却说:你如果选了10万钱,那你也许活不到现在了!因为你父亲去世时,你才7岁,而你姐姐已经20多岁了,而且已经嫁给了阳安。如果把钱留给你,钱就会全部被你姐姐夺走。所以你父亲才把所把财产都留给你姐姐,她得偿所愿就不会再对你下毒手了。而且你父亲只送你一把宝剑也是另有深意的,因为他知道你姐姐生性贪婪,到你15岁时一定不会把宝剑给你。所以他又在遗书上留言,一旦有纠纷就让你直接来郡府告状,如果遇上聪明的太守,就能明白你父亲的真正用意了。众人听到这才恍然大悟,只有管媚脸色阴晴不定,冷笑连连。李广将军确实没有想到管线的良苦用心,现在仔细想想的确如此。所以他又重新判决:“管媚、阳安,本将军命你2人回去后,把管线的所有遗产立即全都还给管敢,否则严惩不贷。”没有想到管媚这时说了一句话,众人都惊呆了。管媚说:“因为家丑不能外扔,所以我一直没说。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也不得不说了。我并非狠毒贪婪之人,因为管敢不是我的亲弟弟!我为了避免家产被外人霸占,所以才这样做的!”原来管媚是管线的大老婆靳氏所生,靳氏死后,管线直到60多岁才娶了年轻漂亮的莫氏。一年后,莫氏诞下管敢,在风言风语中撒手西下,留下了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管敢。因为管线已是花甲之年,所以村里流言纷起,说莫氏不守妇道,才生下了管敢。而管线因为求子心切,而且家丑不可外扬,所以只能忍气吞声把管敢当作亲生儿子抚养。谁知东方朔却问:“你有证据能证明管敢不是你同父异母的弟弟吗?”管媚说:“这还需要证据吗?管敢出生时,家父已经快70岁了……”东方朔道:“我问你到底有无证据?“管媚犹豫了下,说:“没有。”东方朔道:“你没有证据证明,但是我却能证明管敢是你父亲的亲生骨肉!”事情发展到现在,真正是一波不平,一波又起。众人个个竖起了耳朵,瞪大了眼啨,都想知道东方朔如何证明管敢是管线的儿子。难道是滴血认亲吗?这时东方朔却不紧不慢的走到管敢的身边,问道:“你现在很害怕吗?”管敢摇摇头,说:“我不害怕。今天幸亏遇上了东方先生,我这才明白了家父的良苦用心。所以我即使得不到一文钱,我也心满意足了。”东方朔说:“既然你不害怕,身子为什么却一直在发抖?”管敢说:“我从小就一直怕冷。”众人心里想,发抖不发抖与案情有关吗?正当大伙疑惑不解时,东方朔却又说:“案子暂时审到这里,等到明天中午再接着审。”到了第二天中午,东方朔准时出现在大堂之上。然后他派上人带上原告、被告一起来到院子中间站好,大声喊道:“大伙儿都过来看呀。”于是众人都目不转晴地盯着管敢腰间的短剑 ,谁知东方朔却说:“我不是让你们看剑,是让你们看看管敢这个人。”东方朔说:这么明显的事,你们难道看不出来吗?管线娶莫氏时已经60多岁了,精血衰败,所以老人的儿子就会先天性不足,不但怕冷,而且在太阳的照射下没有影子。众人连忙向管敢的脚下望去,果然没有他的影子,大伙禁不住发出一片惊呼声。东方朔突然大声喝道:管媚,你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为夺取家产而诬陷亲弟弟。你父亲既然死前都能算到你会夺取家产,怎么可能不知道管敢是否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到此阶段,这个金剑奇案已经水落石出。但它的过程真是惊险跌宕,案中有案。每当你以为就是这么回事,结果这个事情的背后原来还另有隐情。而东方朔是太中大夫。他学识渊博,足智多谋。要不是管敢运气好碰上他,帮他破了金剑迷案,他就只能被狠毒的姐姐夺去全部的家产而贫因潦倒。甚至到死都理解不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而且一生还要背负着野种的骂名。

4、中国靳氏新分布

汉赵第四任——隐帝刘粲刘粲是一个荒淫无度、远贤近佞的昏君,与其父四位皇后(靳月华、王氏、宣氏和樊氏)乱伦,终被权臣靳准所杀。隐帝刘粲 年号汉昌(318)刘粲(?-318年),字士光,刘聪之子。刘聪即位为帝后,封刘粲为河内王,任命为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314年正月,刘聪升刘粲为丞相、领大将军、录尚书事,并进封晋王。十一月,再升相国、大单于,总管文武百官。刘聪于是将朝事都交给刘粲等人,渐渐不理朝政。刘粲少有俊才,然而当丞相后,却骄奢专恣,远贤近佞,为国人所不喜。喜欢兴建宫室,相国府模仿紫宫。317年四月,刘粲诬太弟刘义谋反,汉主刘聪信之。同年四月,废刘义为北海王,不久刘粲使靳准谋杀刘义。七月,刘聪立刘粲为皇太子,领相国职务、大单于称号,总摄朝政一如往昔。十二月,劝刘聪杀晋愍帝。318年七月十九日,刘聪去世。七月二十日,刘粲正式即帝位。刘粲即位后,尊刘聪的皇后靳氏为皇太后,樊氏称弘道皇后,武氏称弘德皇后,王氏称弘孝皇后;立妻子靳氏为皇后,立子刘元公为太子,改年号为汉昌。不久,便沉醉于酒色,更与其父的四位皇后乱伦。靳准心有异志,打算铲除朝中刘氏势力,于是向刘粲诬称一众王公大臣想行废立之事,谋图诛杀皇太后靳月华及自己,改以刘粲弟刘骥掌权,劝刘粲尽早行动。但刘粲不接纳,靳准为了令刘粲听从自己,于是恐吓靳月华和皇后靳氏,称一旦刘粲被废,靳氏一族就会遭到诛杀。二人于是趁刘粲宠幸之机劝说刘粲,终令刘粲听从,并杀害刘景、刘顗、刘骥、齐王刘劢和大将军刘逞等人,朱纪和范隆则被逼出奔长安投靠刘曜。八月,刘粲于上林苑阅兵,谋图进攻拥兵在外的石勒,任命丞相刘曜为相国,总督内外军事事宜,仍然镇守长安。又以靳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而刘粲又继续贪图酒色欢乐,将军政大权全权交给靳准(大将军、录尚书事)。而靳准亦扶植宗族势力,命堂弟靳明为车骑将军,靳康为卫将军。九月,靳准在平阳叛乱,直接领兵登上光极殿,刘粲亦在其中被杀,谥刘粲为隐皇帝。刘氏男男女女,不分老幼皆斩于东市,又挖出了刘聪的尸体斩为两截,焚烧了刘氏宗庙,自己设百官行使皇帝权力。太兴二年(319年),靳准被其部下所杀。

5、靳氏家族

十二年前,河南焦作一村庄要被拆迁,眼看自家700多年历史的祖坟需要迁走,为了得到文物部门的保护,靳氏后人决定当场挖坟证明!刨祖坟这种事情一般都会被认为对子孙后代不吉利,但是焦作市东王封村的靳氏后人商议再三决定挖开自家祖坟。没想到这一挖不要紧,挖出了忽必烈的宫廷御医!事情要从2007年说起,东王封村被划入了政府规划的工业聚集区,要搬迁,虽然政府分了住处,但是村中的靳氏一族却发起了愁。人可以搬走,但是家里的祖坟可是没地方搬,整片坟地据村里老人讲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坟茔众多,其中还有一座元代古墓。可是单凭村民们说,政府部门并没有将此墓化为文物保护对象,说白了就是无凭无据,还是需要迁走。眼看着离政府给出的日子越来越近,靳氏后人聚在一起商议怎么留住祖坟,其中不知道谁提议将祖坟挖开,只要挖出文物就会受到保护。其余人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说干就干,就在5月14日这天,靳氏后人进行简单的祭祖仪式后,开始动手挖坟。没想到,挖了不到两米深,就挖出一块神道碑跟一合墓志,众人更是有底气了,在挖到6米深的地方,挖出了青砖跟陶俑头。这下靳氏族人再也不用担心自家祖坟迁走了,连忙叫来相关文物单位当场见证。很快整个挖掘工作由考古队接手,经过两天的清理,整个墓道长8米,宽6米,在深7米的墓道底部,考古人员清理出来83件文物。其中有三件元代瓷器,其余80件是一支排列整齐的仪仗队,有陶俑、陶人、陶马、轿车等,整个仪仗队应该记录的是墓主人生平出行时的样子。这么大规模的仪仗队,想必墓主人的身价不菲,这时考古队才想起来被靳氏后人挖出丢在一旁的墓志。经过解读墓志,墓主人的身份可让专家们大吃一惊,墓中埋的果然不是一般的人物,此人竟然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宫廷御医!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正三品官衔,名为靳德茂。靳德茂生于公元1210年,子承父业他一直跟着父亲学医,直到公元1254年,因为其医术高超被征召为芍药太医,兼太医院辅使伴随忽必烈左右。告老还乡后,靳德茂在公元1292年11月去世,享年83岁。这下没人不相信靳氏祖坟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了,人家祖宗还是元世祖身边的人,牛气不牛气。事到如今,这座700多年前的靳氏祖坟被相关单位列为文物保护范畴,靳氏族人也不用担心再迁移祖坟了。祖坟中挖出的80件元代陶俑被存放在焦作市博物馆。当考古队挖到墓室的时候,在靳氏族人的一众阻拦下并没有将墓室打开,而是做了回填,一场轰轰烈烈的挖祖坟求证事件就此落下帷幕。作为元世祖的御医,墓室中相比少不了珍贵的陪葬品,不知道日后靳氏祖坟会不会被盗墓贼惦记。然而,墓道中出土的三件元代瓷器后不知下落!#靳氏简介#

6、靳氏的资料

1892年,山东大善人潘守廉偶遇一个卖煎饼的妇女,惊觉这女人具有非凡之气。她身处穷街陋巷,却干净利落,神色不卑不亢。这不同寻常之处,让潘守廉眼前一亮,忍不住跟她攀谈起来。未料,这一举动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了民国的历史。两人闲聊之下,潘守廉得知女人姓邱,她原是一位农妇,丈夫在不久前去世,撇下她和7个孩子。孩子年幼、自己力气小,要是靠干农活,估计迟早得饿死。邱氏当机立断,带着孩子们迁住济宁,开始做小生意糊口。这不,她每天起早贪黑出摊儿,卖煎饼养活一大家子。听了邱氏的身世,潘守廉产生了帮她一把的想法,他开出一个难以拒绝的条件:“你来我府上做帮厨,我给你一年20块大洋。”一年20块大洋,这可比卖煎饼果子强多了!邱氏立马抓住机遇,很快就收拾收拾去了潘府。也是合该她走运,彼时潘夫人刚生下小少爷,正在找奶娘。而邱氏小的孩子正好断奶,她便主动请缨,做了小少爷的奶娘。就这样,邱氏不用再做体力活,每天被潘府好吃好喝的供着。而潘家累世为官,邱氏耳濡目染,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穷人的孩子只有靠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于是,她省吃俭用,培养孩子们去私塾读书,并且不断地要求他们勤奋上进。受了教育后,邱氏的两个儿子靳云鹏、靳云鹗开阔了眼界,萌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长大后,靳氏兄弟先后投靠袁世凯,从此平步青云——靳云鹏成为皖系四金刚之首,后官至国务总理;靳云鹗成为吴佩孚手下的一名骁将。而袁世凯为了笼络靳云鹏,经常请靳云鹏的母亲邱氏吃饭。邱氏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很有智慧、很懂得人情世故。她从不空着手去,每次都带着几样土特产:鸡蛋十个,豆腐四块,煎饼六斤,咸菜一罐。袁世凯当时还挺纳闷:“靳云鹏都发迹了,为什么老是给我送这些东西?”未料,邱氏笑着解释道:“这叫四祥:吉子十个,都福赐快,坚兵禄金,贤才一贯。”袁世凯一听大喜,从此对靳家更加照拂。后来,潘家小少爷潘复也长大了,他入靳云鹏的内阁,担任财政次长一职。而靳云鹏之所以如此提携潘复,不仅因为潘复很善于“广交朋友”,还因为他视邱氏如自己的母亲一般。正是有了靳云鹏的帮衬,潘复一路飞黄腾达,后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兼任交通部部长。就这样,两人吃同一个人的奶水长大,先后成为北洋政府的总理。可见,邱氏“一奶喂出俩总理”,她是一个有德之人、有福之人!而潘守廉种善因得善果,当年一个小小的善举,彻底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民国的历史。参考资料:《民国奇闻:一奶喂出俩总理》注:图1为潘守廉;图2为潘复;图3为靳云鹏

7、靳氏起源

318年,汉隐帝刘粲即位,老父亲尸骨未寒,他就忍不住跑到年轻貌美的继母靳太后寝殿,说道:“你还这么年轻,没必要守寡,不如从了我!”说罢,竟不顾靳太后反抗,强迫其就范。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不久后自己竟命丧准岳父刀下……靳太后,本名靳月华,有着沉鱼落雁之美,她还有一个姐姐叫靳月光,姐妹二人皆为绝色佳人。靳准,出身郎官,担任中护军。眼看着两个女儿靳月光和靳月华出落得亭亭玉立,汉昭武帝刘聪又很喜好女色,于是他心生一计,假装邀请刘聪来家中喝酒,然后故意安排两个女儿出来待客。果不其然,刘聪见到靳月光和靳月华后,眼睛都看直了,惊叹道:“果然是绝色佳人啊!”见刘聪上钩,靳准当即顺水推舟,将两个女儿送给了刘聪,二女当夜就被刘聪宠幸。第二天,刘聪便将靳准的两个女儿封为贵嫔。虽然都获得了盛宠,但姐姐靳月光比妹妹靳月华更娇媚,更得刘聪的欢心,才入宫十几天,刘聪就迫不及待地将其册封为皇后。不过,在靳氏二女入宫之前,刘聪的后宫就已经有不少美人了,其中就包括大臣刘殷的两个女儿刘娥与刘英,这二女长得也是国色天香,不仅如此还都十分贤明聪慧,尤其是刘英深得刘聪的宠爱。当初,刘聪想立刘英为皇后,还想为她修建凰仪殿,却遭到廷尉陈元达的反对,刘聪恼怒之下想杀了陈元达,还是刘英听说此事后手写奏书劝说刘聪,这才免去陈元达的死罪,足见刘聪对刘英的喜爱。然而,身为皇帝,刘聪身边从来都不缺美人,他也是见一个爱一个。将靳月光立为皇后后,他对刘氏二女心存愧疚,干脆就将刘氏二女分别封为左皇后与右皇后,还把靳月华封为上皇后,一下子有这么多皇后,也是史无前例了!可是,因为刘聪的后宫妃嫔实在太多了,导致他都忙不过来,久而久之,靳月光皇后感到自己被冷落,竟然动起了歪心思,她在后宫忍不住与侍卫私通。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恰好被谏官陈元达知道了,本就对后宫妃嫔看不顺眼的他,就抓住此事不放,搜集好证据摆在刘聪跟前。见皇后胆敢给自己戴绿帽子,怒之下,刘聪跑到靳月光那里痛骂了她一顿,随后拂袖而去,第二天内侍就来禀告靳月光服毒自尽了!好在,刘聪并没有因为此事迁怒妹妹靳月华,也没有降罪其父靳准。虽然一个女儿死了,但还有一个女儿正得宠呢!因为靳月华个性持重,刘聪对她也很宠爱。只是,好景不长!公元318年,刘聪病逝,太子刘粲即位,史称汉隐帝。刘粲与其父一样,十分喜好女色。刘聪去世后,靳月华被封为靳太后,当时她也不过二十岁,年轻貌美,绝色倾城,刘粲早就对其垂涎许久。即位当天,他就跑到靳月华的寝殿,不顾刘聪尸骨未寒,就强迫其就范,就这样,身为太后的靳月光成为了刘粲后宫的一员。对此,靳准也看在眼里,心中又开始了新的盘算。在刘聪死前,他就被任命为顾命大臣,专门辅佐太子刘粲处理政务。刘聪死后,靳准被任命为司空,他又将另一个女儿靳氏送入后宫,成为刘粲的皇后,不仅如此,就连刘粲的贵嫔也是靳准的侄女。靳准也是把家族中的女儿们用到了!得知刘粲与靳太后有了关系后,靳准选择隐忍不发。因为刘粲整日沉迷酒色,荒废政务,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国丈靳准处理,甚至连军政要事也不管,这也给了靳准谋反的机会。靳准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自己的弟弟靳明封为车骑将军,侄子为卫将军,基本掌握了整个京城的军权。但光有这些还不够,对于那些有兵权的亲王,他还是十分忌惮的,为了除掉那些亲王,靳准又想到一个计谋!他进宫将两个女儿叫到身边,对她们说道:“因为皇帝整日沉迷酒色,大臣们都很不满,私底下已经在密谋想要废掉皇帝,改立皇弟济南王刘骥为新帝。如果这件事一旦成功,那我们靳氏一族恐怕就要被杀绝,所以现在你们两个就要在陛下身边,时刻说服他对亲王们下手!”靳太后和靳皇后一听,心中也是十分恐慌,为了保全家族,她们每天晚上都会在伺候刘粲时,吹枕边风,暗示宗室王族们可能会造反。此时的刘粲,早已被酒色迷昏了头,看到美人哭泣,他心疼不已,当即派亲信将自己的亲王兄弟们,统统杀光,让美人放心!眼看绊脚石都被清理干净,公元318年,靳准带着亲兵直闯后宫,将还在床榻上的刘粲杀死。刘粲到死可能都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将所有的权势和宠爱都给了靳氏一族,为何竟落得被杀的下场!做完这些后,靳准就自封“汉天王”,还置了百官。然而,他的这种造反行为,并不得人心,当时镇守长安的中山王刘曜得知这场叛乱,在太保和太傅的劝说下,即帝位。靳准见刘曜大军来势汹汹,就想讲和。但刘曜的母亲和亲哥哥都被靳准所杀,他是断然不会留靳准的。靳准的堂弟靳准明一直想要靳准投降,但靳准却犹豫不决。公元319年,靳明趁靳准不备,将其斩杀,投降刘曜。然而,他终究是想错了,当靳明带着一万五千余平阳士女投降刘曜后,刘曜当即斩尽靳明全族男女,靳氏一族自此从历史上消失!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