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陵简介(顺陵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5 03:22:33 浏览
1、顺陵简介

678年,唐朝名将王孝杰被吐蕃活捉,吐蕃本有杀唐朝名将的传统。谁料,行刑前,赞普赤都松赞前来观看,他一见到王孝杰竟愣住了。公元667年,随着大相禄东赞在吐谷浑病逝,大唐与吐蕃长达二十三年的和平蜜月期彻底结束。在禄东赞长子赞悉若和次子钦陵的带领下,唐军与吐蕃军在青海地区大打出手,摩擦不断。咸亨元年四月,吐蕃攻陷了龟兹的拨换城,严重威胁大唐西面边境。唐高宗为铲除隐患,派遣薛仁贵、阿史那道真等人领兵五万前去讨伐。然而,这一仗,因副将郭待封抗命功败垂成,薛仁贵只好与论钦陵讲和,青海西部尽归吐蕃所有。此后数年,吐蕃与大唐为安西四镇发起过数次交手,不分胜负。公元678年,吐蕃进一步入侵大唐边界,唐高宗命中书令李敬玄为唐军主帅,刘审礼为行军总管,王孝杰担任副总管,率领十八万大军再度向吐蕃论钦陵发起挑战。按照原本的计划,刘审礼与李敬玄应合力出征,奈何行至青海地界,刘审礼遭遇吐蕃大军,李敬玄身为主帅却迟迟不肯来救援,以致延误军机,刘审礼和王孝杰双双被俘。事后,李敬玄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致使这一仗唐军大败而归。消息传回唐廷,刘审礼的儿子悲愤万分,请求去吐蕃赎回父亲。可惜,彼时刘审礼已经身受重伤,死在藩中,其子只能将他的尸体运送大唐。反观一同被抓的王孝杰,则比刘审礼幸运得多。自古吐蕃都有杀唐将的习俗,王孝杰原本已经被押送刑场,等着被人砍头了。偏巧,吐蕃赞普赤都松赞也前来观刑,一眼瞥见队伍中的王孝杰,霎时间悲从中来,指着王孝杰哭着道:“这个人太像我的父亲了。”原来赤都松赞的父亲芒松芒赞早在公元676年在吐蕃去世,由于赤都赞普年幼,大唐与吐蕃的战争不断,吐蕃内部权力真空。为防唐朝趁虚而入,吐蕃方面严禁透露芒松芒赞的死讯。赤都赞普见到王孝杰时,正值芒松芒赞去世两年,正是赤都赞普思念父亲的时候。基于这个原因,吐蕃人非但没有斩杀王孝杰,反而给予他自由出入的特权,优渥的生活待遇。这让王孝杰学会了吐蕃语,对吐蕃的风土人情,军事防务有了深刻认识了解。可再好的待遇,王孝杰终究是大唐的将领。这年冬天,王孝杰趁机逃走,冒着青藏高原的风雪返回大唐。唐高宗对王孝杰的回归欢欣不已,继续将他留在军中。高宗死后,女皇武则天发展经济,秣马厉兵,经过十余年的准备,任命王孝杰为右鹰扬卫将军,再度向征讨吐蕃。公元692年,王孝杰运用自己在吐蕃学习的知识,细心分析对手战术,终于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收复,大唐在那里重新设立安西都护府,以重兵戍守,李唐王朝重拾西域的管辖权。王孝杰因此大功,被武后晋升为左卫大将军,得到朝廷重用。不久,西突厥、吐蕃、后突厥、室韦四地联手,在大唐边界再度叛乱,武则天雷厉风行,火速派遣王孝杰、韩思忠、李多祚兵分三路,前去平叛。公元694年,捷报传回东都洛阳,朝野震动,武则天为纪念此战,特意“聚钱百万亿”,在端门外树立一根宏伟天枢。自此,因为长相酷似芒松芒赞而捡回一条命的王孝杰又为大唐,和他自己,赢下了一片天地。公元697年,契丹人在河北作乱,武则天再度启用王孝杰为行军总管,苏宏晖为副总管,率领唐军十数万,北上平叛。抵达河北后,由于契丹人驻扎于东硖石谷,是一条狭长的山谷,极大地影响军队的排名布阵,王孝杰便提出,由自己带领少量精锐作为前锋,等洞穿契丹大军,杀出通路后,苏宏晖再带领主力部队大军驰援。三月十二日,王孝杰在石谷种奋勇杀地,带领精锐部队一路杀向契丹首领孙万荣的大本营。可是,等他们突入敌人禁区后,苏宏晖率领的主力部队却迟迟没有跟上。王孝杰与先遣部队被契丹军前后包夹,做困兽之斗。身在敌后的苏宏晖见前线厮杀惨烈,竟然临阵退缩,丢下王孝杰独自逃走。王孝杰终因寡不敌众,力竭后坠谷而亡。而他率领的先遣部队也全部死在了东硖石谷。这一次,武后震怒。为王孝杰之死悲痛万分,追封他为夏官尚书。旋即又派遣杀手,赶赴前线打算手刃苏宏晖。可惜,彼时战事吃紧,苏宏晖又立下战功,武后终没有为王孝杰报仇。但是,作为战死沙场的大唐名将,王孝杰一生为大唐收复安西四镇有着杰出贡献。因此,他被追封为古代64名将之一,被人所传颂。参考资料:《王孝杰——天枢背后的故事》《俘虏出身的名将,打通了唐朝的丝绸之路》作者:花升#钦陵简介#

2、南京钦陵

751年,唐朝出兵8万南征,以鲜于仲通为主帅,讨伐南诏。阁罗凤请降,鲜于仲通不答应,双方在大和城交战,唐军阵亡6万余人,惨败而归。不久,李宓率7万兵马南下,还是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唐玄宗继位后,奉行开边策略,东征西讨。开元、天宝年间,唐军捷报频传,但失败也不少;两次征讨南诏,都是惨败而归,几乎全军覆没。南诏,位于云南、四川、贵州一带,以云南为中心。皮逻阁统一“六诏”,唐玄宗为了稳住西南,册封他为“云南王”。748年,皮逻阁病逝,儿子阁罗凤继位。南诏实力不断增强,与唐朝起了摩擦,阁罗凤跟云南太守张虔陀关系不好,经常闹矛盾,成为唐朝与南诏战争的导火索。750年,阁罗凤路过姚州,被张虔陀羞辱。张虔陀向阁罗凤索要财物,还羞辱阁罗凤的妻子,言语中很是“无礼”,惹恼了阁罗凤。阁罗凤不甘愿受辱,便率兵突袭姚州,杀了张虔陀,俘虏数千人。不过,阁罗凤并不敢跟唐朝闹翻,处死张虔陀后,上奏唐玄宗,主动认错。唐玄宗好大喜功,杨国忠也想建功立业,唐朝没有原谅阁罗凤。杨国忠认为,区区南诏也敢招惹盛唐,岂能容忍呢。杨国忠对击败南诏很有信心,他向唐玄宗推荐鲜于仲通,让他挂帅出征。鲜于仲通对军事一窍不通,却是杨国忠的铁杆亲信,所以能当主帅。751年,鲜于仲通率8万精兵南诏,后勤运输民夫三十多万,阵容十分豪华。8万兵马同时投入一个战场,在开元、天宝年间并不多见;高仙芝征讨西域,也就2万兵马而已。闻知唐军南征,阁罗凤忧心忡忡,多次派遣使者到唐军大营,请求投降。阁罗凤承认错误,希望能得到宽恕,如果唐军非要交战,他就投靠吐蕃。鲜于仲通瞧不起南诏,认为只要唐军杀来,阁罗凤只能束手就擒。如此,鲜于仲通拒绝接受对方投降,率兵扫除大和城外围的堡垒,然后攻城。阁罗凤无奈,以“称臣纳贡”为代价,请求吐蕃增援。唐朝建立以来,吐蕃与唐朝的战争不断,互有胜负,矛盾也不少。吐蕃士兵很能打,名将也不少。高宗、武则天时期,吐蕃名将论钦陵,几乎吊打当时所有的唐朝名将,大名鼎鼎的薛仁贵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唐玄宗时期,吐蕃达到了极盛,与唐朝、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并列。吐蕃支持南诏,出兵三万进入云南,攻打唐军后路。南诏、吐蕃联手,与唐军在城外决战。鲜于仲通没料到对手这么强悍,唐军与南诏厮杀之际,吐蕃从侧后杀来,鲜于仲通率先逃走。没了主帅的唐朝,各自为战,被吐蕃、南诏分割包围。一番激战下来,唐军阵亡6万余人,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惨重。鲜于仲通战败,唐玄宗并不认输,他继续调兵遣将,非要灭了南诏。754年,唐军出兵7万,以李宓为主帅,再次杀向大和城,与阁罗凤决战。出征南诏,李宓没有信心,他希望能招抚阁罗凤,但唐玄宗不答应。李宓与阁罗凤是好朋友,知道阁罗凤并非想跟朝廷过不去,而是杨国忠坏了大事。为迎战唐军,阁罗凤在大和城外挖掘壕沟,修筑堡垒,建立栅栏。此外,修建龙首关、龙尾关,作为大和城的屏障,部署重兵守卫。阁罗凤并不想跟李宓交战,不想让朋友为难。阁罗凤坚守城池、要塞,却并未袭击唐军,他希望李宓粮食耗尽后,自己退兵回去,双方都相安无事。双方相持两个多月,唐军粮食耗尽,又没得到撤兵的“旨意”,李宓只好放手一搏,同时进攻龙首关、龙尾关、大和城,孤注一掷。南诏严防死守,唐军直接扑向坚固的防御工事,被密集的箭雨齐射外。部分士兵杀到龙尾关、龙首关城下,又被石块狂砸,死伤惨重。唐军猛攻关隘,却没料到吐蕃会再次增援,又一次遭遇夹击,全部溃败。三路兵马,两路溃败,李宓无奈,只好亲自冲锋,攻打大和城。李宓策马踏上吊桥,坠入江中。唐军没了主帅,不战而败,又被吐蕃追击,几乎全军覆没。如此,唐朝两次出兵,总计15万兵马,消耗殆尽。唐玄宗还不认输,想继续增兵南诏。此时,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所向披靡,唐军连战连败,唐玄宗自顾不暇,停止征讨南诏。战后,阁罗凤下令安葬唐军阵亡将士,并修建祠堂纪念李宓。安葬李宓后,阁罗凤亲自念悼词:“君不正而朝纲乱,奸佞起而害忠良。生乃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呜呼悲哉!唐师阵亡兄弟!”其实,阁罗凤并不想跟唐朝为敌,他希望朝廷能招抚自己。但是,唐玄宗、杨国忠好大喜功,非要出兵南征。此战,15万精兵损失殆尽,唐朝元气大伤,无法阻止安禄山的凌厉攻势。

3、钦陵小说

吐蕃名将论钦陵,打败过大唐名将薛仁贵、王孝杰、娄师德。其主要战绩为:①大非川之战,薛仁贵VS论钦陵(吐蕃胜):咸亨元年四月,诏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右卫将军郭待封为副,率众十余万以讨之。军至大非川,为吐蕃大将论钦陵所败,仁贵等并坐除名。②青海之战(吐蕃胜):其年秋,敬玄与工部尚书刘审礼率兵与吐蕃战于青海。官军败积,审礼没于阵,敬玄按军不敢救。俄而收军却出,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不能动,贼屯于高冈以压之。偏将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率敢死之士五百人,夜斫贼营,贼遂溃乱,自相蹂践,死者三百余人。③安西之战,韦待价+阎温古VS论钦陵(吐蕃胜):则天临朝,命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为副。永昌元年,率兵往征吐蕃,迟留不进,待价坐流绣州,温古处斩。待价素无统御之才,遂狼狈失据,士卒饥懂,皆转死沟壑。④洮洲之战或者叫素罗汗山之战,娄师德+王孝杰VS论钦陵+赞婆(吐蕃胜):万岁登封元年,孝杰复为肃边道大总管,率副总管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官军败绩,孝杰坐免官。不过这样一位名将,后却死于郭元振的反间计,剩下的d羽全部投降唐朝。

4、历史上真实的钦陵

吐蕃这个名字我们大多中国人都不会感到陌生,650年松赞干布死后,其孙芒松芒赞继位,吐蕃由禄东赞及其儿子辅政,此后吐蕃开始对外扩张,唐蕃不断发生战争,期间吐蕃有一位名将,先后击败唐朝的薛仁贵、王孝杰、娄师德等名将,让强盛时期的大唐王朝畏惧三十年之久!皇帝听到他的名字都瑟瑟发抖!他就是藏族战神论钦陵!藏文全名叫噶尔·钦陵赞卓,670年吐蕃大军北上,攻下了唐朝在西域的设置的安西四镇,将大唐的势力一举驱逐出西域。吐蕃东占吐谷浑,西占西域,严重威胁了唐朝的西部边防。高宗李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打着“送吐谷浑王复国”的旗号率领十万大军进行反攻,论钦陵以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并且充分利用了高原的恶劣环境把薛仁贵大军包围在了大非川,唐军全军覆没!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三员将领在与钦陵约和后才得以生还,此役让论钦陵的名字在大唐开始威名远扬!而薛仁贵三人全被削职为民!高宗李治趁吐蕃处理内务之际,收复了安西四镇,且在678年任李敬玄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率18万大军进攻吐蕃,论钦陵在青海地区迎战,此战唐军再次大败溃不成军,若是没有黑齿常之拼死掩护,李敬玄差点命丧于此!安西四镇再次被论钦陵占领!随后吐蕃在他担任大论后,国力空前强大!史称:“自汉、魏以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把持朝政的武则天不甘失败,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阎温古为副将,率军从西域攻击吐蕃,论钦陵率军在寅识迦河边迎战。唐军初胜后败,副将阎温古逗留不进,加之天气寒冷,唐军大败。武则天大怒将韦待价流放,阎温古斩首。虽然吐蕃国力空前日盛,但在连年不断的战争已经让一些人感到不满,开始叛逃,武则天趁此派熟悉吐蕃国情的王孝杰率军大败吐蕃军队,重新收复安西四镇。虽然身为一个女子,但女帝的野心不比男人小,她想彻底消灭吐蕃,696年3月女皇任命王孝杰为肃边道大总管,娄师德为副将率军讨伐吐蕃。论钦陵则率军在洮州(甘肃临潭县)的素罗汗山与周军(此时女帝已经登基,国号周)交战。此战论钦陵用结果告诉女帝,你大周就没一个能打的嘛?吐蕃大胜,而论钦陵的名字再次威名远扬!女帝被迫放弃消灭吐蕃的想法,准备议和!论钦陵算得上是藏族的战神,然而他的结局却是十分悲惨的,“功高震主”的论钦陵遭赞普赤都松(芒松芒赞之子)猜忌,被逼造反!699年赞普率军讨伐,结果论钦陵的军队忠于赞普,未战先溃,无奈之下论钦陵选择了自杀!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5、钦陵图片简介

咸亨元年(670),名将薛仁贵兵败大非川,损兵十万,创下这一战绩的是吐蕃名将钦陵。钦陵的全称是噶尔-亦正赞卓,薛氏,汉名叫钦陵,后来,钦陵当上吐蕃大论(宰相),故中国史书程论钦陵。钦陵的父亲禄东赞是吐蕃大论,因此,钦陵年纪轻轻就成为吐蕃军统帅,他足智多谋,英勇绝伦,是吐蕃史上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钦陵乃军事奇才,兼并了吐谷浑,拿下安一西四镇,切断大唐同中亚丝路通道。咸亨元年(670),唐高宗拜薛仁贵为逻娑(拉萨)道行军大总管,率阿史那道真,郭待封讨伐吐蕃。八月,兵至大非川(海南州切吉草原),薛仁贵留郭待封统兵二万驻大非川岭上,负责押运粮草辎重,待命而进。薛仁贵率主力借道乌海(黑海),欲奇袭吐蕃。钦陵统兵四十万驻军大非川西南,以逸待劳,寻找战机。薛仁贵于河口打败一支吐蕃军,郭待封听说主力大捷,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把薛仁贵放在眼里,挥军乌海,欲来争功。钦陵亲率二十万大军截击,抢去唐军辎重,俘俘大部分唐军。军中无粮,军心自乱。薛仁贵听闻粮草已失,向大非川方向急退。钦陵以四十万优势兵力掩杀,唐军大败,损兵十余万。这是薛仁贵军事生涯第一败,也是唐军征战史上少有的败仗。后来,薛仁贵同吐蕃讲和,钦陵通过此战知道唐军战力强悍,再打下去将损失惨重,就放走唐军,相约互不侵犯。此后三十年间,钦陵成为大唐劲敌,青海湖之战,歼灭唐军十八万,素罗汗山之战连败唐军,几十员大唐名将败在他的手下,成为名将收割机。钦陵也以卓越战绩,成为吐蕃大论(宰相),故史书称他为论钦陵。万圣通天元乍(696),素罗汗山之成后,论钦陵主动讲和,唐右武卫参军程元振出使吐蕃,在野孤河同论钦陵谈判。双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没有取得满意结果。程元振见正面战场无法战胜论钦陵,就上奏武则天,用离间计,从吐蕃内部除调论钦陵。论钦陵战功卓著,位高权重,引起赞普和大臣猜忌,果然中了离间计。赞普奇袭了论钦陵驻地,杀其d羽二千余人,又宣召论钦陵兄弟入朝。论钦陵知此去必死,起兵反抗,兵败自杀。论钦陵是杰出的军事家,是吐蕃和古代中国没有败仗的军事奇才。