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五四简介(青年教师五四奖事迹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5 01:30:50 浏览
1、青年教师五四奖事迹简介

五四运动爆发,为避免学生与政府再起纠纷,北大校长蔡元培引咎辞职。素来与蔡元培关系不睦的辜鸿铭说,“校长就是我们的‘皇帝’,非得挽留不可。”经常发表奇谈怪论的黄侃也不希望蔡校长离开。看过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朋友,肯定会对剧中的蔡元培印象深刻,马少骅饰演的蔡元培,把外表儒雅、内心刚毅的这位北大校长演绎地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处事风格、大家风范令人钦佩不已。剧中有这么一段故事,蔡元培到陈独秀家中去拜访,邀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两人回忆起多年前一起做炸药、搞暗杀的辛亥往事。熟悉历史的人们都知道,蔡元培不但是一位大教育家,早的时候还是一名革命家。蔡元培少年得志,25岁时考中进士,27岁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做了翰林院编修的蔡元培在接下来几年接触到了大量西方新学,并对维新派有所了解,甲午战争、维新变法的相继失败和对腐朽清廷的彻底失望,让蔡元培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身为浙江人的蔡元培多方奔走联络,促成陶成章、徐锡麟两派革命d合作,被推为光复会会长。1905年上半年,蔡元培经人介绍参加暗杀团,图谋从暗杀入手进行反清革命。后来这位北大的传奇校长,拿着几本从外国翻译过来的简易化学和药物学教材,一丝不苟地学习制作炸药、毒药。蔡元培当上北大校长之后,在校长室玻璃柜里还陈放着当年他亲手制作的炸弹,成为对他这段革命生涯的追忆与纪念。但蔡元培毕竟是书生本色,在从事秘密反清活动之时,他仍然惦记着去欧洲游历求学,增长一番见识。1908年到1911年,蔡元培进入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心理学、美学、哲学诸学科,在这里奠定了他学贯中西的深厚基础。1911年10月13日,蔡元培从报纸上知道了武昌起义的消息。他给孙中山写信,商议为革命军购炮之事。12月,蔡元培归国。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上任后,发布了《关于新教育之意见》,并主持制定了《大学令》和《中学令》,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类似于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体制。他的绍兴同乡周树人,也被他邀请到教育部任职。不久袁世凯上台,因不愿与其合作,蔡请辞教育总长。袁大总统挽留蔡元培,并对他说我代表四万万人坚留总长。蔡元培答云:元培亦对四万万人之代表请辞。此后,蔡元培再赴欧洲从事学术研究,并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倡导国内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等人都是通过华法教育会的帮助后顺利到法国进行学习的。袁世凯死去后,1916年8月,北洋政府邀请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有些犹豫,但孙中山希望在北方扩大革命思想的传播,支持蔡元培到北京主持这个闻名中国的高等学府。后来的事实证明,孙中山支持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确实有远见卓识。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同日,就到前门外一家旅馆,访陈独秀力邀其进北大,并聘其为文科学长。1917年1月9日,北大新学期开学,蔡向全校作《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要求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由此开始,蔡元培在北大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他一改北大旧时颓废的学风,革新教师队伍、提倡创办社团、组织“进德会”。他求贤若渴,先后邀请胡适、钱玄同、周作人等人来校任教。拖着一条长辫的复辟派人物辜鸿铭,喜欢发表奇谈怪论的国学家黄侃,乃至赞助袁世凯称帝的刘师培,也因为他们在学术上的专长,被蔡元培吸纳进入北大。在蔡元培的努力下,北大一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相长,学术精进,焕发出“思想自由 兼蓄包容”的新气象,由此开创了所谓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1919年5月4日,轰动全国的“五四运动”爆发,北大学子有数人因此被捕。蔡元培在成功救出被捕学生后,因“不耐人事烦扰”,于5月9日辞职出京。后经校内外多方持续数月的敦请,蔡元培才肯回校。蔡元培回京后,北洋当局的内务总长,司法总长、京师警总监发言激烈,谓“不可视元培为一书生,当视为十万雄师,吾人不可以不以全副武装对付”,可见当时元培影响之大。1923年,为抗议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干涉司法独立,57岁的蔡元培从此离开北大,再赴欧洲考察教育。1926年春,返回国内的蔡元培留在南方,从事北伐事业。蔡元培实际主持北大,满打满算只有六年多,就是这短短的几年,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可以这么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脱胎换骨的北京大学,没有北京大学,就不会有五四新文化运动。晚年蔡元培辞去各职,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央研究院的创设,是蔡元培整顿北大之后进一步领导学术界精研学问的尝试。抗战前十年间,形成了民国以来学术研究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批大师,其培养人才、学术救国的夙愿得以稍稍实现。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国内各界追悼大会,毛主席在唁电中称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2、五四新文化运动简介

接近真实版呼兰大侠上次发的版本完全是民间流传广,有点说出夸张性版本,我用数日时间查资料,找到接近现实版的呼兰大侠,故事讲给大家听,姐姐,哈尔滨呼兰老人可以留言讲讲你听说的故事,单大侠这个人物在当时啊,确实是存在的,他就是杀害五位民警一位干警的凶手,但是啊,他杀人后并不会在墙上刻字,不过他专门杀害警察,这一点是属实的,六位被害人军事警察,当时啊,由于各地区都已稳定为主,加上案件一直未能侦破,所以啊,警方并未公布案情的进展也是啊,她在当地引起巨大的恐慌,支队呼兰中队服役的一名知情人士介绍,当时啊,确实有五个民警和一个法院干警遇害,大致的案件呢,是这样的,1987年6月5日晚上,一名蒙面歹徒持刀潜入到了呼兰县许堡乡派出所民警张某的家里,匪徒一进屋。就在家中,五口人进行了疯狂乱砍,终四人惨遭杀害,只有他们八九岁的二女儿侥幸保住了性命,但是啊,由于幸存者年龄较小,加上凶手蒙着面,他并没有能够提供任何有用的线索,随后,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凶手把屋里啊,翻的是乱七八糟,但是啊,却并没有抢走手表啊,钱包啊,现金等等的财物,而是抢走了张某的那把五四手枪以及啊若干发子弹,在现场,警方还发现了凶手的协议,因此啊,可以确定是一人所为凶手,抢走了民警的佩枪,极有可能会继续作案,于是警方一方面查找凶手,一方面在做好防范的工作,然而苦于没有线索,案情一直没有进展,四个月后又一起案件发生了,10月12日晚上七点左右,一名歹徒潜入到了巴彦县万发镇派出所贺某的院子当中,喝某毕竟是警察出身,他立即发觉了异常,随即。院中查看情况,他刚刚迈出门,就被隐藏在院中的歹徒一枪打中,邻居周某听到枪声出来查看,结果也被歹徒枪杀,后来在凶手准备进屋袭击,贺某妻子的时候,枪支而出现了卡壳的情况,贺某的妻子见状,拿起凳子朝凶手给扔去把凶手手中的枪给打掉了,凶手也随即逃跑了,随后,经过警方的查验,凶手吊的那支枪正好是第一起案件中,民警张某的开枪,也就是说,这两起案件是同一人所为,由于当时啊,歹徒蒙着面,所以贺某的妻子并没有能够看见歹徒的长相,只是知道这种歹徒身材魁梧,身高大概有一米八的样子,随后,警方在歹徒掉落的枪支上提取到了歹徒的指纹,但是啊,当时并没有指纹库,也没有电脑,警方只能一个一个的用肉眼去排查,当时啊,可以说把护栏周围的所有符合外形的人全部排查了一遍,可惜并没有能够。比对成功案件呢,也就这样,一直没有进展,但是凶手却仍然在持续作案,同年10月27日晚上,凶手潜入到了呼兰县公安局民警马某家中,甚至一家三口给杀害,并且获得了一把五四手枪以及若干发子弹,同年的12月27日,晚上五点左右,凶手将民警朱某杀害,1988年2月15日晚,凶手在呼兰县法警刘某家门口将其杀害,经过弹痕的分析后,两起案件的凶器均是10月27日被抢的,那么五四式手枪,也就是说,这五起案件均为同一人所为,从这五起案件可以看出,凶手的作案手法十分老练,作案手段精明,凶手每次都会采取跟踪尾随,并且经过反复的踩点,终一击即中至被害者,当场死亡,凶手的反侦察能力特别强,加上他枪法不错,警方一度怀疑啊,凶手很有可能当过兵,要么就是当过警察,而从案发现场的一些猪。马季警方确定凶手当时应该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杀人也并不是贪图钱财,因为案发现场除了杀人并没有丢失任何的钱财,警方以此推测,他杀人原因大概是为了报复凶手啊,则应该是与这些民警有私仇,所以啊,他们才惨遭杀害,在杀害了这六位民警之后,凶手就再也没有在当地作案,因为现场只留下鞋印和指纹,并没有其他的可靠的线索,所以啊,案件到现在仍然是一个悬案,故事就讲到这里,如果你喜欢的话,请给点赞给予支持,谢谢。

3、五四奖章简介

鲁山十大历史名人——著名“五四诗人”徐玉诺1️⃣徐玉诺简介徐玉诺(1894年11月5日——1958年4月9日)河南省鲁山县辛集乡徐营村人,名言信,字玉诺,笔名红蠖,五四时期著名诗人、作家。徐玉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路先锋、新体诗歌的奠基人之一,徐玉诺一生为人淳厚、热衷公益、赤诚爱国、忘我执著、不畏权势、特立独行,是位“为平民叫苦的人”。2️⃣主要成就徐玉诺一生写了400多首诗,30多篇小说,20多篇散文,创作与改编剧本7本。诗集有《未来之花园》、《海鸥》等,小说有《朱家坟夜话》等。曾执教于河南、山东、福建、吉林四省27所学校,既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有成就的教育家。叶圣陶为其写了万言长篇评论《玉诺的诗》,称《玉诺的诗》有"奇妙的表现力、微妙的思想、绘画般的技术和吸引人的格调"。鲁迅曾三番五次嘱咐《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收集徐玉诺的小说出版,并表示“自愿作序”,却被徐玉诺婉言谢绝。此外瞿秋白、郑振铎、朱自清、闻一多等人,都对他的诗表示过赞赏。他被誉为“替社会鸣不平,为平民叫苦的人”。1934年,徐玉诺任鲁阳中学(即今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老校区)校长,题写了"信""爱""和""平"四个大字,如今这四个字被奉为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的校训。1958年4月9日(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徐玉诺病逝于开封河南省文史馆,归葬于徐营村东北一公里凤凰岭下徐氏祖茔。3️⃣徐玉诺故居徐玉诺故居位于河南省鲁山县辛集乡徐营村。2003年6月,徐玉诺女儿徐西兰出资三万五千元,由徐玉诺孙子徐鑫和徐森出面在原扯上重建徐玉诺故居,故居院墙形状由刀把形改为方形,院内房屋恢复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布局,在原来草房的地基上改建为现在的砖瓦房。2022年6月,在西屋三间的基础上又续修两间,完整了故居格局。1986年,徐玉诺故居被鲁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鲁山县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0月29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徐玉诺故居为平顶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2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徐玉诺故居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4️⃣徐氏九亩阁与徐玉诺纪念馆徐氏九亩阁是一座徐氏家庙,面积9.9亩,由徐营徐氏第十九代宗亲徐本旭于2007年开始主持兴建。位于平顶山市香山西约5公里的南王村北的小龙山脚下,东边是红石寨国家森林公园,南边是矿山地质公园,这里风景秀丽,鸟语花香。2012年3月24日,徐玉诺纪念馆在徐氏九亩阁揭幕,同日,平顶山市徐玉诺文化研究会成立。徐玉诺纪念馆, 共有两间,约40平方米,馆内有大量徐玉诺的资料和图片,和他生活时期的床、桌、椅、柜等实物。目前,徐氏九亩阁和徐玉诺纪念馆均对游客免费开放。

4、五四奖章教师个人事迹简介

毛新宇:“世界什么问题大?吃饭的问题大。什么力量强?民众联合的力量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湘江评论》创刊宣言充分体现了爷爷大无畏的革命家品质,敢于反抗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高昂革命气概以及雄辩的政治家才能……1919年4月,爷爷在上海送走了第一批到法国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的会友之后,带着许多刚刚学到的新思想和活动经验回到长沙。经在修业小学任教的同学周世钊的介绍,担任了这个学校的历史教员。在这里,他积极联络新民学会会友,准备进一步开展湖南的反帝爱国运动。没过多久,五四运动爆发了。过了没几天,北京学生联合会就派邓中夏回湖南向、何叔衡等介绍了北京学生运动情况,商量改组湖南学生联合会,以便发动湖南学生响应北京的爱国运动。爷爷第一次跨出学界圈子,提出了“民众的大联合”思想。同时,根据爷爷的提议,湖南学联决定创办《湘江评论》杂志,并由爷爷担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7月4日,《湘江评论》首刊号正式出版。在《创刊宣言》中,爷爷用他那鲜明的思想、犀利的笔锋呐喊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它的生,逆它的死。如何研究它?如何施行它?这是我们全体湘人切要的大问题,即是《湘江评论》切要的大任务。”

5、五四时代背景简介

中国共产d历史:第二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d的诞生。《中国共产d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共产d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d正式成立。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d。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d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迫切需要坚强的领导力量。但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0世纪初,先后建立起来的不同性质的政d都未能提出正确的纲领并,发动人民群众,以解决近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呼唤着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政d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进一步加深和封建军阀统治日益残暴和腐败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中国先进分子则又一次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介绍和传播国外的各种新思潮,从中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的各种新方案。他们在反复进行分析、实验、比较和推求后,终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到只有用″阶级战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办法,才是″改造现世界的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①(《蔡林彬给》(1920年8月13日),《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6页。)至于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造方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无法用它们来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因为社会改良的方案是"补苴罅漏的政策,石成办法″;无政府主义“否认权力,这种主义恐怕永世都做不到″;也"永世做不到″;只有″急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宜釆用″②。(此为在1921年1月2日湖南新民学会会员讨论改造中国问题时的发言。见《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4980年版,第141页。)这样,中国先进分子终于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武器,选择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并根据列宁的建d学说组建起中国无产阶级的政d。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d的创建,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d的筹建过程中,上海、北京的共产d早期组织处于发起的地位,这与两个城市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工人运动发展较快,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较多有关,同时,与共产国际来华代表的联系和帮助也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d成立前后,与共产国际以及与上海、北京没有联系的一些先进分子也在独立展开建d活动。1921年夏,湖北利群书社在黄冈开会,在三天的讨论中,其成员一致拥护无产阶级专政,拥护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拥护苏维埃,赞成组织俄国式d一一布尔什维克式的d,并提议把即将成立的组织称做″波社″(″波″即布尔什维克之意)。当得知中国共产d成立的消息后,该团很快停止活动,恽代英等一些先进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d。1924年1月,四川的吴玉章、杨闇公等20余人,秘密组织中国青年共产d,并创办《赤心评论》作为d的刊物。1925年2月,当吴玉章在北京对中国共产d的成立经过和活动情况有相当了解后,即提出解散中国青年共产d,其成员"个别加入中国共产d"①(《吴玉章谈在四川建立中国青年共产d》,《一大前后(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页。)这些事实说明,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d来领导中国革命,己经成为当时中国革命者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d的成立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政d,但它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的武器。它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它从诞生起,就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活力,预示着中国的光明和希望。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以坚定的信念为中国人民指明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它为根本改变中国各族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开始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6、五四简介

民国众多名人婚姻里,让我生出“羡慕”的,只有李大钊和赵纫兰,他们只有传奇,没有狗血。赵纫兰比李大钊大了6岁,她16岁那年,嫁给了10岁的他。大6岁是什么概念,放在今天:她读大学的时候,他还在上小学。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只要我们够努力,我们的老公现在正在高考,说的就是赵纫兰和李大钊。传统的民国包办婚姻,多半是:不离婚也得闹几次出轨,比如胡适,没离婚,但出轨却闹过不少,厉害的一次,还让人家堕了胎。可李大钊不论去北京求学,还是出国留学,还是后来面对一大堆的青年才女追求,他始终纹丝不动。李大钊在感情上总是防患于未然,妻子不在身边时,他经常将妻子挂在嘴边。从日本留学归来后,他担任了北大图书馆主任。工作稳定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将妻子从农村接来。夫妻俩重聚这年,他们的婚姻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此时的他们已经儿女双全。因为长期操劳家业、照顾子女,赵纫兰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很多,而李大钊则因正处盛年加上事业兴盛,看起来风度翩翩。按理,这样的李大钊和赵纫兰已经不那么匹配了,可李大钊却不仅不觉得妻子老旧,反而加倍心疼她,他经常拉着妻子的手说:“你跟着我,没过上好日子,反而受了许多苦,我要加倍补偿你。”为了让妻子适应北京的生活,李大钊在家里盘了炕,平日里,他看书写文的时候,妻子就在炕上缝缝补补,好不惬意。赵纫兰没见过世面,她的穿着打扮也一直是乡里妇人模样,可怕的是:她不仅没文化,还裹着小脚。有客人来时,经常将她误认为是家里的佣人。为了不给丈夫丢脸,她干脆躲了起来。李大钊见她如此,竟放下客人,来到房间给妻子整理衣服,将妻子“收拾”妥当后,他亲昵地拉着妻子的手走到客人面前说:“我要给你们隆重介绍,这是我的妻子。”只要妻子在旁边,他和客人聊天时,总是要时时看看妻子,努力让她也参与进来。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被捕,李大钊设法营救。赵纫兰此时正怀着身孕,为了让妻子安心养胎,他又设法将妻子安顿回了老家。孩子出生后,格外想念妻子的他,又将她接了回来。命运似乎总不让这对夫妻团聚,这次团聚后不久,李大钊被通缉,他们再度分开。每次安全后,李大钊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将妻子接回。或许是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的缘故,从1924年开始,李大钊总喜欢“黏着”妻子,有时,她出去一下下,他也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此时的李大钊,整个心,都被革命和妻子占据了。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和妻女被捕,为了妻女的安全,法庭上的李大钊努力和妻子撇清关系,他说:“我的妻子是乡下人,孩子还小,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我做的事情也和她们毫无关系。”此时的赵纫兰才知道:丈夫为什么总是刻意不让自己对他的革命有太多了解,他一直在暗暗保护着她。在李大钊的努力下,赵纫兰和女儿被释放,可李大钊却在当年4月28日光荣牺牲,享年38岁。赵纫兰听到噩耗哭晕了三次,醒来后,她对孩子们说的第一句话是:记住,昨天是你父亲的遇难日。李大钊死后,只留下了一个银元给赵纫兰的子女。是在友人的帮助下,赵纫兰才凑钱替丈夫买了棺材,因无钱安葬丈夫,她只好先将丈夫的灵柩存放在寺庙。此后的几年里,赵纫兰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丈夫的丧葬事宜,在拼命为孩子们争取读书机会的同时,她一直在设法筹备丈夫的丧葬事宜。1933年4月23日,在赵纫兰和多方的筹措下,李大钊终于被风光大葬。葬礼后仅仅一个月,赵纫兰就安然辞世了。死后,赵纫兰如愿和李大钊并排葬在了一块墓地,她终于能和他永远不分开了。赵纫兰和李大钊的婚姻是互相尊重且有爱的,他们的子女总说:他们的相处,总能让人感觉到爱的流动。他们同时也一心为对方想,遇到任何事,他们首先想到的,永远不是自己,而是对方,我确定:这样的婚姻,即便相处100年,也只会觉得“还不够”。赵纫兰对李大钊的爱是超越了生死的,李大钊死后,因长期操劳和抑郁的缘故,她的身体原本早已不行了,可她一直奇迹般地死撑着,她刚好撑到为丈夫办完葬礼,并安顿好所有子女。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说的就是赵纫兰和李大钊。

7、五四式步枪简介

《觉悟》报刊仅仅刊登一期,但因此改变了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命运,你不应该遗忘!!!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年仅21岁的为此提前结束日本留学生活返回天津,随即投身“五四”爱国运动洪流。那一年,在他提议之下,20名青年男女冲破封建观念束缚成立觉悟社,成为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为体现男女平等,男女社员各10人。其中包括(右一)、(右三)、郭隆真、马骏、刘清扬、谌志笃等。(见下图社员合影)这个组织比较严密,发展新社员必须有3名以上社员介绍,由全体社员讨论决定。社内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们对外废除姓名,用抓阄办法决定每人的代号,如抓到5号,代号就是“伍豪”;抓到一,代号就是“逸豪”。1920年1月该社创刊《觉悟》,只出了一期。其中的《觉悟的宣言》等,是由撰写的。不久,、郭隆真等因领导学生运动被捕,觉悟社便转入了地下。《觉悟》改变了的人生命运,也因为觉悟和结识、相爱、革命至死,成就了跨世纪伟大的革命爱情!!!工作和爱情都因它改变。《觉悟》虽然仅仅刊登一期,但却点燃了亿万爱国人士的热血,让无数的热血青年,看了它投身加入了共产主义事业当中去,一起拯救旧中国。所以觉悟两字可概括1919年的中国,让久睡的东方雄狮慢慢苏醒!!!觉悟两字也可概括为改变人生命运的两字。

8、五四历史简介

传承五四精神,担当时代责任本网讯(通讯员 杨舒惠)延续和传承五四精神,讲好五四故事,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d史课,让同学们学习、了解、走近五四运动。课堂开始,志愿者给大家播放了电视剧《觉醒年代》,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之等人的相识、相知、到各自奔赴不同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的波澜画卷。电影结束后,志愿者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感悟。有孩子说:“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先辈们的精神始终值得我们学习。”也有孩子表示:“我们要心向光芒,去创造新的辉煌。”志愿者们也走下讲台,认真地倾听同学们的回答。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生动体现,每一代青年都担起时代大任,传承五四精神,弘扬每一代的青春力量。在课堂上,志愿者通过幻灯片从五四青年节、五四运动到五四精神对同学们进行讲解,致力于让同学们对五四精神有更加深刻地印象,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五四时期那一段历史。接着,志愿者们还组织了一场五四知识竞答,对刚刚教授的知识进行提问,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回答,课堂氛围十分融洽。本次支教活动把红色文化转化为前行的精神力量,让同学们了解五四历史,学习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图片为志愿者给同学们介绍五四运动相关知识 通讯员 杨舒惠供图 )(图片为课堂上志愿者给同学讲解五四精神 通讯员 杨舒惠供图)#将五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